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二休五,錢少事少——工作的另一種可能

2020-12-19 夏蟲碎碎念

前段時間讀了大原扁理的《做二休五:錢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作者是日本人,目前在臺北郊區過著每周工作兩天,休息五天的生活。沒有完全與社會脫節,也沒有必須為工作付出全部精力。

對我有些啟發。工作了幾年,我覺得上班不能當作我人生的事業,常常陷於不得不做的功能、為KPI的扭曲。大部分的工作都在與他人協調,最後常常發現自己與他人的付出都是無用的,不是努力後驗證的無用,而是一開始就明確的無用。偶有成就感的小事,四兩撥千斤,意外做成了,也覺得自己不值得。目前對自己的認知來看,還是更適合獨自有精進的工作,把目前的一些業餘愛好發展到專業程度,才可能有所收穫,有一步步向前走,也許能走出自己天地的踏實感。

作者在高中畢業後,感覺上班也不對勁,上大學也沒什麼想學的,迷茫了三年。後來去打工,常常一天工作12小時以上,節假日也要上班。這樣努力的工作,沒有生活品質,居然還完全沒存下錢,當時脾氣不好,健康情況也不太好。

而日本是比較固化的環境,他一個編外員工,繼續工作到五十、六十歲,也不能成為正式員工,收入也不會增加多少。

作者有提到上班12小時時遇到的一個流浪大叔,感覺對他影響很大。他想給大叔一個便利店的麵包,大叔說自己剛吃了烤番薯的人送的,是XX品種,很甜很好吃。他表示那這麵包可以當明天早飯,大叔表示在麵包店工作的人會給他國產有機小麥做的麵包,那種比較好吃。不僅如此,大叔還穿著北面的衣服(玩戶外的可能都知道,那是高檔戶外品牌,非常貴),是別人給他的衣服。

作者想起自己這樣拼命工作,還沒吃過國產有機小麥做的麵包,沒穿過那麼高檔暖和的衣服……

離職很久後,有次和之前的同事吃飯,同事說:「工作12小時一天,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嗎?」。作者腹誹「待在不正常的地方久了,就會覺得那很正常。明明是很可怕的事,現在卻好像一點也不稀奇。現今年輕人對政治的冷感,或飲食習慣的紊亂,一定也是因為他們沒有心力去應對了。這是我實際體驗忙碌工作後所感受到的。」

作者現在做的是照顧重度身障者的工作,每月收入七八萬日元(大約5000人民幣)。作者沒有特別節省,也沒有記帳,但花銷七萬日元左右(包括房租,他住得離地鐵遠比較便宜)。存款能維持半年的生活(3萬人民幣的樣子)。

每周不工作的五天,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還是一樣早起。日常routine之外,也就想做什麼做什麼,沒有一定之規,讀圖書館免費借的書、散步、採附近的野菜、見見朋友。

說到採野菜,真的有趣又有用。他常採來吃的有艾草、薤白(一種野蔥)、虎杖、黃花菜,還有日本韓國人愛吃的紫蘇、銀杏。其實這些菜在中國也蠻常見的,尤其銀杏

書中介紹了一個很有用的清潔劑——小蘇打。作者做家務、洗衣服都用它,非常環保,清潔力也強,關鍵還非常便宜,比那些貴而對水質有傷害的清潔劑好多了。

作者關於打掃的心態也和我比較像,平時隨手清潔,但不會花大力做得很細緻。書中這樣講:「如果髒汙清除不掉,就抱著「算了,這樣就可以了,反正我已經努力清過了」的想法放棄吧。比起掃得乾乾淨淨,更重要的是清潔之後的心情爽快。發生了討厭的事,或是諸事不順、靜不下心的時候,我就會很想掃除。大概是因為一直重複單調的動作吧,很容易變得心無旁騖。此外,專心打掃也容易忘卻煩惱,甚至常會心念一轉,覺得自己所煩憂的事其實沒什麼大不了。以前聽人家說過掃除是十分重要的神聖儀式,對我而言,打掃可能真的類似祈禱、祈願這類的行為呢。」

書中最打動我的一句話是「不用翻開日曆,我就先察覺了季節的變換,這讓我十分心滿意足」。

我不上班一段時間後,自己終於能種活植物了,也更多感受到了周圍的美。附近的山桃花林、老小區的花草、十幾層樓高的大樹,都是上班幾年都沒發現的。甚至之前辦公樓下有好些開花的植物,我兩年間每個工作日都路過,坐四樓看向窗外應該都能看到,這樣也完全沒發現。看來當時是挺瞎的。

