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的一生,一生的攀比

2020-08-10 篩分輸送趙慶斌

人生十個攀比階段:

一:嬰兒級攀比段

嬰兒出生比重量;嬰兒滿月比誰胖;

幾個月後誰先爬;牙牙學語叫爸媽;

你孩黑來我孩白;你孩哭鬧我孩乖;

嬰兒走路晃啊晃;父母感覺特別棒。



二:幼兒級攀比段

東西幼園全看遍;全部幼園都遺憾;

好壞貴賤怎麼選;愁壞父母家長臉;

名牌穿來名牌帶;千元買鞋不奇怪;

明園名師教我孩;將來一定是天才。


三:小學級攀比段

天才我要一直攻;奧數奧語進行中;

琴棋書畫跆拳道;毛筆字帖舞蹈妙;

託親戚來找朋友;能不能到名校送;

請了客來送了禮;究竟錄取不錄取。


四:初級攀比段

語文英語數理化,地理歷史政治抓;

門門重要不敢松,藝術還在拼命中;

鄉重點進市名校,區市重點俺驕傲;

好不容易進校門,可是拼壞家裡人。


五:高級攀比段

縣名高,市名校;哪個都是咕咕叫,

你三萬,我五萬,學籍還是說再見,

怎麼感覺都遺憾,望子成龍捨得拼;

讀二本,選一本,能高一本是一本。


六:大學級攀比

錄取通知發到家,有人歡喜有人垮;

清華北大九五八,二一一被誰家堵;

一本二本與三本,進到名大安家人;

兒女成龍又成鳳,終於培養好學生。


七:成人級攀比

三年五年畢了業,你考研來我讀博;

終於開始找工作,你技工,我白領;

他公務員手中捧,找個對象是靚穎;

終於長成成年人,攀比終於進了群。


八:成家級攀比

張嬸李嬸進家門,吹著哄著找媳婦;

甲乙丙丁全見遍,愧對父母真遺憾;

努力快把對象找,結婚成家不能跑;

結婚催生號角響,一胎一胎外婆養。


九:不惑級攀比

艱辛努力養兒女,過好過壞去爭取;

回頭偷看自己面,白髮兩鬢真完蛋;

此時想起為人母,才知小時父母苦;

家中看到祖孫情,苦累也要裝英雄。


十:終級攀比

不惑之年已過完,轉眼天命耳順年;

兒孫自有兒孫福,何必強裝不認輸;

七十八十古來稀,臨老沒有愛自己;

