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導自閉症兒童吃飯、洗衣……她的託管所用愛點亮微光

2020-12-16 北青網

許個願吧!希望這樣的託管所再多一些……

暮冬時節,浙江金華婺城區竹馬鄉在連日陰雨後終於透出了一縷陽光。一顆紅石榴樹下,21歲的凡凡和「同學們」排成了兩隊,蹦蹦跳跳做著早操,在歡聲笑語中開啟了新的一天時光。

這看似平常無奇的場景,背後卻是不為人知的曲折和心酸。

凡凡自小就與常人「不同」,發育遲緩,智力也存在偏差。父母曾抱著希望,將凡凡送到學校,希望他和普通孩子一樣學習成長。可在同學眼裡,凡凡就是「怪異的存在」,當大家都在做早操,他就呆站在一邊,從不跟著做。

直到來到紅石榴愛心家園,才有了轉變。

紅石榴愛心家園是婺城區首家民辦殘疾人託管機構,這裡一共託管了22個人,年齡從16周歲到59周歲不等,主要是精神殘疾、智力殘疾、肢體殘疾的人群。

對於他們而言,人生是不幸的,註定要承受異於常人的痛苦,但又是幸運的,因為遇到了善良而又耐心的劉雲妹。

劉雲妹總是細心照料著這個大家庭。 受訪者提供

劉雲妹是紅石榴愛心家園的創辦人,也是一名黨員,今年46歲。談及創辦的初衷,劉雲妹說,「一開始就是為了給兒子找個去處」。

原來,劉雲妹的大兒子昊昊患有唐氏綜合症。「孩子5個月時,我們發現他的頭豎不起來,總是搖搖擺擺,後來到醫院才確診。」劉雲妹雖難以接受,但很快就選擇了直面困難,始終堅持沒有放棄對孩子的教育和訓練。在劉雲妹的悉心教導下,7歲的昊昊可以和同齡人一樣上學了。

2017年,昊昊從特殊學校畢業後,原本想去的特殊職高因為各種原因停招。思來想去之下,劉雲妹決定創辦紅石榴愛心家園,「我理解特殊家庭的壓力,希望用我自己的經驗幫助他們。」

想法是單純而美好的,過程卻是曲折而心酸的。為此,積蓄不多的劉雲妹從銀行貸款,才湊足了15萬元作為建設資金。

然而更大的困難還在後面,在尋找場地的過程中,許多房東一聽說要給精神殘疾的人居住,堅決不同意。接連碰壁的劉雲妹沒有放棄,終於在竹馬鄉西宅村的鐵路邊找到一幢3層的獨立民宅,作為愛心家園的基地。

2017年9月20日,是紅石榴愛心家園開園的日子。從第一年的9個人,到現在22個人,這個特殊家庭的成員越來越多,這也意味著劉雲妹肩上的責任越來越大。

對於劉雲妹而言,託管絕不僅僅是照料飲食起居,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社交能力,「要以人為本,激發他們的潛能,讓他們和正常人一樣活得有尊嚴。」

劉雲妹正在教導孩子洗碗,培養獨立能力。 受訪者提供

23歲的豪豪是來自「星星的孩子」。患有自閉症的他寡言少語,生活無法自理。20多年來,豪豪父母都是白天照料孩子,晚上上夜班掙錢。常年的日夜顛倒和流言蜚語讓豪豪父母產生了嚴重的心理抑鬱。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2017年,豪豪父母將孩子送到了紅石榴愛心家園。回憶起初見到豪豪的場景,劉雲妹印象深刻,「他剛來的時候,就一直走來走去,從不坐著,與人交流為零。」

「不要以為孩子是弱勢群體就以低標準去要求,還是要用正常的行為準則去培養。」於是劉雲妹就經常帶著豪豪逛超市,帶他參與公益行動,讓他儘可能多地與社會接觸,奇蹟也在慢慢發生,「慢慢地,他有了判斷和思考能力。路上有一灘水,他會跨過去,以前他不知道要躲避,直接一腳踩進去。」

