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現在很多人去看房子的時候除了跟人詢問價格關心房價之外,還有就是會問房子的布局,會關心房子是不是坐北朝南的或者是不是向陽的。而我們平常去人家做客吃飯,很多人喜歡稱呼主人家為東家,這樣的稱呼尤其是在古代和近代最為普遍。
還有一點就是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近代,我們去人家裡吃飯,人家一般都會說:今天我做東,大家吃好喝好。那麼為何我們會稱呼招待外賓的人為東家,請人吃飯又為何總是帶了一個東字,這個東真的只是簡單的指方向嗎還是另外一番意思。
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待人接物都是注意禮節修養,就算是在我們今天,很多禮節也都是源自古代,因為這些禮節讓我們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更為密切,所以被很好的繼承和傳揚了下來,而做客請客的禮節也是如此,這是源自古代,被很好的繼承了下來,那麼這些禮節到底有什麼歷史淵源呢,為此本文將以我國禮法的歷史發展進程來分析我們請客吃飯為何喜歡喚作做東,主人家為何被喚作東家。
一、東家的歷史淵源
1、"東"的意思
"東"的一般意思可以指方向東西南北,也可以指示一種物品,總之是有多個意思的,其中我們用的最為廣泛的意思就是方向,引申為太陽初升的方向,在古代又有主人的一層意思,所以我們現在租房子總會稱呼房子的主人為房東,也是帶有了一個"東"字,意思就是房子是主人的。
那麼為何東會有主人這一層意思呢,這是源自古代,在古代,宮廷禮法是民間所效仿的,宮廷的生活習慣是民間所崇拜的,也就是說宮廷裡面的禮法對於民間來說就是榜樣,所以在古代,宮廷裡面的行為習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間文化發展。
在古代宮廷,帝王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所以為了彰顯帝王的位置,一般以坐北朝南的地方來設置成帝王的住所和位置,根據古代相關禮法史料記載,古代有南尊北卑的說法,士兵打了敗仗因此有敗北的說法。
既然帝王佔了坐北朝南的位置,剩下的只有東西,在東西兩個方向上,以東為最尊,西次之,所以古代,帝王住在北邊朝向南,而儲君和皇后坐東邊住東邊,而有東宮之稱,宮廷的布局都是如此,所以民間也就按照宮廷的禮法來生活。
2、禮記禮法的由來
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出現了諸子百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而促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就是因為諸侯各國政治所需,周代末年,周王室對諸侯的控制失控,諸侯各國為了在實力上互相制衡,對人才十分渴望,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文化都給了士大夫謀出路的機會,也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變化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途徑。士族為了適應諸侯各國和時代的需要而不斷的鑽研,為了治亂世而想出了各種思想。
以孔子的儒學為代表認為亂世之所以出現就是因為禮法缺失,宮廷禮法淪喪導致君臣關係混亂所以才出現了諸侯紛爭,孔子認為如果要治亂世只有興禮法,因此儒家提出仁義禮智信的思想主張,孔子這一思想主張的出發點大概就是看出宮廷的行為不僅影響到民間百姓甚至也影響到了朝臣王公貴族,所以宮廷禮法不能失。
實際上不論是孔孟之道還是法家思想,其出發點都是為了贏得諸侯各國的重視和採納,都是為了期望大一統的出現。正是因為有了禮法來約束宮廷和民間,所以上至皇室下到普通百姓,都十分重視禮節法度,甚至有民間因為孩子不懂得禮節而受到長輩的嚴厲處罰,連民間都如此,宮廷就更加嚴厲了。在古代,禮法本來是好的可是因為皇權將禮法作為壓迫臣民的工具,所以讓禮法成為了一種腐朽的制度。
那麼古代禮法和我們所探討的東家有和關係呢,關係在於民間和宮廷將禮法神化,逐漸成為了一種人們普遍認同的禮儀,在民間也同樣有南尊東尊的禮儀,久而久之,家裡來的客人會稱呼主人為東家,而主人請客吃飯會說是做東。
二、做東的歷史淵源
根據上面所分析的東的意思,做東做東其實就是做主人的意思,那麼東家這一詞起源於什麼時期呢,有史料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國準備攻打鄭國,可是又害怕會陷入兩線作戰所以派人去秦國遊說秦國的國君一起攻打鄭國,鄭國國君得知之後十分著急便派人前往秦國遊說秦穆公放棄攻打鄭國。
鄭文公派出去的人便是燭之武,燭之武這個人是一個不得了得到人物,口才特別好,去到秦國利用形勢來分析之後遊說秦穆公,燭之武對秦穆公說如果保留下來鄭國,秦國就可以得到好處,可是失去了鄭國以後想要通過鄭國去到東方進行貿易就不能了,鄭國剛好是秦國通往東邊地區的必經之路,秦穆公在燭之武的遊說之下放棄了秦晉聯合攻打鄭國。
燭之武當時就是把鄭國看成是秦國通往東邊道路上的主人,讓秦穆公看出了有利益可圖,因此有東道主之稱呼。
從上面的史跡可以知道東道主也是有主人的意思,和做東是差不多的,只不過東道主這一方是佔有主動權,而前面提到的做東客人是主。東家也是從東道主這一稱呼中演變而來的。
結語
無論是做東還是東家,其實都是我國古代禮法的體現,而古代禮法的形成都是因為社會思想的演變而形成的,因此禮法雖然在古代是由封建統治階級說了算,實際上起源是在民間,而發展成熟也是在民間,而宮廷只是作為一個傳播禮法的工具。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也了解到我們為何可以自信的說我們是禮儀之邦,禮儀之邦並非是我們自己胡亂冠稱的而是歷史演變而來擁有千多年的禮儀文化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