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童年陰影」!有一種小孩叫做「別人家的小孩」

2021-01-20 八卦小王爺

誰的童年中沒有這樣一群"別人家的小孩":他們學習成績永遠名列前茅,不愛吃零食,不愛打遊戲,積極幫父母做家務,獎狀證書永遠一大堆。

優秀的他們簡直就是容嬤嬤般存在的"童年陰影",但總是拿來被比得無地自容的同時,也

會在心裡暗自佩服"別人家的小孩"的大神操作。

而以搜羅世界各地大神為宗旨的《巔峰之夜》的舞臺上也有這樣一群讓人想"膜拜"的"別人家的小孩"。他們能文能武、能唱能跳,"上天下地"無所不能。作為歡度六一兒童節的特別禮物,下面就讓小編將你瞬間拉回童年記憶,給你們盤一盤《巔峰之夜》裡那些讓你驚掉下巴的別人家的神仙小孩吧。

節目中最早出現的"別人家的小孩"就是"巨肺蘿莉"譚芷昀了。

這位有著"小鄧紫棋"稱號的少女9歲就獲得"黃金按鈕",之後更是和張杰、梁詠琪等一眾大咖同臺飆歌,這仿佛"開掛"一般的人生經歷簡直讓人"羨慕、嫉妒、恨"。而在《巔峰之夜》的舞臺上她一開口就直接驚豔全場!完美聲線配上副歌部分的超高音域深刻詮釋了什麼叫"開口跪",更讓人震驚的是這首《Who i am》竟是這位11歲少女的原創曲目,小小年紀竟有如此音樂天賦,看來是音樂精靈下凡沒錯了。

"組團下凡"的還有"國風少女"陳依妙。

這位來自二胡世家的"二胡小公主"明明可以靠顏值但卻偏偏要憑實力!不但春晚、元宵晚會經常看到她的身影,各種二胡巡演更是表演到"根本停不下來"。在《巔峰之夜》中,陳依妙攜手父親陳軍,為大家獻上一曲豪情萬丈的《太極琴俠》,讓無數觀眾默默獻上"膝蓋",神仙般的優美旋律讓人沉醉不已。

聽完了民族樂器,"別人家的小孩"對西洋樂和打碟也是樣樣精通,歡樂兒童四人年紀輕輕就已登上多國舞臺進行大小提琴音樂巡演,而來自南非的AJ更是實名認證的全世界年齡最小的DJ。簡直就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下凡的除了音樂小神童之外,還有"硬核"功夫少女稱霸武林、中國臺灣扯鈴未來感的硬核扯鈴,3歲開始練習舞獅的黃飛鴻傳人現場大秀傳統舞獅絕技,甚至還有烏克蘭活力父子的高能雜技倒立讓人瞬間一臉懵圈:我究竟在看什麼神仙表演?

果然別人家的孩子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看完這些別人家的"小天才",小編簡直被刷新了三觀。看看人家十幾歲甚至六七歲就能如此登臺展現自己的搞超級能,已經幾十歲的我只能默默的表示跪了跪了!

