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平灣 原標題:醉話鬍子酒
耒陽恐怕沒有哪一個耒陽人不知道鬍子酒,也恐怕沒有哪一個耒陽人沒喝過鬍子酒。鬍子酒之於耒陽人就如乳汁之於嬰兒,沒喝過鬍子酒的耒陽人,我不敢說是不是一個純粹的耒陽人。
耒陽鄉下莊稼漢帶月荷鋤歸,放下農具,一進家門,善解人意的妻子便會倒上滿滿一碗用熱水溫過的鬍子酒。丈夫敞開衣服,憋住氣,一口喝下去,一天的辛苦和勞累就在那一聲長長的「呵」聲中煙消雲散了。那種愜意和舒展,那種滿足和神遊,真是妙不可言,唯有切身體驗才能明白。有朋自遠方來,沒有鬍子酒自然不成敬意,即使家中暫時沒有,就得上鄰居家借上一壺。待陪上客人喝上三五杯後,方能端碗吃飯。
耒陽每有婚宴喜慶,鬍子酒自然唱起了主角。鬍子酒醇香綿和,婦孺老少皆宜,酒量好的可以放開手腳,大碗海喝;酒量小的,也可以淺斟低抿。有了鬍子酒,桌面上就熱鬧起來了,那濃濃的鄉情就在那醇醇的酒香中釀醞開來。
耒陽耒陽鄉下還有一獨特風俗,就是「謝媒」。男女青年,喜結連理,媒人當然功不可沒。婚宴前夕,男方自當備上厚禮,把媒人一家延為座上貴賓。那份厚禮中,兩壺上等的鬍子酒必不可少。真是千言萬謝,盡在鬍子酒中。
耒陽釀製鬍子酒,四季皆可,而以秋冬最佳。釀鬍子酒,又叫「蒸酒」,因為第一道工序就是蒸。每到油茶飄香的季節,鄉下女人就忙碌起來了,準備在摘油茶的盛會上比一比誰的手藝好,比一比誰的鬍子酒更甜、更醇厚。釀酒首先是精選上等糯米,蒸熟,再冷卻,然後用一大酒缸盛好,淋上自家配製的酒藥,最後用一床厚棉被捂上。有講究的,還要在上面放上一把菜刀或剪刀,據說是為了避邪。這時候,女人們會對小孩子千叮嚀萬囑咐,千萬不能動那棉被,那樣會嚇走酒神,會不出酒的。一般來說,一天之後,那濃濃的酒香就會穿透那厚厚的棉被溢散開來。開啟之前,女人們還要焚香淨手,請祖先先喝。
耒陽這期間,總會有一些調皮的孩子忍不住好奇,冒著嚇跑酒神的危險,偷偷掀開棉被,查看酒缸裡的變化。若被父母撞見,屁股免不了遭一頓痛打。當然也會有一些手藝不行的人家,蒸的酒不出酒,或是酒變酸。這時,女人往往會懷疑是自家的小孩子嚇走了酒神,於是向村裡的女人們唉聲嘆氣,自家的小孩子真不懂事,今年又壞了一缸酒。
耒陽鬍子酒始於何時,已經無據可考。但據說三國時張飛愛喝酒,每次喝得又很多,人們生怕他喝醉了,生出事端來,耒陽老百姓便專門造出這種比較淡的「鬍子酒」來,讓這位猛將既過酒癮,又不誤大事。
耒陽科技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了,現在已少有人親手釀酒了。要喝鬍子酒,也會到街上買一瓶現成的。喝著這種千篇一律的鬍子酒,總感覺到缺少點什麼。
耒陽寫到這裡,突然憶起香山居士的一首小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加微信,與94年創業者,一起讀懂耒陽
手機/微信號 13135047308(長按可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