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爾多斯市科普教育基地丨鄂爾多斯生態文化博覽館
鄂爾多斯市科普教育基地丨鄂爾多斯生態文化博覽館 2020-12-15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惠民丨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海洋館優惠券來啦!這個寒假相約...
科普惠民丨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海洋館優惠券來啦!這個寒假相約動物園吧!內蒙古自治區科普教育基地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宣傳短片市民群眾通過關注「鄂爾多斯市科學技術協會」微信公眾號,登錄科普惠民平臺,進行籤到、閱讀、轉發領取積分,兌換鄂爾多斯市野生動物園、海洋館門票代金券、市內各旗區新華書店圖書代金券以及創客、樂高、機器人、航模等科技課程,讓公眾在豐富的科普活動中享受消費優惠,感受科學樂趣,領悟科技魅力。
-
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成立10周年
本報記者 金鑫 攝 本報訊 (記者金鑫)8月29日,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版畫東方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共同主辦了一場石印工坊掛牌儀式暨「石間印記」印刷技藝成果回顧展。今後,觀眾可以在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一睹失傳近半個世紀的石版印刷術的風採。
-
快來上海這家博物館邊欣賞邊體驗石版印刷魅力
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館長劉委告訴記者,近年來博物館潛心研究搜集相關文史資料,尋訪存世不多的工匠後人,其間得到土山灣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等合作單位支持,終於使失傳近半個世紀的古老印刷技藝得以還原恢復。未來,博物館還將專門闢出科普教室,開發衍生文創產品,融合靜態陳列和動態演示,以互動體驗項目邀請市民感受印刷術的神奇。
-
推動圖書印刷數位化 助力出版行業變革
原標題:推動圖書印刷數位化 助力出版行業變革——探索出版印刷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合作新模式 隨著數碼印刷技術在行業的不斷推廣,以及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不斷迭代,出版印刷業進入了一個快速變化發展的新時代,網際網路+出版印刷突破了生產製造端的地域限制,對出版印刷行業的現有生產、發行模式正在形成巨大的影響。
-
中華印刷博物館十周年,恢復失傳近半個世紀的石版印刷技藝
為了使失傳近半個世紀的古老印刷技藝得以還原和恢復,近年來,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翻閱大量史料,尋訪曾經做過石印工人的老工匠,甚至走訪了歐洲的石印工廠。在土山灣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等合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許多難題如「石印機器怎麼用」「特殊試劑怎麼調配」等都有了答案。如今,博物館已能用古老的石印方法印刷出精美的石版畫藝術品。
-
重慶自然博物館榮獲「重慶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日前,經區應急局推薦,市地震局書面評審、實地考查,重慶自然博物館在眾多申報單位中脫穎而出,被認定為「重慶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成為我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首批運營的三個基地之一。12月16日,重慶市地震局局長杜瑋,北碚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董倫在重慶自然博物館文星灣展區(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陳列館)為基地揭授牌。杜瑋局長表示,重慶自然博物館歷史深厚、資源寶貴,作為我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實至名歸。
-
文化產業成為鄂爾多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建成了國家一級博物館鄂爾多斯博物館、國家二級博物館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鄂爾多斯文化產業發展空間無限、潛力無窮。作為中西部文化資源富集地區,把厚重的傳統文化資源開發好、配置好、利用好,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是區域文化和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途徑。
-
內蒙古社科院400卷影印本蒙古文《大藏經》全部出版
400卷影印本蒙古文《大藏經》勘校中 400卷影印本蒙古文《大藏經》全部出版 蒙古文《大藏經》影印出版,是我院與自治區新聞出版局合作的國家重點圖書出版項目,也是自治區民族文化大區建設的重要項目。這套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的蒙古文《大藏經》,共收錄《甘珠爾》正文108卷、目錄1卷,《丹珠爾》正文225卷、目錄1卷,《宗喀巴文集》20卷、《阿旺卻丹文集》5卷、《伏藏經》40卷,共400卷,約一億字。 蒙古文《大藏經》既是佛教文獻,又是涉及哲學、歷史、語言、文學、藝術、音韻、天文、地理、歷算、醫藥、建築、科技、民族、社會、中外關係等眾多領域的百科全書性質的大型古籍叢書。
-
中國藍寶石博物館被命名為省級科普教育基地
近日,在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公布的2020年度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名單中,昌樂中國藍寶石博物館榜上有名 近年來,中國藍寶石博物館始終把宣傳科普知識和服務教育擺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積極發揮科普教育職能,大力推進科普教育基地建設,豐富和完善科普基礎設施內容,提升科普服務能力,傳播文化、科普宣傳,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中國印刷博物館是一個充滿無數印刷故事的地方
