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社工機構 激發服務社會活力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慈善公益報

從兒童、青少年到老年人服務,從失業者到傷殘者幫扶等,生活中我們處處能看到社工們服務百姓的身影。如今,社工機構已介入社會工作的方方面面,並以其專業的服務能力成了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但隨著社會工作發展的愈發深入,社工機構發展遇到瓶頸。如何規範社工工作並激勵社工機構服務百姓的積極性,提升社工人才服務於社會的「幸福感」,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社工機構發展遇到瓶頸

在學校、社區以及各大公共服務場所,基層的社會服務以及基層治理也越來越離不開專業社工機構的參與。但社工機構的發展現狀卻令人擔憂,面臨人才流失等發展瓶頸問題。

工作壓力大、薪資水平不高等這些因素像是魔咒一樣困擾著身處社工行業業者。上海青翼社會工作人才服務中心發布的《青翼第五期全國社工發展調研之工資調研報告》數據顯示,17.0%的社工表示後悔選擇了社工行業,19.5%的社工表示對於選擇這一行業沒有感覺。

政府購買服務的力度不大,機構的生存能力不強,造成了社工的流失。浙江省嘉興市陽光家庭社工事務所胡林芳指出了社工機構面臨問題,「社工的行業標準不夠成熟,例如嘉興現在的社工服務標準還沒有統一,每家機構對於服務的認識都不同,這讓社工機構很難有統一的標準。」

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針對社工機構普遍存在著人才不足、機構生存能力不強等問題。早在2017年3月,民政部公布的「十三五」社會工作發展思路明確提出,力爭到2020年,社會工作專門立法將有重要突破,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評價、使用、激勵政策進一步出臺。社會工作崗位開發、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孵化培育政策進一步完善,社會工作服務標準和購買、實施、督導、評估政策進一步健全,地方配套實施性政策逐步健全,基本建成銜接配套、城鄉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工作政策制度。

給社工機構留住人才

為實現2020年建成中國特色社會工作政策制度的目標,增強社工人才的歸屬感,給社工機構留住人才。今年來,社會各界紛紛參與,並根據不同階段的社工機構職能、特長,提高了對社工機構扶持力度。

對於初創期的社工機構,湖南省打造了社工服務機構孵化基地,藉助孵化基地的場地設備、扶持基金、政策輔導等資源,扶持社工機構發展,待其成熟後再讓「出殼」。

湖南省民政廳人事(社工)處副處長姜波表示,「建立省級社工機構孵化基地是非常必要的,基地將發揮人才培養、機構培育、信息交流共享、理論研究及連結資源等作用,也將推動社工服務城鄉均等化。」

據了解,該孵化基地計劃未來三年內,湖南省1929個鄉鎮都將建設一個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將設置3000多個專業社會工作崗位,培育10萬名志願者。

對於發展成熟的機構,蘇州市湖西社區為專業社工機構「搭臺」,探索「按需服務」。在蘇州市湖西社工,社工機構組織活動、服務居民,極大地激發了居民參與社區活動的熱情,激活了社區服務的生命力。目前,已建成17個社區,共有來自66個國家和地區(含港澳臺)的境外人士6000餘名參與社工工作,開放、多元已成為其最重要的特質。

與此同時,各地方各層級也在加大社工機構的扶持力度,山東濱州已扶持發展民辦社工機構12家、泉州對符合條件的社工服務機構最高可獲10萬元經費扶持等等。國家層面上,2017年到2020年由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繼續支持,每年選派1000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深入中西部艱苦貧困地區,使其紮根貧困村開展社會工作服務。

扶持社工機構,實現2020年建成中國特色社會工作政策制度的目標,形成以政府救助管理為主導,專業社工機構為輔助的社會工作模式。而這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扶持,以此提升社工人才服務於社會的「幸福感」,激發社工機構服務於社會的活力。