好也好,壞也好,隨性知足林中鳥。


相關焦點

  • 人活一生:不爭、不搶、不攀比、不嫉妒
    你要知道,人活一世,我們要做到不爭、不搶、不攀比、不嫉妒,這才是我們可以期盼的未來。01我們在這個世上,我們有那麼多的期待。在這個世上的每個人,我們都是自己的主人。我們在這個世上,我們在努力地向前,我麼在努力地創造著屬於我們的溫柔,我們在努力地創造著屬於我們的甜蜜。你要知道,我們在這個世上,我們在自己的世界活著,我們在自己的時代創造著美好。
  • 對比不攀比
    不然,人為什麼一生下來就哭。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人們的追求也不斷的增多,為了生活,人的精神壓力也日益增大。生活中就總能聽到人叫苦連天,特別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手裡捧著孝順,肩上擔著責任,生活的擔子猶如一座大山壓得人直不起腰,喘不過氣。一年四季為了生活而拼命,不敢休息,不敢鬆氣,不敢生病,也不能生病。
  • 做人,學會不攀比!( 經典 )
    這一生,怎麼活都是活;這一世,哪樣過都是過。我們時常感受到生活很累,其中一小半是源於生存的壓力,而一大半是源於與他人攀比。一個人偶爾感到不開心、不順心,其實是很正常的,但面對的態度一定是積極的,朝前看,拿得起放得下,能從俗事的糾纏中擺脫出來。如果把生活中發生的每件事都拿來和別人做個對比,既沒有必要,又會毀掉自己生活的樂趣。不攀比,就會解決生活中一大半的煩惱。
  • 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幸福不需要攀比
    我們只需要過好自己的小日子,追求內心的富足就好了,不要盲目和別人攀比,因為真正的幸福不需要攀比。世事無常,大海有大海的磅礴,小河有小河的快樂。「普通人如何過好這一生?」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攀比,不嫉妒,找準自己的定位,明確自己想過的生活,如此便能過好這一生。做人:別爭,別比,彆氣。因為是你的,別人搶不走;不是你的,你搶來也用。
  • 拒絕攀比(作文素材)
    拒絕攀比(作文素材) 2013-09-06 09:38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怎樣讓孩子遠離攀比?以下這幾點,家長們都應該知道
    孩子們一生中會經歷很多個不同的階段,而初高中時期的孩子正是人格形成發展的時期,也是自尊心最強的時期。這個時候的他們往往非常注重外界對他們的看法和評價,同樣的 他們也很關注身邊不同的人。關注他們的穿衣打扮,所用的東西的品牌,然後一味地去追逐和效仿,生怕自己和他人有什麼不一樣而顯得格格不入。漸漸的,他們這種對物質的渴求就會萌生出一種與周邊人的攀比心理。
  • 適度攀比催人奮進
    人與人之間比工作、比生活,國家間比軍事、比發展經濟、比人才隊伍建設,人類社會會自誕生之日起就從未停止過攀比。從發生的時間和參與人數兩個方面,攀比行為可分為個人縱向攀比和多人橫向攀比兩種。生活中多點兒適度攀比又何嘗不可,與同學比誰學習好、與同事比誰工作更積極高效、與鄰居比誰更友善......世界是相對的存在,攀比放對了位置就能夠為個人成長進步指引方向。高對低、胖對瘦、多對少、大對小、快對慢、長對短......攀比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也正是有了橫向攀比才促進了人類社會均衡發展。
  • 最好的狀態是不攀比不嫉妒
    最好的狀態是不攀比不嫉妒中國教育服務網(作者:值周生)近年來流行一句話:羨慕嫉妒恨,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是卻有著深沉的含義和心酸。這位豪車家長給予的回應是:錢是我掙的,不偷不搶,開跑車就會讓孩子們攀比,你的孩子是不是太脆弱了。憑什麼我花錢要為你們的脆弱買單。當這位豪車家長有理有據地說出這些話時,隨後當再發信息時卻看到了紅色的感嘆號,原來自己已被移除出群。家長們各有各的看法,至於孩子們是怎麼想的,也沒有人去深究。小編個人認為,家長們沒必要這樣地憤恨,開跑車不應成為一種錯。
  • 人到中年,真正聰明的女人,大多不喜歡攀比
    女人的一生就像是醇厚的濃酒一般,越是到了中年,就越是別有一番滋味。年少的時候我們會天真的以為,優於別人的生命才是美好的,但是到了中年後才會發現,真正有魅力的人生,是不需要攀比的。人到中年,真正聰明的女人,大多都不喜歡攀比。
  • 到底誰教會孩子」攀比「?
