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自閉症兒童學會吃飯

2020-10-08 天津拓慧智元教育

大多數的自閉症兒童都在用餐上,或多或少存在些問題,如偏食、挑食、不能獨立用餐等等,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正確的處理,長此以往,不僅會導致孩子身體發育跟不上,營養不良,還會影響孩子以後的認知能力、自理能力的發展,阻礙日常的康復訓練正常進行。

一、就餐時多動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是兒童的天性,但在多數自閉症孩子的身上表現的更為明顯,吃飯的時候一刻都不能安穩的坐在桌旁,跑來跑去。

1、固定吃飯地點

家庭用餐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固定的地點,要讓孩子形成一個概念:這個地方是用來吃飯的,不能做其他的事。訓練初期,家長可以把餐桌放在牆角,讓孩子在裡面吃,起到半強制的作用。

2、固定吃飯時間

在固定的時間內吃飯,可以讓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生物鐘,到了時間孩子自然會感覺到餓,大大提高吃飯的欲望。孩子如果不隨便跑動了,家長一定要及時誇獎這種行為。

二、無法掌握用餐工具

自閉症兒童的手眼協調能力差,不能進行一些精細的動作,比如使用筷子,容易影響吃飯的心情,從而拒絕進食。

1、評估孩子對餐具掌握的熟練度

熟練的使用餐具與吃飯有著密切的關係,自閉症孩子的肌肉能力、協調能力都與正常孩子有差別,比如抓、握、捏、夾等等。此時要對孩子使用餐具的能力有所評估,挑選最適合的工具來輔助吃飯。

2、逐漸加強孩子精細操作能力的訓練

抓握能力訓練如抓單槓,手提重物;小肌肉運動能力訓練,如串珠、插木棍、夾豆子;手眼協調能力訓練,如穿線板、擺拼圖、點連線、走迷宮;雙手協調訓練,如擰瓶蓋,撕紙等。

三、挑食偏食嚴重

自閉症兒童嗅覺敏感,味覺過於遲鈍,有時他們依靠嗅覺而不是味覺判斷吃與不吃。因此自閉症兒童表現為選擇食物過於刻板單一,偏食、挑食行為嚴重。

1、家長要轉變觀念

很多家長因為對孩子過度的關愛,有時不僅不幫助孩子改變挑食、偏食的毛病,甚至還專門多做一些孩子喜歡的飯菜。自閉症孩子由於味覺或觸覺感知異常,加之有刻板障礙,所以只吃他認定的幾種食物,不能接受沒吃過的食品。如果家長不轉變觀念,不予以糾正,孩子的偏食、挑食現象就會越發嚴重。

2、減少飯菜數量

如果有一大桌子的飯菜,就給孩子提供了可以挑食的便利。適當減少飯菜數量並非是指少做菜,而是多做一點孩子不太喜歡甚至討厭的飯菜,或者將孩子喜歡的與討厭的菜混合在一起做,儘量減少他們挑食的機會。

四、容易受情緒幹擾。

自閉症兒童無法像正常人那樣控制自己的喜怒哀樂,經常在吃飯的時候表現的急躁不安,從而出現抵制吃飯的行為。

1、創造一個安靜溫馨的用餐環境

家長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和心理需要,在吃飯前放一點輕鬆和緩的音樂,使他情緒平靜,讓他從內心真正地喜歡在這樣自然、輕鬆的環境裡進食。還可以考慮布置與學校餐廳相同顏色的牆飾、相同大小的桌椅、相同款式的餐具等等,儘量讓孩子感覺輕鬆愉悅。

2、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吃飯的時候可以陪他說說話,給他講一些小故事,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把吃飯當做「順帶」事給做了。