如今在劉雲妹的耐心教導下,豪豪已經會獨立吃飯和上廁所,也會模仿大人洗衣服,走在馬路上也會靠右走。

這些看似平常無奇的事情,對於自閉症患者來說卻是奇蹟般的進步。

劉雲妹教孩子做簡單的手工活,體驗工作的成就感。 受訪者提供

當然,愛心家園的歲月不是永遠都靜好的,也曾出現過危險。

凡凡有偏執性人格障礙,一不順心就會發狂,甚至暴力打罵父母。一開始,劉雲妹試著糾正凡凡的脾氣,沒有滿足凡凡提出的要求,可沒想到惹怒了凡凡,直接拿起凳子砸向了劉雲妹,還將她的頭髮扯掉了一大把。

「當時我是挺傷心的。我全身心對他好,他好像完全不領情,出手很重。但是我也理解,畢竟是特殊情況。」劉雲妹並沒有因此將凡凡「拒之門外」,而是調整了教導方法。

有了這次的「教訓」,劉雲妹更加用心觀察每個人的情緒變化,通過家訪了解每個人的生活經歷,「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不能套用一個模式去教導,應該隨時觀察,及時調整方向進行引導。給他們一點時間,也給我們一點時間。」

平時,劉雲妹會帶著有動手能力的殘疾人一起幹點簡單的手工活換取收入,讓他們體驗工作的成就感,「你不能找太難的,太難的他們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反而適得其反。」

針對專注力差的,劉雲妹就會讓他們在二樓的小教室裡,坐下來畫畫、看書、玩拼圖,培養專注力。為了幫助他們融入社會,劉雲妹經常帶著他們走出去,參加助殘愛心集市等公益實踐,增強自信心。

劉雲妹的努力沒有白費,如今凡凡學會了做早操、郭郭學會了獨立製作點鑽畫、小祥在這學會了背誦《弟子規》……一點一滴的進步讓殘疾人親屬們感到不可思議,感激涕零。

這是發生在「另一個世界」的故事,閃亮而又溫暖。在一方黑暗之中,劉雲妹用愛點亮了微光,溫暖了這個特殊的大家庭,照亮了殘疾人的人生路。令人欣慰的是,愛正在蔓延。

附近村民也常來串門,其樂融融。 受訪者提供

「現在政府支持力度很大,好心人也很多。」劉雲妹告訴記者,現在愛心家園的開支都由政府補貼,符合條件的可以免費託養。許多好心人也會帶著禮物來看孩子們,附近村民也常來串門,每個人都變得更加自信和開朗了,「我相信有一天,他們會走出這裡,走上新的人生軌道,尋找到更光明的未來……」

作者:奚金燕

來源:中國新聞社

責任編輯:張琳(EN049)