    當孩子有了過度的攀比心,會為了成為焦點而不停的攀比下去,會變得善於妒忌,嚴重的會造成心理扭曲。當由於攀比而得到的好勝心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挫敗感也會隨之而來,變得自卑,孤立,朋友也會越來越少。別人家孩子有的,我們家孩子也不能少,以為這樣才是足夠愛孩子的表現,嫂子就是這樣,誰知道這也造成了孩子之間物質攀比的結果。攀比自己的東西是孩子之間最經常攀比的一種。孩子在比較小的時候,常常藉助自己擁有的物品去顯示自己的優越感,而且物品又是最直觀的東西,方便比較,因此孩子學會攀比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攀比物品。
  • 父母偏心,姐姐排斥,一生都在攀比的影后——瓊芳登
    而她與同樣是著名影星的姐姐奧莉薇黛哈佛蘭的恩怨情仇延續了一生,被人們津津樂道。瓊芳登出生在日本東京,父母都是英國人,父親畢業於劍橋大學,是一名律師和英語老師,母親畢業於皇家戲劇學院曾經是一名舞臺劇演員。姐姐奧莉薇比她大一歲零三個月。
  • 攀比是煩惱的根源
    其中浮躁煩惱和焦慮、拜金易怒紅眼病,都與不當攀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說攀比是現代病致病的重要原因。煩惱是心智的沉溺。煩惱的人不外乎12個字:放不下,想不開,看不透,忘不了。攀比是把「雙刃劍」,它在激發人的進取意識的同時,也使人陷入無休無止的欲望之中,活得很疲憊、很辛苦。
  • 孩子愛攀比怎麼辦?
    原本單純的同學關係,因為攀比起了嫌隙和分層,實在是讓人啞然。喜歡攀比炫耀的孩子,往往是為了獲得別人的關注,這種感覺可以讓他們的內心得到滿足。其實,攀比是孩子的本能,孩子想要獲得別人的關注和羨慕,本沒有什麼不對。但如果事事都要和身邊的人一爭高下,為了攀比而攀比,那就應該警惕了。
  • 孩子的「攀比」,多數是對的
    「現在的孩子太愛攀比了,我兒子這麼小就這樣,以後怎麼辦啊?」孩子的想法是不是攀比,要分情況對待,切不可一棒打死。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愛攀比。」她感嘆: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虛榮,這麼愛攀比?我認為這也不一定是攀比,只要能和大人制定並遵守使用規則,這個需求是完全合理的。
  • 攀比,一面迷惑人心的魔鏡
    先不用難過,其實你和你的爸爸媽媽都被「攀比」這面「魔鏡」給迷惑了。攀比是人類的本能無論是考試成績,還是衣食住行,都會有比我們水平更高的人存在;當我們總是拿他們與自己比較時,攀比心理就產生了。每個人都會有攀比心理,攀比是人類的本能。
  • 克服攀比的心理
    就是因為盲目攀比的心理使這個人沒有看到樹木的真實價值,讓利益嫉妒蒙蔽了自己的眼睛。所以說,一個人要想成就大的事業就要克服盲目攀比的心理,樹立正確健康的心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段「沉香」,但往往不能珍惜它,反而對別人的木炭羨慕不已,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庸人自擾,迷失了尋找快樂的方向。
  • 夜讀│一劑名叫「攀比」的春藥
    在一個資訊過於豐富的年代,感情往往容易陷入攀比之中:拿自己的男朋友或者丈夫,跟「高富帥」比,跟「國民老公」比,甚至跟動畫片中的大白比。生出無數煩惱來。當然,攀比從來不只局限於感情,而男人的攀比,帶來的煩惱,或者麻煩,更多。
  • 攀比之風不可長
    但是長久以來的拜金世風,卻漸漸地將這純潔的情感表達,也引入演變生成了攀比和浮誇的風氣。這樣的老師絕不是少數,他們傾心專注於教學,把自己的身心全部獻給了學生,這是一種真正的師生的情誼,是揮之不去的一生的美好記憶。
  • 即使進行教育攀比,父母們也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為了孩子的成長需要,為了孩子的未來幸福人生,為了家庭或家族可以健康地延續,還是需要做到一種現實和理想之間的平衡,即使攀比,也要對準基準點,遵守孩子成長的科學規律,遵守科學的教育理論,而不只是簡單地站在父母們個人角度出現的攀比和好惡。
  • 薦讀│一劑名叫「攀比」的春藥
    在一個資訊過於豐富的年代,感情往往容易陷入攀比之中:拿自己的男朋友或者丈夫,跟「高富帥」比,跟「國民老公」比,甚至跟動畫片中的大白比。生出無數煩惱來。當然,攀比從來不只局限於感情,而男人的攀比,帶來的煩惱,或者麻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