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佛系,心態到底是不求上進還是另一種豁達你知道嗎?

2020-12-14 拾壹回憶錄

概括地說,佛系就是指:無欲無求,不爭不搶,看淡一切,皈依我佛。

具體表現有:

佛系員工

老闆需要我做什麼我做什麼,不需要我的時候就自動化成一縷青煙。

佛系乘客

司機您停在那裡不要動,我自己可以走過來。

佛系食客

再也不發愁考慮吃什麼,想不好就昨天的再來一份。

佛系顧客

自助網購從不麻煩客服,看中了就買,到貨了不管合適不合適都留著,不論好壞,不收貨不評論,順其自然。

佛系家長

自己吃的不會省,兒童用品一半靠別人送,一半靠買二手,反正孩子小也看不出差別;認為學習靠自覺,反正真正有出息的孩子不會多,童年那麼辛苦幹嘛。

開宗明義,概念先行。 「佛系」有兩種狀態,一種是可以不吹不搶、不鑽營奪利、不諂媚奉承的隨性、豁達;另一種,也可以是對待競爭、壓力等時候的逃避、怠慢。

「佛系」於青年人來說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態度,隨時可以改變,但「佛系標籤」是一種固化的形容,一旦擁有便很難擺脫。看重的是標籤效應為成長帶來的固化影響,判斷標準為佛系標籤能否使人在成長過程中自我實現和自我完善。下面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我方觀點:

1.標籤本身具有的大眾普遍性,使得擁有「佛系標籤」變得一模一樣。「佛系標籤」強調隨性、和氣,曾經「有個性」、「張揚」、」桀驁不馴」在「佛系標籤」下個性變得圓滑、桀驁不馴變成了和氣生財,有特點變成了了無稜角。因為「佛系標籤」使得我們的行為方式開始固化、個性開始趨向統一。在個性張揚的青春階段,「佛系標籤」於成長無益。

2.「佛系」被標籤化後,會輕易成為人懈怠、不思進取的擋箭牌。「佛系」本身是沒有錯的,但「佛系」一旦被標籤化,對事態度便會從一開始的「看淡一點」變為「喪」。當今社會是一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想生存就必須接受生活的洗禮和摧殘。 「佛系標籤」會使得在面對生活的不公時選擇逃避、不思進取。

3、根據標籤效應,當一個人被貼上佛系標籤時,他就會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佛系標籤相一致,由此可見,佛系安慰作用的發揮是通過不斷降低原本標準來達到的,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見一斑,基於佛系標籤對青年人成長帶來的利處是可替代的,但弊端一旦出現,則危害不可估量,因此佛系標籤對人的成長是弊大於利。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說「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願意燃燒起來。」在最好的年紀選擇「佛系標籤」式的人生,就是放棄了對生命地燃燒,任其腐朽卻無動於衷,於成長何益?「佛系標籤」對成長的弊大於利。

尤其是青年人正是應該努力奮鬥的一代人,我們不願看到大家受到標籤化帶來的傳播效力影響,事事隨緣,不思進取。這樣缺乏激情的青春還有何意義,作為一個有為青年,必定要是熱血的,未來的路也是靠自己奮鬥出來的。個性張揚的年紀,卻硬要探索人生之大忍大讓的境界,撫平稜角,收起個性,聽起來,莫不令人捧腹。人生的機會是有限的,事事隨緣,怎樣才能更好地抓住機會?最該奮鬥的年紀不去奮鬥,在最應該思考的年紀不去思考,與魯迅所說「哀大莫過於心死」如出一轍,這對我們的成長有何利?

「佛系」心態教會我們面對壓力和挫折要學會看淡打擊,調整心態迎難而上。而「佛系標籤」則與「佛繫心態」南轅北轍。

「佛系」一詞最初的來源只是人們對枯燥乏味高節奏生活下的一種釋放,本身與宗教無關,跟大乘佛性所言「萬生皆有佛性不同。

「佛系」的核心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佛系標籤」與「佛系」大相逕庭,標籤效應將「佛系」本身的弊端成倍放大。

