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督郵綁在樹上鞭笞,劉備:做這事兒的人可不是張飛,而是我

2020-12-19 亭殿閣

《三國演義》中,記載了張飛怒鞭督郵的故事,原文摘錄如下:

卻說張飛飲了數杯悶酒,乘馬從館驛前過,見五六十個老人,皆在門前痛哭。飛問其故,眾老人答曰:"督郵逼勒縣吏,欲害劉公;我等皆來苦告,不得放入,反遭把門人趕打!"張飛大怒,睜圓環眼,咬碎鋼牙,滾鞍下馬,逕入館驛,把門人那裡阻擋得住,直奔後堂,見督郵正坐廳上,將縣吏綁倒在地。飛大喝:"害民賊!認得我麼?"督郵未及開言,早被張飛揪住頭髮,扯出館驛,直到縣前馬樁上縛住;攀下柳條,去督郵兩腿上著力鞭打,一連打折柳條十數枝。——《三國演義》

其大致情節為:劉關張三兄弟討伐黃巾賊寇立下大功,若論功行賞足以拜將封侯,但是劉備乃一介草民,在朝廷中又沒有關係,也沒有出錢去賄賂把持朝政的十常侍,所以朝廷只是象徵性給了劉備一個小小的安喜縣尉(秦、漢制度,與縣丞同為縣令佐官,掌治安捕盜之事,大致相當於現在的縣公安局局長),劉備並沒有因此怨恨朝廷,欣然赴任。

劉備到了安喜縣不久,朝廷準備裁撤因為討伐黃巾的軍功而被任命的官員。(有人會問了,朝廷這不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卸磨殺驢麼?原當初朝廷封賞有軍功的官員之時,很多人為了能夠得到更高的官位而虛報戰功,而且不少因為軍功而被任命的官員根本不懂政治,朝廷是為了淘汰這部分人,沒有虛報戰功,又勤政的人,朝廷是不會罷免的。當然,朝廷政策是好的,但是執行起來卻出了很大的問題。)朝廷派遣督郵來考察劉備,這位督郵仗著自己是朝廷派遣來的,非常囂張。

一來到安喜縣,他就叫來劉備,盛氣凌人地詢問劉備的家世,劉備坦然回答說他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因為軍功被任命為縣尉的。督郵聽見以後,冷笑道:「劉備你真是太大膽了,居然敢冒充大漢皇室的後代!」隨後便喝退了劉備。劉備退出以後,身邊的侍從告訴劉備說,督郵之所以生氣,是因為你沒有出錢賄賂他,並不是因為你說你是中山靖王的後代,劉備聞言嘆道:「你看我上任以來,沒有拿過百姓一分錢,我哪有什麼東西可以賄賂他呀!我去求見督郵說明情況,希望他能夠放過我。」於是劉備再次求見督郵,但是督郵因為沒收到劉備的賄賂,一直拒而不見,劉備多次求見督郵,督郵都不肯與劉備見面。

過了幾天,張飛出門時看到一位老者跪在縣衙前,他急忙扶起老者,詢問他為什麼要跪在這裡。原來是督郵因為沒有收到劉備賄賂而對劉備懷恨在心,遂威脅百姓污衊劉備,以給劉備治罪,但是劉備愛民如子,把安喜縣治理得很好,是百姓心中難得的好官,安喜百姓不但不願意配合督郵誣陷劉備,反而想要告訴劉備這一情況,於是督郵讓人打他們。張飛得知督郵的陰謀以後十分生氣,直接衝進去把督郵抓了起來,他把督郵綁在樹上,用柳條鞭笞督郵,柳條都被打斷了好幾根,督郵被打的遍體鱗傷,哀嚎不斷。劉備得知此事以後,急忙讓張飛放下督郵,關羽,張飛都想殺了督郵,但是劉備心慈手軟,見督郵求饒便不忍殺害,再加上考慮到督郵畢竟是朝廷命官,如果殺了他會牽連安喜百姓,於是讓張飛放過督郵,為了不使百姓受到牽連,劉備將官印掛到督郵脖子上,離開了安喜縣。

