0-6歲是預防近視關鍵期,這些問題大多數爸爸媽媽都忽略了

2020-12-18 什麼值得買

去年寒假前在幼兒園做體檢,六六各項基本都合格,唯獨視力測試達到了0.5-0.6的最低標準線,簡直把我給鬱悶的不行了。

我相信科學,但對於視力只和遺傳有關,和用電子產品無關這個科普說法,我卻是怎麼都不敢選擇全信的,所以在六六小時候,我家連電視都沒有,也不讓她看手機和動畫片之類的。三歲後,對這方面就稍微放鬆了,有些動畫片不錯,就會給她看,雖然絕大多數時候會控制時間,但如果她跟我長途飛行的時候,也會出現看很久的情況。

所以在體檢結果出來之後,我心裡那個自責鬱悶和各種糟心啊。回家跟所有家人說,任何人不準讓六六看電視,不準看手機等電子產品。我們誰都害怕她小小年紀帶眼鏡,所以這個觀點倒是貫徹的無比好。後來她要麼去遊樂場玩,要麼看書畫畫。經過一個多月生活習慣的改變,再複查時,視力已經到了0.8正常值。

那時候就在查資料寫這篇科普,可還是拖了這麼久,一是不同資料來源很多知識點差異很大,我在一點點的求證,二是我想等六六再次複查看視力變化的趨勢,來支持一些結論。最近的一次複查,六六視力1.0,但我卻怎麼也不開心,因為這幾個月查閱了國內外的資料,也找了幾位眼科專家諮詢,並且花了近兩個小時聽一位眼科主任上課,讓我知道對於小孩子來講,我們最常用的視力測試表,並不是眼睛健康發育最重要的標準。

今天這篇文章,後半部分會有很具體問題解答,那是我綜合思考後的建議和觀點,實在不想了解理論的朋友可以直接拉下去看。但我還是非常希望,所有爸爸媽媽可以認真看一下理論部分,因為很多結論在了解理論後,是可以直接分析和推導出來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之前科普看的越多我越糾結和迷茫,也就是在真正從原理上了解嬰幼兒眼睛發育的原理後,才解開了一些始終想不通的疑惑。有些觀點可能有爭議,關於近視原因,嬰幼兒太陽鏡佩戴等問題,眼科學界本身也有爭議,我選擇相信能說服我的觀點,不喜勿噴。

0-6歲是預防兒童近視的關鍵期,而我那麼那麼小心,非常害怕六六視力沒有保護好,可在過去五年,還是有些方面做錯了。今天的分享,有經驗,也有教訓,如果你家孩子尚小,越早注意對孩子越好。

咱先從孩子的眼睛發育說起吧。

寶寶出生時,眼珠子是比較小的,眼軸大概在16mm左右。孩子正常的視網膜成像大概在24mm的位置,如果成像在視網膜前,就是近視,成像在視網膜後,就是遠視,所以孩子在出生時,都是遠視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視力在增加,遠視在減少,最理想的狀態是18歲時,眼軸正好達到24,遠視為0。如果晶狀體沒什麼變化,孩子眼軸增長過快,最終超過24mm,那就形成了近視,而且是不可逆的。

不知道一個講解圖加示意圖,是否讓大家看明白了呢?

我們平時所說的近視分為兩種:

第一:眼睛對光線會聚能力增強導致焦點前移,最常見的是睫狀肌痙攣導致的晶體變凸,這種近視可以通過治療手段使晶狀體恢復,焦點會重新回到視網膜,近視度數消失,所以也稱為假性近視。(當然也有科普說,不存在假性近視,這種情況是眼疲勞造成的,休息就能好)

第二:晶狀體沒什麼變化,視網膜主動往後移動,也就是眼軸增長了,這種近視的特點是度數會隨著眼軸長度的增加而增長,很難降低,是不能完全「治療」好的,只能控制。而現在的近視人群中,更多是第二種情況,所以咱們文中討論的近視也是第二種情況。

