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一個愛閱讀的孩子,要趁早

2020-09-03 傲蕾國際教育

常常有一些媽媽問,「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

我們仔細想想,孩子喜歡什麼?

你可千萬不要說孩子沒有喜歡的東西。

也許是你沒有細心地去發現而已。

比如有的孩子喜歡美食,看到各種零食就兩眼放光。

有的孩子喜歡積木,各種積木玩具堆滿了自己的小房間。

而有的孩子酷愛小汽車,特別是男孩子,對挖掘機、吊車、大卡車是愛不釋手。

有的孩子呢,就喜歡恐龍,比如我家那小子就是地道的恐龍迷。

還有的孩子喜歡畫畫,看到牆就想畫。

每個孩子的性格氣質不一樣,他喜歡的東西也會不一樣。

但是興趣這個東西真的是能引導的。

關鍵就是有沒有「趣味」。

孩子剛剛來到世上,爸爸有力的臂膀舉起他們,他們不會害怕,反而咯咯地笑著。

因為實在太有趣了。

孩子們不喜歡待在沉悶的屋子裡,喜歡去戶外的天地間,因為那兒有趣極了。

當我們陪伴著孩子成長,就一定會發現孩子的趣味。

而一旦父母敏感地捕捉到了孩子的興趣點。

那做父母就會輕鬆許多。

特別是想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那就一定要記得。

從「趣味」二字著手。

讀書始於趣味。意義、知識什麼的都在其次,趣味最重要。

我們應該都有同感:讀書的時候為了考試背的那些書,都在腦海裡儲存不了多久。但是自己打著電筒在被窩裡偷偷看的小說,很多年之後,還是記憶猶新。

或者偶爾幾句打動自己的情話臺詞歌詞,也能記很久很久。

因為只有感受到了真正的趣味,才會愛上這個東西。

我小時候讀書就一直很喜歡唐詩,不是為了在親戚面前表演,也不是為了考試。

那是在八九歲時,偶然在親戚的一個舊柜子裡翻到了一本殘缺的《唐詩》,有一半被扯掉擦桌子了,另一半就被我搶救過來了。

當時看到了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讀起來琅琅上口,覺得很有趣,第一次知道簡簡單單的四句話叫絕句,將一個很美的地方一下子就呈現了出來。

感受到了這語言之美,嘗到了趣味之後,多年後一直沉迷其中,樂在其中。

後來家裡訂了報紙,其中有一份《文萃》報,就一直從小學讀到中學畢業。每期必讀,連那些小豆腐塊廣告都不放過。因為上面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的故事和新聞,總是讓人覺得有趣的很。如今這報紙一直在辦,家裡有小學生可以考慮訂一份看看。

為什麼要說這些事呢?

因為很多父母在給孩子選書的時候,常常首要考慮的不是孩子的興趣,而是讀這書有什麼用?

「讀書的功利性「已經成為孩子們愛上閱讀的一個攔路虎。

當孩子從題山題海的應試教育中好不容易緩一緩。你馬上就給他們送上一堆世界名著或者新課標必讀,或者哪個名師推薦的書目。

結果孩子心裡卻不想讀,為了不辜負父母的殷切期望,不得不做做樣子讀上一陣,結果沒有一點的興趣,反而讓心靈感到壓力,負重而行,難以同作者對話,反而嘗到的是閱讀之苦。

另外就算是名著,歐美的和蘇聯的不同,中國的和日本的也不同,另外在體裁和風格上也千萬種不同。

如果沒有讓孩子自己去敲打體驗,找到趣味的話,父母的安排大致是無用的。


最可怕的是父母將這種閱讀的功利性帶到了孩子的嬰幼年時期。

有不少的父母熱衷於開發孩子的智力,開發大腦。

所以買很多開發大腦的書籍,結果孩子的大腦不知道開發的如何,反而壞了孩子的胃口。

這個就好像給孩子吃東西一樣,你總是搞一些大補品給孩子吃,還不知道補品的效力如何,更可能讓孩子身體受損。

也許粗茶淡飯更來得有用。

其實閱讀好的書籍自然而然會對孩子的大腦有促進作用。

比如故事的邏輯和圖形,色彩以及對話等等。

可是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帶著那些目的去閱讀。

而應該是一種「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心態。

所以有父母就忽視了孩子的興趣,而按照自己的想法,給孩子報一些開發培訓班,買一些益智玩具,或者唯益智圖書不買。

我就不是很贊同父母這樣做,因為這偏離了閱讀的初心。

那些看上去沒有實際用處的經典繪本圖書倒是被丟棄一旁。

可是孩子的心靈、靈魂、情商、審美……

這些東西不都是我們摸不著的東西麼?

