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貌換新顏,沿河深山有個3D彩繪網紅村

2020-12-24 瀟湘晨報

最近,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高峰村村舍一幅幅栩栩如生的3D壁畫在網絡引起了關注,這些漂亮的壁畫不僅僅裝扮了山村,更印證了高峰村在東西部協助扶貧中逆襲的一步步腳印。

高峰村

結對兩年 貧困村整村脫貧兩年前的高峰村是典型的國家級一類貧困村和貴州省深度貧困村。沿河縣中界鄉高峰村脫貧攻堅指揮部指揮長楊虹向記者介紹,高峰村村民全部散居在海拔1100米的山坡上,當地石漠化嚴重、水資源缺乏,村民種植小麥、玉米和薯類等傳統農作物為生,年輕人們紛紛外出務工。

《關於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後明確蘇州市「一對一」結對幫扶銅仁市,張家港市與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結成幫扶對子,2018年3月,張家港市善港村與高峰村籤訂整村幫扶協議,派出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高峰村。

村裡一戶村民的牆體上繪製了一個3D書櫥

兩年,高峰村脫貧攻堅隊的工作人員們擼起袖子加油幹,善港村駐村工作隊和本地幹部一道幫該村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由張家港善港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技術支持,投資500萬元建成了有機農業產業園,種起了靈芝、日本陽光玫瑰、愛媛紅美人橘子、法國無花果等20個高端果樹品種。

隨後,高峰生態養殖場、高峰生態有機茶葉公園等項目也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高峰村依託這些產業一改貧窮落後的面貌。舊貌換新顏 小山村還要吃旅遊飯

「現在我們可以說是四季有花、四季有果。」楊虹指揮長高興的告訴記者,兩地幹部和村民們經過兩年的努力,戴在高峰村祖祖輩輩人頭上的貧困帽被摘除了,村民收入明顯改善,村裡環境大幅度提升。

蜂蜜養殖是高峰村產業之一,牆體繪製靈感就來源於此

昔日的高峰村村裡垃圾遍地、汙水橫流。於是,從善港村黨委書記開始,隊員們人手一把掃帚,開始清掃整治高峰村的衛生環境。還從張家港運來了幾千盆鮮花,把整個村子裝點成一個大花園。

兩年下來,高峰村腳下是一條條通村水泥路連接各家各戶,整潔乾淨。山下特色生態農業產業園和山上的有機茶園產業更為這個曾經「無處下腳」山村增添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讓我們的村民既能吃上產業飯又能吃上旅遊飯。」楊虹指揮長告訴記者,產業有了,環境好了,怎麼讓高峰村民們在產業的帶動下發展鄉村旅遊成了工作隊思考的問題。村支兩委經過多次討論,大家得出的結論是:高峰村要以農業產業為基礎發展鄉村旅遊,農旅一體化發展。3D壁畫打造網紅村「通過3D壁畫來打造鄉村旅遊」,楊虹告訴記者,村支兩委和善崗村駐村幹部經過討論制定了方案,確立了以展現主旋律為主同時兼顧土家族風情、高峰產業、卡通互為一體的創作方案,打造3D網紅村,從而帶動鄉村旅遊發展。

栩栩如生的3D壁畫

為此,駐村工作隊專門從南京美術學院請來創作團隊,村裡出想法,團隊出方案,在村道兩側的民房外牆上繪製3D壁畫。壁畫創作團隊的李歡老師坦言,高峰村的創作確實給他們提出了新的課題。原來,李歡老師的團隊做過的類似項目均在城區,牆面平整,容易施工。更為重要的是,根據高峰村村委及工作隊的方案,要將山村多個路口、牆面上的畫與山村特色結合起來,如何做到體現主旋律的同時更能反映出高峰村新面貌。為此,李歡老師帶著團隊的15名工作人員進入高峰村,隊員們認真根據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他們沒事就和老百姓拉家常,從中獲得更多信息和靈感。

團隊根據村民描述繪製在村口的3D壁畫,牛

「村口的牛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李歡老師說,在與當地的幾位長輩的交流中得知,高峰村村民們多年前養了一種肥碩生猛的牛,很受當地老百姓喜歡,但現在這種牛幾乎不再養殖。之後,李歡老師按照當地村民描述,創作了村口的3D壁畫。就這樣,團隊歷時三個月,設計師在居民樓上創作了蜂巢、戲水兒童等3D牆繪,彩繪牆面21個,房屋牆面塗色5000多平方米,高峰村成了名副其實的3D網紅村。據了解,自東西部扶貧協作正式啟動以來,在沿河自治縣委、縣政府的全力推動下,高峰村與張家港市善港村結成了結對幫扶對子。兩年的時間,建成了中界鎮佔地面積最大的村委會會議室。流轉土地600多畝,建立大棚57個,集中發展水果番茄、草莓、美國金瓜、日本網紋瓜、歐美雜交葡萄等高端水果,培育了靈芝,種植了茶葉,養殖了鵪鶉,栽上了野百合……

