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劇說科學|為什麼吸血鬼怕木樁和大蒜

2020-12-20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咪佳

就如過山車:明明是有心理準備的,但還是被陣陣尖叫中驚得頭皮發麻;正緊張地等著揭秘,又叫意想不到的黑色幽默點中笑穴,反轉再反轉!

世界上最著名的吸血鬼來了。

製作出《神探夏洛克》的原班製作團隊,為全世界帶來了驚心動魄的開年大劇《德古拉》。

前世

德古拉的創作者布蘭姆·斯託克(Bram Stoker)先生已經逝去一百多年,而德古拉卻作為歷史上最著名的吸血鬼永存了下來。

這位特蘭西瓦尼亞(Transylvanian)貴族既不是歷史上第一個虛構的吸血鬼,也不是當時最流行的一個,為什麼他會成為如今最紅的吸血鬼?

要不是命運的轉折,德古拉可能就這樣埋沒於世了。

1897年,德古拉首次出現於布蘭姆·斯託克的同名小說中,但這並不是吸血鬼神話的開始,吸血怪物的傳說早已在民間文學中盛行了至少800年。

先來講講吸血鬼的前世今生。

吸血鬼(vampire)一詞,誕生於斯拉夫(Slavic)的民間傳說,在古俄語中稱「upir」。這個詞語的首次文字記載出現於11世紀。

早在基督教興起之前,該地區就有了關於吸血鬼的傳說,儘管教會極力打擊這種異教徒信仰,這個傳說還是流傳了下來。

人們對吸血鬼的描述常常正是:身體腫脹,長著獠牙和長長的指甲。

當時歐洲還有很多防止死者復活的儀式也應運而生,比如把大蒜和罌粟種子和屍體一同下葬,以及人們會給屍體打樁、火葬或者截肢。

請先記住大蒜、木樁這些梗。

其實18世紀以前,吸血鬼傳說只是在東歐地區流傳,直到塞爾維亞陷入兩大勢力——哈布斯堡君主國和奧斯曼帝國的紛爭,奧地利軍隊和政府官員,對這種奇怪的葬禮儀式進行了考察並做了記載。

1732年,奧地利皇家兵團軍官及內科醫生約翰·弗勒金爾(Johann Flückinger)發表了一篇題為《看到和發現》(Visum et Repertum)的報告,吸血鬼開始在整個歐洲廣為流傳。

儘管弗勒金爾的報告寫得很簡短,但其中卻提到了梅德吉雅地區(現今塞爾維亞)一個名叫阿爾諾德·保羅(Alnold Paole)的民兵,死後化身吸血鬼並攻擊人類的離奇案例。

根據弗勒金爾的描述——

1727年,保羅不幸從一輛運草馬車上跌落死亡,而在他去世前就已經被一個吸血鬼騷擾。為了擺脫這個吸血鬼的騷擾,保羅便來到這個吸血鬼的墓穴裡,吸食了它的血液,打算讓自己也成為吸血鬼。

最開始,保羅並沒有表現出吸血鬼的特徵,但在他去世的兩周後,他突然從墓地裡爬出來,並咬斷了其所在村莊裡的四個人以及數隻牲畜的脖子。

在保羅去世40天的時候,由於村民們擔心他還會傷害其它人,從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他們便打算破壞掉保羅的屍體。

