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檔冬日美食#在寒冷的冬天,大伙兒對於美食的選擇好像除了火鍋還是火鍋,西餐倒是給人一種高冷的感覺。殊不知,外表冷豔的人兒,往往都有一顆火熱的心和溫暖的故事。用精緻豐盛的異域美食來治癒中意軒冬天怕冷不願意出門的宅男病。
說到濟南的松果西餐廳,這是一家在泉城開了10年之久的老牌西餐廳,對於愛吃西餐的朋友而言,松果之於濟南也許就像紅房子之於上海,許多人是第一次在這裡以親民的價格吃到了正宗的西餐。歲月變遷,光影的流動,讓濟南許許多多的西式餐廳來了又去,浮華背後,松果西餐廳卻是歷久彌新,由山師東路一家店擴張為四家店,得到了喜歡它的食客的認可。
說到吃西餐,也許許多人和中意軒最初一樣,以為西餐便是《唐頓莊園》裡那種森嚴的等級,正襟危坐,各種禮儀規矩。然而,生活已如此艱辛,治癒人心的美食又何必如此拘泥於繁文縟節,松果西餐廳便是倡導用休閒自在與包容的美食理念品味西式文化,來松果只要放鬆心情開開心心品嘗美酒佳餚就好,沒有太多形式上的講究。
西餐其實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並非簡單的牛排加意面就是「西餐」。西餐文化是相對於東亞而言的歐洲白人世界文化圈,西餐的準確稱呼應為歐洲美食,或歐式餐飲。正規西菜而言應包括了餐湯、前菜、主菜、餐後甜品及飲品。就像中餐裡分了川、魯、粵、蘇這些菜系一樣,西餐大致可分為法式、英式、意式、俄式、美式,地中海等多種不同風格的菜餚。
松果西餐廳在口味上屬於偏西班牙風格的混搭歐式西餐。
【環境】松木原色的色彩裝飾,低調的厚重深沉感,注重細節而不奢華張揚,歐洲簡約主義和廢棄主義相結合的設計風格,從寒風中推門而入,服務員面帶微笑熱情招呼著,這裡的空氣也暖暖的,餐廳裡飄蕩著輕柔好聽的英文音樂,濃濃的北歐小鎮風情,既有著正式西餐廳的舒適感,也有街邊小館隨心所欲的輕鬆氛圍。
進門右手邊的展示櫃裡,古老的打字機、老相機、放映機、縫紉機……散發著歲月的滄桑感,每一件物品似乎都寫滿了時光斑駁的記憶,有種濃濃的懷舊感,而歐式壁爐、漂亮的洋酒、精緻的擺件和可愛的泥塑則滿滿妝點出了歐洲小鎮的異域風情。
松果西餐廳優雅而安靜,在這個靜謐舒適的用餐環境裡,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味蕾上,當身體的放鬆與舌尖的驚喜同時到來時,體味到生活兩個字背後的閒散悠然。
【菜品】按照中意軒寫菜品品鑑的習慣,照例,有菜單的情況下先曬出菜單。
對於一家優秀的餐廳來說,光要求「好吃」肯定遠遠不夠,懂得廚師在食物上的細膩用心,才是對其努力的最大讚譽和尊重。亦是作為吃貨進階,「懂吃會吃」的必經之路。這次,中意軒就嘗試拋開用餐的繁文縟節,從西餐菜品本身出發,嘗試食材的選擇、搭配、口感、創意與風格等多個角度來寫一下在松果的品鑑感受。
前菜是一盤【奶酪拼盤】,奶酪是一種發源於西亞卻風靡歐洲的食品,就工藝而言,奶酪是發酵的牛奶;就營養而言,奶酪是濃縮的牛奶。因為奶酪不會含抗生素,所以奶酪比牛奶更加的受青睞。松果家的奶酪拼盤裡面是搭配三款奶酪:原產於義大利的帕瑪森乾酪(硬質乳酪),原產於瑞士的大孔,原產於法國的布裡(軟牛奶酪,中意軒最喜歡這款,口感軟滑細膩,外面有一層白白的奶酪菌)。乳白奶酪切成小塊條狀簡單造型,在色彩上搭配以綠色的薄荷葉,無花果布丁,核桃仁,紅色聖女果,中間是三塊蘇打餅乾,放在黑色長盤中。