就是這些摸不著的東西決定了一個人的素質及人生價值。

我們去街上一站,會發現每個人都是差不多的四肢,肩膀上都是長著一個腦袋。

這些看得著的東西,構造相似。

我們養育自己的孩子,不僅僅是養育他們的軀體,更要關注他們心靈的成長。

那些好的圖書,就是能起到一個這樣的作用。

就能像一顆顆的種子,埋在孩子的內心,慢慢地成長,發芽、開花、結果。

在這漂浮的一生當中,讓一個人不會迷失。

在這個物慾縱橫的世界,讓一個人能留有一份善和理智。

所以,在孩子最初的時候,是培養閱讀興趣最好的時期,不要再因為自己那些庸俗無比的目的,而讓孩子的心靈蒙塵。

當孩子能跟我們說話的時候,你就能讓孩子看著自己的臉,跟他說上幾句話,哼上幾首童謠。讓他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而你嘴裡說的那些話,都是多麼有趣。

而到了孩子幾個月的時候,他們對萬物都是好奇的,這個時候就好了,你一定要把書擺在他的面前。

他們第一次看到這個漂亮的小盒子一樣的東西,不知道那是什麼,他們會去翻扯,會去撕咬。

你當然不能打罵,而是要樂呵呵地趕緊跑去,寶貝一樣地拿起這個東西,告訴孩子「這是書」、「這是書,是寶寶最好的朋友」、「你喜歡書,是不是?」。

接下來,你不斷地讓孩子與書本親密接觸,而且還有會發聲音的書,有撕不爛的布書,還有有趣的猜猜書,好玩的洞洞書,還有氣味書、立體書……

各種各樣的書比玩具還要好玩,孩子的趣味就這樣產生了呀。

當孩子到了3歲以後,會對世界產生疑問,總是為你為什麼?這個時候,書本就像一個寶庫,讓孩子看到不同的知識。

孩子總是想變得強大,變得更好。

而閱讀能滿足孩子的這個成長需求。

孩子們希望自己知道更多自己不知道的東西。當兒子知道了章魚會變色、知道海參會在逃生時吐掉內臟、知道壁虎在危險時會咬掉自己的尾巴逃命時,他那專注的表情完全跟看動畫片時一個樣。

如今讓父母操心的一件事就是:很多孩子愛上了動畫片,沉迷其中。

這個不能怪孩子,因為父母如果沒有幫助孩子控制看電視機的時間,而只要孩子習慣通過電視機進行知識獲取,並且成為唯一的方式時,他怎麼會不沉迷電視呢?

首要責任在父母本身。

而很多青少年父母最頭疼的問題是孩子沉迷網路遊戲。

這也是孩子的趣味在網路遊戲,而不在其他。

我們用大人的世界去比較一下,就明白了青春期孩子的行為為何會這樣。

因為很多人成年後就是青春期的翻版。

愛玩遊戲的小明,結婚生子之後,還是沉迷於網路遊戲。

愛打牌的小李,成年後還是常常在牌桌上得到快樂。

樹大看苗,人大看小,就是這個道理吧。

所以,養一個愛閱讀的孩子,要趁早。

每個人的世界都很小,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

孩子瞬間就長大,給父母的時間真的不多。

當孩子進入了青春期,父母的影響甚微。所以一定要在孩子10歲前發現孩子的興趣,幫助他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養成好的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這樣才不會到了孩子長大時才後悔。

我非常欽佩那些有了孩子之後勇於改變的父母。

這些場景常常在美國的一些大片裡出現。

混世魔王一樣的男人,抱著自己剛剛出生的小女兒,瞬間父愛爆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有了孩子,你還跟沒孩子一樣,你覺得自己是合格的父母嗎?

常常陪孩子,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養一個愛讀書的孩子。

請相信,愛閱讀的孩子不會變壞。

當然,你要做點什麼改變呢?

那就是給孩子做一個榜樣,常讀讀書。

如果你真的太忙,那也要花點心思給孩子準備一點好的書。

或者陪孩子一起閱讀。

如果父母都不愛這本書,那麼你講這本書的時候會枯燥無味。

而如果父母本身不愛書本,那麼孩子愛上閱讀的路又難了很多。

因為孩子沒有榜樣去學,也沒有家庭氛圍的薰陶。

所以,你大致明白了:為什麼有的孩子成為了別人家眼裡的孩子,那是因為這些孩子的身後,都有一個別人家的父母。

讓孩子愛上閱讀,無非就這兩個字「趣味」。

而在這兩個字的後面,就是父母的用心如何,著力點何在?

