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人家》:普通人視角下的家國情懷
作為紀念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的一部重磅主題性創作,電視劇《澳門人家》從澳門一個普通家庭的視角出發,反映了澳門回歸祖國前後的時代變遷。該劇對於澳門平民的「生活態」和故事中人物的滄桑命運講述,為當前螢屏端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主題性創作的水準提供了諸多寶貴啟示。
-
電視劇《澳門人家》火了 總編劇是邵陽城步人
「該劇從小人物和小家庭著手,將人物命運串聯家國時代,反映了澳門回歸祖國後發生的巨大變化。故事很生動,每晚八點我都守著電視機收看,一集也捨不得錯過。」12月20日,電視劇《澳門人家》的熱心觀眾、城步儒林鎮新田社區居民楊曉蘭如是說。
-
任達華助陣《澳門人家》書劇聯動發布會,分享學做杏仁餅趣事
本書作者、電視劇《澳門人家》總編劇梁振華與金像獎影帝、電視劇《澳門人家》主演、梁鼎文的扮演者任達華及電視劇《澳門人家》的製片人杜偉出席了本次活動,並和觀眾朋友們圍繞著「澳門回歸20周年」這個主題,對電視劇和小說《澳門人家》進行了一番親切細膩的交流。
-
《澳門人家》開機 編劇梁振華緊扣民生倫理書寫時代
近日,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製作,梁振華總編劇和監製,劉逢聲導演,任達華、董潔、柯藍、江珊領銜主演的現實主義題材大劇《澳門人家》在廣東中山市正式開機。該劇全景展現了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年來中央政府對澳門的關心支持和澳門取得巨大發展成就的史詩畫卷,講述了「永葆中國心」的梁家三代人在回歸前後的變化。用一家人、一條街的風雨變遷,折射出了一座城、一個國家的探索與榮光。《澳門人家》獻禮澳門回歸20周年 梁振華以小見大描摹時代眾生相
-
疫情下的家國情懷
大疫之下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很多時候無法做到面面俱到,但中國人民在災難面前表現出的高度自覺性和服從性已足以令世人震撼,這種高度自覺的背後所體現的正是中國五千年來能夠屹立於世界東方的一種獨特家國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家國情懷的薰陶下,每一個中國人都做好了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時獻出一份力量的準備。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
復盤《澳門人家》:主旋律題材破圈方法論
十二月的電視劇黑馬,大概要歸屬於《澳門人家》。沒有人想到,這部在開播前過分低調的的主旋律作品,會有如此穩紮穩打的播出曲線。特別是對於中國年輕人而言,這一年,同樣也是他們家國情懷的重要標點。這意味著,新的文化語境下,泛娛樂化已經不再是阻撓年輕觀眾關注主旋律作品的束縛。只是,需要注意的是,理解是一方面,但喜愛卻又是另一方面。尤其是經過主旋律作品洗禮後的第四季度,在都市劇、偶像劇、古裝劇全面開花的情況下,留給主旋律作品的生存空間,更是少之又少。
-
獻禮澳門回歸20周年 電視劇《澳門人家》熱播
獻禮澳門回歸20周年,電視劇《澳門人家》央視綜合頻道熱播 梁記餅店這一家,憑啥叫人念念不忘 ■本報記者 張禎希 在澳門回歸二十周年之際,電視劇《澳門人家》正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澳門人家》雲集了任達華、董潔、柯藍、江珊、李立群等演技派。
-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最看重培養學生家國情懷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世界一流大學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對自己的國家、民族、人民有感情,知悉國情、熱愛祖國,願意為祖國繁榮發展做出貢獻。」澳門大學的發展歷程是澳門回歸20年發展成就的縮影,澳門剛回歸時,學校的學科建設尚不健全,如今學校已經有1萬多名學生,學科體系也更加完備,辦學條件今非昔比。特別是2013年,位於橫琴的新校園建成後,澳門大學的校園和硬體設施達到了一流水平。澳門大學的新校園面積達到1.09平方公裡,建成了國際一流的教學、科研和生活設施,是「一國兩制」下高等教育的創新。
-
杏仁餅裡的人生哲學——觀電視劇《澳門人家》有感
澳門三灣斜街建築群中西風格融合,燈火闌珊,人流熙熙攘攘,梁家餅屋的阿文正在翻抓杏仁餅面並精心挑選合格的杏仁作為原料生產手信食品杏仁餅,挑選杏仁要求粒粒無缺陷……這是在為紀念澳門回歸20周年,在央視一套播出的電視劇《澳門人家
-
澳門教青局深化大灣區教育合作與交流 培養學生家國情懷
據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消息,2020-2021學年,澳門教青局將持續優化教材建設及教學資源,同時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的教育合作與交流,加大力度推動中小學校把握大灣區發展優勢,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新學年,澳門教青局新修訂的《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將在初一及高一年級實施,歷史科須獨立成科和必修,以加強學生家國情懷的培育。配合課改的實務需要,教青局還完成了全套共12冊中學《歷史》試行版教材的出版工作,並繼續推進小學《常識》試行版教材至小學二年級,以及推出小學一年級及四年級的《中國語文》試行版教材。
-
《澳門人家》總編劇:澳門人真的覺得和內地人是同胞之情
電視劇《澳門人家》主創接受《環球時報》專訪。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中聯辦聯合出品的35集電視劇《澳門人家》於11月29日登陸央視一套,開播首周酷雲指數排名第一,穩居全國黃金檔電視劇榜首。
-
從經典影視《三毛從軍記》中,品味疫情下的家國情懷!
