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戎家社區居幹徐堅發立刻履行了自己的職責
昨天,東勝街道戎家社區的居幹徐堅發,看了金報徵集「社區發言人」的報導後,馬上打來了電話,為戎家社區這個社區大家庭報名加入我們的「社區發言人」。在得知戎家社區成為金報的第一個「社區發言人」之後,徐堅發馬上履行起了社區發言人的職責,為我們講述了發生在他們社區裡的一件感人事。
女兒剛找到臨時工作,她便退了保 她把低保金讓給了更困難的人
講述人———戎家社區的居幹徐堅發
「社區有用得著我的地方,別忘了我啊!」前天,戎家社區的一位居民打進熱線再次懇求居委會。作為社區幹部,我對她的名字和家庭情況十分清楚,她這已經不是一次打來電話懇求居委會了,為什麼她會一次次打來電話呢?背後有一段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阿金(化名),曾經是社區的低保戶,今年53歲。她雖然文化不高,但是為人自信倔強。阿金原來也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一家三口夫妻雙方都有穩定工作,女兒在上學,吃穿不用發愁,是鄰裡羨慕的溫馨家庭。
1993年,一場始料不及的噩耗突然降臨,她的丈夫突然昏倒在地不省人事,經醫院確診為突發性腦溢血,生命垂危。為了贏得搶救丈夫的時機,阿金不惜重金,四處求醫問藥。昂貴的醫藥費化盡了平時的所有積蓄,遺憾的是,丈夫還是離她而去了。以後,母女倆的生活十分拮据,社區想方設法,幫她們找人結對,幫助她度過最困難的時期。
誰知「禍不單行」,1999年,阿金所在的企業因為改制,她面臨下崗。這對她來說,是雪上加霜,女兒正在讀初中,學雜費成了她最大的難題。居委會得知情況後,按照相關政策,幫她辦理了低保。
女兒考上了大學,阿金收到了女兒打零工掙來的第一筆「工資」的時候,高興得幾天沒合眼。她在牽掛著一件事,就是把享受兩年多的低保給退掉。她到社區說:「現在女兒參加了臨時工作,家庭經濟情況有了好轉,我不能再向政府白白要錢了,自己以前沒有給國家作出過大貢獻,現在還要給政府添麻煩,心裡總是感到很慚愧。」在阿金的堅持下,社區無奈把這份名額讓給了其他困難家庭。
過年過節,社區給她家準備了慰問品和慰問金,也被她婉言謝絕。今年春節,跟阿金結對的家庭,也送了慰問品給她,但是她說什麼也不收。
「相比較而言,像阿金阿姨這樣的人,在我們社區真的太少了,她的家境如今仍然很困難,但是她主動退保,要把她的低保金讓給社區更加困難的人,這麼做非常難得,是我們社區的主動『退保第一人』,這樣一位自強不息的好阿姨,她的精神讓我們很受感動,也給我們社區的下崗姐妹們樹立了榜樣。」戎家社區的居幹徐堅發說。
特別提醒
市民記者、社區發言人 三種報名方式繼續開通
昨天,金報開通徵集「市民記者」和「社區發言人」的熱線十分火爆,熱心讀者紛紛打進熱線報名。今天歡迎讀者朋友們繼續報名。
打進熱線想成為本報市民記者的讀者中,有醫生、個體人員、公司職員、全職太太等。
「我很會講故事,別人都喜歡聽我講故事,以後我也給你們講講我們這裡的故事。」市民樊女士打進熱線報了名,「我這裡有相機、DV,以後有好的圖片,會發給你們。」
「我一直很喜歡記者這個行業,希望能成為金報市民記者中的一員。」段先生說。身為全職媽媽的姜女士也說,以後會跟我們講講關於寶寶的趣聞。
「自從金報創刊以來,我一直都訂金報,挺有感情的,以後身邊有什麼事,我第一個告訴你們。」市民江先生打進熱線說道。
今天,繼續徵集市民記者和社區發言人,你可以通過熱線56111111,QQ:6068511,或者QQ群:18049201繼續報名。 記者周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