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結石「嚇破膽」——7個問題教您看懂膽囊結石

2020-12-27 健康界

專家介紹:

鍾林,男,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器官移植臨床醫學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長、肝膽外科主任。擅長肝移植,複雜肝膽胰腫瘤診治及其腹腔鏡微創根治。

于洋,男,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主治醫師。201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獲得臨床醫學學士學位。2018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獲得外科學博士學位。肝膽胰疾病的綜合診療,尤其是肝膽胰疾病的微創治療。

導語

膽囊結石是最常見的膽道系統疾病,發病率近20年來明顯上升。我國成年人膽囊結石的發病率接近10%,佔良性膽囊疾病的74%。筆者(于洋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 主治醫師)以臨床工作中患者的常見問題為例,結合自身診療經驗,進行匯總回答,帶您認識膽囊結石。

1. Q:膽囊結石的病因與危險因素?

A:膽囊結石成因非常複雜,一般認為與膽固醇-磷脂-膽鹽微膠粒與膽固醇-磷脂微泡動態平衡打破,膽固醇的成核異常,膽囊收縮功能異常等多因素相關。膽囊結石的高危因素可總結為5F,即女性(Female)、大於40歲(Forty)、多產(Fertile)、肥胖(Fat)、家族史(Family)。

2. Q:膽囊結石能否不做手術,用非手術方法治癒?

A:排石膽酸類藥物(如熊去氧膽酸、鵝去氧膽酸)是國內外公認的溶石的藥物,對膽固醇類結石效果較明顯。然而,此類藥物通常療程長達6~24月,患者往往依從性較差,且長期服用有可能導致肝功能損害。因此溶石藥物治療的目的是預防膽道結石復發,對已形成的結石效果不佳。

3.Q:B超提示膽囊結石,但無臨床表現,需要做膽囊切除嗎?

A:對於無症狀的膽囊結石,膽囊切除手術通常難以被患者接受。然而,由於:

①膽囊結石可顯著增加膽囊癌變機率;

②大多數患者5-10年後會轉化為有症狀膽囊結石,在此過程還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

因此,部分無痛性膽囊結石同樣存在手術指徵,即:

1)膽囊結石大於2cm;2)合併需要開腹的手術;3)膽囊結石合併膽囊息肉;4)膽囊壁增厚;5)膽囊壁鈣化或者陶瓷膽囊;6)兒童膽囊結石;7)合併糖尿病或有心肺功能障礙;8)邊遠或者交通不發達地區、野外工作人員;9)年齡在>50歲,病程>5年,尤其女性患者;10)泥沙樣結石或多發小結石;11)膽囊萎縮,充滿型結石。

4.Q:膽囊切除手術怎麼做?

A: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療效果確切,且具有住院時間短、痛苦小、康復快、瘢痕不明顯等優點。常規麻醉消毒鋪巾後,術者以氣腹針(外徑約2mm)穿刺入腹,注入2-2.5 L CO2氣體,待腹腔壓力維持在12-14 mmHg後,予腹腔穿刺套管(Trocar)建立3-4個通路(5mm-10mm),置如入手術器械,解剖膽囊三角,夾閉並離斷膽囊管及膽囊動脈,然後沿膽囊床剝離包括結石在內的整個膽囊,並沿穿刺孔取出,縫合傷口。手術中位時間約55分鐘,術後48小時內即可出院。

膽囊切除術手術範圍

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Transumbilical Single-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SPLC)近年來興起的手術技術。該技術是在傳統多孔LC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減少創傷、提高美容效果而出現的新術式,具有「無疤痕」的美容優勢。TUSPLC手術切除範圍與傳統膽囊切除術相同,但因手術切口在肚臍處,可以被肚臍眼的褶皺所掩蓋,從而達到視覺上的無瘢痕效果,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另外,在實現微創理念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切口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率,還能減輕患者術後的疼痛感,減少術中、術後麻醉鎮痛藥物的用量,促進患者術後早期下地活動,是目前國際上較為前沿的微創技術。本中心經過多年病例累積,年開展TUSPLC近千例,手術技術日臻成熟,手術時間和術後併發症發生率與傳統LC無顯著差異。再結合先進的外科術後快速康復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護理策略,術後出院時間與傳統LC患者相當。

5.Q:如果必須手術,可以「保膽取石」嗎?