相關焦點

  • 自閉症兒童到底能不能學會語言?
    曾經有人認為,自閉症的孩子是天上的星星,天上的星星不會說話,那麼自閉症孩子到底能不能學會語言呢?通常,對於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孩子,家長首先發現的是孩子異常的語言表現。比如詞語掌握比正常兒童少,不與其他人說話,拒絕交流等。語言和交流障礙是自閉症診斷標準中的首要特徵。
  • 家長如何巧妙應對自閉症兒童挑食
    孩子挑食、偏食是每個孩子都經歷過的階段,可是面對自閉症孩子的挑食,可能家長就有些為難了,因為面對普通幼兒,他們挑食有可能是因為飯菜不合口或者什麼原因,媽媽們都可以通過交流讓孩子表達出來,可是自閉症孩子他們不會說、不會表達自己內心的渴求,應該怎麼辦呢?
  • 科普|如何拓展自閉症兒童的興趣?
    但是,孤獨症兒童的興趣狹窄,只有當刻意加入相關元素,才能引發兒童的注意,因此,如何拓展孩子的興趣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自閉症兒童的幹預中,幫助拓展自閉症兒童興趣的需要這幾個步驟:01、確認自閉症兒童的喜愛的物品
  • 自閉症兒童家庭訓練:堅持、專業、協同
    自閉症兒童的康復之路艱辛漫長,一生陪伴照料自閉症兒童的家長要兼具父母、同伴、康復訓練師、護理人員等多重角色。 2、特殊教育的缺乏,自閉症兒童求學無門 由於自閉症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思維封閉、社交能力受損的情況,一般託幼園所和普通學校都拒絕接收自閉症兒童,這使大批生活在農村和小城鎮的自閉症兒童求學無門,終生無法接受學校教育。居住在大中城市的自閉症兒童儘管病情不同,也都難以進入普校上學,只能在特殊教育學校與智障或聾啞兒童一起就讀。
  • 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減少行為問題?
    進行教育訓練的一個重要基礎,也是他們參與到集體和社會活動中的一個必備因素,但是對於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來說,學會控制情緒是他們的一個很大挑戰。 自閉症孩子問題行為是家長們面臨的一個很大難題,自閉症兒童在思維、人際關係、語言溝通、智力等方面發展的嚴重不足,都可能是導致他們產生哭叫、跳鬧、自我傷害、攻擊他人等問題性行為,他的這些行為在很大程度上阻斷了別人與之交流的機會。
  • 如何訓練自閉症兒童上廁所?家長實操指南
    自閉症兒童的上廁所問題是家長們面臨的一大難題。那麼如何訓練自閉症兒童上廁所呢?這裡有一份針對家庭幹預的初階版指南。語言困難:自閉症兒童在語言理解及使用方面有困難。你不能期望一個自閉症的孩子使用廁所前會主動詢問別人。脫衣褲問題:有些自閉症兒童不會脫衣服和褲子。
  • 兒童自閉症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如何治自閉症
    兒童患上自閉症對父母來說無疑是天大的打擊,兒童自閉症形成的原因是什麼?父母都沒有自閉症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有?如何早早發現孩子是否有自閉症呢,兒童自閉症的表現是什麼?兒童自閉症的治療方法又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去了解一下吧。
  • 自閉症兒童如何進行遊戲康復訓練?
    孩子的社交障礙和刻板行為會導致他們在生活中無視規則,而在角色遊戲中有許多遊戲規則需要遵守,讓孩子參與角色遊戲可以較好地幫助他們學會遵守規則。 如果這個自閉症孩子有語言能力,可以讓他邊說邊做,模仿已經學會的角色遊戲。同時為防止自閉症兒童常有的總是重複做一件自己熟悉的事的行為,應鼓勵他多變換人物來完成角色遊戲。
  • 自閉症兒童家庭幹預訓練的三大策略詳細圖文教程
    自閉症兒童輔助交流工具看一些有字幕的電視節目,既可以閱讀字幕還可以鍛鍊聽力。通過同伴建模教自閉症兒童。許多自閉症兒童很難適應非自閉症兒童本能的情緒、動機和其他社會暗示。他們關心別人的感受,但是並不能完全理解人們為什麼會這樣做。會讓她們感到困惑。許多自閉症兒童能夠學會如何恰當地交流。他們可以明確地告訴他人他的想法,但並不是通過觀察而給出的。
  • 兒童自閉症是如何造成的呢
    現在自閉症兒童也在逐年的增長,現在也是屬於高危人群。自閉症疾病的影響是一生的因此也需要我們更加關注和重視,那麼就會有人會問到孩子的自閉症是如何造成的呢,下面由小童為大家詳細介紹,一同往下看。2、遺傳因素從自閉症患兒的表現來看,自閉症兒童在一出生就表現出了對人的冷漠,因此很難說他們的行為是受父母行為影響的。其次,國外有研究者發現在同卵雙生子中,如果有一個是自閉症,另一個是自閉症的比率也很大。
  • 如何與自閉症兒童相處 五個方法融入正常生活
    原標題:如何與自閉症兒童相處 五個方法融入正常生活  自閉症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它也是一種我們熟悉的兒童疾病,在孩子有了這樣的情況後,我們要合理的與孩子相處,特別是要注意日常生活當中治療和調理的方法。  如何與自閉症兒童相處  1、利用視覺教具和個人興趣激發孩子學習並保持注意力。
  • 自閉症兒童|如何讀懂來自星星的你