相關焦點

  • 佛系人生就是不求上進嗎?不然
    人生不是所有的事都是十全十美的,也不是所有的事都能按照你的想法變為現實。所以不要過於追求完美,而應該對自己想做的事,想要的東西,盡力去做,認真完成,結果如何都不重要,只要我們努力了就行。如果目標實現,自然是好,如果沒有實現,也應坦然接受,只要盡心盡力就行。
  • 為何90後容易走向佛系的怪圈,是因為90後的佛系是被逼出來的
    先知君在前後也寫過不少的文章,零零總總都是說明「佛系」的危害,今天我想談談的是「佛系」為什麼就那麼容易在90後這個群體產生呢?很多人認為進入了「佛系」是一個社會成熟和富有的表現,但是事實是真的嗎?無可否認現在的時代很多人可以不怎麼去努力就能實現溫飽,但是中國的「佛系」遠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現象,它和我們現在所處的由房地產所主導的社會經濟有著巨大的聯繫!今天的90後這群人和他們的祖輩、父輩所處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時代。
  • 「佛系,不會讓你立地成佛」,00後集體寫作文吐槽90後佛系
    楚天都市報記者 高領亞 通訊員 蘇敏「佛系,不會讓你立地成佛」、「告別佛系,爭做一名獸系青年」、.這些頗有哲學味道的金句,居然出現在高中生的作文裡。近日,武漢市第十一中學寒假開學後舉行了第一次月考,語文作文題讓學生大談當今在90後中流行的「佛系生活」,面對如此鮮活和接地氣的作文題,學生們可謂是金句頻出。
  • 從「宅男」到「佛系男子」,「90後」的價值取向怎麼了?
    如果用「宅男」來形容80後,那麼現在的90後,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網絡詞,叫「佛系」,「佛系」一詞悄然走紅。90後的年輕人紛紛自稱為佛系男子、佛系女子,此外還有佛系追星、佛系購物、佛系員工、佛繫戀愛等說法。那麼,究竟什麼是「佛系」?同許多青年亞文化一樣,「佛系」一詞也來源於日本。
  • 職場「佛系員工」佔比73% 僅13%「點讚」佛繫心理!
    隨著2018年的到來,最後一批90後也已經成年了,而之前「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的話題又引爆網絡,大家對「佛系」行為褒貶不一的態度讓90後又一次站上了風口浪尖。然而在現實中,難道只有90後有「佛系」心理嗎?
  • 佛系是什麼意思佛系女孩是什麼梗?網絡流行語90後佛系女孩是什麼意思
    佛系女孩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梗?最近佛系系列詞語特別火,像什麼佛系女孩、佛系男孩、佛系追星等等。那麼,佛系是什麼意思佛系女孩是什麼梗?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網絡流行語90後佛系女孩是什麼意思。快來看看吧!
  • 作為創業者,你是喝茶的「佛系」,還是飲酒的非「佛系」?
    來源 | 創業投資家作者 | 小創君朋友圈被「佛系」刷屏,可是還有很多真正的「佛系」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小創君來給你們科普科普,順便說說「佛系創業者」的那些事兒。「正文」「佛系」是什麼意思?「佛系」大概意思就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 90後公務員請假考研,每天複習2小時:重在參與!佛繫心態引熱議
    這個社會每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不同的事情,我也會堅持把最有趣的新聞提供給大家,那今天小編要聊的話題是「90後公務員請假考研,每天複習2小時:重在參與!佛繫心態引熱」具體是什麼情況呢?隨小編一起看下去吧!如果你喜歡小編分享的這些趣聞奇事那麼就關注小編吧,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哦~相信大家最近都被各種考研學生的新聞都會有一種全新的感覺吧?
  • 今天,我要為「佛系」90後正一正名
    「哎呀呀,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佛系,低落又頹喪,一點朝氣都沒有,簡直不像話。」晨間在公交車上偶然聽到兩個阿姨在討論「佛系」90後,大致的意思就是90後時常打著「佛系」的旗號,行慵懶造作、不思進取之事,作為一枚「不幸中招」的90後姑娘,我無奈地笑了笑:阿姨,你們真的冤枉我們了,我們時常自稱的「佛系」,真的不能與消極畫劃上等號。
