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成立10周年

2020-12-22 中國新聞出版網

  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藝術總監、石印技藝傳承人顧雪根現場示範石版印刷技藝。本報記者 金鑫 攝


  本報訊 (記者金鑫)8月29日,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版畫東方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共同主辦了一場石印工坊掛牌儀式暨「石間印記」印刷技藝成果回顧展。今後,觀眾可以在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一睹失傳近半個世紀的石版印刷術的風採。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回顧展分為「石」「間」「印」「記」4個部分:「石」,通過老照片、老機器的展示,介紹石印技藝在中國的本土化創新與發展;「間」,展示石印藝術與技藝之間的關聯;「印」,展示古老印刷術如何推動文化傳播和社會文明;「記」,講述印刷人匠心傳承的故事。


  「經過多年的艱辛努力,終於使失傳近半個世紀的古老印刷技藝得以還原和恢復。」上海印刷(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陸炎表示,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一直致力於讓古老的文化技藝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讓印刷博物館成為集印刷藏品收藏展示、印刷技藝收藏展示、印刷衍生品開發為一體的綜合性科普教育場所。近年來,博物館內不僅展示印刷展品,還在寓教於樂中傳承印刷文化,市民可以現場體驗活字拓印、絲網印刷、石版印刷等印刷技藝。


  據了解,今年是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成立10周年。該館成立之初僅是一家企業的陳列室,主要通過歷史照片、圖書和實物,展示以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為代表的上海主要出版印刷企業的歷史變遷和發展概況。10年來,這間陳列室逐漸發展成為上海中華印刷展示館,並於2016年正式升格為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如今,該館擁有3000餘平方米室內展館,設有印刷館、映美術館、活字館、龜茲洞窟館、石印工坊,以及3500餘平方米的戶外活字廣場,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0年間,博物館接待60.2萬人次參觀,舉辦活動600餘場次。