A:誠然,外科醫生當然會努力避免切除健康而且有功能的器官,但目前「保膽取石」尚無公認的適應症,也未列入膽囊結石治療的診療指南和常規。現有文獻報導,膽囊取石術後復發率最高可達20%~40%,在膽囊切開取石後,留下一個喪失功能的疤痕膽囊,而且很可能再生結石並發炎,不得不接受二次手術來切除病變膽囊。很多時候,膽囊結石存在意味著膽囊功能已經出現了問題,取石之後致病「溫床」還在,膽囊壁的切口往往正是復發膽囊結石的主要部位,這麼高的復發率意味著這種所謂技術是不成熟或者說不值得推廣的。

當然,保膽取石也並非絕對不可行,筆者認為符合以下條件患者可以考慮保膽:①年齡較輕,無症狀的靜止型膽囊結石;②膽囊具備有良好的收縮功能;③B超檢查膽囊膽汁內透聲良好、膽囊黏膜光滑、膽囊壁厚<2 mm;④結石為單發或多發但未嵌頓;⑤不伴有膽囊息肉或膽囊腺肌症。目前看來,絕大部分膽囊結石患者都不符合保膽取石的條件。

6.Q:膽囊切除後,我「沒膽了」怎麼辦?

A:部分患者對LC存在恐懼感,認為膽囊切除後「沒膽了」,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認知。膽囊只是肝外膽道系統的一部分,除膽囊外,還有膽囊管、肝總管以及膽總管。膽囊的作用僅為儲存及濃縮膽汁,並無分泌膽汁的作用,而真正起分泌膽汁作用的器官是肝臟,並經由膽道系統排入十二指腸起乳化作用,以利於脂肪的消化。因此,LC術後「膽」的結構與功能均會得到保留。LC術後早期,部分患者由於膽汁濃縮功能不佳,導致高脂飲食後出現脂肪瀉。隨著時間推移,膽總管會逐漸代償性擴張,代替膽囊的儲存與濃縮膽汁作用,脂肪乳化功能逐步恢復,故而LC術後半年腸道消化功能恢復正常,患者不再會出現脂肪瀉。

7.Q:膽囊切除期間,如何安排飲食?

A:LC術前無特殊飲食要求。手術當日凌晨起禁食禁水,術後清醒後可少量飲水,術後6小時即可進食流質(如米湯、藕粉等),術後第一天可進食半流質(如小米粥、麵條等)。術後第二日可正常飲食了。膽總管結構與功能代償需要時間,因此術後1-2月仍需要清淡飲食,少油膩、忌辛辣,以減少消化系統的負擔,並降低肝外膽道結石復發的風險。