    (講述自閉症患者的電影《雨人》劇照)自閉症也稱孤獨症,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症狀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及行為方式刻板。2014年10月,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自閉症研究指導中心發布《中國自閉症兒童發展狀況報告》,我國僅0-14歲的自閉症患兒可能超過200萬人。
  • 患自閉症的孩子越來越多,如何預防兒童患上自閉症?
    所以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可能缺少對孩子心理的關注和教育,導致孩子患上了自閉症。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醫生許玲表示,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近年來發病率最高的兒童神經系統疾病,發病年齡常在2.5~15周歲。孩子患自閉症,不僅嚴重影響到正常學習、健康成長、生活自理,還會給家庭和社會也帶來嚴重負擔。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講解:不愛說話=自閉症? 如何預防兒童自閉症
    全球每 160 名兒童,就有 1 名自閉症患者,自閉症開始於兒童期,但會持續至青春期和成年,一些自閉症患者能夠獨立生活,其他人則有嚴重殘疾,需要終生護理和支持。     孩子不愛說話就是自閉嗎?   鑑於各種類型的宣傳,越來越多的家長知道了「自閉症」,也知道「自閉」的孩子不愛說話,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愛說話不等於「自閉」。心理學家表示,孩子不愛說話不等於「自閉」,不要盲目地給他貼上「自閉」的標籤。   兒童開口說話本來就有早有晚,有的一歲就開口說話,有的兩、三歲甚至四、五歲才開口。
  • 被稱作來自星星的孩子,自閉症兒童,你了解多少
    不過在父親最後的生命裡,大福如願在海洋館上班、學會了坐公交車、自己煮雞蛋,終於能夠靠自己生活了。「自閉症」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教授Kanner教授在1938年提出,當時是一項針對特殊兒童的臨床研究中提出了這個概念,隨後這個概念在學術上被公開使用。
  • 自閉症兒童情緒問題如何處理?教你正確應對孩子的情緒問題。
    原本媽媽是準備教軒軒練習吃飯,但桌上有他最不喜歡的蔬菜。軒軒不想吃大發脾氣,要找能滿足他各種要求的奶奶來。對於自閉症孩子(星娃)來說,「發脾氣」就好像是一種溝通方式,也是一種正常的負面情緒發洩。★ 遇到孩子的情緒問題該如何應對?這對於家長和老師來說,都是一門必修課。今天,行為組老師馮飛在Q博士課堂上為我們家長分享幾點應對技巧。
  • 如何解決自閉症兒童在與兄弟姐妹相處中出現的問題
    今天跟大家分享:自閉症兒童在與他們的兄弟姐妹相處中出現的問題如何解決上次我們講到了自閉症兒童跟兄弟姐妹相處會出現好多的問題,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跟家長們分享一下如何處理好自閉症兒童跟正常的兄弟姐妹相處。我們面對自閉症兒童心智的問題,千萬不要因為他的身材高大、年齡大,就忘記了他們是一個自閉症兒童,他們出現的是心理髮育問題,我們可以稱之為心理年齡長不大、不發展,也可以說他們是心理年齡成長的慢。打個比方,假如你的自閉症兒童已經八歲了,跟一個三歲的孩子在一起,你千萬不要把自閉症兒童看作是一個大孩子,他甚至比他三歲的孩子還要小。
  • 為什麼自閉症者對吃飯那麼「挑剔」
    自閉癥結構對這項活動的影響是巨大的,並且在很多方面都有影響。有可能是在自閉症者的某個發展階段,他沒有意識到自己餓了,並且,他用來理解他需要吃東西的參照物都是外在的。處於環境之中的。例如,自閉症者可能只想用他的藍色餐盤吃飯,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不是在吃飯。他可能只想吃媽媽做的義大利麵,因為姥姥做的並不完全一樣,即使都是按照相同的食譜做的。他可能只想用他的黃色水杯喝水。如果不是的話他就不喝了。
  • 自閉症治療康復訓練怎麼做?家長又該如何配合
    自閉症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因為他們的世界,對於我們來說,是遙遠的,而我們的世界對於他們而言,也是難以理解的。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1300萬自閉症患者,其中0歲到14歲的自閉症兒童有兩百多萬。自閉症的成因是個未解之謎,其可能與遺傳,基因突變,染色體,以及後天生長環境,孕期飲食,藥等等有關。
  • 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幸福童年快樂e站」發出四個倡議
    嚴安之3歲時就被診斷患上了自閉症,5歲前還不會說話,在爸爸媽媽用心引導下,一步步走出自己的世界,學會說話,學會自立,學會自信。嚴安之的成長故事讓很多家庭看到了榜樣,也給自閉症家庭帶來了希望。舞臺上,安之還邀請7歲的妹妹與他一起用流利的英語交流,並一起彈唱《真的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