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重建生活「現實感」

2020-07-24 光明網

---------------

高考結束,考生和家長都進入了一個短暫的空白期,分數未出、志願未報,一切懸在半空,卻又想大肆放鬆。每年這個時期就會出現新聞,最近就有「湛江8名學生高考後去海邊踢球,1人被海浪捲走」的悲劇發生。

宋振韶,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長期和大學生以及準大學生打交道。在他看來,考生高考後的首要任務是重建「現實感」,重新與現實生活建立聯繫。

「一方面,高三階段的高強度複習衝刺,並非一個人的生活常態,人生肯定不是天天要考試衝刺,在這種非常態下,學生與現實生活之間會產生短暫的扭曲感。另一方面,當高考結果出來,無論是否理想,都會對學生的自我感受產生衝擊,考得好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考得不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宋振韶說,這兩方面都是學生的「現實感」受到衝擊的體現。

那麼,如何讓學生調整心態,重建「現實感」呢?

宋振韶覺得,有三件事不妨一試:一是在家裡做做家務,農村孩子還可以去田間地頭勞動,這是一個接地氣、感受人間煙火氣的方式,讓孩子真切地體會現實生活的節奏感和質感;二是和家人進行一段時間的旅行,放鬆身心,長時間的複習備考會讓交感神經過於興奮,旅行則讓「主管」放鬆的副交感神經也得到施展,感受到能量的補充;三是整理自己之前12年學習生涯的物品,分門別類,整理過程也是對自己過往的總結,既讓心安靜下來,也十分輕鬆。

有的學生高考後會進入到一種過「high」的狀態,甚至因為一些衝動行為而導致悲劇,比如在不安全的水域遊泳、去未開放的區域爬山。「高考之後,學生會有短暫的『眩暈』的狀態,需要一段時間的穩定和緩衝,這個時候家人的理解和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宋振韶說,「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需求,他想跟你說,你就多聽一聽,但不要過多地去幹預。」

到了填報志願階段,宋振韶覺得首先要擺正心態,不要急,選擇志願很重要,但也不要看成是「定終身」的事情,如臨大敵。「人生不會因為一個志願的選擇就被完全決定,人生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也是不斷調整的過程,不會一步到位,也不會一條道走到黑。」宋振韶說,所以,千萬別緊張,不妨心平氣和又大膽地面對。

其次,家長的「尊重」也尤為重要。宋振韶建議,家長可以多提參考意見,但絕對不能讓孩子「必須」如何,不然就會為未來埋下隱患,「有的孩子上了家長要求他報的志願,結果整個大學都過得很不開心,一直在糾結和衝突中,之後的發展也不是很好」。

孩子的興趣是填報志願首先要考慮的因素。一個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在整理自己過去12年的物品時,也不妨整理自己做過的事,列一個「成就清單」,看過哪些書、對哪些事情特別感興趣、做過哪些自己特別滿意的事……把這些事情列出來,從散點上尋找自己特別希望進一步發展的方向。

在參考家長、老師等多方意見後,最終的決定應由孩子來下,「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的成長環境和家長的成長環境是不一樣的,所以孩子需要自己作出選擇」。

然而,也不排除有的孩子特別沒主意,把選擇權主動交給了家長。在這種情況下,宋振韶建議,家長儘可能地讓孩子擺出幾樣他想選的學校和專業,然後一起討論分析利弊,最後從中選擇一個。

事實上,填報志願無非是高考分數、學生興趣、就業前景等幾方面的博弈,宋振韶特別反對放棄興趣、完全以就業為導向的選擇。「過度、過早的功利化,最終會讓孩子完全喪失了學習求知的樂趣。」宋振韶說:「高等教育不僅是為了找一份待遇好的工作,而且什麼叫待遇好?如果你真正做了最適合自己、最開心幸福的工作,其實往往你會幹得很好,待遇也不會差。」(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