相關焦點

  • 希望這樣的託管所再多一些…...
    紅石榴愛心家園是婺城區首家民辦殘疾人託管機構,這裡一共託管了22個人,年齡從16周歲到59周歲不等,主要是精神殘疾、智力殘疾、肢體殘疾的人群。對於他們而言,人生是不幸的,註定要承受異於常人的痛苦,但又是幸運的,因為遇到了善良而又耐心的劉雲妹。劉雲妹總是細心照料著這個大家庭。
  • 「點亮藍燈-關注自閉症兒童」公益活動在京舉行
    「點亮藍燈-關注自閉症兒童」公益活動在京舉行 2018-04-04 10:18:42   來源:中國網
  • 點亮星空,益起同行丨愛優餵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活動圓滿落幕
    2020年6月22日,是第18個中國兒童慈善日。瀋陽愛優餵科技有限公司攜手遼寧省公益基金會、瀋陽小海龜自閉症康復機構共同舉辦了主題為「點亮星空,益起同行」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活動,各方領導及工作人員、多名志願者到場,為康復機構的小朋友們帶去了節日的祝福和關愛。
  • 本周四晚全國十大名樓 為自閉症兒童同時點亮藍燈
    4月2日,為「世界關懷自閉症日」,全球有超過136個國家,10000多處標誌性建築物(數據來源Autism speaks 2015)曾為「星星的孩子」點亮藍燈,讓他們看到光,找到愛。作為全國十大名樓之一的城隍閣將在當天和其他九大名樓一起點亮藍燈,向自閉症的孩子釋放最大的善意和關愛。
  • 如何讓自閉症兒童學會吃飯
    大多數的自閉症兒童,但在多數自閉症孩子的身上表現的更為明顯,吃飯的時候一刻都不能安穩的坐在桌旁,跑來跑去。二、無法掌握用餐工具自閉症兒童的手眼協調能力差,不能進行一些精細的動作,因此自閉症兒童表現為選擇食物過於刻板單一,偏食、挑食行為嚴重。
  • 用藝術「點亮」星星 果味VC音樂會助力自閉症兒童藝術教育
    12月18日,由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金羽翼殘障兒童藝術康復服務中心及北京清河萬象匯(原五彩城)聯合主辦的果味VC音樂會在京舉行。金羽翼自閉症學員嶽亮與果味VC樂隊現場演奏了歌曲《白色羽毛2017》。
  • 2019年,自閉症孩子的6個微光小故事
    ①#微光小故事#一張特別的請假條。小西是微光中心其中一個#自閉症手繪師# 。平時是四個孩子裡最熱情的一個,樂於助人、工作認真、對自我要求嚴格。有時候說話比較快,讓人有時比較難知道他在說什麼,3年前剛來微光的時候,講話大家都聽不太清,也不懂他的意思。所以一直都在努力不斷改變自己的說話速度,現在已經與人溝通流暢了許多。
  • 為什麼自閉症兒童必須進行家庭幹預,家長該如何做?
    自閉症兒童康復之路只依賴機構可行嗎?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國內公認的自閉症專家鄒小兵說過:在整個幹預康復治療過程中,家長才是那個永遠不可缺席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家庭幹預治療中。在自閉症幹預診療走在世界前沿的美國,幾乎所有的機構都會把針對家長的培訓和幹預放在了至關重要的位置。
  • 攜手日月星辰自閉症兒童成長幫扶中心,校寶在線用愛治癒「來自星星...
    長久以來,自閉症兒童都像遙遠的星星一樣被孤立在人群之外,他們語言健全卻不能表達自我,他們與常人無異,但卻不斷的刻板重複、對周遭莫不關心……儘管如此,他們依然希望得到人們的理解、關注、尊重和接納,渴望像正常的孩子一樣受到這個世界的溫柔相待。
  • 關注自閉症兒童,這家企業很有愛
    五礦二十三冶發動全體員工加入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活動中,很多員工在送出玩具和文具的時候,還用便利貼寫上了自己的祝願。孩子背上了新書包。青年志願者為孩子們帶來了充滿童趣的詩歌朗誦。卡片上稚嫩、清晰的筆跡蘊含著真實而樸素的情感,自閉症兒童和家長將這樣一張張手寫的感謝卡片遞到五礦二十三冶青年志願者手中,一股溫暖湧上心頭。他們常被叫做「星星的孩子」,承受著內心深處無法探知的孤獨,他們的家庭因患有自閉症的孩子而陷入困境。
  • 「點亮星空,啟航童心」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專場演出元旦開演