西餐中奶酪搭配葡萄酒是天作之合,據說奶酪能令葡萄酒口感更加甜美圓潤,而葡萄酒則能剔除奶酪的腥羶味或黴臭味。雖然紅葡萄酒與硬奶酪搭配得很完美,但是紅葡萄酒中的單寧卻常常會影響口感,所以中意軒吃奶酪的時候選擇了更加柔和的白葡萄酒。奶酪的鹹味與葡萄酒的甜味互補,兩者關係平衡,吃一口奶酪,然後輕酌一口白葡萄酒含在口中,一邊低頭把玩酒杯,一邊細細感受舌上味蕾傳來的葡萄酒與奶酪混合的美妙口感和濃鬱香氣。
【鐵扒蔬菜沙拉】清淡爽口的蔬菜沙拉,用橄欖油煎過的雙孢菇、茄子片、西葫蘆片,配以生菜紫甘藍。沙拉的醬汁是廚師自己調配的,白色的雙孢菇吃起來很好吃,同時增加了營養搭配。
【海鮮藜麥沙拉】藜麥,是近兩年非常流行的一款類似麥粒的營養健康糧食,據說和魚肉在一起可以有效去腥!這道藜麥與海鮮搭配的沙拉食材豐富:金槍魚肉、西蘭花、玉米粒、葡萄乾、松子粒、聖女果……吃起來有藜麥清香和海鮮的味道,口感不錯,營養也豐富。
【塔帕斯】塔帕斯是西班牙語Tapas的音譯。看中意軒專門從各個角度拍了這麼多照片,就知道這是我喜歡的松果家的招牌菜之一。
塔帕斯在西班牙歷史上的進化吸收了來自許多不同文化和國家的佐料和影響。羅馬人登陸入侵西班牙,在東海岸引進了橄欖種植和灌溉技術。8世紀時北非摩爾人的入侵則將橄欖、杏、柑橘和香料帶到西班牙南部地區。後來,為西班牙政府效力的葡萄牙人麥哲倫發現新大陸,帶來了西紅柿、辣和不辣的青椒、玉米、豆類和土豆。這些作物都非常適合在西班牙的小氣候裡生長,也都濃縮在塔帕斯小小的「宇宙」之內。逐漸形成今天的西班牙著名小吃,西班牙國菜——塔帕斯,可以根據想法和創意任何組合。據說現在在西班牙的一些酒吧裡,塔帕斯甚至發展成為了一種比較完整而複雜的菜式。各式各樣的塔帕斯組合起來可以成為一頓完整的正餐。
我們這次品嘗的塔帕斯共有5種(名字見上邊菜單),組合在一起幾乎可以算做一頓正餐了,中意軒最喜歡布裡奶酪塔帕斯,烤得酥脆的麵包片打底(有點像法棍麵包切片),上面厚厚一層金黃榴槤醬,再上面夾一塊質感十足的布裡奶酪,最上面是黑醋醃製過的無花果。無需餐具和各種禮節,直接用手拿著,一口咬下去,麵包的焦脆,榴槤的香濃柔滑,布裡奶酪細膩鬆軟,最後加上無花果的甘甜點綴,每一種食材完美的搭配混合在一起,又各自發揮著自己獨特的味道,這口感太美妙了。還有金槍魚塔帕斯(上圖),煎的微焦金黃的金槍魚肉上邊點綴著醃製的甜菜丁,甜菜丁的清脆剛好平復了滿口金槍魚的過分油膩感,二者的搭配相得益彰。
本次中意軒最愛的前菜【法式鵝肝醬配布丁無花果】,首先在造型與搭配上,就看著非常舒服,精緻而美觀的搭配。透明小玻璃瓶裡裝著像巧克力慕斯般處理過後的鵝肝,上面淋有一層車釐子醬,和一顆去核的車釐子。吃的時候用小勺攪拌鵝肝和車釐子醬,充滿了果香味道沒有了肝臟的氣味, 厚厚的塗抹在烤麵包片上,吃進嘴裡,麵包片的焦脆帶著滿口的香滑細膩,這個時候挖一勺布丁和醃製的無花果,清爽的味道立刻衝淡了鵝肝的油膩感,用甜的食物解甜的食物的膩。
中意軒超喜歡布丁和無花果之間點綴的那一抹薄荷葉的生動綠色,無論造型搭配,色彩,食材都是可以給高分的!
