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節分為三個部分:需求彈性、供給彈性及它們的實際應用。開始今天的經濟學之旅吧!
我們在上一節提到,某些因素會使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移動。而且,我們只知道移動的方向,而不知道移動的大小。因此,今天我們就引出一個概念——彈性,來對這些決定因素的影響作定量描述。
彈性:需求量或供給量對其某些決定因素的變動的反應程度的大小。如果反應大,就說彈性大;如果反應小,就說彈性小。
需求彈性
先來看一個最主要的需求彈性——需求價格彈性。
需求價格彈性:需求量對其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的大小。有4種決定因素。
1、相近替代品的可獲得性。如果能夠容易地獲得某種物品的替代品,那麼該物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就較大。
因為,假如該物品的價格上升了,人們卻發現它的替代品的價格仍是那麼的實惠。那麼,人們就會都轉而去購買該物品的替代品,從而該物品的需求量就急劇下降。此時,該物品的需求量對其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較大,我們就說,該物品的需求價格彈性較大。
2、必需品和奢侈品。
如果是必需品,那麼即便價格升得再高,人們也不得不忍痛購買。從而,必需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不是很大,就說它的需求價格彈性較小。
如果是奢侈品,那麼價格只要升一點,人們也會立即減少購買。因為奢侈品只是錦上添花之物,而不是生存所必須的。奢侈品有寶石項鍊、玉鐲、皮划艇等等,這些貌似都是富人才享用得到的。奢侈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比較大,就說它的需求價格彈性較大。
3、市場的定義。這個指的是我們研究的對象是狹義市場還是廣義市場。
狹義市場指的是,涵蓋的商品品種較少的市場,比如當說到「西紅柿市場」和「上海青市場」,這兩種市場涵蓋的商品種類單一,因此稱它們為狹義市場。
廣義市場指的是,涵蓋的商品品種較多的市場,比如「食品市場」和「衣服市場」,「食品市場」包含的食品種類有成千上萬種,而「衣服市場」則既有上衣、褲子還有連衣裙等等衣服種類。因此,這兩種市場都是廣義市場。
範圍越小的市場,相近替代品越多,從而需求價格彈性越大。比如「西紅柿市場」,西紅柿的替代品對每個人來說是不同的。當西紅柿價格上升時,人們既可以轉而去胡蘿蔔市場購買,也可以去白菜市場購買。因此,西紅柿市場的需求價格彈性較大。
而像「食品市場」,若是說食品價格上升了,人們就幾乎找不到相近的替代品了,也只能在食品市場購買。因此,食品市場的需求價格彈性較小。
4、時間範圍。物品的需求往往在長期更富有彈性。
以汽油為例。假如汽油價格上升了,在短期的最初幾個月,人們還沒反應過來,也還沒想好有什麼可以替代汽車的交通工具。而時間一長,人們就想到自己可以走路、騎自行車或者坐公交車出行。因此,在短期中,汽油的需求價格彈性較小,而時間一長,汽油的需求價格彈性就較大了。
講了這麼多決定因素,讓我們來看看需求價格彈性具體如何計算的吧!
這裡要講到一個「中點法」計算公式。
首先,在需求曲線上找到兩點a和b,a(q1,p1)和b(q2,p2)。從a點到b點的彈性,用中點法表示為:{(q2-q1)/[(q2+q1)/2]}/{(p2-p1)/[(p2+p1)/2]}。
是不是看得有些不清楚?其實就是: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價格變動的百分比。需求量變動百分比的分子是需求量的差值,分母是兩個需求量的中點值。注意,計算需求量的差值時有講究的,如果是從a到b的變動,就用b的需求量減去a的,反之亦然。價格也是同理。
再來講一下需求曲線的各種分類,一共有3類。
1、富有彈性:需求價格彈性的絕對值大於1。
2、單位彈性:需求價格彈性的絕對值等於1。
3、缺乏彈性:需求價格彈性的絕對值小於1。
總收益其實和需求價格彈性有著密切關聯。總收益是指,買者支付的從而賣者得到的錢數。
如何相關呢?假設,香蕉是一個富有彈性的商品,那麼當香蕉的價格上升時,由於它的需求價格彈性大於1,說明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的絕對值大於價格變動百分比的絕對值。而需求量是減少了,價格是上升了。說明需求量減少的百分比大於價格上升的百分比,總收益是兩者的乘積,則總收益受需求量影響更大,總收益會下降。
其它情況也是這麼分析的。
一條線性的需求曲線上的彈性不是處處相同的。當在價格很高而需求量很低的點時,當價格變動時,由於計算價格變動百分比的分母較大,計算需求量變動百分比的分母較小,導致計算彈性時的分母較小,而分子較大,所以該點的彈性較大。反之也可以這樣分析。
除了需求價格彈性,還有其它兩種需求彈性。
1、需求收入彈性:一種物品的需求量對收入變動的反應程度。分析該彈性,要回顧一下之前所講的正常物品和低檔物品。
如果是正常物品的話,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加,彈性為正;反之是低檔物品的話,收入增加,需求量減少,彈性為負。
2、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一種物品的需求量對另一種物品的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分析該彈性,也要回顧之前所講的替代品和互補品。
如果兩種物品為互為替代品的話,一種物品的價格上升,會導致另一種物品的需求量上升,此時彈性為正;如果兩種物品互為互補品的話,一種物品的價格上升,會導致另一種物品的需求量下降,此時彈性為負。
需求彈性就此講完了,接下來看一下供給彈性吧!
供給彈性
供給彈性的定義方法、計算方法、一條供給曲線上的彈性變化分析和需求彈性的太相似了,在此不想贅述。如果不知定義的話,可以回到頂部看一下需求價格彈性的定義,並把需求換成供給即可。
需求、供給和彈性的應用
最後來講一下應用,我以我們比較熟悉的禁毒為例來做講解。
先要明白一個事實,毒品的需求價格彈性是很小的。因為我們都知道,吸毒上癮的人除非去戒毒所,否則是很少受其它因素的影響而戒毒的。
我們來看一下禁毒的兩種策略。
第一種:抓捕毒販。
抓捕毒販後,顯然毒品的供給量有所下降。於是,供給曲線在毒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向左移動。畫一下圖可知,毒品價格上升了,不過禁毒措施也產生效果了——毒品量的確減少了。
但是,這樣做有什麼後果呢?我們剛剛提到,毒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很小,所以價格上升的百分比要大於毒品需求量下降的百分比。再聯想到我們談及的總收益,可知總收益反而上升了,從而買者——吸毒的人所支付的錢增多了。
但是他們天天吸毒,把家產都揮霍光了,沒有這麼多錢買毒品啊,這怎麼辦呢?於是,他們就走上了犯罪道路——去偷、去搶別人的財產。
由此來看,這種禁毒策略不是很好,它會導致犯罪增多,讓社會不那麼安全了。
第二種:開展禁毒教育。
前一種方法是從供給曲線入手,從而減少毒品量。這個方法,則是從需求曲線入手減少毒品量。
開展禁毒教育後,許多人都意識到吸毒是不好的。於是,大部分人都不會去嘗試毒品。從而,對毒品的需求量減少,需求曲線向左移動。
畫一下圖可知,此時不僅毒品量減少了,連毒品價格都下降了。這個措施,是不是比前一種要更好呢?既達到了目的,也不會引發許多的社會問題。
今天的內容的含金量也挺多,慢慢消化。明天將為大家講解政府對價格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