歷史上怒鞭督郵的其實另有其人,據《三國志》記載,怒鞭督郵的是劉備而非張飛,只是羅貫中為了突出張飛的莽撞和劉備的寬厚,將劉備鞭笞督郵的事跡移花接木到了張飛身上,原文摘錄如下:

靈帝末,黃巾起,州郡各舉義兵,先主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有功,除安喜尉。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柳,棄官亡命。——三國志

參考文獻:三國志

相關焦點

  • 原來鞭打督郵的人並不是張飛,而是他……
    先說一下督郵是個什麼官:督郵,全名督郵書掾、督郵曹掾。督是督查的意思,從字面意思上,我們可以看出這是個監察性質的官職。他是郡太守的屬吏,代表太守負責巡查縣和鄉並宣達政令兼理刑獄,地位雖然不高,但權力卻很大。監察官員嘛,素有見官大三級之說。一郡劃為幾個部,每部設一個督郵。
  • 三國張飛怒鞭督郵的內幕:正直的英雄劉備親手打狗官反抗貪腐制度
    然而,真實歷史上所記載的怒鞭督郵,與演義小說中的描寫可謂是大相逕庭。真正把督郵拉出來鞭打的人並不是張飛,而是劉備本尊。而且,所有相關的史料記載,都沒有提到「督郵索賄」等字眼……不僅如此,這場「怒鞭督郵」的大戲,其實還反應出了當時在漢靈帝治下,東漢朝廷與地方官吏和百姓的真正矛盾焦點所在,值得我們更多而且更深入地去解讀。
  • 張飛暴打的督郵,到底是個什麼鬼?
    這樣說來,督郵在今天相當於紀委、檢察院、政府辦等諸多職權於一身,可謂「位輕權重」,手裡有權,說得上話。這樣的肥差當然能出現些看人不爽或者被人看不爽的人,比如,歷史上就有兩樁公案與此相關,也讓「督郵」留名。先說「怒鞭督郵」,這是《三國演義》裡的橋段。說的是劉備在安喜縣當縣尉,縣裡來了位巡查的督郵大人。
  • 劉備得知張飛死訊,輕聲說了4字,此時諸葛亮徹底看清劉備真面目
    都說朝夕相處的戰友才是彼此間最了解對方的人,劉備最親近的人就是諸葛亮,諸葛亮通過劉備在張飛死後的態度終於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知道了事情發生在公元221年,這一年是荊州被東吳奪走後的第一年,也是關羽離世一周年。
  • 劉備、關羽、張飛是如何相遇的,又為何要桃園三結義
    為了使起義有更多人的加入,張角對他們說:漢朝的至此已經將近400餘年,我是上天派來解救你們於水火的,你們應當服從我的號令,反抗朝廷的剝削壓迫。有了領頭人,各地的百姓紛紛響應,近50萬人參加了這場起義,因為他們都頭裹黃頭巾,因此也被稱之為「黃巾軍」,這就是漢末著名的「黃巾軍起義」。
  • 猛將張飛死於小兵之手,是自己作死?劉備一語道破
    從劉備這句話中,劉備早就知道,張飛遲早有一天會被部下殺害,因此聽到報喪時只說了句「不好!張飛一定死了」。既有意料之中的準備心理,又夾雜著驚訝之情,更多估計是痛苦到說不出其他言語吧。史書上記載,張飛的猝然離世,情如兄弟的劉備早就洞察通透,並常常告誡張飛說「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但是張飛始終沒有悔改過來。
  • 傳頌近兩千年的「桃園三結義」或子虛烏有 劉備真面目你清楚麼?
    後來朝廷下令,解除因軍功而獲封為官吏的人,郡督郵因此要解除劉備官職,劉備一氣之下將督郵捆綁督起來鞭打兩百下,與關羽張飛逃亡了。根據陳壽《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意思就是,劉備和關羽張飛睡在一張床上,情誼像兄弟一樣。關羽張飛追隨劉備左右,不怕艱難險阻。
  • 張飛並沒有怒鞭督郵,劉備常說中山靖王老祖宗是何人?
    所以說劉備說他是中山靖王之後是合理的。要說劉備祖上是誰,估計很多人都知道,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其實歷來就有人對這個中山靖王很感興趣,為什麼呢?因為劉備是貧寒出身,靠做草鞋為生,但是怎麼就敢說自己的中山靖王之後呢?這中山靖王到底什麼來頭?其實這背後門道可不少。首先這個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別人根本就沒法調查,為什麼呢?
  • 英雄的黎明,劉備的黑道發家史