<span>New Page</span>

相關焦點

  • 膽囊結石和膽管結石怎麼區分?
    膽囊結石是指膽囊中發生了結石而引起的一種病變,屬於一種發生在膽囊部位的常見疾病,根據結石發生部位的不同可以分為膽囊結石和膽管結石兩種。當膽囊內形成了結石時,結石會刺激膽囊黏膜,從而引發膽囊部位的慢性炎症。如果結石卡在膽囊管或者是膽囊頸部時,還會引發膽囊部位的繼發感染,導致膽囊部位發生發生急性的炎症反應。
  • 她切膽治膽囊結石,沒想到更麻煩的膽總管結石來了
    膽囊結石是目前很常見的一種疾病,不少患者遇到膽囊結石問題時,就迫不及待的把膽囊給切了。這種行為的出發點很簡單:「膽囊都沒了,自然就沒有結石了!」這種想法,其實是完全錯誤的,我們一起來看下最近的一個典型案例。
  • 不吃早餐易得膽囊結石?關於膽囊結石,8個常識要了解
    飲食不規律,愛吃高脂、高膽固醇食物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態,隨之而來的便是膽道結石的發病率逐年升高,患者深受困擾,苦不堪言。一、膽囊結石主要有哪些症狀?膽囊結石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雖然結石本身症狀不多,但往往會引起膽囊炎,病人通常會感覺上腹不適,特別是當吃飽以後,類似「胃痛」的症狀會更加明顯。
  • 兩年前膽囊兩顆結石,現無任何不適:醫生,膽囊結石一定要手術?
    有一位患者,兩年前發現膽囊結石,當時B超醫生告訴他有兩顆,他不記得結石有多大了。由於沒有任何症狀,他沒有去管它。但是檢查出有問題,總是會記在心上的。最近,他又突然想起,感覺挺糾結。想知道的是:膽囊結石是不是一定要做手術?
  • 膽囊結石膽囊炎不及時手術的後果,拖病拖出大問題!
    經過入院檢查可以發現兩個問題1.石頭從膽囊跑到膽管,引起膽管結石、膽管炎。報告中提示,左右肝管、肝總管、膽總管輕度擴張,膽總管下段可見小顆粒信號。在臨床工作中,單純膽囊結石患者,結石小數量少,膽囊壁薄光滑,身體也沒有任何不舒服的話,是可以不手術繼續觀察的,但如果膽結石經常出現疼痛等症狀,建議及時手術。但很多人往往抱有僥倖心理,雖然膽囊結石併發症不一定發生,但一旦發生,就得不償失,甚至危及生命。
  • 發現膽囊結石怎麼辦?
    術前仔細研究CT片,制定詳細手術計劃膽結石分膽囊結石和膽管結石,這裡我們所說的是膽囊結石。膽管的結石比較特殊,我以後另外說明。2、膽囊頸部結石。3、無症狀性單純膽囊結石,但出現以下情況需要手術治療。(因其易於發生膽囊癌變,而膽囊癌惡性程度極高,80%患者生存期不超過1年)①陶瓷膽囊(即:膽囊壁因慢性炎症高度增厚)因其膽囊癌發生率高達25%②膽囊結石超過因結石大於2cm的膽囊結石患者,其膽囊癌發生率明顯升高。③無功能膽囊,膽囊收縮試驗提示膽囊無收縮功能。
  • 別把膽囊結石不當回事!不痛的膽囊結石,更可怕
    膽囊結石,一種相當常見的普通病,想必大家也有所了解。 但越是這種平時不發作或發作不強烈的膽囊結石,越是可怕! 身邊有個醫生朋友的母親就是一個最真實的例子。既往明確的膽囊結石病史,長期反覆腹脹、腹痛,家人捨不得切除,自己也捨不得切除,最後來醫院是因實在忍受不住的腹痛,入院檢查後卻診斷為「膽囊癌」。
  • 9月1日是「膽囊健康日」 膽囊結石好發F4人群,您知道?
    所以能保膽時就不要輕易一切了之。另外,膽囊息肉都要手術治療呢?專家指出,息肉大小大於1釐米或合併膽囊結石,短期內息肉大小增大速度快,這種情況下建議儘快手術切除。一般來說,多發性息肉癌變率低,可暫觀察、不手術,建議半年做一次腹部B超檢查。「無症狀」膽囊結石,可不聞不問?不少人在體檢時查出膽囊結石,但又沒有症狀,到底要不要處理?
  • 膽囊結石需做手術嗎?普外科主任為您解答!
    B超顯示是膽囊結石膽囊炎,因為CT沒有顯示結石,所以考慮是膽固醇性的結石。我在門診的時候,患者只要被診斷是膽囊結石,大部分的第一反應是:「醫生,結石要做手術嗎?」膽囊的主要作用是儲存和濃縮膽汁,當進食後刺激膽囊收縮,將膽汁排入十二指腸,促進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 剷除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雙鏡聯合」彰顯微創神奇!
    經檢查確診是膽囊炎、膽囊結石發作,合併膽總管結石,並引起梗阻症狀,肝功能已出現異常,必須馬上手術。耐心溝通後,醫院為劉老伯施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膽道鏡取石術,徹底清除了膽囊和膽總管結石。術後,劉老漢肚子上僅留下有3個綠豆大小的孔。目前劉老伯在外科護理人員的精心護理下,現已恢復良好。
