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大網友被網上流傳的雍正批的奏摺給萌翻了。其實雍正不僅萌,更是中國歷史甚至世界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勤勉帝王。康熙在位時,能夠給皇帝上奏的官員僅200多名,所以每天也看不了多少摺子。而到雍正即位時,他便將上奏的上限開放到2000多人,整整十倍啊!所以雍正每天凌晨四點就要起來辦公,一年到頭只在自己生日的時候放一天假,實在難得。在位十二年八個月,他的給大臣們的批語集結起來竟有了100多萬字!可以說這都是雍正用身體熬出來的。
他設立了軍機處,他要求全國各地官員給他寫奏摺,不論大事小情都要面報他一個人。雍正在位十三年,留下了將近三萬五千張奏摺,而且每張奏摺上都是他親筆寫下了非常非常多的批語。據有人統計說雍正這十三年大概寫下了五百萬字到一千萬字的批語,還有人說雍正每天要寫兩千字到五千字的批語。大家可別忘了,這還是一個皇帝在處理國家所有大事的同時寫下來的批語。咱們想想現代人,給你一支筆讓你別的啥事不幹,你一天能不能寫五千字出來?
秦始皇每天批閱的奏摺足足有一車,雍正批閱奏摺經常批閱到深更半夜。如果是昏君那自然無事,但是放在一個勤奮君王身上,那可就是天大的難題。雍正幾乎全年無休,每天只休息幾個小時,從來不外出巡視,每天就是在皇宮裡批閱奏摺。但是隨著雍正的奏摺被曝光,也讓網友大開眼界。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幾條奏摺,看到第五條的時候忍不住笑了。一些網友也問雍正是如何忍住不打人的?這樣下去,活該他累死。
如有個官員犯了罪,在獄中給雍正寫悔過書,以期得到赦免,內有「辜負天恩,羞懼交並」兩句話,雍正在一旁批道:「知道你害怕得要死,不過羞愧與否倒不一定(知汝懼死實甚,然羞則未也)。」有次宮裡邀請了個戲班子,欲在宮中搭臺唱戲,有個御史認為此舉有失體統,力諫不可以,而且還很固執地一連上了三次奏摺,最後雍正不耐煩了,在奏摺上批道:「你想沽名釣譽,有這三個摺子就夠了,如果再敢囉嗦,要你的小命(爾欲沽名,三摺足矣。若再瑣瀆,必殺爾)。」
比如護軍統領永福於三月二十五日奏報他祈禱雍正康復的事情說:「先聞聖躬欠安,奴才哭泣祈禱於天,將聖主患此瘧疾,我願己身加二倍病之,亦祈禱聖躬萬安。」不難看出雍正被其話語感動,卻故意嗔怪說:「永福胡奏之語,不成體統。胡說之極,果應其言,亦奇事也。」許多的時候,由於過度忙碌,雍正難免心煩,臣下許多拍馬屁往往拍到了「馬蹄子」上。
有時高興了對臣下奏摺連連稱讚:「快睹之」、「所奏虔誠,朕快睹之」,「甚是歡抃,合掌而閱」。正是這樣的熱烈表達,在臣下看後也受到了許多的感動和鼓勵。此外,對於不通漢語的官員,雍正也經常勸學,如早在做雍親王時,他便認識一名叫延信的滿族官員,對他印象不錯。到了登基後還在硃批中勸他學習,「認學幾個漢字容易,若學寫文章詩賦、背誦經史書籍,現已年邁難矣。
對於奏摺裡的言語和風度,似乎雍正自我定位最為精準,甚至對仗工整,間不容髮「喜也憑你,笑也任你,氣也隨你,愧也由你,感也在你,惱也從你,朕從來不會心口相異。」算是最生動的自我詮釋。雍正的奏摺批覆注入了雍正的鮮活個人色彩,在森嚴壁壘的紅牆裡,傳遞出宮廷裡鮮活少有的「說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