當村民們挖開保羅的墓地時,發現他全身蒼白,整個人絲毫沒有腐爛,嘴巴、鼻子和耳朵都在流著血液,甚至指甲和頭髮也比下葬前長長了許多。

村民們認為保羅已經完全化成了吸血鬼,於是,他們用一根木樁插入保羅的心臟——木樁,前文提到過歐洲人埋葬死者的一件重要物品,也是電視劇《德古拉》中反覆出現的道具——

「遊戲規則」是,如果被別的人用木樁插入心臟,吸血鬼就會一聲喘息,口中、胸口處湧出了大量血液,就徹底領盒飯了。

德古拉的歷史原型——羅馬尼亞的弗拉德·德古拉(Vlad Dracula)伯爵,據歷史記載,他是一位保家衛國的英雄,也是一位暴君,喜歡用穿刺刑來懲罰敵人。

後來的吸血鬼故事裡,用木樁刺穿吸血鬼心臟殺死它們的方法,或許就是出自「穿刺王」德古拉伯爵的酷刑。

木樁這個道具,梅德吉雅地區的村民使用得非常透徹。

弗勒金爾還描述道:儘管當時村民們殺死了已經化為吸血鬼的保羅,但他們擔心之前被保羅殺死的人也會化成吸血鬼,他們便挖開那些人的墳墓,分別用木樁插入那些人的心臟。

最終,在弗勒金爾完成調查回去後,他的報告《看到和發現》不僅得到了時任奧地利皇帝查理六世的讚賞,還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暢銷歐洲各地。

據說萊姆·斯託克(Bram Stoker)的小說《德古拉》的靈感,就是源自這份報告。

今生

事實上,今天的醫學知識很好解釋18世紀期間發生在梅德吉雅地區的吸血鬼事件。

比如,當屍體腐爛時,體內氣體使屍體腫脹,血液從屍體口中滲出,看起來就好像是剛進食完活人。

由於死者的肺部也會充滿氣體,所以被外界用工具擠壓屍體時,便會發出像是喘息或呻吟的聲音。

而梅德吉雅地區的吸血鬼事件發生在冬季,該地區的冬季氣溫往往都是在零度以下,所以埋在那裡地下的屍體需要很長時間才會腐爛,看起來就像是睡著一樣。

那麼,吸血鬼攻擊人類又如何解釋?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西班牙克塞勞爾醫院神經科醫生胡安戈麥斯-阿隆索Juan Gomea-Alonso正在看一部吸血鬼電影,他的腦海裡突然閃現出一種神經疾病病人的形象——

病毒攻擊了病人的中樞神經系統之後,會影響他們的行為和情緒。他們很像吸血鬼的樣子,焦慮、暴躁。

他們是狂犬病病人。

還有更像吸血鬼的地方——

因為病毒的侵擾,狂犬病人會得失眠症。所以他們看起來就和吸血鬼一個樣,都是夜間非常精神的動物;

狂犬病人還會抽筋,這會導致他們吐血。

現在我來cue一下上文已經提到過的大蒜。為了防止死人變成吸血鬼,為什麼要把大蒜作為陪葬品?

阿隆索認為,這也跟狂犬病的症狀有直接聯繫,「抽筋的症狀會引起病人害怕光線、水、鏡子、強烈的氣味,比如說大蒜。」

阿隆索看了一些「德古拉」系列的電影之後,從兩個角度同時開始深入的研究:他一方面探索了許多吸血鬼的民間傳說,同時查找了狂犬病的醫學史。

最終,他有了更加有意義的發現:吸血鬼的傳說在歐洲流行的時間,恰好是狂犬病在相關地區大爆發的時間。特別是1721年至1728年間,梅德吉雅地區曾爆發過狂犬病瘟疫。他的相關研究,發表在1998年的《神經學(Neurology)》期刊上。

民間傳說中,吸血鬼往往被認為能變成蝙蝠。現實中蝙蝠能夠攜帶狂犬病毒,這也間接印證了阿隆索的觀點

德古拉是如何走紅的

1872年喬瑟夫·雪利登·拉·芬努(Joseph Sheridan Le Fanu)的《女吸血鬼卡米拉》問世。這本書對一名叫布蘭姆·斯託克的愛爾蘭年輕戲劇評論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斯託克於1847年出生於都柏林,7歲以前因為一種不知名的疾病而臥床不起,那時他的媽媽給他講民間故事和真實發生的恐怖故事,包括自己親身經歷的1832年霍亂,她在故事中講到,霍亂時期,人們被活埋進亂葬崗中。

