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第一季度,沒有比「大白」更優秀的男朋友了。相比於更多真實的男朋友:體型胖大、心眼狹小,本事不大、脾氣不小,不夠體貼、或者娘炮……女人們多麼喜愛大白啊。
一時間,網上儘是怨女們的囈語:我的大白在哪裡?
在一個資訊過於豐富的年代,感情往往容易陷入攀比之中:拿自己的男朋友或者丈夫,跟「高富帥」比,跟「國民老公」比,甚至跟動畫片中的大白比。生出無數煩惱來。當然,攀比從來不只局限於感情,而男人的攀比,帶來的煩惱,或者麻煩,更多。
一
「攀比」給芸芸眾生生出莫大煩惱,是因為攀比往往發生在以自己為中心的熟人社會。大西北農村的一個王老漢,絕不會去攀比香港的李嘉誠,只是更在意隔壁李老漢——為什麼我今天中午吃的是玉米窩頭,他卻吃了白面饅頭?王老漢不會盯著李嘉誠的商業帝國,他只會盯住那一個白面饅頭,梗在心裡,怏怏不樂。
這種基於自身社會體驗而產生的強烈的對比,很傷人。例如人們說起來意義複雜、為之傷神的同學聚會,大家都從同一個時間點散開,如今重新聚攏,境遇卻各不一樣,那些自認為混得差的,往往心理失衡,也往往為掩飾這種差距,各種裝,比如,就有新聞說,兩人在同學聚會中假裝有錢搶著買單,爭執不下,又喝了點酒,一人把另一人給重傷了。
像同學、戰友或者同鄉等等擁有共同特殊記憶的人,往往更容易陷入攀比——都同一個起點開始,為什麼他就過得比我好呢?
當年,孫臏和龐涓是同學,拜鬼谷子先生為師一起學習兵法。同學期間,兩人情誼甚厚,並結拜為兄弟,孫臏稍年長,為兄,龐涓為弟。結果兩人反目成仇,輪番鬥法,最終龐涓中了孫臏的圈套,被亂箭射死。悲劇就在於龐涓不願意老同學比自己強,設計把孫臏害成了下半身癱瘓。
二
「攀比」是個中性略帶貶義的詞,更貶義的是「嫉妒」,更褒義的是「競爭」,反義詞則是「知足常樂」了。但大家都知道,「知足」是最困難的了。
古代有首譏諷人心不知足的歌,就叫《不知足歌》:「一天忙碌只為飢,剛得飽來又思衣;衣食剛得雙份足,房中缺少美貌妻;有了嬌妻並美妾,出入無轎少馬騎;騾馬成群田萬頃,無有官職怕受欺;六品七品嫌官小,四品五品也嫌低;當朝一品當宰相,又想面南當皇帝……」在古代,沒有比當皇帝更宏大的志向了,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也就是說,當了皇帝,就有了自由支配一切資源的能力,怎能不吸引人?
當皇帝的這個志向,一般人想都不敢想,即使想也深藏心中,說出有株連九族的危險。但《不知足歌》還沒完呢:「當了皇帝想神仙;成了神仙想玉帝……」事實上,中國曆朝歷代皇帝中,很多人還想超越自己的至尊身份,有的「還想再活500年」,有的沉迷於長生不老藥,還有的直接意淫把自己加封為神仙的,比如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一生給自己封了三次仙號:第一次自封為「凌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元真君」,第二次加號為「九天宏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玄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第三次加號為「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三元證應玉虛總管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這名字長得神仙看了都頭大。
跟《不知足歌》驚人相似的是,西方有個經典童話叫《漁夫和金魚》,漁夫放生了一條會說話的金魚,他的老婆,很貪婪,從最開始找金魚索要一個新木盆開始,然後要木房子,又變身世襲的貴婦人、自由自在的女皇,最後,女皇也滿足不了她了,她「要做海上的女霸王,讓我生活在海洋上,叫金魚來侍候我,叫我隨便使喚」,這一次,金魚沒答應,漁夫回到家裡,」他前面依舊是那間破泥棚,他的老太婆坐在門檻上,她前面還是那隻破木盆。」
這個故事很有些東方「黃粱一夢」的玄妙,耐人尋味,貪婪者最在乎的,還是不受約束的支配資源的能力,比如對漁夫妻子而言,掌握那條神奇的金魚而不僅僅是皇位,才能讓她知足。
三
1863年底,李鴻章攻克太平天國重鎮蘇州後,看到了忠王李秀成的忠王府,雖是見多識廣,也不由驚嘆:「瓊樓玉宇,曲欄洞房,真如神仙窟宅」。在太平天國中後期,各種王對豪宅的愛好與攀比,甚至超過了他們的敵人滿清貴族。
一直到蘇州城破,忠王府還沒完工,對了,今天的蘇州拙政園,就是忠王府的一部分。李秀成在南京還有一處忠王府。當然,比忠王府更牛的是天王府,洪秀全打下南京才一個月,就開始大興土木興建天王府,以原兩江總督署為基礎,向外擴展十裡,每天徵用萬餘民工,拆毀民房萬餘間。由於建材不夠,還把明故宮拆了拿去建他的天王府。天王府裡最多的是黃金,除了王冠外,洪秀全用的浴盆、夜壺等,也是黃金打造。但天王府藏的奇珍異寶還不是最多的,最多的是楊秀清的東王府,畢竟在複雜的太平天國領導層中,天王只是天子,而東王是天父……
太平天國的領導層,多是貧苦農民出身,當初窮得沒有立錐之地,打下一部分江山,還未坐穩,南京城外清兵雲集而城內大興土木,就開始迫不及待起高樓宴賓客了,而且攀比,看誰的豪宅更豪。另一個有特色的攀比,是封王。據統計,太平天國一共封了2700多位「王」,每個「王」都得建王府吧,都得納王妃吧,都得養親兵吧……
可以說,腐敗搞垮了太平天國,而攀比又加劇了腐敗。
在當代這種攀比仍然可見,比如GPD的攀比,比如豪華樓堂館所的攀比,甚至一些腐敗官員包養情人的攀比——攀比讓他們瘋狂。