產業的發展在沿河自治縣村中位居前列。高峰村脫貧攻堅指揮部指揮長楊虹表示,2014年高峰村貧困發生率為34.56%。2019年底高峰村全面脫貧,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000元,貧困人口清零,整村退出貧困行列。2年多來,善港村駐村工作隊和本地幹部一道,在脫貧攻堅一線用心用情用力工作,精準選擇產業,在石旮旯裡創造了「奇蹟」,打造出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高峰樣板」。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廖尚海

編輯 帥宗林

編審 閔捷 羅瑋

【來源:貴州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州增城瓜嶺村舊貌換新顏 積極發展農旅產業
    廣州增城瓜嶺村舊貌換新顏 積極發展農旅產業
  • 長沙縣高橋鎮老街舊貌換新顏 還碧水藍天
    紅網時刻通訊員 彭晃 楊欣宇 長沙報導「親水平臺建起來後,前來洗衣、洗菜的人明顯多了起來,沿河兩岸鳥語花香,綠樹成蔭,在這裡散步也非常的舒心,別提多愜意。」日前,家住長沙縣高橋鎮金橋村的劉阿姨提起村裡河道發生的變化,欣喜地說道。
  • 蕪湖多了一條彩繪景觀大道!將成新「網紅」
    蕪湖多了一條彩繪景觀大道!即將成為新「網紅」!紅楊鎮的顏值擔當——最美景觀大道「灣西路」的紅黃藍三色彩繪路面讓人眼前一亮, 為了刷新整體視覺效果,灣西路兩旁的牆體立面和景觀綠化都在進行完善提升。紅楊集鎮區很多建築外牆都披上了彩繪新衣,以美德、農耕等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牆畫讓老房舊貌換新顏。 怡龍生態園至羊灘河橋附近路邊的植株彩繪也已初顯規模,各種萌寵趣味無限,仿佛真的就要躍木而出。(今日蕪湖客戶端)#「原來如此」點這裡#馬路也可以不那麼嚴肅,既浪漫又可愛。
  • 環衛考評回訪晉江永和鎮 旦厝村「舊貌換新顏」
    喜的是,之前一直原地踏步的環衛「低等生」旦厝村終於「舊貌換新顏」,整改有了明顯的成效;憂的是,力爭村房前屋後多扣分「重災區」,不僅主幹道保潔不到位,衛生死角更是頻頻現身。­  走進旦厝村,主幹道上乾淨整潔,兩側垃圾桶擺放規整,原先發黑髮臭的水溝經過大動作「整容」變得清爽許多,與之前回訪的「髒亂差」場面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
  • 黃陂「靠杯」文化街舊貌換新顏
    黃陂「靠杯」文化街舊貌換新顏 胡沛 徐文婷 蔡早勤 實習生 肖秋月剷除3000平方米油汙「牛皮癬」黃陂「靠杯」文化街舊貌換新顏本報訊(通訊員 胡沛 徐文婷 記者 蔡早勤 實習生 肖秋月)昨日,在浙江工作回到黃陂家鄉探親的方先生感嘆:「這裡的髒、亂、差不見了,潔、亮、美回來了」。
  • 精準扶貧讓廟窪舊貌換新顏
    原標題:精準扶貧讓廟窪舊貌換新顏   果品交易
  • 板橋十七個村組「舊貌換新顏」
    「停車場和公廁都有了,來我們村上的遊客也多了……」近日,雨花臺區板橋街道74歲的村民顧啟才,逢人就誇自家門口「太美了」。街道斥資1.4億元實施的17個村組人居環境提升工程已全面竣工,引來了村民的交口稱讚。   今年,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雨花臺區委制定了《雨花臺區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全面推進區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整治行動,我們街道下決心一年完成。」
  • 小區舊貌換新顏 居民生活更舒心
    小區舊貌換新顏 居民生活更舒心 2020-10-09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凌海市大有農場:舊貌換新顏 換出幸福家園
    ,加強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讓全農場人居環境不僅舊貌換新顏,也為群眾換出了想要的幸福家園。「一事一議」項目資金,硬化了三河分場3.34公裡的村路,解決了困擾三河分場職工多年的出行難題,實現了村路硬化全覆蓋。
  • 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換出居民幸福家園
    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換出居民幸福家園 2020-10-04 1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唐山:遵化新店子鎮東北宅村換新顏
    東北宅村換新顏啦!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唐建勳 通訊員 周宏武、劉春寶)「村委會設施簡陋,村街道全是泥濘的土路,垃圾到處都是,衛生極差,村民家庭戶戶都在門外堆放柴禾,雞、鴨等家禽在院外飼養……我們工作組看了很是揪心。」駐遵化市新店子鎮東北宅村工作組組長馬保江4月9日的民情日記這樣寫道。如今再來東北宅村,已經是舊貌換新顏了。