相關焦點

  • 高考後如何重建生活現實感
    2020高招【高考後如何重建生活現實感】高考結束,考生和家長都進入了一個短暫的空白期,一切懸在半空,卻又想大肆放鬆。在心理專家宋振韶看來,考生高考後的首要任務是重建「現實感」,重新與現實生活建立聯繫。 那麼,如何讓學生調整心態,重建「現實感」呢?
  • 在現實的塵埃裡重建自己的生活
    原標題:在現實的塵埃裡重建自己的生活  我們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讀書人和知識分子,但正因如此,我們首先要去做一個社會中平凡的勞動者。在這個起點上,我們嘗試去讚美這個殘缺不全的世界,坦然去享有與我們的高貴心靈相匹配的那份隨時間而來的智慧。
  • 出軌後回歸家庭,如何重建信任
    但現實的生活是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這樣做,還會考慮到家庭裡面的其他成員,考慮到過去的感情,考慮到現實的物質生活等等方面,所以犯了出軌錯誤的人也會想再回歸家庭,而出軌的受害一方也會選擇接受對方回歸。只不過沒有因為出軌就離婚,不代表兩個人就可以這樣和好。出軌後的信任重建,不僅困擾著出軌的那一方,也同樣困擾著被出軌的那一方。
  • 廣東高考文綜理綜都很難 英語作文很有現實感
    高考次日感受:   文綜理綜都難於往年英語作文很有現實感   「感覺高考就像過山車,一科難一科易,讓人一會歡樂一會憂!」高考結束,從華師附中走出來的理科考生阿明稱,今年數學和綜合科考題明顯難於去年,「綜合科有好幾道題沒有做出來!」
  • 如何重建公眾對「高考公平」的信心?
    如何重建公眾對「高考公平」的信心?相比之下,陳春秀、苟晶等受害者在高考中被冒名頂替事件,其性質更為惡劣,後果也更為嚴重。 據媒體報導,山東省複查後發現,有兩百多人涉嫌高考冒名頂替入學並取得學歷,江蘇省灌南縣也被曝有千餘人頂替學籍高考。再聯想到前些年時有披露的高考冒名頂替事件,顯而易見,「高考頂替」已非個案和孤例,而是涉及多個省份、跨越多個年份的持續性違法違紀現象。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的經歷,就是現實版的《皇帝的新裝》
    好多天前,就在網絡上看到了《生活在樹上》這篇文章,每次都明明白白地標註為高考滿分作文。不過,每一次我只是瞄一眼,根本沒有細看,因為我只是個小學老師,說實話真看不懂。每年高考後,網絡上、書店裡都會出現很多「滿分高考作文」。其實大家非常清楚怎麼回事,因為高考工作是保密的,考生的答卷怎麼可能隨意外流?
  • 留守兒童與網遊|遊戲商品化批判與留守兒童生活意義系統重建
    首先是城鄉二元的制度結構導致了留守兒童對於父母陪伴需求的一種糾結感。其次是教育系統的組織結構導致了自由意志阻滯的壓抑感,農村教育中的「課間圈養」與「差生製造」機制,使得學校教育不再是留守兒童涵養自然天性的場域。再次是村莊和家庭的生活結構導致的留守兒童生活世界的孤立感,農村公共空間的式微和家庭的拆解共同導致留守兒童行為規範和生活意義的內化過程呈現出斷續狀態。
  • 2021國考申論熱點:拒絕重建圓明園,背後是歷史敬畏與現實考量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在線公眾號發布:2021國考申論熱點:拒絕重建圓明園,背後是歷史敬畏與現實考量,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國家文物局的回覆,雖然有「慎重論證」的含蓄措辭,但意思已經非常明顯。這項建議本身的訴求點其實是不太立得住的。   論愛國主義教育和文化建設,圓明園斷壁殘垣的遺址,便是最現實的教材。雖然恥辱,但令人反思。它用殘酷的現實告訴所有中國人,落後就要挨打,強大才能興邦。
  • 高考英語滿分作文精選:是否該重建圓明園(附翻譯)
    2016年高三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高三的同學們是不是已經投入了緊張的高考一輪複習中,新東方網高考頻道從高三開學季開始為大家系列準備了2016年高考複習,2016年高考一輪複習,2016年高考二輪複習,2016年高考三輪複習都將持續系統的為大家推出。
  • 《自我的重建》當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時,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
    《自我的重建》書評 在此書的前言中有這麼一句話:「當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時,壓力也許會給你指明一條道路,讓你變得更好,就像我所經理的一樣正如安德烈斯所經歷的一樣,當面對生活帶來的壓力,要妥善處理好。因此文章大部分介紹了正念減壓療法以及如何將其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在對正念減壓療方法的介紹中首先提出的是壓力對個人生活的意義以便更加深刻了解。 壓力到底是什麼?在不好的人物或則事情面前又是有怎麼樣的感受?