西晉,石崇曾與王愷鬥富,以蠟代薪,作錦步障五十裡。後來他因不捨得愛妾綠珠而被對頭殺上門來,石崇對綠珠嘆息說:「我現在因為你而獲罪。」綠珠流淚說:「願效死於君前。」然後墜樓而死,石崇想拉卻來不及拉住。石崇死到臨頭,還把原因歸結於一個女人,他不知道,禍根早在當年瘋狂的攀比中,就已埋下。
四
在中國歷史上,人品與文品極不相稱的,唐人宋之問可算一個。
宋之問的詩文功力均很深厚,一度很得武則天的歡心,但此人品質低下、投機鑽營,太平公主得勢,他就討好太平公主,後來安樂公主行情見漲,他又倒向安樂公主。這也成了他最後死於宮廷鬥爭的導火索。
但宋之問最奇葩的故事,不是他在官場上趨炎附勢,而是另一樁事:一日,宋之問見其外甥劉希夷的一句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頗有妙處,便想佔為己有。劉希夷不從,宋之問便用裝土的袋子將劉希夷壓死了。
舅舅為了一句好詩,把外甥幹掉,確實離奇。這樁命案在唐人筆記中多處記載,也讓宋之問背上了「因詩殺人」的罵名,雖然後代學者也對此有過質疑,但大抵因為宋之問人品實在太差,更多人感覺這事就是他幹的。
當然,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攀比。在唐代,李白能夠因為好詩「天子呼來不上船」,白居易能夠因為好詩而在長安「易居」……那是一個詩人牛氣哄哄的年代,不會寫詩根本沒法混,在寫作方面玩命進行攀比,可以理解。在今天,絕無可能為了一句好詩而動手的,為了所謂的「腎6」(蘋果手機6),倒有可能。
其實,有人在背後策劃攀比,就像今天商人在製造消費至上、奢侈享受的文化,暗中慫恿人們沉湎於物質的攀比一樣,歷史上有各種驚心的策劃,例如戰爭浩劫之後對英雄母親的鼓勵,讓女人們互相攀比,誰的孩子生得多,又如在人口增長壓力巨大的時候,對「貞女」的鼓勵,在人口達到高峰的明清時期,皇帝甚至親自從國庫撥錢為貞女立牌坊,各地政府開始攀比,誰建的貞節牌坊高大全,而那些可憐的「貞女」也互相攀比,誰更貞潔,誰更能守得住:你守二十年,我就守三十年;你不小心被野男人摸了一把就剁手,那我洗澡時被野男人偷看了一眼,就上吊!
所以,攀比有時是很變態的,儘管策劃攀比的人在偷笑。
五
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的《項鍊》,是寫「攀比」最好的作品之一: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鍊,來炫耀自己的美麗。那個晚上她大出風頭,不料,項鍊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她只得借錢買了新項鍊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她節衣縮食,為別人打短工,整整勞苦了十年。最後,得知所借的項鍊,原是一串假鑽石項鍊……
小說中的小公務員妻子,可不是今天的一身名牌的縣長夫人,她是個小人物,為了一時的夢想,卻要付出十年的代價。
如果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剛剛達到了安全需求的瑪蒂爾德,在試圖上一個階梯完成自己的社交需求和更高層次的尊重需求時,付出了慘重代價。但窮人就只能停留於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嗎?他們如何體面地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這在今天,仍然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有一個開導人的童話故事說:一隻小老鼠整天被貓追來追去,十分煩惱。於是,它去求見上帝,央求上帝說:「你把我變成貓吧,這樣我就不用被貓追了。」上帝答應了,把它變成了貓。可是變成貓以後,又被狗追來追去,它覺得還是老虎比較厲害,於是又央求上帝把它變成了老虎。可是,變成老虎它還是不滿足,又苦苦哀求上帝把它變成了大象,突然有一天它的鼻子癢得受不了,它恨不得把自己的鼻子割下來,後來從它的鼻子裡邊鑽出來一隻小老鼠。這時,它才明白,原來做小老鼠也挺好的。從此以後,小老鼠再也不攀比了。
這個故事,註定只是沒有營養的心靈雞湯,它想說明的是「做自己才是最好的」,但如果能夠選擇做大象,即使整天鼻子癢得要死,也比做一隻老鼠好。不安於現狀,有一個目標,努力改變自己,這是社會得以進步的重要推動力。問題是,如何界定是「攀比」還是「競爭」、「上進」?
在《項鍊》中,女主人公通過十年辛勞,完成了自我救贖,她與丈夫相濡以沫,精神充實,面對昔日的女友,再也不復當初的自卑和膽怯,她不再攀比了,但她同樣達到了尊重需求——她通過努力,找到了尊嚴。
或許,攀比就是一劑春藥,有人不用,有人需要,有人卻用得過量。但這就是真實的人生,或者,人生的一個過程,誠如辛棄疾的一闋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關山遠)
實習生丨覃事濤
編 輯丨周 晶
微信用戶如何查閱及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騰訊微博
點擊右上角→複製連結,可發送到電腦上查看
如何訂閱人民網微信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人民網
添加朋友→搜號碼:people_rmw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連結,查閱更多內容,喜歡此文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