記得當時我們最大的樂趣就去鄰居家玩耍,因為鄰居家裡有一臺彩色電視機,那時我們村裡好多人家裡還都是黑白的電視機,彩電對我們來說具有一種天然的誘惑力。當時電視上正在熱播的一部電影《三毛從軍記》,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否也看過。這個電影十分搞笑,正符合了我們當時天真無邪的年齡該有的樂趣,直到現在也難以忘懷!這部電影開頭時特別有意思:黑白兩色浮現在眼前,慢慢才變為彩色!
-
內地演員謝愛華參演央視電視劇《澳門人家》近日播出
央視電視劇《澳門人家》該劇本領銜主演為任達華、董潔、柯藍、江珊人;其中我們的內地演員謝愛華飾演主治醫生張習志(與董潔、冉旭搭戲),電視劇中講述了發生在位於澳門老街三灣斜街上的百年招牌梁記餅店,以梁家大屋在歲月裡的產權變更作為戲眼,以回歸二十年的澳門日常做背景
-
人間正道是滄桑與家國情懷
與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國共兩黨歷史恩怨的電視劇相比,《人間正道是滄桑》裡從來沒有說誰對誰錯,也沒有黑與白,有的只是中國人五千年傳承的生命自覺和家教傳承 ——「家國情懷」。正如電視劇第二十一集,楊立仁對英國人克拉克說:中國的家庭,和你們英國人不太一樣,尤其是本世紀初以來,中國人屢屢內亂、革命,各種各樣的思潮,薰陶著一個個傳統的中國家庭。於是,傳統瓦解了、破裂了,生出了勢如洪水的家庭成員。讀四書五經長大的楊立仁,看重家庭和傳統,也擁有著最傳統的家國情懷。
-
《澳門人家》收官 柯藍走心詮釋無私母愛
由梁振華編劇、劉逢聲執導,任達華、董潔、柯藍、江珊、馮嘉怡等參演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澳門人家》於近日收官。大結局中,隨著三灣斜街上商戶的愈發興盛,梁鼎文(任達華飾)重獲梁家大屋產權,柯藍飾演的韓雅琪終於完成兒子的終身大事並在情感上取得小圓滿,溫馨結局令劇迷不舍。
-
冉旭《澳門人家》央一收官 合家歡大結局完美賀歲
由劉逢聲執導,梁振華擔任總編劇,為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傾情獻禮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澳門人家》,於近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黃金檔收官,闔家歡樂的結局應景賀歲。《澳門人家》的出現也寓意著「愛國愛澳」「一國兩制」題材的破局,呼應著祖國統一、和平穩定的鮮明時代主題,該劇集選材於「人家」而非官家,似乎是在詮釋一聲吶喊:無論有過多少漂泊,最終還要歸家。這個「家」既是家庭,也是國家。
-
主旋律電影如何書寫澎湃的家國情懷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張漫子、劉晶瑤)10月11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主旋律電影如何書寫澎湃的家國情懷》的評論。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主旋律影片如「火石」般點燃了公眾的愛國情。
-
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其中大家都想到了家國情懷這個詞。家國情懷詞典是這麼解釋的,所說的「家國情懷」,其概念是多層次的:家國情懷起源於士大夫的人文信仰和人文精神,是古代知識分子階級優越性的自我標榜,具有狹隘性。同時,家國情懷在形成過程中,與儒家思想的三綱五常、宗族倫理、個體意識是密不可分的,是經歷了戰爭失敗、骨肉分離、國破家亡之後傷痛思維的沉澱。
-
專訪編劇梁振華|《澳門人家》:有信,有心,有信心
面對記者的提問,現實題材大劇《澳門人家》總編劇梁振華如是說。近兩年,在國家廣電總局提倡「小正大」,鼓勵「小人物、大主題、主旋律」的現實題材劇集以及古裝劇市場遇冷的環境下,獻禮劇逐漸成為當前國劇市場的重中之重。宏大題材的厚重感是獻禮劇的主要特點,各行各業的社會精英、生活中的普通百姓是獻禮劇的主要描摹對象。
-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中西融合,培養有家國情懷、世界擔當的國際化...
四是全面提升服務澳門跨區建設的能力。 澳門大學過去十年的飛速發展讓人驚訝。未來十年,尤其是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新機遇下,我希望澳門大學利用好多元文化和國際化全人教育的獨特優勢,充分發揮澳門的橋梁作用。我相信,不管在人文社科還是自然科學領域,澳門大學都能做出獨具特色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