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4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館與馬來西亞檳城圓頂科學館合作的「太空探索」展廳在檳城圓頂科學館隆重開幕,中國科技館設計製作的6件航天主題展品面向馬來西亞公眾正式開放。這是中國科技館常設展項首次走出國門,是藉助科普合作交流的方式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宣傳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嘗試。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林冠英、馬來西亞檳城首長曹觀友、檳城第二副首長拉馬沙米、中國駐檳城總領事魯世巍、中國科技館副館長隗京花和檳城圓頂科學館館長鄺雲龍出席開幕儀式。
檳城圓頂科學館館長鄺雲龍在開幕式上致辭
開幕式上,檳城圓頂科學館館長鄺雲龍發表致辭,他詳細介紹了「太空探索」展廳的立項背景、策劃思路及建設過程,十分感謝中國駐檳城總領事館和中國科技館的幫助。他表示,中國科技館提供的6件航天主題展品為馬來西亞青少年提供了近距離了解中國航天科技成就的機會,幫助他們點燃了科技探索的夢想。他希望以此次合作為起點,與中國科技館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交流,實現雙方共同進步。
中國科技館副館長隗京花在開幕式上致辭
中國科技館副館長隗京花介紹了此次中國科技館航天主題展品在檳城圓頂科學館展出的意義,以及6件展品的故事背景。她表示,該項目是中國科協、中國科技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舉措,並希望通過科學文化這一世界共同語言,促進中馬兩國科普場館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共同繁榮發展,藉此次合作機會,帶動中馬兩國之間的科技文化交流向縱深發展,共同推動雙方科學傳播和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共贏,為進一步加深中馬兩國人民的友誼作出貢獻。
中國駐檳城總領事魯世巍在開幕式上致辭
中國駐檳城總領事魯世巍指出,近年來,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願與世界分享中國發展的經驗和智慧,此次展出的6件展品就是檳城與中國友好交往的又一見證,進一步凝結了中馬關係友好的紐帶。他希望藉助這次展出,吸引更多檳城及馬來西亞各地人民近距離體驗中國航空航天領域的先進成果,幫助他們豐富知識,拓展視野,通過科普展覽的形式,讓更多馬來西亞青少年奮發向上、立志成才,為馬來西亞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貢獻智慧,為中馬兩國人民世代友好貢獻力量,成為推進中馬兩國民相親、心相通的友好使者。
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林冠英在開幕式上致辭
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林冠英在致辭中表示,檳城圓頂科學館「太空探索」展廳的建設成功跨越了國家的界限,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在中國駐檳城總領事館、檳城政府、中國科技館、檳城圓頂科學館的共同努力下,全馬首個「太空探索」展廳在檳城落成,象徵著中馬兩國的深厚友誼,具有歷史性的意義。馬來西亞政府高度重視與中國的友好關係,積極響應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他很榮幸檳城能作為中國航天展品在海外展出的首站。
馬來西亞檳城首長曹觀友在開幕式上致辭
檳城首長曹觀友表示,科技館肩負著向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傳播科學文化的重要使命。檳城作為一個擁有多元文化的城市,高度重視科技館的發展,他希望科技館能夠成為讓公眾不分種族和宗教,共享科技發展,認識科技進步的主要載體。此次合作將有力推動檳城的科學傳播事業,他代表檳城政府對中國政府、中國駐檳城總領事館和中國科技館表示衷心的感謝,強調此次合作不僅意味著建立一個「太空探索」展廳,更是兩國之間友誼的標誌,他期待未來雙方能在更多領域進行合作。
與會嘉賓參觀「太空探索」展廳
開幕儀式結束後,與會嘉賓及當地100多名中小學師生一同參觀了「太空探索」展廳。中國科技館遴選的6件展品高度還原了長徵系列火箭和嫦娥探測器的原貌,展示了現階段中國運載火箭和探測器的最高水平,讓馬來西亞公眾近距離感受到了中國航天科技成就。此外,檳城當地眾多華僑也慕名而來,一睹長徵火箭和嫦娥探測器的風採。
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周武研究員進行航天主題講座
與此同時,開幕儀現場還舉辦了一系列航天主題活動。當日下午,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周武研究員為當地100多名大中學生作了以「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為主題的講座,向大家講述了中國航天的發展歷程,分享了許多鮮為人知的航天故事,讓大家深入地了解中國航天所經歷的艱難曲折,感悟中國航天所孕育的「艱苦奮鬥、勇攀高峰」的偉大精神。
中國科技館的科技輔導員進行科學表演
當日晚間,中國科技館的科技輔導員為當地100多名小學生及家長獻上了精彩紛呈的科學表演,現場再現王亞平在天宮進行的陀螺運動實驗,並利用多種材料製作火箭模型。通過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互動教育形式,帶領馬來西亞青少年了解科學、感受科學。現場學生們踴躍參與,反應熱烈。
中國報、東方日報、光華日報、光明日報、南洋商報、星洲日報、the Sun daily等多家馬來西亞媒體記者到場參加開幕儀式並進行了全面報導。人民日報、中國日報、新華社等多家國內主流媒體也對開幕儀式進行了報導。
(展覽設計中心供稿並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