近視的成因

近視發生和發展是遺傳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01.遺傳

許多年來,一部分眼科學家認為近視的主因是基因遺傳,這一點我也相信的。放在眼睛發展的原理上來講,如果父母有人高度近視,孩子出生時眼軸可能就比較大,那他後臺近視的可能性是比正常孩子大的。但顯然,遺傳原因並不能解釋近視這個事情的全部。

最明顯的標誌之一是1969年的一項對因紐特人的研究[2]。這些因紐特人住在阿拉斯加的北端,生活方式正在經歷變化。對於那些在孤立群體中成長的成年人,131人中只有2人有近視。但他們的兒女和孫子中卻超過一半的人都成了近視。遺傳變化發生得太慢,不足以解釋這麼迅速的變化——因紐特人的例子也好,自那之後記錄到的全球近視率飛漲也罷。「一定有個環境因素導致了這些世代間的差別。」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近視流行病學和遺傳學的邵星梅(音譯,Seang Mei Saw)說。

資料來源:果殼網《為什麼近視的人越來越多了?》

02.環境因素,也會對近視產生直接影響

1、用眼過度:比如說看書,看電腦,看電視過多,或者不好的用眼習慣,比如說躺在床上看書,在晃動的車子上看電視之類的。因為用眼過多,會讓眼球調節著更快長大,眼軸超過正常範圍的增長,就會形成近視。

2、光線的影響:孩子要儘量在白天進行戶外活動,現在的眼科研究都認為,戶外的自然光可以促使眼睛分泌一些物質,抑制眼球的增長,而室內光線就沒有這種作用,甚至有反作用。所以,每天的戶外活動最好要超過兩小時。

3、飲食:含糖量比較高的食物會讓眼球變軟,更容易變形,更容易生長,所以要少吃甜食,少喝飲料,多吃一些顏色鮮豔的蔬菜水果,比如說胡蘿蔔,西紅柿,各種青菜,小米,玉米,葡萄之類的。

六六的情況▼

她現在眼軸22左右mm,將近6歲+的水平;視力1.0,但遠視儲備剩的很少了;眼底情況很好。總體來說,眼軸發育稍微有些發展快,但基本還算正常,如果不注意,會比較容易成為近視。我仔細回想和檢討過去幾年,最大的失誤,就是極少室外活動,雖然總出去玩,但大多數都是商場裡的遊樂場,覺得只要沒讓她看書看電視就是保護,但做的還是不夠的。好在她現在還沒近視,著手幹預還不算晚。但下面這些誤區,爸爸媽媽們就儘量注意吧。

除了像我那樣把室內遊樂場也當成戶外活動,覺得沒讓孩子看書看電視就是保護視力了,下面幾點也是大家比較容易困惑,甚至做錯的。

01.看電視玩手機會近視,看書不會,真的嗎?

不管是看書還是看電視玩手機,都是近距離視物,長時間用眼過度,都會造成近視。但光線亮度合適的情況下,看書會好一些,但一定要避免長時間,注意遠眺和休息。

02.孩子能不能看電視?

雖然現在有些科普說同樣的閱讀環境下,電子產品的光學刺激不會比書更傷眼睛,但我個人更傾向於幾位眼科專家經過多年臨床實踐後的結論:電子產品,離眼睛越近,進入眼睛的有害光線就越多,所以看手機不如看電腦,看電腦不如看電視。

這裡說下我的個人經歷,因為六姥姥是宣傳部門的,所以我家最多的就是書,五歲多會自己看書後,整個學生階段,經常一看書就是一通宵那麼看,但到大學眼睛還是1.5;畢業後跟著六爸打WOW,兩年眼睛就到了1.0;這三年開淘寶做公號,天天抱著手機,現在視力0.6都不到。

所以,到底能不能看的電視節目呢,相對手機IPAD看動畫片,還是用電視吧。

不過,看電視距離也不是越遠越好,不合適的距離一樣會快速造成視疲勞,而視疲勞不能及時休息,是很可能造成近視的。

03.投影儀的反射光是不是比電視,ipad對視力的影響好一些?