作者具體的工作選擇,日常的無所事事,我並不喜歡,也不適合我。但不把上班放得太重,選擇一種更向自己傾斜的人生態度對我很有啟發——留出更多不被上班束縛的時間,把興趣發展為專業,為自己的努力工作,做真正能有進步,能找到使命感的事吧。

相關閱讀

一位收入不高的日本小姐姐,靠節儉和貸款,買房收租後開起貓咖不再上班的故事:幸福窮女孩——低收入的她七年買房三套,還開起了貓咖

相關焦點

  • 做二休五:錢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 | 隱居不難 難的是選擇和堅定
    直到我讀了這本《做二休五:錢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以下簡稱「做二休五」),我才突然意識到,原來在現代社會,還有人「隱居」啊。請注意,這裡的「隱居」既不是在家「啃老」,也不是躲到深山裡「與世隔絕」。書名裡的「做二」,就是每周出來工作的日子。
  • 他一周工作兩天,休息五天,過得很開心。——《做二休五》
    扁理君一周只工作兩天,休息五天。物慾和金錢到底該如何取捨? 此書讓我打開思路,看到另一種可能。《做二休五》的作者:[日]大原扁理(簡稱扁理君),高中學歷,生於1985年,此書寫於2015年,此時他已隱居5年。
  • 《新生—七年就是一輩子》D14|做二休五的生活 你過得來嗎?
    Q1:沒有錢,何談高品質生活?A:日本人大原扁理生活在東京郊區,每周去醫院做兩天照顧重度身障患者的工作,剩下的五天時間,在自己租來的小屋子裡過著一個人隱居的日子。每天六七點鐘起床,邊聽廣播邊活動筋骨,然後做早飯,上午的時間用來做一些例行的事情,寫日記、洗衣服、讀書。午飯過後,下午出去散步、採買,晚上看電影、處理郵件。每天的生活基本都是這樣,朋友不多,但也會不定期的聚會,偶爾去東京逛街見朋友。
  • 996提前財務自由 or 錢少事少離家近的工作,要怎麼選……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 然後工作太忙了就沒去 現在有兩個選擇擺在你的面前 996,都市白領,月入過萬 錢少,事少,離家近 你會選哪份工作呢?
  • 做二休五的懶人極簡生活指南
    前段時間看了一本書,書名是《做二休五》錢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覺得特別有意思。我們大多數人覺得,好像只有有錢有閒,才能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時光。可是,作者日本青年大原扁裡卻懷疑這一切。大原扁裡說:有錢才有自由,這也未免太不自由了!人類在還沒有錢、更沒有所謂「工作」的時代,難道就不活著了嗎?
  • 做二休五,這樣的神仙生活居然真的有人做到了
    來看看大原扁理的生活,我承認我是看到書的標題被吸引來的,雖然知道讀了也許並沒有什麼用,但對更多閒暇時間的渴望讓我翻開了這本書——《做二休五:錢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作者果然是一個實誠人,並沒有騙我們存在錢多事少的美好生活,要想閒下來,你首先要能忍得下清貧。
  • 過勞時代,應該「做二休五」嗎?
    近日出版的《做二休五:錢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更像是一次對打破人們「做五休二」(實際上很多上班族甚至都無法擁有「休二」)常規生活的試探,探索一種「不用賺太多錢也可以生活無虞的方法」。他還發現,就算工作成那樣,很多人依舊過得並不寬裕,他們把辛苦賺來的錢都貢獻給了消費主義浪潮,陷入了一個努力工作、拼命消費、越工作卻反而越痛苦的循環之中。於是,大原開始反思一件事:真的有必要為了錢這樣拼命工作嗎?最後,他的解決方法是搬到房租較便宜的東京郊區,每周只工作兩天(做重度身障者的看護),剩餘五天則交回給自己安排(看書、聽廣播、散步、做家務),實現了「做二休五」的「隱居」生活。
  • 2018年美國100種常見職業排名:「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心動職業...
    2018年美國100種常見職業排名:「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心動職業」竟是基因諮詢師?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
  • 沒有哪一份工作是事少輕鬆沒煩惱的
    我說:「你好不容易才熬過了試用期,況且你所在的那家公司待遇和福利都還不錯,工作辛苦一點也算不了什麼,難道你還有更好的選擇嗎?」小梁想了想說:「雖然我現在沒想好未來的路該怎麼走,但我真的不能承受現在這麼大的壓力,我想找一個事少、輕鬆、待遇又好的工作。」
  • 這3種公司,錢多事少離家近你也不要去,看完你就明白了