相關焦點

  • 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孩,拋開內在小孩才是幸福的開始
    01: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孩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孩,那就是內在小孩。內在小孩是由著名心理學大師榮格提出的概念。榮格認為, 我們其實有很多聚集著形象、情緒、情感、情緒的人格。一位心理學博士解釋說,其中有一個典型的人格是「批評家」,當我們感覺內在總有個聲音要控制、批評自己時,那就是「批評家 出現了。
  • 湘西民間傳說·小孩最害怕的動物,童年的陰影,熊孩子的剋星
    每個地方都有小孩子最害怕的東西,如果要問湘西的小孩子最害怕什麼,那麼阿烏子應該榜上有名!很多孩子小時候多會調皮被爸爸媽媽胖揍,每次挨打之後又會號啕大哭,哭得那個傷心,誰勸都勸不住。在湘西對付這樣的熊孩子就有一招特別管用,只要對他說你再哭就會把阿烏子招來了!
  • 創造101|《別人家的小孩》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噩夢
    幾次公演中,給我印象較深刻的是王一博、yamy和李子璇等人在一次公演現場唱的《別人家的小孩》。《別人家的小孩》是由顧玉帆作詞,master key、ear attack作曲,王一博、Yamy、李子璇、陳芳語、許靖韻、吳映香、鹿小草在《創造101》第8期演唱的歌曲。
  • 這位「怪胎」天才,專用童年陰影嚇小孩
    由於家庭因素,波頓童年的成長環境封閉而局限,使得他後來漸漸形成自閉的性格,而童年對科幻B 級片和恐怖片的熱愛也影響並延伸到了他後來的作品風格中。作家所創造的每一個人物都會或多或少地融入自我的特徵,而蒂姆波頓創造的每一個角色都有他童年的幻想和夢境。
  • 「別人家的小孩」,不過是家長們的「自嗨」教育方式
    這幾天,總聽見兒子在哼一首歌,「別人家的小孩……讓我不開心」,聽得我直樂。我就問他,「你知道什麼是別人家的小孩嗎?」「知道,就是特別優秀的小孩唄。」「那你想成為這種小孩嗎?」小傢伙一扭頭跑了,雖沒回答我,但娃的背影上卻清楚的寫著三個大字——不願意。
  • 有一種孩子叫做「別人家的孩子」
    網絡上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在一些家長的眼裡,有一種孩子叫做「別人家的孩子」——聰明好學,乖巧可愛,從不亂花錢,從不玩電腦。話裡雖然有開玩笑的意味,不過,一些家長動輒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相比,也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家長們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相比,無非是想為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以此激勵孩子進步。
  • 《與內心的小孩對話》治癒童年創傷
    《與內心的小孩對話》 [美]金伯利·羅斯 [美]弗雷達·弗蘭德曼 著金城出版社 定價:26.80元  內容簡介  擁有不理想的童年,其實你並不孤單。很多父母因其自身的人格障礙而把欲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導致孩子的各類生理及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在很小的年紀就承受常人無法想像的壓力,對於外界事物感到害怕恐慌,產生童年陰影。  本書即是治癒童年創傷的良藥。作者從過去、現在、將來這三個時期入手,深入剖析了童年陰影產生的原因,並對症下藥,有針對性地進行逐步治療,幫助你克服各種心理障礙,重建自我。
  • 國資版《別人家的小孩》mv動感上線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孩子,一種叫自己家的孩子,另外一種叫「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天生自帶多才多藝與超極刻苦的屬性,鋼琴、體育、語數英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熊孩子」都是自己家的,「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
  • 《我不是一個完美的小孩》我不要你做別人家的小孩,我想你做自己
    看完這個,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在想,我們父母常常希望自己家的孩子都變成別人家的小孩,卻忘了自己家的小孩是什麼樣子的,你在羨慕別人的同時,別人往往也在羨慕著你。每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做成了某件事情時,就會讓父母產生一種對比,就會想到自己孩子沒有做到,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必須要求孩子考高分,打籃球,背英語等等。父母們當給予孩子過高的期望時,孩子沒有達到要求,父母們會產生一種挫敗感,就覺得自己也不如別人家的父母。