  • 洪災後如何重建 冬季防火怎樣開展
    洪災後如何重建 冬季防火怎樣開展 2020-12-23 10:02:47   來源:蕪湖新聞網
  • 考完後,學生會有短暫的「眩暈」的狀態,需要一段時間的穩定和緩衝
    每年這個時期就會出現新聞,最近就有「湛江8名學生高考後去海邊踢球,1人被海浪捲走」的悲劇發生。宋振韶,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長期和大學生以及準大學生打交道。在他看來,考生高考後的首要任務是重建「現實感」,重新與現實生活建立聯繫。
  • 青島市民熱議山東高考題:多貼近現實生活出題
    「今年高考涉及的社會熱點越來越多了」「有些題目不用看課本,平時生活中就能接觸到」……每年的高考試題都會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10日本報刊登了今年山東省高考試題並開設「高考試題你說我說」欄目之後,上百名市民紛紛參與進來,其中很多人認為今年的高考題大部分比較靈活,達到了考查考生素質能力的本意。當然也有人提出建議,認為有些題目還是需要死記硬背,有些考題比較空泛,最好結合現實生活,更加實用一些。
  • 《歷史永遠銘記》熱播 劉萌萌虐戀帶入現實感
    通過重建過去的日常生活、心態情感,將被壓迫、艱苦卓絕的鬥爭重新帶回歷史的版圖。  劉萌萌劇中刻骨戀曲,帶入年代現實感  美國醫學博士馬海德和蘇菲的故事在劇中各有重墨的交集和平行。《歷史永遠銘記》通過人物的習慣和對話,重返當年時代風雲的視覺,也把這個年代不同思想文化衝突表現的淋漓盡致。
  • 後高考生活:放鬆不放縱
    對於高考結束後的安排,還有不少考生給出了一個相同的答案,希望可以「睡到自然醒」。除此之外,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放鬆」、「玩」是大多數考生在高考過後最大最直接的願望。  昨日下午,記者撥打了市區幾家大型KTV的訂位電話後得知,不少包廂都已經被提前搶訂,一位客服人員告訴記者,每年一到高考結束當晚的包廂都會爆滿,今年也不例外。在昨晚7時左右,記者來到了市區九一路的一家KTV。
  • 高考作文關注現實生活,強調實用文體,是一個非常正確的導向
    高考作文關注現實生活,強調實用文體,是一個非常正確的導向李福忠2015年高考作文(全國I卷)題目是,給違反交通規則的爸爸老陳、舉報爸爸違反交通規則的小陳或其他相關方面寫一封信。2019年高考作文(全國Ⅰ卷)題目是,寫一篇提倡勞動的演講稿。2015年要求寫一封信,2019年要求寫一篇演講稿,都要求用實用文體來表達。筆者認為,這是兩個接地氣的好題目,不僅要求寫的內容接地氣,要求採用的文體更接地氣。
  • 《心的重建》:被分手後,別讓過去傷害現在的自己
    被分手後之所以痛苦,不是因為愛消失了,而是因為愛還在。被分手後的人,聽到分手後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問為什麼:為什麼分手,為什麼要離開我。然後開始進行反思,自我懷疑:是我哪裡做得不夠好?是我對你要求太高?是我什麼事情做得不對?
  • 邵光亭:面對高考,十二年夢碎,如何重建親子關係
    每逢高考,幾家歡喜幾家愁。十二年寒窗苦讀的學子們,憋足了勁要一展宏圖。但是,面對選拔性的高考,最終被理想的大學和專業錄取的畢竟有限,對多數人來說,難免不如意,總感覺有這樣那樣的遺憾。考試過後,糾結和焦慮,困擾著無數的家長和考生。既不甘落人後,又無法改變現狀。在成績公布的那一刻,很多家長感覺五雷轟頂。培養了孩子十二年,曾經滿懷希望,也寄寓著各種幻想。可是,突然之間,夢碎了。
  • 四川副省長談災後重建 稱災後重建需1.7萬億元-災後恢復 魏宏 四川...
    社會穩定、人心安定,群眾生產生活加快恢復,幹部群眾的精神狀態積極向上。省委省政府有決心、有信心帶領全省幹部群眾紮實工作,在災後恢復重建的徵程上邁出更加堅定的步伐,使災區人民生活不斷得到改善,努力奪取災後恢復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魏宏]:各位記者朋友,汶川特大地震災害既是人世間的一場重大磨難,也是前進中的一場重大考驗。
  • 史根東:後疫情時代的教育重建
    史根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全國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後疫情時代的教育重建同時,教育重建與學習重構也是走向後疫情時代的必由之路。」後疫情時代將是一個持續時間長又充滿普遍性與不確定性的歷史階段。後疫情時代的教育重建,是各國政府與教育系統面臨的嚴峻挑戰。同時,教育重建與學習重構也是走向後疫情時代的必由之路。什麼是後疫情時代下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