相關焦點

  • 中華印刷博物館十周年,恢復失傳近半個世紀的石版印刷技藝
    被稱為「平板印刷之父」的石版印刷術怎樣誕生並傳入中國?何時何地有了本土化的創新與發展 ?石印技術如何改變了人類印刷發展史?8月29日,由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版畫東方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共同主辦的石印工坊掛牌儀式暨「石間印記」印刷技藝成果回顧展在上海青浦舉行。
  • 中國印刷博物館成立十周年
    12月20日,中國印刷博物館成立10周年。海內外業界人士參加紀念會慶祝這一盛事。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中國是個印刷歷史悠久的國家,在範慕韓等老一輩學者的倡導下成立的博物館為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印刷博物館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印刷專業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印刷專業博物館。
  • 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暨映美術館正式揭牌
    上海印刷集團在青浦現代印刷基地舉行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暨映美術館更名揭牌儀式。9月8日,上海印刷集團在青浦現代印刷基地舉行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暨映美術館更名揭牌儀式,標誌著中華印刷展示館正式更名為中華印刷博物館;同時,中華印刷博物館所屬映美術館也正式亮相。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上海報業集團、上海市文廣局、上海世博管委會、青浦區相關委辦局和印刷集團所屬單位的相關領導及畫家和媒體記者共計70多人參加活動。
  • 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掛牌 所屬映美術館正式亮相
    網絡圖中華印刷展示館正式更名為中華印刷博物館。上海印刷集團昨日在青浦現代印刷基地舉行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更名儀式,同時,中華印刷博物館所屬映美術館也正式亮相。中華印刷博物館是上海報業集團旗下唯一的博物館。前身中華印刷展示館自2008年籌建開館以來,以傳承中華印刷歷史文化為己任,致力於發掘中華、商務等具有百餘年發展歷史的印刷企業所遺留的文物(設備)、產品、工藝及企業文化,並將其演繹成為弘揚中華印刷文化歷史的重要載體。目前該館已經擁有藏品900餘件。
  • 為期三個月,禁毒文化特展今在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開幕
    上海首個以行業博物館為平臺的禁毒宣傳教育基地今揭牌。在第33個「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6月23日下午,揭牌儀式在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舉行。上海市戒毒局領導與知名民間禁毒人士夢曉也一起來到博物館,開啟了為期三個月的「天下無毒﹒七彩人生」禁毒文化特展。6月23日,上海首個以行業博物館為平臺的禁毒宣傳教育基地揭牌。 本文圖片均由主辦方供圖近年來,上海市戒毒康復中心藉助社會化力量,把戒毒的宣傳教育工作向基層延伸拓展,幫助康復人員戒除毒癮、恢復健康、重回社會。
  • 全國印刷博物館展示聯盟成立儀式暨中國古代印刷史學術研討會舉行
    央廣網北京5月31日消息(記者何源)5月31日,全國印刷博物館展示聯盟成立儀式暨中國古代印刷史學術研討會在中國印刷博物館舉行。中國印刷博物館館長孫寶林主持會議。  中國印刷技術協會王巖鑌理事長,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馬國倉董事長,以及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江西、甘肅、福建等省市共16家相關印刷博物館、展示館的館長及負責人參加了全國印刷博物館展示聯盟成立儀式。來自國家有關研究機構、大學等部門專家學者50餘人參加了中國古代印刷史學術研討會。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和社會文物司到會指導。
  • 縱觀中華印刷術發展,再現上海印刷工業,印刷博物館絕對值得一看
    上海印刷博物館由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建立,於1998年落成。是首批上海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館之一,上海工業旅遊博物館之一,展館面積近1000平方米,分為《印刷術的起源、發展與外傳》、《近代印刷術的傳入與發展》、《上海印刷工業》、《印刷體驗》與《印刷精品展示》5個部分。
  • 快來上海這家博物館邊欣賞邊體驗石版印刷魅力
    石印技藝如何改變了人類印刷發展史?今天下午,在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舉行的石印工坊掛牌儀式暨「石間印記」印刷技藝成果回顧展上,一批珍貴的館藏石印版畫精品集中展出,活動現場石印技藝傳承人與參觀者互動,直觀演示石印技術的魅力。  回顧展詳盡介紹了石版印刷技術的起源及在中國的發展之旅,分為「石」「間」「印」「記」四個部分。
  • 去印刷博物館「雲觀展」
    中國印刷博物館未讓那些對印刷出版文化感興趣的觀眾等太久。自1月23日閉館以來,中國印刷博物館火速搭建「雲展覽」平臺,將線下展覽緊急上線,及時推出一批精彩的數字專題展覽,通過一系列「雲操作」,令觀眾足不出戶便可在線上體驗精彩的印刷文化,用另外一種方式助力公眾抗擊疫情。
  • 南通啟秀社區:走進印刷博物館 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中國江蘇網5月16日南通訊(通訊員 付廷鋒)15日下午,南通市崇川區總工會黨支部聯合啟秀社區黨委、工會、網格辦組織黨員、職工勞模前往南通廣源印刷博物館,開展「不忘初心,匠心築夢,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黨日活動,近距離感受中華民族悠久輝煌的印刷文化。
  • 東莞力嘉包裝印刷博物館:打造數字印刷博物館
    作為中國環保包裝名鎮的橋頭,就有那麼一家博物館——力嘉包裝印刷博物館。該博物館是東莞市首家民辦包裝印刷博物館,濃縮了印刷包裝上千年歷史文化,全面記錄了印刷先賢的智慧。在那裡,遊客可以通過3D列印技術,將文物複製品輕鬆帶回家。這家向數字印刷博物館邁進的博物館,是東莞首家民辦包裝印刷博物館,位於力嘉環保包裝印刷產業園。
  • 上海印刷集團:集古創新做先鋒
    上海印刷集團 供圖  □本報見習記者 祝小霖   成立20年,經歷數次資源整合與資產重組,上海印刷集團形成了以三大品牌為核心競爭力的規模化、集約化效應,即「中華」品牌的青浦現代印刷中心、「商務」品牌的商務印刷創意園及「新華」品牌的保密複製與綠色水墨柔版印刷基地。改革所產生的紅利支撐了集團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其效應衰減是不爭的事實。
  • 走進東莞首家民辦包裝印刷博物館——力嘉包裝印刷博物館
    一座城市文化的品味,需要民辦博物館的支撐。近些年,隨著民辦博物館的興起,一批由民營企業主導建設的民辦博物館拔地而起。在中國環保包裝名鎮橋頭,力嘉包裝印刷博物館濃縮了印刷包裝上千年歷史文化,全面記錄了印刷先賢的智慧。遊客可以通過3D列印技術,將文物複製品輕鬆帶回家。
  • 中國印刷博物館重新開放
    本報訊(記者賈曉燕)曾因缺乏資金閉館數月的中國印刷博物館20日迎來10周年慶典,常務副館長張連章眼含淚水激動地告訴記者:「多虧你們的及時報導,引起有關部門重視。現在,中國印刷博物館解決了歸屬和資金問題,重新對外開放。」  1996年6月1日對外開放的中國印刷博物館,是目前世界規模最大的印刷專業博物館,由新聞出版總署興建。
  • 佳能香港與中華商務聯合印刷建立戰略性夥伴關係
    香港2020年12月14日 /美通社/ -- 佳能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能香港)與中華商務聯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商務)於2020年12月10日合辦籤約儀式,慶祝中華商務引入中國第一臺佳能彩色噴墨數碼印刷系統ProStream 1000系列,突破傳統依賴人手操作和經驗的界限,與業界進一步邁向工業4.0的智能製造
  • 上海博物館建館六十周年學術講座(9月至10月)
    上海博物館建館六十周年學術講座(9月至10月) 上海博物館在今秋迎來60周年。
  • 3月13日起,可以去博物館、美術館看展了!上海數十家博物館、美術館...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從市文旅局獲悉:包括上海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陳雲紀念館等17家市級博物館,以及中華藝術宮、上海劉海粟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 獻縣淮鎮張樹棟著作:《中華印刷史典故》之目錄、李興才先生序...
    現任中國印刷博物館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印刷博物館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中國印協印刷史研究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書局《中國出版史研究》編委會編委。李英:研究館員,中國印刷博物館社會服務部主任,中國印刷史研究會秘書長,北京印刷學院兼職教授、研究生導師。作為展覽策展人,其策劃的「中華印刷之光」展覽足跡已踏至亞、非、歐、美四大洲20個國家。
  • 國慶假期北京市多家博物館調整開放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博物館、紀念館十一期間的開放時間有所調整,市民出行前要注意查詢。國慶黃金周期間,故宮將推出「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良渚與古代中國——玉器顯示的五千年文明展」「釉彩國度——葡萄牙瓷板畫500年」等展覽。國家博物館將推出「屹立東方——館藏經典美術作品」「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等展覽。
  • 2020首都博物館北京市文聯成立70周年成就展特點有哪些
    「和你在一起——北京市文聯成立70周年成就展」  圖片來源圖蟲網(編號:788041346854289489)  展覽時間:2020年9月1日—10月8日有中華雜技團出國訪問,開展雜技家外交,陳毅元帥稱雜技是「人民外交的先行官」的照片。有侯寶林、郭啟儒等到抗美援朝前線慰問照片。更有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北京文藝創新發展的有關資料。其中,包括北京文藝工作者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抗擊非典、新冠肺炎等具有時代氣息和風範的照片。  ●從展覽品質上看,第三個特點是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