    這3種公司,錢多事少離家近你也不要去,看完你就明白了在職場,我們都會想要選擇好的工作單位。於是大家都有一個口頭禪,那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我們都想要得到一個工資高,事情還清閒,最好是離家還近的工作。我的一個朋友,就找了這樣一份工作。當時已經在聊入職之後的事情了,等到她在前公司辦完離職,第二天去新公司就發現,這個公司臨時反悔了。和她說,還沒有確定好入職的人,需要她再等一下。於是她就只能重新找工作,但是之後這個公司又聯繫她了,即使她當時還沒有入職,她也還是拒絕了這個公司。
  • 錢多事少離家近?說說最理想的工作應該長啥樣?
    不過兩年時間,阿K像是被工作折磨的夠嗆,整個人看起來毫無生氣,如今再看待工作,他似乎更加注重生活,他想要有足夠的時間去過好自己的生活,對於下一份工作的期待,就像大多數人的理想一樣: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逢年過節拿獎金,別人加班我加薪。
  • 女性35歲後,不想更年期來得更早,3種食物要少吃,2件事要少做
    女性不想更年期來得更早,35歲後要少吃3種食物1、少抽菸喝酒「抽菸傷肺、喝酒傷肝腎」;事實上不僅如此,抽菸喝酒還容易擾亂人體正常代謝功能,分泌絮亂,從而危害人體生殖系統功能。除此之外,對於咖啡、濃茶、含糖較高的飲料、碳酸飲料等刺激性飲品也要少喝為好。2、少吃生冷食物女性要少吃生冷的食物,尤其是在月經期的時候,還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建議多吃溫熱的食物,多喝溫水,更有利於人體正常的代謝功能。
  • 清華大學副教授:沒有「事少錢多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的工作
    這種觀點背後的邏輯是,研究生已經是成年人,對自己非學術方面的事務,自己應該要承擔責任,而不是什麼事都要對導師做道德綁架;而且導師在生活等其他方面,也未必是內行,叫一個外行去管內行的事,恐怕有越界和適得其反的不良影響。
  • 事少錢多離家近,好工作該怎麼找?這些優勢你至少要佔一樣!
    作為打工人,如果可以選擇的話,相信事少錢多離家近的工作,會是大多數人的夢想。然而但凡是這類好工作,也不是一般人就能勝任的。那麼想要找到這類工作,需要什麼樣的素養?優路教育提醒大家,站在企業的角度上,有這幾點優勢的員工,自然更受歡迎。
  • 到底學什麼專業以後能「錢多事少」?
    又到了一度一度報志願的時節,你或許早已工作,但報志願時的那份「迷茫不安」、「舉棋不定」、「彷徨焦慮」可能時隔多年仍然縈繞在心頭在爸媽看來,進法學院就等於一隻腳邁進成功未來,以後當律師體面,做法務錢多,說不定還能成為國家高級公務員。就算以後家裡遇到點糾紛,也能隨時搬出你這尊「大佛」鎮場,走到哪兒都有底氣!
  • 現實扭曲力場與另一種可能!
    掩蓋在確定性之下的是人性的另一種訴求,有人稱之為「另一種可能」。「另一種可能」一般出現在一些教練技術洗腦課程中,比如未成年人孝道教育、國學教育、宗教、特工等等方面。以前很少用在營銷中來,現在看來,早已經被營銷化了,而且有成妖成魔的趨勢。我自己十多年前也聽過,去之前說好老子才不會哭,誰知道還是哭的一塌糊塗。
  • 寶寶出現這3種症狀,是便秘了!做對這些事,娃少遭罪
    導讀:寶寶出現這3種症狀,是便秘了!做對這些事,娃少遭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睡眠不好的人,晚餐三種食物少吃,睡前兩件事少做,可能有助睡眠
    導語:做夢對於我們來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經常做夢的話對於那些睡覺較淺的人來說是一件挺痛苦的事,因為睡覺對於她們來說會非常的累,並且有些人甚至在醒來之後,就難以再次入睡,這些情況都稱為失眠,偶爾失眠的話引不起你的注意,但是如果經常失眠的話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精神狀態還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 鬼谷子忠告:沒錢少管這3種事,最好躲得遠遠的,避免惹禍上身
    當一個人處於絕望的情況時,不要去管以下三件事,並避免傷害到自己。鬼谷子忠告:沒錢少管這3種事,最好躲得遠遠的,避免惹禍上身!1、糾紛之事在不知道別人的苦楚時,不要說服別人慷慨。如果遇到別人的糾紛,你不在其中,所以你無法理解別人的感受,因為針扎在別人身上,你不會感到很痛苦。
  • 男人想提高精子質量,最好少做3件事,做的越少,精力可能越好
    精子的數量也在慢慢減少,這是因為在日常的生活中,男性朋友受到的壓力非常大,而且,體力勞動也比較多,就會使自己的身體素質不那麼健康,使自己的身體呈現亞健康的狀態,其實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少做這3件事的話,那麼你的精子質量,可能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