    為了讓自閉症兒童及家庭感受來自社會的關愛和溫暖,也讓自閉症兒童近距離感受藝術的魅力,大船文化在2020年1月1日攜手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為來自來五彩鹿兒童行為矯正中心的200多組自閉症家庭舉辦一場主題為「點亮星空啟航童心」關愛自閉症兒童元旦公益專場演出。
  • 如何面對自閉症兒童?演員陳錦鴻當紅退圈,僅為自己的自閉症兒子
    父親用生命保護孩子演員陳錦鴻,放棄事業,一心為子同樣的是自閉症兒童,陳錦鴻的兒子就享受到了父親無限的愛!陳錦鴻,香港影視演員,年僅24歲就籤約無線,那時的他本靠顏值就能吃飯,卻依舊用敬業的態度讓行內人為其折服。他認為自己入行太晚,又沒有身後的演戲基礎,就堅持「笨鳥先飛」。那時的他為記住臺詞,將劇本抄個三四遍都是家常便飯,覺得自己表演得不夠好、不能讓大眾所喜歡,就在業餘時間向其他演員請教。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講解:不愛說話=自閉症? 如何預防兒童自閉症
    全球每 160 名兒童,就有 1 名自閉症患者,自閉症開始於兒童期,但會持續至青春期和成年,一些自閉症患者能夠獨立生活,其他人則有嚴重殘疾,需要終生護理和支持。     孩子不愛說話就是自閉嗎?   鑑於各種類型的宣傳,越來越多的家長知道了「自閉症」,也知道「自閉」的孩子不愛說話,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愛說話不等於「自閉」。心理學家表示,孩子不愛說話不等於「自閉」,不要盲目地給他貼上「自閉」的標籤。   兒童開口說話本來就有早有晚,有的一歲就開口說話,有的兩、三歲甚至四、五歲才開口。
  • 中國十大名樓杭州城隍閣為自閉症群體點亮藍燈
    中國十大名樓杭州城隍閣為自閉症群體點亮藍燈  【解說】2015年4月2日是第八個世界自閉症日,為響應世界自閉症日「藍色行動」,當天晚上8點整,杭州城隍閣攜手嶽陽樓、黃鶴樓等中國十大名樓共同為自閉症兒童點亮藍燈,呼籲更多的人群關注自閉症兒童。
  • 一個人的「微光」,點亮一縷書香
    懷抱夢想,內黃縣馬上鄉李石村的普通農婦李翠利,從2005年起在自家經營的小超市內騰空了幾節原本放置白酒的貨架,自費購書500餘冊,成立了傾注她心血與希望的「微光書苑」。10年來,在這個不足1000人的小村莊裡,超市已經開了5家,只有李翠利始終把超市最顯眼的位置留給愛看書的人們。   「美好人生從閱讀開始,讓我們一起讀書吧!」
  • 7歲男童被託管所老師拖行以頭撞牆 撞致腦震蕩
    由於父母忙於工作,每天下午放學後,林林都會被託管所的老師接走,等做完作業,再由家人接回家。去年12月25日,林林哭著被爺爺陳愛民接回家後,出現嘔吐發暈的現象,詢問後林林說,自己因做作業不認真,被託管所一名老師抓著衣領用頭部撞牆。經醫生診斷,林林為「蛛網膜下腔出血、腦震蕩」。目前,家屬為林林做了法醫鑑定。目前砂子塘派出所已介入調查,民警表示,鑑定結果出來後將做相應處理。
  • 4個自閉症孩子和他們的微光小故事
    ①#微光小故事# 阿藝的故事阿藝是微光自閉症藝術康復中心的#自閉症手繪師#之一,2016年來到微光接受藝術康復訓練,18年4月阿藝成為微光的一名正式員工,每個月領取著自己相應的勞動報酬和社保。②#微光小故事# 懂得分享的小西微光自閉症藝術康復中心一樓,放著一臺小型的彈珠遊戲機,仁仁可以說是這臺遊戲機的「頭號粉絲」了,超級喜歡它!今天孩子們表現好,王老師特別獎勵給孩子們一人一枚遊戲幣,可以用來玩遊戲機。
  • 自閉症丨當生命成為謎題,唯有愛才是謎底
    只因為一句話:她和我們不同,她是笨蛋,她有自閉症.....,再後來,她只待了一個學期就被學校「請」走了。我也失去了走進她的世界的機會。 那時的我對自閉症的了解甚淺,自然將她與笨蛋劃為一體,然而,如今回想,原來當年讓我止步的不是她是所謂的笨蛋,而是缺乏走進她的世界的勇氣......
  • 用微光點亮鄉村閱讀
    【人物】「微光書苑」負責人李翠利【故事】在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馬上鄉李石村,李翠利經營著一家便利超市。穿過琳琅滿目的日用百貨,超市裡「藏」著一個小小的圖書借閱室。12年前,李翠利創辦了「微光書苑」,免費供孩子們借閱,並自掏腰包獎勵孩子們學習。
  • 「小星星,共成長」——碧桂園粵東區域關愛自閉症兒童系列
    第一站,3月31日,碧桂園揭陽城市公司與揭陽市自閉症康復教育協會共同舉辦 「藍色行動·壹騎關愛自閉症兒童」的公益活動,通過公益騎行和邀請「星星」小夥伴繪畫旨,倡導關注自閉症,包容關愛自閉症兒童,守護閃爍著微光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