    劉備啥意思?就說督郵是小人,而我劉備是賢臣。你靈帝因為不用我劉備,所以朝廷就傾頹了。哈哈哈。說實話,靈帝卸磨殺驢這事兒,幹的確實太過缺德。要麼怎麼諡號「靈」呢;亂而不損曰靈,標準的惡諡。督郵可能忘了,劉備雖然不學無術,之前卻是幽州邊地的黑老大,手底下盤踞了一大批殺人越貨的亡命徒。
  • 劉備,年輕人眼中的偽君子,中年人眼中的仁君
    那麼劉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我認為,劉備才是一個毫無偽裝的君子。有很多人以為劉備是個懦弱的人,其實不是,相反,劉備是個很剛烈的人,就拿鞭打督郵來說,在《三國演義》中是張飛打的,在正史中卻是劉備打的(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柳,棄官亡命。)
  •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中的劉備形象對照
    劉備字玄德,是涿郡涿縣人,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這些三國演義和三國志裡寫的差不多,沒什麼區別。這也只是初步介紹劉備的身世,三國演義後文書中的劉備那可是個大義凝然的君子形象。但在三國志中劉備的事跡就不是很露臉了,甚至有點小人行徑。
  • 劉備究竟是個怎樣的人?是一個仁慈的人嗎?絕對不是!
    我們知道,古代有「士農工商」這個說法,就是將社會分成了四個階層,而商人是最末等的,袁術這擺明了就是在辱罵和輕視劉備,認為劉備這種小人物,根本沒資格跟自己對戰。可結果呢?劉備居然戰勝了他,啪啪的打臉。另外,劉備還是個有抱負的人。早年雖說家裡窮,可劉備很小就有了遠大的志向。
  • 劉備說的漢室後裔,關羽,張飛是真的嗎?
    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嗎?無法驗證歷史記錄。但你能相信他敢說,關羽張飛?一百個不信在我心裡,我還是想在嘴裡喊「為幫扶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匡扶漢室而戰!」。原因值得商榷。正文:草鞋小販劉備,怎麼突然去了揭竿而起匡扶漢房間?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天下一片狼藉。
  • 劉備與關羽張飛感情如何?劉備心懷責備,一個證據就能表明
    正是因為有了三國演義,後人們對三國這段歷史才變得非常熟悉。眾所周知,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的描寫是非常精彩的,小說在存在一些讓人記憶猶新的描寫。比如說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大意失荊州、周瑜打黃蓋等等。這些都是三國演義中經典的描寫,無論是男女老少,人們都能夠說出個所以然來。
  • 張飛為逃命丟了劉備老婆,劉備說了2句話,如今成黑幫名言
    說到三國,有人想到梟雄曹操,有人想到鞠躬盡瘁的諸葛亮,還有人想到皇室後裔劉備。想到他們,有人是因為他們做的事情,有人是因為他們說的話。曾經張飛為了保命丟下了劉備的老婆,劉備說了兩句話。現如今再看看這兩句話,已經成為了黑幫名言。
  • 劉備軍中最厲害的人,不是張飛、更不是關羽,而是一個被低估的人
    再後來,當劉備在戰場上見到馬超的時候,望見敵陣中旗影下馬超縱馬奔騰而出,一副無雙戰將之姿。劉備感嘆道:「人們都傳說錦馬超之勇,如今得見,果真名不虛傳。」馬超和張飛連著戰了多場,勝負難分,最終,馬超被說服,歸順了蜀國陣營,前往成都進攻劉璋。劉備久攻不下的劉璋,在城牆上見到馬超,被嚇得臉都青了,乖乖的打開城門投降。
  • 一雙怒眼圓睜,滿臉墨色橫胡,此乃大丈夫張飛也
    談古今論英雄,今天讓我們來進入東漢末年時期,去看張飛與劉備關羽三人的情深意厚,去看張飛被人拿下頭顱的前因後果。當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爭軍之時,遇到了脾氣暴躁滿臉鬍子的少年張飛,被其吸引後招入麾下,後來又招入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