投影並不比電視等保護眼睛。這個結論科普上有兩個說法,一種是說電視的直射光並不比投影儀的反射光費眼,簡單來說就是理論上的光刺激是一樣的;還有一種是說投影儀的反射光,雖然會排除一部分有害光線,但因為投影的清晰度不高,會讓孩子的眼睛動用它的調節功能,看的過程會很累很鍛鍊眼睛,導致眼軸增加。

總的來講,投影可以選,但必須質量很好,頻閃等方面要求很高,質量不過關的投影就不如電視了。

04.多大可以看電視玩手機?

在去年10月份,美國兒科學會修整了維持了17年的觀點。講對兒童使用電子設備的限制從2歲放寬到了1歲半,同時建議2-5歲的幼兒每天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不要超過一小時(這個嚴格了,之前規定是兩小時)

從這個修正我們可以看到,在孩子越來越頻繁的接觸電子產品的時代,一味屏蔽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反而是更科學的用眼習慣,才能更好的預防近視。

美國孩子戶外活動時間非常多,所以他們看了電子產品後,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把眼睛的損傷補過來,這點,我更願意聽中國醫生們的建議,0-6歲是預防近視的關鍵期,最好還是少看,三歲前儘量不要看,三歲後看電視時間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如果超過一個小時,建議戶外活動相應增加兩個小時。

05.孩子什麼時候可以看電影?3d電影會傷眼嗎?

沒有證據表明看電影(包括3d電影)會對眼睛造成永久傷害,但可能會引發頭暈,噁心,眼澀等不適,不建議兒童長時間觀影。

出于謹慎的考慮,許多歐洲國家均明文禁止6歲以下兒童使用3d眼鏡觀看立體電影。

06.孩子能否長時間佩戴太陽鏡?

這個信息,是我最為焦灼的,因為只能在公立醫院的眼科專家那裡聽到了不建議長時間佩戴的聲音,新媒體上收到的都是從小要帶的聲音,以前崔玉濤也因為不贊成孩子帶墨鏡被噴過。這幾年咱沒賣過墨鏡,主要原因是六六不願意帶,我得到的反饋就是鏡子帶上她不舒服,所以我也選不出特別滿意的產品。樣品真沒少買,下面只是我出差時客服拍照給我當天到的八個樣品,至少買了三十多款吧。

研究完眼科普後,我暫時依然還沒打算團,因為鏡片品質太關鍵,而我也沒掌握到測試它好壞的方法。至於太陽鏡的使用,有些家長存在誤區,不當的做法會對孩子視力發育造成不好的影響。

有些家長夏天出門就喜歡給孩子帶上太陽鏡,不管太陽是否刺眼,因為咱們大人就經常長時間佩戴啊,實際上,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人體視網膜中的黃斑區是眼睛收集信息最豐富、最敏感的區域。嬰兒出生時,黃斑區還沒有形成,直到4 歲左右才發育完全。寶寶的視力發育需要適當的光線刺激,但其角膜和晶狀體比成人嬌弱。因此,家長有意識地做好寶寶眼睛防曬肯定是正確的。

但是,6 歲以下兒童的視覺功能還未發育成熟,需要更多明亮的光線及清晰的物象刺激。太陽鏡主要是預防強光刺激引起的眼底和眼表損傷,正常光線下不建議佩戴的,嬰幼兒長時間佩戴太陽鏡,黃斑區不能得到有效刺激,從而影響視力進一步發育。大人帶多久都沒影響,孩子還是在特別刺眼的強光下再帶吧,而且如果想要凹造型,帶一會兒就好,平時不要總帶著,健康比酷重要。