記者 張迎迎

相關焦點

  • 武漢社工服務機構僅4家 專職社工150名
    武漢人口近千萬,社工服務機構只有4家,專職社工僅150人。這是記者昨日從市民政局了解到的。什麼叫社工?市民政局政治處相關負責人何小平解釋,與義工和志願者不同,社工是拿工資的「職業雷鋒」,社工運用專業方法幫助個人、家庭、組織和社區預防各種問題,幫助解決困難。
  • 連雲港市專業社工服務機構達55家 共有持證社工1148人
    全市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已達55家,在扶貧濟困、社區治理、養老服務、扶殘助殘等領域提供專業服務。近年來,我市注重開發社工崗位,積極培育發展以專業社工為主體的民辦社工機構,全市目前已成立民辦機構55家。在民政等系統公益性事業單位設置社工崗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城鄉社區、社會組織和其他系統事業單位開發專業社工崗位,每個社區設置社工崗位不少於30%。
  • 重慶:社工人數超十萬民辦社工機構達95家
    央廣網重慶3月17日(記者劉湛)今天(17日)是第九個國際社工日。記者從重慶市民政局了解到,重慶市目前的社工人數目前達117658名,民辦社工機構也已達95家。  據了解,自2013年市民政局首次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實施66個社工專業服務項目、覆蓋18個區縣以來,重慶的社工服務發展迅速。
  • 推進政府購買社工服務 促進民辦社工機構發展
    社工隊伍數量有限且專業技能不高,無法滿足居民需求。昨日,陝西省政協委員董志偉建議,通過推進政府購買民辦社工機構服務促進民辦社工機構發展。   董志偉介紹說,近年來,我國湧現出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管理規範、作用明顯的民辦社工機構,豐富了社會工作實踐內容,促進了和諧社會建設。
  • 重慶社工專業人才已過萬 持證社工人數是五年前的23倍多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重慶社工正在完善社會服務體系、預防化解社會矛盾、有效激發社會活力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社工服務惠及200餘萬群眾    「重慶的社工是真正一步步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發展起來的。」
  • 蚌埠:社工服務機構入選全國百強
    日前,2019年度全國百強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評選揭曉,蚌埠市四維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成為蚌埠市唯一上榜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據悉,蚌埠市四維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是4A級社會組織,是蚌埠市首家以社區治理和社區黨建為專業領域的綜合性社工機構。
  • 株洲市蘆淞區探索「全科+專科」社工服務模式
    建寧街道社工站的駐站「全科」社工劉鳳獲悉熊奶奶的情況後,上門進行了需求評估,並將老人轉介給專門服務特殊計生困境家庭的株洲市暢想慈燈社會工作服務中心。2018年,白關鎮社工站社工通過評估篩選,將其需求轉介給「守護青苗」的專業社工,並聯動當地誌願者對小小開展了長期跟進式關愛,讓長期低頭走路的小小抬起了頭,臉上有了自信的笑容。蘆淞區民政局副局長何妙說,「全科+專科」社工服務為困難群眾提供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及資源連結等服務,改變了以往靠單一走訪慰問的幫困模式。
  • 民辦社工服務機構:作為一種新型社會組織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裡的民辦社工服務機構不包括社會工作行業協會和社會工作基金會。從整體數量來看,這兩類民辦社工機構要比民辦社工服務機構少很多,尤其是社會工作基金會。 民辦社工服務機構具備了社會服務類社會組織的基本特徵,比如服務性、非營利性、非政府性、相對獨立性等。
  • 北京32家社工機構64名社工 赴蒙冀開展「牽手計劃」
    記者近日從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舉辦的2019年全市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牽手計劃」服務項目啟動會暨專題培訓班上獲悉,北京市32家社工機構、64名社工將赴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的貧困地區幫助當地培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育扶持社工機構和開展社會工作示範服務。
  • 民辦社工機構將有孵化平臺
    □記者蔡君彥實習生房晉雲    本報訊我省民辦社工機構將有孵化基地啦!據省民政廳消息,今年,我省投入15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創建的首批4個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孵化試點基地,有望年底前全部投入使用。
  • 廣東人家一行到全國第一家專業社工實務督導評估服務機構交流學習
    嶺南網深圳訊 06月19日,廣東人家社會發展服務中心總顧問李建輝博士、負責人李禹龍先生、李紅女士、公益社楊子墨女士、鄧祺偉先生、鄧河勇先生等一行到全國第一家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及其督導評估教育機構——深圳公益慈善網與廣東人家社會工作發展服務中心同仁顏攀熙理事長,及其辦公室總部6位工作人員進行公益交流