另外要記住,培養這個「趣味」要趁早。

相關焦點

  • 如何趁早讓孩子愛上閱讀?
    為什麼要說這些事呢?因為很多父母在給孩子選書的時候,常常首要考慮的不是孩子的興趣,而是讀這書有什麼用?「讀書的功利性「已經成為孩子們愛上閱讀的一個攔路虎。愛打牌的小李,成年後還是常常在牌桌上得到快樂。樹大看苗,人大看小,就是這個道理吧。所以,養一個愛閱讀的孩子,要趁早。
  • 愛閱讀的孩子更聰明,父母不要再忽視,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要趁早
    期中考試後家長會上,老師提出要家長每個月都要給孩子買課外書,讓孩子每個月都要主題閱讀,而且閱讀後要畫思維導圖和做讀書筆記。老師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幾個家長打斷了。有家長說:「現在學習任務這麼重,作業又那麼多,哪有時間讀那些閒書,簡直浪費時間,而且孩子也不喜歡讀書呀。」
  • 養一個愛閱讀的孩子,一定要避開這幾個誤區
    文:養育男孩,魚爸1我該如何做,才能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這是很多媽媽經常問我的一個問題。因為閱讀不僅僅能幫孩子獲取新的知識,增長見識。好的品行和舉止就會滲透到孩子身上。他們會對照、然後反省,再進行改正,形成好的習慣。在習慣的養成上,閱讀的作用往往比父母的嘮叨要管用很多。
  • 孩子總說這幾句「扎心話」,要趁早糾正,不然會養出「白眼狼」
    中國人對家人和家人之間描述的最溫暖的愛不過如此吧。含辛茹苦把孩子養育成人,雖然想的是不求回報,孩子自己生活的好就很好。但是當孩子走入社會,反哺父母的那一刻,父母一定是感動得熱淚盈眶的。這種話無論在孩子的哪個年齡段說出來,家長都要馬上制止,這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表現。在表達憤怒的同時,應該也要注意到這句話是對誰說的,當父母聽到這句「扎心話」,心裡的悲傷都要流成河了。
  • 媽媽有下列特徵,最容易養出「不爭氣」的娃,中了要趁早改
    剛剛因為孩子的調皮氣得半死,轉眼因為孩子一句暖心的話又感動得稀裡譁啦。當娘的,就是在氣死與愛活中來回穿梭……希望不斷學習,做孩子們心中最想要的「媽媽」。】執筆:檸兒做父母的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不爭氣,那樣父母就有操不完的心,就連到老也是唉聲嘆氣。
  • 管孩子,更要趁早!
    聽一位名人說過,出名要趁早,但是經過這個加長版的假期,,我深刻琢磨出另外一句話,管孩子,更要趁早。孩子小時,對於家長所有的要求,她都會按照去做,不會不願意,或者討價還價,最後都養成了習慣。比如孩子小時,我經常給她讀書,孩子漸漸喜歡上讀書,並且我們經常一起去圖書館,只要到那,孩子就像一隻書蟲,貪婪的吸收著書裡的養分,每次回家還都要借閱幾本帶回去。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語文老師說閱讀要趁早
    所以堅持閱讀,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認知能力,都會得到很好地發展。一個教了8年的語文培訓老師說:她見過成百上千個語文學不好的孩子,很大一部分問題就是從小沒有培養起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因此,閱讀要趁早!錯過了幼兒時期,如何才能讓孩子愛上閱讀?首先,我們要知道閱讀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是需要消耗腦力的。因此,這不是說陪孩子讀一兩天書,就可以讓孩子愛上閱讀哦。讓孩子愛上閱讀,先從選書開始:第一、讓孩子接觸不同類型的書,重新認識書本。
  • 孩子的財商啟蒙,要趁早
    為了給孩子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作為父母,絞盡腦汁去從培養孩子。但是,大多數父母可能會陷入一個誤區,只重視智商、情商的培養,卻忽視了財商的啟蒙和教育。 著名的投資大師股神巴菲特說:「諾亞並不是在已經下大雨的時候,才製作方舟。」意思是說財富要提早準備和積累。理財專家也說:「幼不學財,財不理你終生」。 對孩子的財商教育要趁早。
  • 陪孩子閱讀科普啟蒙繪本,要趁早
    孩子愛不愛學習是有原因的,是學習的內容有沒有符合孩子的胃口。家長在給孩子挑選科普書的時候,可讀性會第一位考慮——總是會擔心孩子不愛看,裡面的內容過於知識性,孩子不感興趣怎麼辦?要對孩子有信心,不管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很喜歡翻科普類繪本,並且會經常性翻看,沉迷於裡面的神奇世界,特別是像恐龍、飛機、地球等主題都是暢銷類主題。
  • 孩子貪玩不愛看書?閱讀興趣培養要趁早,四個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你知道嗎,小寶寶認識世界正是從閱讀繪本開始的……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閱讀是最快讓孩子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繪本是最適合學齡前寶寶閱讀的,圖畫多、色彩豐富、內容淺顯、語言精煉易懂。繪本可以啟發寶寶思維,豐富想像力。鼓勵寶寶把繪本故事講出來,還能鍛鍊表達能力。
  • 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培養閱讀習慣很重要,方法教你(親測有效)