家長帶寶寶外出活動時,應選用帶有遮陽篷的嬰兒車或讓寶寶戴上有寬帽簷的遮陽帽來防曬。另外,帶孩子戶外運動,最好選擇紫外線不強的時間段,儘量避開中午12 點至下午2 點紫外線最強的時間段。

六六基本是靠太陽帽,以及正午時間避免戶外活動來防曬的,六歲以下的孩子,也沒有必須強光下戶外活動的剛需嘛,當然太陽鏡也會買來備用,萬一需要用的時候也得有。

家長給孩子準備太陽鏡時,一定要把鏡片質量和製作工藝放在首位,劣質太陽鏡不但不能阻擋紫外線,反而會使瞳孔放大,導致眼睛吸收更多紫外線。長時間佩戴會對孩子眼睛造成傷害,而這些傷害是不可逆的。

這6點,大家都get到關鍵信息了嗎?我們並不需要完全排斥否定看電子產品,但需要做到的是良好的用眼習慣,不要長時間近距離的盯著看,不要在光照不好昏暗的環境下長時間用眼。有條件的情況下,三歲後定時帶孩子做眼科檢查,當發現眼軸發育過快時,可以有效的幹預,減少近視過早發生。儘量讓孩子在自然光下進行戶外活動,6歲前戶外活動時不要長時間佩戴太陽鏡。

如何科學的預防近視?

如果說基因遺傳是我們無法改變無法避免的因素,但是預防近視卻是我們可以做到的,並且方法非常簡單。

開篇中我提到了讓六六增加戶外活動,這個也是在後來諮詢眼科專家後得到認可的方法。因為眾多科學家達成一致:給孩子們增加近視風險的,其實是太長時間的室內活動。所以,最簡單,最方便,也是最科學的預防近視方法就是——-增加戶外活動。

研究表明自然光線更有利於兒童視覺系統的發育。

因為陽光足夠亮,可以促進眼睛視網膜的神經細胞分泌多巴胺。也就是說,即便父母都近視,寫作業玩電腦等時間過長,只要孩子確保每天兩小時之上的戶外活動,也可以預防近視。

現在有些治療手段可以抑制眼軸的增長,已經有近視趨勢的孩子,早一些進行人為幹預,還能夠彌補小時候缺乏戶外活動帶來的遺憾。

預防近視6歲前就要行動

眾多數據顯示,我國兒童從6歲開始近視率超過10%,所以在6歲前,我們就要充分的預防近視。可以在戶外光照明亮下玩耍,就不要宅在家裡看電視看書。

要知道,近視無法治癒,所以,防患於未然,預防近視是更重要的事情。

從孩子一歲開始,每半年都帶他到專業的兒童眼科機構做定期檢查,項目要包括視力檢測、測眼軸、屈光度檢查、眼位檢查、立體視力發育。

這一點,是我們很多家長會忽略,卻很重要的事情,因為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有時候有問題我們很難發現。新聞中常有報導,3歲孩子視力只有同齡人的三分之一,用科學手段來準確判斷孩子的視力,及時預防治療,我們也才能更安心。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如果這扇窗戶蒙塵了,看不清了,那該是多麼難受的事情。讓孩子有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我們日常生活中就要關注孩子的眼部健康,一起努力。

羅羅有話說:

這篇稿子寫很久,因為和幾個搞科普的朋友關於近視成因有爭議吵來吵去,但對於科普堅持說近視就是遺傳影響這點,始終說服不了我,而在幾位醫生那裡泡了很久學習到的知識點和原理,在邏輯上和實踐的感受中都更讓我信服。所以,最終分享的就是我所學所理解的知識,羅羅不跟任何人打嘴仗啊~