後來,斯託克創作了很多奇幻、浪漫和冒險故事,包括1897年的《德古拉》。

雖然這本書的反派原型,是歷史上真實的人物弗拉德三世德古拉(Vlad III Dracula),即穿刺王弗拉德,但兩個人物最大的聯繫卻只是名字罷了。其他元素和人物,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以維多利亞時期各種作品為靈感,比如《神秘的陌生人》。

《德古拉》出版後並沒有大獲成功,也並不是斯託克最出名的作品。在1912年斯託克去世的訃告中,也只是一筆帶過。

但是一個關鍵的版權戰爭,徹底改變了《德古拉》的命運,德古拉這個人物也因此一戰成名。

1922年,一家德國電影公司將這本小說改編為經典無聲電影《諾斯費拉圖》(Nosferatu),卻沒有支付版稅,儘管改變了人物名字並在情節上做了修改,但兩部作品的相似之處極為明顯,這家公司因此被起訴,並因而破產。

為了防止更多的盜版行為,斯託克的遺孀(Florence Balcombe Stoker )同意了朋友漢密爾頓·迪恩(Hamilton Deane)製作德古拉的舞臺劇版本,並決定為其申請版權。雖然迪恩的改編對原始故事作了大幅刪減,但多虧了貝拉·盧戈西(Bela Lugosi)在百老匯上的精彩演繹,這個作品最終成了經典。

盧戈西在1931年環球影片出品的電影版中繼續扮演德古拉,並賦予這個角色很多自己的特點。從那以後,在不計其數的改編作品中,德古拉終於擺脫了平凡的出身,永遠地活在人們心中。