  • 哈工程「心海社工服務中心」躋身全國百強社工服務機構
    本報訊(朱虹記者趙一諾)近日,第十屆(2020)中國社工年會揭曉了全國「百強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名單,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組織成立的「哈爾濱市心海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成功入選。自2015年以來,全國「百強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每兩年評選一次。
  • 我國有專業社工近50萬名 社工服務機構達4686家
    原標題:我國有專業社工近50萬名 社工服務機構達4686家   據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 3月15日是第10個國際社工日。民政部部長李立國15日在國際社工日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表示,我國已培養近50萬名專業社工,發展4686家民辦社工機構,開發了18萬餘個社工崗位,成立了455個社工行業組織。
  • 佛山市民政局攜手大學生走進本地醫務社工機構
    不論是經濟支援、法律援助,亦或是貼心照顧、心理關懷、慰藉陪伴,他們用知識和愛心構建了一套專業的服務體系,減少了醫患間矛盾,融洽了病護間情感,他們便是佛山各大醫院隨處可見的醫務社工。今年夏天,來自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的陳嘉賢來到佛山市南海區啟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資深社工導師崔藝萍的帶領下,紮根醫務社會工作一線,通過專業社會工作手法為醫院注入濃濃溫情,同時收穫一份屬於自己的成長經驗。
  • 河北邯鄲經開區首家社工服務機構成立
    「悅·生·活;仁·智·信;蝶變,實現不可能……」11月20日,在一派歡樂祥和的氣氛中,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悅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正式啟動運帷。該機構的成立,旨在有利於發揮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和志願服務的傳承與發展在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中的功能,有利於社會的發展和繁榮。
  • 香港社工機構落戶佛山
    其中,廣州啟創為繼揚帆社工中心、慧愛教育之後落戶桂城的第三家廣州專業社工機構。港穗桂三地社工將長效合作香港社協會長黎永開表示,香港社協將每月派出香港資深社工前往桂城提供顧問服務,並開展港、穗、桂三地社工的長效學習交流活動。
  • 廣東35家社工機構牽手「夥伴同行」投入社區矯正服務
    35家進入省級評審的社會組織進行集中評審,最終在12個粵東西北地市各確定了1間社工機構進行資助,並將確定若干間珠三角地區社工機構進行結對,協助粵東西北地區社工機構在當地開展青少年社區矯正服務。團省委將對粵東西北地區每個地市各支持10萬元項目幫扶經費,經費採取「8+1+1」的使用方式,經團省委評審招標後,支持當地社工機構8萬元青少年社區矯正項目經費,支持珠三角社工機構1萬元督導服務經費,支持地市團組織
  • 佛山社工服務花香八載深入民心 基本實現全領域覆蓋
    圖片來源:佛山日報    從2008年的5個「社工崗位」到2015年的5835名社工,從2010年的首個社工機構註冊成立到如今145家社工機構遍地開花,從服務老弱病殘到社工服務領域全覆蓋……佛山社工走過了8年平凡而艱巨之路。隨著佛山社工事業得到不斷發展,社工服務日益深入民心,受到市民歡迎與認可。
  • 我國持證社工達44萬人 社工機構7500多家
    我國持證社工達44萬人 社工機構7500多家 2019-02-19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王勇 實施「牽手計劃」 隨著社工隊伍和社工機構的發展,其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在服務脫貧攻堅方面,聯合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出臺支持引導社會工作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專門文件,組織實施了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服務「三區」計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牽手計劃」、社會工作教育對口扶貧計劃,為貧困地區選派了6000名、培養了3000名社會工作專業骨幹,協調東部地區和發達城市的332家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結對幫扶貧困地區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民政事業單位,支持202所社會工作高等院校在118
  • 惠州有了首家社工機構
    惠州終於有了首家社工機構!記者近日獲悉,惠州惠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日前登記成立,開始在惠州本土開展社工工作。記者昨日(9日)從惠州市民政局了解到,除了惠民社工機構外,目前惠州本土還有2家社工機構正在籌辦。  據悉,去年以來,在惠州,已有市救助站、市復退軍人醫院等單位開展社會工作試點工作,但社工均是依靠從廣州、深圳等大城市引進,並沒有本土社工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