  • 老人膽囊千餘顆結石讓醫生震驚 膽囊結石如何避免為何會長
    膽囊結石是一種常見疾病,在人群中發病率較高。近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收治了一名患者,她的膽囊裡裝了1000餘顆結石,醫生稱如此多的結石,還是十分罕見。  據了解,61歲的汪女士是安徽樅陽人,一年前開始出現右上腹痛症狀,直到症狀加重才輾轉來到合肥就診。在安醫大二附院普外科肝膽胰外科,她被確診為「膽囊多髮結石伴膽囊炎」。
  • 軍醫解答:得了膽囊結石怎麼辦?
    如膽囊結石進入膽總管,形成膽總管繼發性結石,還可引發急性膽管炎和急性胰腺炎等嚴重併發症,有時候病情十分兇險。那麼患了膽囊結石該怎麼辦呢?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膽囊在人體的位置及其生理功能。膽囊呈梨形,長約7~9cm,寬2.5~3.5cm,其容積為30~50ml。
  • 女白領突然腹痛吐血,竟是膽囊結石卡在腸道導致
    楚天都市報12月10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劉姍姍)為了減肥長期不過早,後來查出膽囊結石也沒當回事,36歲的陳女士最近因為突發腹痛、吐血就醫,沒想到竟是結石掉入了十二指腸,引起腸梗阻,險些危及生命。最後,消化內科專家在內鏡下巧用鈥雷射微創方法,成功將結石擊碎並排出。
  • 這種情況下的膽囊結石或者膽囊息肉需要及時就醫
    今天做客FM89.6武漢交通廣播《健康武漢》節目的嘉賓來自武漢市第一醫院肝膽外科夏振雄主任,和您一起關注:保膽取石和單孔腹腔鏡微創膽囊手術?另外,膽囊黏膜反覆受到結石刺激,也有癌變可能。所以定期複診非常重要。膽囊息肉是體檢時很常見的疾病,並不是所有的息肉都需要手術切除。膽囊息肉直徑大於1cm;息肉基底部寬廣;單發的息肉大於0.8cm;膽囊息肉合併結石。這樣的息肉我們是建議行手術治療的。膽囊結石是怎麼形成的?
  • 沉默的殺手:膽囊結石誘發膽囊癌!
    經過檢查發現,不僅是膽囊壁有問題了,膽管也出現僵硬,與肝臟組織發生粘連。憑藉著職業的直覺,我一下子知道問題了——少有發生的膽囊癌!頓時我不知道如何告訴患者,這個女性才四十出頭,人生半百都還沒活到。唯有嘆息,原本小小的一顆石頭,卻給生命畫上了句號。
  • 得了膽囊結石怎麼辦?何時應該手術治療?
    在這個物慾橫流、生活節奏飛快、醫療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患「膽囊結石」的人越來越多,而且還常常被誤診為胃病。膽囊有結石一定要切除膽囊嗎?什麼時候應該切除膽囊?別慌,下面就讓我給大家講解一下得了膽囊結石應該怎麼辦吧。
  • 膽囊結石要不要做手術?不做增加肝癌發病率,做了增加腸癌發病率
    很多朋友都有膽囊結石,膽囊結石到底要不要做手術呢?有人說膽囊切除會增加腸癌發病率,又有人說不做手術會增加膽囊癌、肝癌的發病風險,到底應該怎麼辦?曾醫生來聊一聊。70%至90%的膽囊癌患者,均存在膽囊結石,有研究顯示,有症狀性膽囊疾病(膽石症和膽囊炎)的個體,發生膽囊癌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群的34倍。膽石症患者中膽囊癌的總發病率大約為0.5%,膽囊結石越大,發生膽囊癌的風險越高,當膽囊結石大於3cm的時候,發生膽囊癌的風險是結石小於1釐米患者的10倍。
  • 膽囊結石 可以「保膽取石」
    □記者 蔡建華 通訊員 鄭宏        100多年來,治療膽囊結石的方法就是切膽囊,所以人們已經習慣了把膽囊結石手術稱為「摘膽囊手術」。然而,近幾年,「保膽取石」手術越來越被醫生認可,畢竟是膽囊裡有了結石,膽囊並沒有錯,膽囊與石頭一起被摘掉,豈不是很冤枉?
  • 以為是胃病拖了10年,結果卻是膽囊結石已惡變
    圖片來源於網絡什麼是膽囊結石惡變膽囊結石雖然是良性疾病,但如果長期的慢性炎症或者合併膽囊息肉就容易出院惡變。不僅膽囊結石會這樣,膽管結石或者身體其他部位的慢性炎症也一樣。炎症的出現,是需要細胞的再生和修復的,如果長期的慢性炎症,身體就會不停的修復。
  • 女子體內取出106顆結石,醫生提醒:這個壞習慣害的!
    結果讓她沒想到的是,她居然患上了膽囊結石。醫生馬上安排了手術,取出結石的時候醫生都嚇到了,因為王女士膽囊裡的結石太多了,一共有106顆。醫生詢問得知,王女士平時有一個壞習慣,就是不喜歡喝水,不喜歡吃早餐,這個習慣已經保持了10年的時間,醫生表示:都是這個壞習慣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