  • 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很佛系、也很豁達的,3星座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出現了一個詞,叫做佛系,而佛系的人則被稱為佛系人群,她們十分的豁達,不管再大的事情都能夠想得很開,哪怕是分手她們也不會去酒吧放縱自己,甚至可能都不會哭泣,因為這些星座的女生們看的實在是太開了,她們普遍的信奉一句話,「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 「你不上進,總有的是人」媳婦怒到,佛系男人當場沉默
    今天一上班小李跟我說道:「哥,現在穩穩噹噹上班不好嗎?媳婦愣是要我折騰,這不是找罪受嗎?一個月拿的工資也夠生活開銷,為什麼就這麼多事情。」我回頭望了望他,沒有立即回答,想了想措辭道「現在上班不好講,晚上聚一下吧!」說完準備上班了。小李是個耐不住性子的人,上班後在同事朋友群開始抱怨,他媳婦總是一副多麼恨鐵不成鋼的態度,讓他痛苦不堪。
  • 《漢語知識》_流行熱詞「佛系」是什麼意思?
    這個月就輪到了90後,一大批《第一批90後已經xxx》的文章出爐。尤其是《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刷屏,讓「佛系青年」成為網絡熱詞。當然不是真的出家,而是說青年們對生活、工作的態度,怎麼都行,不走心,看淡一切,已經修煉到了佛祖的境界,做到了無欲無求,不喜不悲,心如止水。生活中無所謂:「中午吃什麼?這個行不行?」「行。」「要不那個吧?」「也可以。」
  • 教師應該「佛系」還是「魔系」?還真不好把握
    近年來經常聽見人說誰誰誰做事很佛系,佛系這個詞一經出現迅速成為網絡熱詞,在2018年還被選為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佛系青年、佛系父母、佛系子女、佛系賣家等一系列衍生詞語被年輕人廣為使用。但究竟什麼是佛系呢?佛系是褒義還是貶義?
  • 「喪」和「佛系」文化的90後
    「沒有欲望」,「沒有夢想」,「沒有幹勁」,「不結婚買房」,在發達國家的日本是普遍現象,隨著二次元文化的傳播,這種勁頭似乎漸漸來到中國。這種沒有需求的青年越來越多,被稱為「佛系」青年。在日本,低欲望是指的是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生子,貸款買房,不想出人頭地更是對物質沒有強烈的欲望。這股欲望慢慢散播到中國,「喪」,「佛系」開始稱為年度熱詞。
  • 佛系人生太無趣,有趣人生太折騰?其實人生還有另一種可能性……
    「佛系」這個詞到底什麼意思?
  • 別讓「佛系」性格害了你,你愛看不看吧
    前幾年,「佛系」一詞被大眾廣泛提及,意指那些「無欲無求、不悲不喜、雲淡風輕、與世無爭」的淡然平和的生活態度。「佛系」一詞也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男孩/女孩」、「佛系賣家」、「佛系上班族」等諸多網絡熱詞。
  • 【準公職青年綜合素養全面提升大講堂】你是「佛系」黨員、幹部嗎?
    所謂「佛系」,是個網絡流行詞,大體是指看淡一切、與世無爭,隨波逐流、隨遇而安,甚至是逆來順受、能忍自安的處世哲學。不少人從「佛系」二字引申,聯繫日常工作生活、待人處事的種種,便有了「佛系青年」「佛系員工」「佛系買家」「佛系點讚」「佛繫戀愛」的對號入座。
  • 別借「佛系」賣三觀!佛曰:這鍋我可不背!
    雖是東洋舶來品,「佛系」卻成了當下國內社交平臺上自帶流量的大熱詞。所謂「佛系」青年,不爭不搶、一切隨緣,這是分分鐘要出家的節奏嗎?佛說,這鍋我可不背!「佛系」怎麼就成潮流了呢?「第一批90後」再次無奈地被代言。
  • 佛系出自哪裡佛系什麼梗?解釋佛系屬性什麼意思及佛系生活來源出處
    ,網上特別流行一個詞「佛系」,什麼佛系90後、佛繫戀愛、佛系追星……看得很多人不明所以,那麼,這個佛繫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所謂「佛系」,就是指有也行,沒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對很多事兒的看開、看淡、不在意了。佛系應用在實際生活中與其說是無欲無求,不如說是吃不到葡萄我也不說葡萄酸我不吃就是了的生活態度。這種生活態度呢說得高深點叫佛系,說的更加直白一點就叫做喪、懶!是年輕人的一種面對壓力焦慮的一種常見的自我消解的方式。
  • 90後佛系青年的高頻使用詞彙,人生不就是一個「隨緣」嗎?
    現在的90後一直被人稱為是「佛系」人生的代言人,「OK」,「不用,謝謝」,「也行,都成」,這些詞彙都是90後佛系青年常用且非常高頻的詞,他們追求的人生是什麼呢 ?沒有什麼事情不是隨緣的,沒有什麼事情是我真的關係的,人生全靠緣分,就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