不繼續拖稿這篇文章了,因為我覺得眼睛基礎科普的了解對大家其實挺有必要。後臺總收到一些諮詢,說孩子視力零點幾呀,是不是已經近視了呀,而不了解視力表對於小寶寶而言並不那麼科學,遠視儲備更重要。還有幾個朋友諮詢散光之類的,羅羅個人的建議吧,多看幾家眼科,確定沒有誤診後再找最權威的醫生討論具體治療,如何預防近視咱能聊聊,很專科的治療還是需要醫生根據具體情況決定的。只是小寶寶視力不好測,一家醫院的誤診率太高,多走幾家總沒錯。

六六幼兒園體檢的數據不好,我才意識到需要進行定期的眼部檢查,弄不好干預都會有些晚,希望我家的教訓,可以提醒家長們在孩子更小的時候,就給到眼睛足夠的保護。近視是不可逆的,別因為我們小時候對孩子一時的放縱,未來讓他們過早的帶上眼鏡。

相關焦點

  • 0-3歲是預防孩子近視的關鍵期
    近日,在河南省兒童醫院眼科門診,3歲的豆豆被診斷出視力異常,右眼近視725度,左眼950度。豆豆母親王女士焦慮地說:「我自己近視600多度,孩子爸爸也近視,一直害怕孩子的視力出問題。」
  • 0-3歲是預防近視的關鍵期,最有效的方法是這個……
    據報導,這個寶寶的家人從1歲左右就開始給她看手機,而且每次都看很長時間。另一條,是國家衛建委發布的一組青少年近視的調查結果,數據顯示:2018 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到達了53.6% ,也就是每兩個孩子中,就有一個近視。
  • 這個因素不容忽視,預防近視從寶寶0~3歲開始
    高度近視的爸媽們,擔心寶寶會受到遺傳;沒有近視的爸媽們,同樣擔心寶寶過度用眼而近視。寶寶近視眼到底和哪些因素有關呢?近視的預防不怕早,要從0~3歲的娃娃抓起。近視會遺傳給孩子嗎?抓住0~3歲的眼部發育關鍵期毛毛懷孕7個月了,看著肚子越來越大,毛毛扶了扶厚重的眼睛,越來越擔心和發愁。「聽說高度近視會遺傳,我近視500多度,是不是危險了啊?」毛毛坐在診室裡,小心翼翼地詢問醫生。
  • 不想寶寶近視,「視力發育」關鍵期,這些東西最好少讓他碰
    文|好孕姐 幾乎所有媽媽都希望寶寶一出生,就有一雙又大又亮的眼睛。那樣的話,寶寶的相貌看起來更加靈動、惹人疼愛。不過,仔細觀察會發現,生活中大眼睛的寶寶是不在少數。但是,很多寶寶小小年齡,眼睛上就架著一副厚厚重重的眼睛,看著著實讓人心疼。
  • 3至6歲是幼兒護眼關鍵期
    「我們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孩子視力下降才帶著孩子去找醫生,或去眼鏡店配眼鏡,甚至還有家長認為孩子近視了不能戴眼鏡。這些錯誤的觀念不但都是極其錯誤的,而且會導致孩子的近視難以預防甚至更加嚴重。」他說,近視一旦形成是不可逆轉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加深,直到18歲才基本穩定,而近視形成後如果不能正確的配戴眼鏡則會使孩子的近視加深更快。
  • 預防0-6歲兒童近視,你是相信眼科專家,還是相信某些胡拼亂湊的母嬰...
    但剛看到某母嬰育兒公眾號推的文章「0-6歲預防近視」。忍無可忍。說她的文章錯,也有正確的地方;說她的文章正確,裡面又有好幾個大坑。因為這麼專業的問題,她自己根本就不懂的。真的假的攪和在一起,胡拼亂湊,太混亂了。這樣的文章看得真讓人捉急,因為不怕你造謠,怕的就是真真假假摻雜在一起,媽媽們根本就分辨不出了!
  • 0-6歲是近視防控的關鍵時期,這一點,絕大部分家長都忽略了!
    大學生近視率多少多少於是,學校、家庭、社會紛紛把近視防控的焦點放在中小學生身上聯合出手,嚴抓青少年近視問題學校出臺各種校規不允許手機進入學校、手機布置作業...圖源:壹圖網這些舉措對青少年近視防控確實很有作用但是我們還忽略了一點不僅僅只在學齡後學齡前更是近視防控的關鍵時期