  • 電鋸與「積分超市」——移民村舊貌換新顏的「秘籍」
    12月14日 12:33 來源:新華網 作者:許晉豫、甦醒 編輯:黎鑫   新華社銀川12月14日電 題:電鋸與「積分超市」——移民村舊貌換新顏的
  • 創衛進行時|衡陽高新區三泰農貿市場舊貌換新顏
    近日,舊貌換新顏後的三泰農貿市場正式投入使用。近日,舊貌換新顏後的三泰農貿市場正式投入使用。記者在三泰市場看到,經過升級改造後面貌煥然一新。門口設置了電子顯示屏,每天滾動播放宣傳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日期等信息。攤位採用統一的牌匾,註明著售賣的種類與序位號。貨物擺放有序,沒有佔道經營現象。豬肉、冷凍品、炒貨、蔬菜、肉食加工……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 3D彩繪因地制宜助力城區改造 盡顯「本土化」特色
    ,其他的彩繪大多是平面,我們是3D立體彩繪,會根據不同場景設計內容,讓人能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有關新津的歷史文化與城市發展印記,以3D畫作的形式取代了有斑駁水痕的牆面;活潑可愛的卡通熊貓讓原本老舊的窗框煥發出新活力,不時有群眾前來打卡拍照。 在新津文化旅遊局的牆壁上,你可以看到成都大熊貓、五津廊橋、新津高鐵站。這裡曾經是一面光禿禿的牆壁,現在普通呆板的牆壁充滿藝術氣息。不僅美化了曾經的舊院落,更是直觀向來訪者介紹當地的景點。
  • 郵儲銀行「駐村工作隊」 帶領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呂波供圖 紮根山村 上坡下坎勤走訪 合面村位於營山縣雙流鎮孔雀場北側,距場鎮9公裡,轄11個合作社、356戶、1311人,耕地面積937畝。初到村裡時,村裡的環境給他來了個下馬威,有一次在走訪農戶返程的路上,下著大雨村道泥濘不堪,加之山路崎嶇陡峭和荒草太深,他差點一腳踩空滑下山去。 上坡下坎,田間地頭。隨時隨處都有彭德萍忙碌的身影,他經常與貧困戶嘮家常,了解家庭情況、收入來源、生產生活困難,逐步摸清了全村情況。合面村山高、溝深,土壤貧瘠,有74戶、291名貧困人口。
  • 鋼錘鐵煉自學成才 平改坡舊貌換新顏
    廈門後垵村鋼錘鐵煉自學成才 平改坡舊貌換新顏——專訪泉州市凹凸耐建築裝配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歷強圖:壽寧修竹村獨具慧眼 「平改坡」使舊貌換新顏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李歷強從壽寧傳統橋梁、民房、涼亭建築的設計中吸取精華,結合下修竹村每幢平頂房的大小,特點,測量繪製出框架效果圖,為「平改坡」的工程改造節省了一大筆資金。經過四個多月施工,李歷強和他的團隊為修竹村75戶53幢民房建造成了「平改坡」。修竹村「平改坡」模式造價低,既美觀實用性又強,曾得到省市建設行業人士的高度評價。
  • 大通「彩繪村」 下一個網紅打卡地
    大通「彩繪村」 下一個網紅打卡地 大字 日期:2019-03-25 來源:撫州日報   樂安縣金竹畲族鄉大通村大通村小組的牆壁上出現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彩繪圖畫,一個如詩如畫的彩繪新村呼之欲出。
  • 龍門石窟申遺成功20年 舊貌換新顏
    翻看20年前的龍門石窟影像,再重遊今日的龍門石窟,感受舊貌換新顏的巨變。
  • 刀郎舊貌換新顏 新專輯混音成Remix惹爭議(圖)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刀郎舊貌換新顏 新專輯混音成Remix惹爭議(圖) 刀郎舊貌換新顏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李宗盛一上任便出謀劃策,請來日本、美國、歐洲的大牌製作人將《2002年的第一場雪》中的六首歌曲重新混音成Remix版本,即將搭載著刀郎的第二張專輯,舊貌換新顏地再次席捲而來……  聽說刀郎也要Remix了,我的第一反應是———有沒有搞錯?!眾所周知,國外都有將一首流行歌曲用不同的素材改編縮混成多個Remix版本並發行成單曲唱片或混音專輯的習慣。
  • 恆昌商業街華麗蛻變 30年老街巷舊貌換新顏
    商業街南路,正進行道路前期平整工作。7月24日上午,在東昌府區城管局執法隊趙隊長的引領下,大眾網記者來到恆昌商業街進行了探訪。  果然是舊貌換新顏,這些問題不見了。在恆昌商業街北路,一輛重型軋路機正進行道路鋪設,工程已接近尾聲,各種機動車輛及非機動車輛可自由行走,道路開闊了很多,各家商鋪門前沒有隨意停放的車輛,沒有隨意堆放的雜物。"這條道路修得真及時,道路比以前清靜多了,也沒有影響生意。"一家超市老闆翁先生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