【羅馬燴牛肚】採用的金錢肚搭配番茄醬,中意軒個人覺得牛肚時候有點硬,吃的時候略微塞牙,所以只吃了一口。不過也有小夥伴對這道菜讚不絕口,著就是人們常說的「適口者珍」吧。
【納傑兒煎香菇】據說一個名叫納傑爾的人創意出來的,喜歡香菜和香菇的中意軒大愛這道菜的靈魂食材,除了這兩樣食材,店家稍作改良在香菇上面散了一層用胡菜籽、奶酪粉等炒制的薄披薩餅皮碎,吃起來第一感覺有些像薯片,脆脆的,而下邊的香菇則厚嫩多汁,與上邊鹹香酥脆的餅皮在口腔中產生了鮮明的對比感,帶著香菜的清香味道,滿口的奇妙幸福感。
【西班牙海鮮飯】是西班牙經典的傳統主食,松果家上的是:西班牙墨魚汁海鮮飯 和 西班牙傳統紅花汁海鮮飯。米飯是經過了改良的五常大米香糯可口,中意軒覺得大部分吃慣了中餐的胃如果吃正宗西班牙海鮮飯很可能不習慣那種夾生飯的口感,松果家非常細心的根據國人口感改進了西班牙原風格的夾生口感。蝦的個頭很大,滿足感十足。這兩道飯本身都是濃鬱鮮香的,中意軒個人更偏愛墨魚汁海鮮飯,墨魚飯有墨魚肉很鮮,用大貝殼盛著吃很棒,儘管吃完後牙齒可能會染黑像喝了墨汁一樣。
【羅勒管面】中意軒第一次吃到這款通心粉,味道清淡雅致,「香草之王」羅勒的新鮮味道像剛從盆裡採摘下來的,上邊澆的醬汁是松果自己做出來的:橄欖油炒香的松子,馬蘇裡拉奶酪粉一起入攪拌機打碎混合,出來的醬便澆在上面。綠色管面中點綴著大顆粒的完整松子。無論是看上去還是品嘗起來,都有一種小清新的感覺。
【手工奶酪披薩配芝麻菜】最後的收官披薩。傳統義大利薄餅披薩,採用了中式小麥粉烤制出來,松果家自己做的奶酪~新鮮的奶酪口感很有韌性,據說拉絲可以拉到一米五長!奶酪味道濃鬱,奶香和和博餅的香氣四溢,如果不是前面吃的太多了,中意軒很可能會吃下一整盤披薩呢。
澳大利亞傑卡斯紅白葡萄酒,顏色清澈,芳香四溢,口感圓潤。
低調而內斂的松果西餐廳,精緻細膩而溫暖優雅,在這個靜謐舒適的用餐環境裡,耳畔低吟淺回的歐陸鄉村小調,忘到塵世的煩惱,三五知己好友把酒言歡,更多的精力放在味蕾上,當身體的放鬆與舌尖的驚喜同時到來時,細細體味到生活兩個字背後的閒散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