    養娃的路上就像升級打怪,你以為過了一關就能順利通關?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過了一關你會發現接下來的挑戰更大。升級裝備、迎接挑戰成了每一位父母必做的事情。現在的社會競爭如此之大,孩子之間的比拼早就已經提前化和低齡化。父母們更是對於孩子的各項能力都想要做到最好,生怕一個疏忽自家的孩子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 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如今,很多父母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費盡心思地培養孩子,試圖幫助孩子找到一條通向成功的快車道。甚至有些父母通過包裝孩子,幫助其「年少成名」。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出名要趁早」被很多人奉為圭臬。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 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出名要趁早」被很多人奉為圭臬。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中青報官方微博發起了一項調查「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的觀點嗎」,1816位微博用戶表達了自己的看法,50.0%的受訪者不認同這一觀點,16.5%的受訪者認同,33.5%的受訪者認為得看孩子情況。
  • 孩子只看手機不看書怎麼辦?培養閱讀習慣要趁早,聰明家長這樣做
    孩子只看手機不看書怎麼辦?培養閱讀習慣要趁早,聰明家長這樣做現在工作生活樣樣離不開手機,即使只是下樓買瓶醬油,都要用手機付款。家長尚且如此,也難怪孩子有樣學樣,每天捧著手機玩個不停了。但大家都知道,玩手機不僅對眼睛不好,對發育沒成熟的孩子來說,長期玩手機的話,他們的骨骼和頸椎也是會受到影響的。所以家長還是要控制孩子玩手機的頻率,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讓他們明白,除了玩手機,了解世界還有別的方式。那很多家長就犯愁了,如何能讓孩子愛上閱讀呢?
  • 早教要趁早
    說到早教,我突然就想起我們準備要孩子之前,看了很多關於早教的知識,然後我和我老公兩個總結出來一個結論,就是早教要趁早,最好是從剛知道懷孕開始。其實我們兩個也是瞎琢磨,畢竟我們兩個也不是什麼大學者或者大專家,只能看看視頻,刷刷網頁,再聽別人說說經驗,如此而已。
  • 親子育兒: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如今,很多父母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費盡心思地培養孩子,試圖幫助孩子找到一條通向成功的快車道。甚至有些父母通過包裝孩子,幫助其「年少成名」。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出名要趁早」被很多人奉為圭臬。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 孩子的好習慣教育,要趁早
    孩子的好習慣教育,要趁早文:我是素顏一邊教學,一邊觀察,一邊摸索。每一個孩子都是帶著探知心來學習的。有些孩子是帶著抗拒心的,他們更喜歡在課堂之外的大千世界裡,無憂無慮自由自在迎風奔跑。學校、課堂在這些孩子眼中,就像一個監獄、牢籠。有些孩子求知慾強,已然有了明確的人生目標,明白為什麼要學習。他們把學校當作成長的階梯,用力前行。人人眼中稱讚的好孩子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自覺性好,目標在前方,他們只需沿著目標穩步前行即可。
  • 為什麼說打孩子要趁早?怎麼「打」不後悔?
    養孩子難,教孩子更難,教好孩子難上加難!那麼,要怎麼管教呢?這時的孩子該不該打?我們都知道,打孩子是不對的!但難就難如何真的做到:娃娃虐我千百遍,我只動口不動手!一、趁早打。1——5歲時是孩子最懵懂的時候,毫無規則和道德概念,而且無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會通過父母的情緒來判斷事情的嚴重性和「爸媽會不會生氣」,在這個階段管教孩子是最重要的!二、6歲以上不要打。孩子到了這個懂道理的階段了,家長需要跟孩子講道理、溝通。
  • 愛讀書的孩子長大後有出息?
    很多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都是不喜歡讀書的,不愛學習。那是因為他們還小,他們還沒有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那我們應該怎麼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呢?1. 要保證每天的閱讀量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不識字的時候應該每天父母都要給孩子講故事,在他們認識字的時候,可以讓他們自己看,要保證每天都有閱讀,每天閱讀的時間不需要太長,但是每天都要閱讀,連續閱讀。
  • 孩子教育要趁早!小時「管教」,長大才能「放手」
    其實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教育孩子必須要趁早。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孩子6歲前,父母的話是黃金,12歲以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你要是真的愛孩子,就應該從小管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