  • 夢見自己打別人小孩是什麼意思
    夢到一個小男孩子是別人家的夢見打別人家小孩是什麼意思夢到打別人家小孩,愛情方面重新變得活躍,和對方在言談上的投機讓你有找到知音的感覺,有機會在閒聊中發展一段新情緣。夢到打別人家小孩有什麼預兆出行的人夢見打別人家小孩:建議被困途中,可延後幾天再出發。懷孕的人夢見打別人家小孩:預示生男,夏佔生女。慎防動土或動胎氣。
  • 母親節,當一天「別人家的小孩」
    別人家小孩特點:乖巧、懂事、聽話、學習好從小到大你媽媽嘴裡那些「別人家的小孩」不知道後來都怎麼樣了但你依舊是你媽身邊「長不大的孩子」馬上就要母親節了街上的康乃馨搶了迎春花的風頭各大促銷平臺一起出來寵媽你準備的怎麼樣了?
  • 被「別人家小孩」支配的生活,如何擺脫?
    每個孩子在出生的時候,都被家長寄予厚望可是,隨著孩子漸漸長大,這種
  • 童年的50道「陰影」
    作為我的守護者,潛意識這樣保護過我,為了不讓我在事情發生時過於痛楚,為了讓我下一次能防患於未然。潛意識用這些「合理化」的聲音,保護了我。當然,也限制了我。」對於這些從童年開始就跟隨的陰影,你很難完全消滅它們,只能覺察、辨識、懂得共存,也懂得迴避。
  • 「別人家的孩子」陰影籠罩下,自己家的孩子怎麼辦?
    很多年前的某個開學季,人人網上有這麼一則帖子:「從小我就有個宿敵,他的名字叫做「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孩子從不玩遊戲,不聊QQ,不喜歡逛街,天天只知道學習。然而許多年過去,當年的學生已經長大,現在依然有不少孩子生活在這位「別人家的孩子」陰影之下,這似乎是家長們與孩子們天生就會陷入的怪圈。雖然我能理解家長們希望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的心態,但如果經常將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以這種對比方式的教育方法卻不一定能起到相應的效果,反而還容易影響孩子的自尊心。
  • 《童年之謎》,記憶中的「羅生門」是內在小孩的呼喊
    為了方便讀者查閱,本書最後作者準備了術語表,書中出現的專業概念在表中均有解釋,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查閱或者在一開始讀書時選擇先讀術語表。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內在小孩」榮格在1940年首次出版了《兒童原型心理學》,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內在小孩」,也就是書中所說的兒童原型。
  • 別人家小孩打你家小孩,作為大人該你怎麼處理?
    作為一手將孩子養大的父母,對於如何確保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正確引導孩子向好的方向發展有自的經驗和建議,這裡分享給大家。並且來聊一聊別人家孩子打自己小孩的處理應對之策。看好自己的娃是第一位的我們在這裡首先問一個問題,你家的孩子被別人家的小孩子打了,你家孩子在遭打的過程當中,作為孩子的監護人,你在哪裡,你在幹什麼?小孩打架,家長在哪?提這個問題的目的意在說明,帶孩子出去遊玩,或者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往、遊玩的時候,作為監護人有沒有盡到看管孩子的責任?如果盡到了,那麼這樣的行為就不會發生。
  • 速觀丨電網小姐姐演繹不一樣的「別人家的小孩」
    速觀丨電網小姐姐演繹不一樣的「別人家的小孩」 2018-10-21 14: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那個唱《別人家的小孩》的yamy,你是最棒的
    又颯又酷的yamy,怎麼居然被人說醜和不時尚,感覺有被內涵到不得不感慨,火箭少女是一個不一樣的存在。他們雖說已經解散了,僅存的兩年團魂也貌似不咋樣,但這樣不能磨滅掉他們的存在。這是一個11人的團,她們每個人的特色都不一樣。楊超越的哭出圈,孟美岐的才藝也不錯,但當時我最喜歡的是yamy,覺得她的風格非常的有趣,雖說眼睛感覺沒有張開似的,但是又唱又跳的yamy真的非常颯。尤其是跟當初她在唱跳《別人家的小孩》那個節目的時候,我真的是非常的喜歡。
  • 怎麼讓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小孩」?這項啟蒙很重要
    文|文兒最近接到朋友來電話吐槽「別人家的小孩」。沒錯,通常別人家的小孩都是學霸,都是讓人佩服的存在,朋友如今已經工作好幾年了,依然還在羨慕「別人家的小孩」,這個小孩只有12歲。科學的說,語言學習不易,但對於嬰幼兒,他們卻具有自然賦予的語言學習能力,有專家指出,每個嬰兒剛出生的時候可以分辨世界上所有語言的發音,0-2歲是開始語言啟蒙的最佳時機。
  • 童年親職化:被迫「懂事」的人,別忘了安撫你的「內在小孩」
    在一定情況下,親職化會給當事人帶去不同程度的傷害,但也會塑造一些良好的品質,比如有責任心或者擅於照顧他人。 因此,親職化並非完全負面。但對於孩童和成年後的他們來說,有可能是災難性的。他們必須在責任和規矩、遊戲和樂趣之間找到平衡。 親職化的人也需要滿足他們「內在小孩」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