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葵花籽油著稱的多力推出主打健康的「我愛煮」方便食品系列,對標網紅級品牌「拉麵說」和舒淇的「KIKI拌麵」,欲搶佔方便食品和外賣市場。
專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懶人文化」和「宅經濟」催生方便食品迎來快速增長,多力此舉也算順勢而為,與食用油產品共同布局大廚房戰略,搶佔方便食品及外賣市場。
主打健康和懶人文化
公開資料顯示,多力隸屬於佳格食品集團,成立於1986年,1994年在臺灣上市。近年來,以「多力葵花籽油」打開中國大陸市場。數據顯示,2018年佳格集團佔國內食用油銷量的2.5%,與上海良友(3.2%)、長壽花(3.2%)處在市場第二梯隊,金龍魚、福臨門、魯花、西王食品等則佔據我國食用油銷量的63.8%,位列第一梯隊。
或因在食用油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多力近年來試水新領域。繼今年年初推出「一次性」調味品系列之後,又開始發力方便食品,在6月推出了4款「我愛煮」方便食品系列,包括拌麵、拌飯等產品,主打「精品」「煮」和「調味」。
新京報記者在多力食品天貓旗艦店發現,在「我愛煮」系列中,港式花擔拌麵和上海風味蔥油拌麵兩款拌麵的售價約18元一包;而另兩款產品——韓式石鍋料理包和風菌菇調味包則高達約30元一份。
與普通方便麵使用的「熟面」不同,「我愛煮」的兩款面均使用的是生面,必須在煮熟後才可食用。除此以外,「我愛煮」系列還主打傳承人文化。上海風味蔥油拌麵是本幫菜泰鬥李伯榮傳承人秦卓男「掌勺」而成,港式花擔拌麵的製作調味則來自囍宴餐廳品牌創始人餘健志。
「這次推出的新品,是要打破方便食品與營養健康之間的『次元壁』,創造『新物種』。」多力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在「懶人經濟」和新一輪「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公司適應市場形勢變化推出的,主打的是80後和90後的市場。
欲搶佔方便食品和外賣市場
為何食用油企業開始做方便食品?
「從新品的價格、定位、方便度等,搶佔的應該是速食和外賣市場。」6月30日,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相較於方便麵,該產品更加健康;與「半小時」外賣相比,這系列產品又更加快捷方便,幾分鐘即可。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方便食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方便食品的市場規模達4520億元;同時,食品加工工藝的提升創造出了更多的網紅方便食品,在疫情「宅經濟」的推動下,方便食品的市場規模有望迅速增長,預計2020年我國方便食品的市場規模有望達4850億元。
另一方面,天貓平臺數據顯示,自今年2月以來,方便食品整體銷量同比增長7倍。疫情期間,螺螄粉、火雞面、方便麵、自熱小火鍋、酸辣粉等方便速食產品進入淘寶熱銷榜單前列。
此外,外賣市場的蛋糕也越來越大。根據美團聯合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 2019 及 2020 年上半年中國外賣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外賣產業有望在未來1-3年內發展成萬億級別規模市場。
朱丹蓬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疫情之後,方便食品市場趨勢非常好,在這樣的背景下,多力快速布局方便食品領域也算是洞察行業之舉;同時,這一系列新品也屬於『廚房經濟』,與多力原有食用油產品關聯度高,相對成本和風險都較低,打造的是大廚房戰略,即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多消費等。此外,這種方便速食產品讓消費者既有動手的樂趣,又沒有烹飪的難度,滿足「懶人文化」「宅家文化」的核心需求。
對標網紅級產品但銷量並不理想
新品推出後,市場銷量如何?新京報記者在多力食品天貓旗艦店搜索發現,自6月19日官宣上線,截至6月30日15時30分,「我愛煮」4款產品中,上海蔥油拌麵銷量最好,月銷量為324單;而韓式石鍋風味料理包則銷量最差,月銷量僅4單。
針對銷售業績並不理想的情況,多力相關負責人表示,剛推廣的新品銷量肯定會差一些,下一步,公司將在線下商超、京東等電商平臺鋪貨,進一步推廣該新品。該負責人還表示,此次新品對標的是「拉麵說」和舒淇的「KIKI」拌麵等。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拉麵說」和「KIKI」拌麵兩品牌在近兩年都迎來很大的發展,屬於網紅級產品。公開資料顯示,「拉麵說」誕生於2016年,從日式速食起手的零售品牌,短短3年多的時間,依靠多個口味的拉麵產品,將團隊從3人壯大至100多人,銷售額從最初月銷幾萬元到2019年年銷2.5億元,而今年更是喊出10個億的銷量目標。舒淇的KIKI拌麵則從線下餐廳開始,後推出速食包,成為明星眾推的網紅食品,外界所稱「半個娛樂圈都為其打CALL」。
此前佳格集團總經理曹博睿曾向新京報記者透露,佳格集團今年將在電商渠道上發力,「不排除通過頂級網紅帶貨的模式進行宣傳推廣。」
新京報記者 歐陽曉娟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