相關焦點

  • 蠟筆小新:松坂戀上吸血鬼!德古拉再現,小新一家化身吸血鬼獵人
    (1)松坂梅看吸血鬼錄影帶,松姐姐打電話邀吃飯:(以下為松坂老師的錄像帶內容)一隻蝙蝠向幽暗陰森的古堡飛去,化身為吸血鬼德古拉。原來小新一家抽到了該餐館的餐券,小新、小葵、美冴和廣志都來到這家餐館吃飯。
  • 關於韓國為什麼沒有吸血鬼,這就是血檢3還不出的原因嗎?
    「吸血鬼」這個詞是從19世紀愛爾蘭作家布蘭姆.斯託克筆下的《德古拉》開始被更多的人熟知,後來這本小說被拍成電影《驚情四百年》,成為了吸血鬼這一形象的經典熒幕之作。最近韓網上讓人爆笑的關於韓國為什麼沒有吸血鬼的原因,如圖所示,看看韓國的教堂分布,這密密麻麻的紅點點..畢竟吸血鬼怕十字架,這程度吸血鬼確實是不敢出現了叭?還有一張圖是韓國的人均年大蒜銷售量,人均6.73kg!!韓國燉參雞湯有的放七八顆蒜頭,吃烤肉也直接一顆生蒜包進去……不過這兩張圖真的很搞笑了,檢察官延政勳表示,生存不易,且活且珍惜。
  • 羅馬尼亞人愛大蒜,不只因為吸血鬼
    ,大蒜都在這個國家的菜譜、藥單和傳說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們大口吞下加了Mujdei醬的三文魚和玉米粥。Mujdei醬是一種用蒜瓣、鹽和葵花籽油(有時再加上酸奶)做成的醬料,它的氣味實在太過濃烈,以至於隔壁一整桌的客人目瞪口呆,對我們愉快地咀嚼著如此古怪的食物大感震驚。    很多人不喜歡大蒜的特殊氣味,羅馬尼亞人對它卻有著狂熱的偏愛。每當談到大蒜,羅馬尼亞人總是說:「越多越好!」
  • 《吸血鬼日記》/《始祖家族》衍生劇《吸血鬼後裔》搶先看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吸血鬼日記》/《始祖家族》衍生劇《吸血鬼後裔》搶先看 2018-07-27 10:48 來源:美劇炸了 作者:
  • 漫談系列:漫談吸血鬼
    吸血鬼吸血鬼,是歐美傳說中的超自然生物,是一種靠吸食血液為生的生物,他們懼怕陽光、大蒜、十字架等。人死後為什麼看起來仍像活著?民俗學者麥克貝爾聽說了許多關於開棺驗屍的故事。宣稱死者未死的目擊者總是盡全力描述自己所見。腫脹的屍體彷佛仍不斷進食。屍體上的肉還完整,臉頰紅潤,頭髮和指甲仍在生長。屍體甚至可能發出聲音和移動。這完全出乎人們意料之外。按他們的說法,你可能因此相信這個人沒死,這個人還活著。究竟目擊者的說法是否正確?有20年鑑識人類學者比爾羅卓蓋博士是提供這方面解釋的最佳人選。
  • 德古拉:第一個現代吸血鬼
    including his friend and employer –包括他的朋友兼老闆the actor Henry Irving.演員亨利·艾文的影響It is most likely that he read很有可能他第一次the name &34; for the first time讀到的&34;這個名字in William Wilkinson&39;s great wealth of &34;以及伯爵為什麼有很多
  • 不可不看的「我是吸血鬼系列」韓劇,就不信你全看過?!
    小編身邊有許多朋友都喜歡看「吸血鬼系列」的電視劇,無論是美劇還是韓劇,這一系列的劇對他們的吸引力,就好比血液對吸血鬼的誘惑力,無法割捨,控制不住。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部不可不看的「我是吸血鬼系列」的韓劇。可能其中有你看過的,但是我就不信你去全都看過?!
  • 吸血鬼、食人魔、啃腦殭屍!史上最佳30部恐怖神劇
    國慶假期已經過去,想必大家也逐漸的回到了以往的工作狀態,今天小編為大家獻上史上最佳30部恐怖神劇,給大家的生活增加點刺激,從吸血鬼殺手到聰明的連環殺手再到啃腦殭屍,甚至超自然現象應有盡有,一起來看看吧!  30、你害怕黑暗嗎? - Are You Afraid of the Dark?
  • 美劇《吸血鬼日記》符號學視域下的三重崇拜
    關鍵詞:吸血鬼日記;血;圖騰;馬鞭草;自然 由美國CW電視臺播出的恐怖愛情劇《吸血鬼日記》(The Vampire Diaries),自2009年開播以來,便深受全球年輕人追捧。在我國的美劇迷中,也掀起了一股吸血鬼熱潮。該劇是一部集青春、愛情、驚悚、穿越於一體的電視劇。
  • 水城威尼斯的水下木樁為什麼能夠不腐爛,千年來歷久彌新?