  • 攢夠「本錢」不近視,0-6歲是關鍵!
    最新數據統計顯示,我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6億,其中50-60%是青少年,高度近視已經成為我國致盲眼病之一。所以,預防近視要從孩子抓起, 0-6歲是防控近視的關鍵期。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遠視度數是不同的,比如4歲時遠視250度、5歲時遠視225度、6歲時遠視200度、7歲時遠視175度,8歲時遠視150度, 到12歲時遠視度數只有50度,如果不加以控制,遠視度數很快就會消耗掉,加快孩子近視的速度。
  • 1歲前是寶寶視力發育關鍵期,媽媽做好這5步,孩子視力發育的更好
    編輯近距離閱讀:孩子都是有樣學樣的,如果家常近距離閱讀、看電視,那麼孩子也會習得這些壞習慣,錯誤用眼使得視力下降。世界上,視力最好的人群都在原始部落非洲馬賽部落,視力可達6.0,看清10公裡外的動物北極圈愛斯基摩人【蒙古人種】……基本沒有近視之前就有過這樣的新聞報導:因愛玩手機,一名2歲男孩查出近視300度!
  • 預防近視:小學開始注意就行了?不行,幼兒園就要預防
    後來孩子感冒,看一位經常看的中醫,他見我斜挎著手機,又看了看孩子,叮囑:一定不能給孩子看手機,家裡誰都不準。是很嚴厲說的,我知道孩子眼睛是有點問題了。醫生是怎麼看出來的呢?又有什麼可以做的防治手段嗎?難道幼兒2、3歲,眼睛就有可能假性近視嗎?衛健委2020年新發的《幼兒園防控近視手冊》詳細解答了這些問題。
  • 2歲半寶寶近視900度!抓緊娃視力關鍵期,幹對6件事!
    在中國青少年近視率以53.6%「穩居世界第一」的當下,居家學習,「寶寶近視」成了家長們最擔心的問題之一。究竟怎麼預防寶寶近視?延緩度數增長?科大大今天就來講講這個問題。1揭秘!關於近視的三大殘酷真相㈠ 近視會遺傳近視是有遺傳傾向的,尤其是高度近視。
  • 預防寶寶近視,媽媽從懷孕就要注意的4件事,多數孕婦滿不在乎
    去年,國家衛健委公布的全國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顯示:我國6歲兒童的近視率為14.5%,初中生為71.6%,高中近視率為81%。從上面的數據不難看出,在小學和初中階段近視率隨著年級的升高而快速增加。到了高中之後,近視增長率增長緩慢,但是高度近視的人數佔比開始增加。
  • 抓住0~1歲這些成長關鍵期 讓寶寶越來越聰明
    第一次成為小寶貝的父母,我們一定都是小心翼翼,想要給他最好的呵護,最好的成長。在寶寶1歲前,這些成長關鍵期可別錯過哦!但是每個寶寶發育情況略有差別,在實際生活中大動作發展快慢,都是正常的。在這些大動作發育的關鍵期,爸爸媽媽們可以鼓勵和幫助寶寶,有意識的訓練相應階段的大動作行為。
  • 0-6歲兒童近視防控指南
    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發生率呈上升趨勢,且隨年齡增長有明顯增加。多數家長或陪護者不了解0-6歲兒童眼睛發育特點,無防範和保健意識,是造成兒童近視發生呈低齡發展趨勢的主要原因。  6月6日,第25屆全國愛眼日,唐山市衛生健康委就0-6歲兒童近視防控工作進行專題宣傳,旨在普及嬰幼兒眼發育及近視防控科普知識,傳播「兒童防控,關口前移」及兒童遠視儲備理念,提高家長對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的知曉率和參與度。