今天館長帶你走進中國印刷博物館,了解千年的印刷史!看一本書的前世今生!!中國印刷博物館是一個充滿無數印刷故事的地方!這可不是一節無趣無聊的課,而是一節大大的文化和技術課,讓我們帶著好奇的探究心去體會中國印刷歷史與文化,去尋找文明的源頭。
-
鄂爾多斯40名優秀科普工作者受表彰~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助力鄂爾多斯市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事業持續發展,在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鄂爾多斯市科學技術協會評選表彰40名優秀科普工作者,他們熱心科普、投身科普、創新科普,在不同的崗位身體力行擔負科學普及的社會責任,以科普服務公眾、創造影響,他們是促進全民科學素養提升,為鄂爾多斯高質量發展傾力奉獻的科普人。
-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獲「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2009年底,上海昆蟲博物館正式向中國科協申報參評「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歷經半年多時間的初評和終評,從全國眾多科普基地中脫穎而出,最終入選「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再次獲得了科普教育基地的最高榮譽,成為全國406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並成為集「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技活動示範基地」和「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三全」科普基地。
-
...2021年初主體竣工、下半年開館,國內首座新聞出版專業博物館封頂
據悉,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共六層,分為一個主題館和五個分館,涵蓋出版機構、少兒讀物、聲像、藝術設計、印刷技術等內容。建成後的博物館將以國家一級博物館為目標,展示新聞出版的歷史文化和事業成果,集「徵集保護、陳列展示、學術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產業創新」等於一體,打造新聞出版業文獻檔案中心、文物修復中心、創新發布中心和文創展示中心,填補國內沒有新聞出版專業博物館的空白;同時積極探索產學研協同創新,集中展示新聞出版業數字傳媒等最新應用成果,聯動區域資源建設國家級傳媒基地,影響和吸引年輕人群,成為有熱度、可活化的創新創業產業集聚區
-
雲南鐵路博物館被認定為全國鐵路科普教育基地
中國鐵道學會根據科普教育基地認定與管理辦法,經單位申報和專家評審,認定中國鐵道博物館等16家單位為「全國鐵路科普教育基地」。中國鐵道博物館青龍橋站瀋陽鐵路陳列館武漢高速鐵路職業技能訓練段膠濟鐵路博物館雲南鐵路博物館鐵科院集團公司院史館橋梁博物館中車株機公司科技文化展示中心北京交通大學運輸設備教學館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南大學現代軌道交通建造與運維科普教育基地
-
14種圖書音像印刷複製不合格品被曝光
會上曝光了2014年抽查中發現的7種印刷批質量不合格的圖書和7種複製質量不合格的音像電子產品,涉及7家圖書出版單位和7家印刷企業、7家音像電子出版單位和7家複製企業。2015年「出版3·15」監督抽查工作從即日啟動。
-
自治區科技教育示範學校丨東勝區第一小學
2020-03-31 16:57 來源: 澎湃新聞 鄂爾多斯市科學技術協會 東勝區第一小學是鄂爾多斯地區建校最早的一所公立學校。東勝區第一小學從社團活動課程入手,陸續設立動漫、機器人、創造力、科學實驗、綠色能源電動車、科幻畫等校本課程,在科普教育方面設立固定的科普專欄,同時引入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博士課堂」,請研究院博士和學生們面對面交流,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科學、走近科學、熱愛科學,感受科學的樂趣和科技的奇妙。
-
市科協調研科普教育基地
8月15日,哈爾濱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劉延剛,黨組成員、副主席姜海波到省、市科普基地——國家甜菜種質中期庫調研。黑龍江大學現代農業與生態環境學院黨委書記馮國軍研究員參加調研。國家甜菜種質中期庫項目,是黑龍江省暨哈爾濱市科普教育基地,該基地保存了全球來自24個國家的甜菜種質資源,為全球甜菜科研和種質資源研究機構。該項目對全球種子安全,對我國及全球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上海消防博物館獲評全國優秀科普教育基地
慧聰消防網訊 日前,上海消防博物館從全國507家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脫穎而出,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評定為2012年度優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上海消防博物館始終把普及消防知識、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素質放在首位,通過不斷改善展示條件、豐富主題活動、打造便利環境,最大限度地吸引群眾來館參觀、接受消防教育。2012年,上海消防博物館堅持國定假期、雙休日向社會開放的承諾,全年共計開放298天,累計參觀群眾近6萬人次,並保持重大接待零故障、日常工作零投訴,得到了各級來館領導及參觀民眾的肯定。
-
鄂爾多斯市蒙古族師生樂享開學好時光
鄂爾多斯市蒙古族學校一年級新生學唱《上學歌》。連日來,鄂爾多斯市蒙古族學校和鄂爾多斯市蒙古族中學已展開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鄂爾多斯市蒙古族中學優美的校園環境。目前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井然有序,孩子們已經全身心投入到愉快的學習中。鄂爾多斯市蒙古族學校校長特木其樂圖說:「我們堅決執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的決策部署,正確解讀政策,已培訓教職工5次,班主任8次,為教學工作順利銜接做了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