    是義大利北部威尼託大區首府,威尼斯省省會,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威尼斯畫派的發源地,其建築、繪畫、雕塑、歌劇等在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就是這麼美的城市,卻是建立在水上的,很多應該很好奇為什麼威尼斯能把房屋建在水上,有學過建築學應該知道,那是因為威尼斯人在水下建了地基木樁,具體的看下圖小編也不是學建築學的,但是看了圖大概就是指那些木樁支持起房子
  • 喜歡吸血鬼日記,喜歡達蒙
    第一次看吸血鬼日記是在大學時候,因為室友在看且極力推薦這部劇。當時抱著好奇的心態去一探其真面目,但當我真的打開電腦刷劇的時候卻被前面的幾集就嚇得不敢再看下去,而且並未其所謂的好看之處。所以第一次與吸血鬼日記相遇,卻又因此擦肩而過。
  • 為什麼人們喜歡吃大蒜的同時,卻討厭由此產生的大蒜味呢?
    大約從5000年前開始,世界各地的人們就開始迷戀吃大蒜。那濃烈的蒜辣味注入到咖喱,義大利麵,炒菜,甚至偶爾的甜點。我們中國人食用大蒜的年代較晚,據相關記載,可能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後才引進的。之後我們和其他民族一樣被大蒜味徵服。
  • 我的世界:新型的木樁圍欄,在木樁上站著小人和蠟燭
    很多小夥伴們肯定會在遊玩《Minecraft》我的世界的時候去進行一個建築的,畢竟一個好看的建築可以為小夥伴們帶來不一樣的快感,而且在生存的過程中,好看的建築也能夠帶著好的心情去生存,在進行建築的時候,大多數還是會去進行一個莊園的建造的,畢竟用莊園來進行建築也是非常有趣的時候,但是原版的莊園圍欄是非常單調的,畢竟很多時候,原版的柵欄用多了,也不是很想要進行使用了,那麼現在有了新的木樁進行建築了
  • 為什麼看了那麼多英美劇,仍舊說不好英語
    喜歡看歐美劇的人,數一數一籮筐,電影名字張口就來一長串。但是看了那麼多年的劇,有多少人能從其中真正提高了英語能力?寥寥無幾!為啥呢?只能怪劇情和畫面太精彩,一心看劇情去了,沒有二心可用。編劇說:「怪我咯!」
  • 我的世界:變成吸血鬼,也可變成蝙蝠,這樣的模組不了解一下嗎?
    之前小黑給大家詳細介紹了泰坦模組、「養女兒模組——女僕模組」、「養老婆模組——生活大冒險」甚至是「幸運方塊模組」小黑這幾日都是介紹了很熱門的模組,而今天也給大家介紹一款下載量高達107多萬的「吸血鬼模組」為什麼此模組會有一百七十萬下載量呢,請聽小黑慢慢到來。
  • 《發現女巫》吸血鬼和女巫的禁忌之戀,一集就舔屏上癮!
    不得不說,西方的吸血鬼真是謎一樣的存在。從古至今,關於他們的傳說故事和影視作品沒斷過。經典的有《驚情四百年》、《夜訪吸血鬼》,近年來也有吸粉無數的《吸血鬼日記》和撩撥少女於無形的《暮光之城》。《吸血鬼日記》但一般說來,都是「人鬼戀」。今天這部劇的人設進一步升級:吸血鬼和女巫。
  • 《吸血鬼日記》第八季大結局什麼意思?有知道的嗎?
    吸血鬼日記現在也已經劇終了,大結局中也有很多劇情和細節值得關注,在這裡我就簡單說一下我的理解吧。1.stefan死了。我覺得這裡的劇情不僅是對Klaus和Catherine關係的一個交代,更是對吸血鬼日記的衍生劇《初代吸血鬼》的一個宣傳吧,畢竟初代吸血鬼還要播呢。4.Bonnie孤單一人Bonnie是這個劇中我認為最虐的一個角色了,一直為了朋友和愛人默默付出,自己一直在犧牲。
  • 吸血鬼、精靈真的存在 不信看這個-吸血鬼,精靈,歷史,考古, ——快...
    吸血鬼與狼人是否只存在於黑夜傳說中?這個問題可能已被無數次肯定,可如果是在看了下面這些照片以後呢?保存完整的狼首人形骸骨:以上只能說是倫敦孤兒院地下收藏中的冰山一角,近5 000件骸骨和大量的研究資料......這些無論最初屬於誰,最後都成為了Thomas Theodore Merrylin 的收藏。
  • 中班科學教案:種大蒜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種大蒜   設計思路:   那天在教師後面的操場玩,孩子們無意中發現了幼兒園裡荒廢已久的種植園,大家對那塊土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科學防疫】大蒜又雙叒叕能預防新冠肺炎了?
    【科學防疫】大蒜又雙叒叕能預防新冠肺炎了?科學闢謠平臺由中國科協、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主辦,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學會、權威媒體、社會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