  • 3~6歲是預防孩子肥胖關鍵期
    其實,學齡前階段是影響一生體重的關鍵時期,如果一個人3~6歲時體重指數增長過快,青春期及成年肥胖的概率將大幅增加。專家表示,3~6歲是預防孩子肥胖關鍵「窗口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高增長速度與2歲以前嬰兒期相比,會有明顯所下降,體重增速下降更明顯。這其實是正常的自然生長規律。但是不少家長會覺得,孩子是不是缺乏營養了,然後使勁讓孩子多吃,從而導致肥胖。
  • 寧波4歲娃左眼近視飆至1100度 摘眼鏡幾乎失明
    個案:4歲男童近視飆至1100度4歲的男童小雨(化名)牽著媽媽的手來活動現場諮詢眼科醫生。醫生給這個有點活潑鬧騰的孩子查視力,著實嚇了一大跳。小雨右眼視力正常,可左眼屈光及紅光反射異常,近視竟高達1100度。也就是說,小雨的左眼幾乎到了失明的程度,而家長卻渾然不知。
  • 預防孩子近視 家長應該這樣做
    原標題:預防孩子近視 家長應該這樣做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近年來呈現高發、低齡化趨勢,嚴重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不過,眼睛的成長周期很短,經過了最初快速成長的3年(從出生到3歲)後,前後長度增加約5毫米,15、16歲,眼睛基本定型,長成正常成熟大小了。一般認為,眼軸長度每增加1毫米,眼睛的度數會朝著近視方面進展200-300度。
  • 伊能靜4歲女兒近視了?眼鏡片如瓶底厚,關於孩子近視一次說清
    樓上鄰居李姐夫妻倆都是高度近視,從女兒出生開始,夫妻倆都特別注意保護孩子的眼睛。聽說補充維生素A對孩子的視力發育有幫助,就瘋狂給閨女補,6歲多的女兒愣是吃成了【小黃人】不說,鼻梁上還架著一副小眼鏡。伊能靜4歲女兒近視,眼鏡片如瓶底厚前些天,伊能靜4歲女兒在隔離14天後,與爸爸媽媽和奶奶正式見面了。興奮的小米粒,飛奔著跑向父母,一家人圍著小米粒甚是開心。可米粒鼻梁上的近視眼鏡,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與熱議。有網友驚訝道:「小米粒明明才4歲多啊,怎麼就近視了呢?」
  • 伊能靜4歲女兒近視了?眼鏡片如瓶底厚,關於孩子近視一次說清
    樓上鄰居李姐夫妻倆都是高度近視,從女兒出生開始,夫妻倆都特別注意保護孩子的眼睛。聽說補充維生素A對孩子的視力發育有幫助,就瘋狂給閨女補,6歲多的女兒愣是吃成了【小黃人】不說,鼻梁上還架著一副小眼鏡。伊能靜4歲女兒近視,眼鏡片如瓶底厚前些天,伊能靜4歲女兒在隔離14天後,與爸爸媽媽和奶奶正式見面了。興奮的小米粒,飛奔著跑向父母,一家人圍著小米粒甚是開心。可米粒鼻梁上的近視眼鏡,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與熱議。
  • 2歲寶寶查出近視 900 度,預防近視最簡單辦法,就這一招
    自從寶寶出生起爸爸媽媽就在時刻關注著寶寶的身體近年來,「眼睛」的問題更是受到重視相信大家都看過「寶寶被查出近視 900 度」的新聞,據新聞報導,一個 2 歲多的寶寶因為「玩手機」造成近視。我們都知道,少看電視,多外出對於保護眼睛至關重要。但現實中更多的是媽媽苦口婆心勸孩子放下電子產品,孩子卻不願意出去玩。然而除了這些,生活中我們習以為常的小習慣,很可能就是「偷走」孩子視力的「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