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被辭教授寫信給周濟

2020-12-13 央視網

北大被辭教授寫信給周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4日 23:09 來源:

來源:新京報

鄒恆甫寫公開信給教育部長陳情;有同事稱其上課太少應被辭

  鄒恆甫  現年45歲的鄒恆甫1989年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自1990年至今長期供職於世界銀行發展研究部,被認為是留學海外中國經濟學家中最優秀的宏觀經濟學家之一,被稱為「中國現代西方經濟學教育第一人」,曾入選中國最具影響力的10大經濟學家。他曾在武漢大學等多所國內高校創辦經濟學研究中心,推廣現代經濟學。

  1999年,鄒恆甫受聘擔任北大光華管理學院.

  本報訊 昨日,世界銀行發展研究部經濟學家、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鄒恆甫,在博客上發文《我必須說話以捍衛中國普通大學教師的尊嚴、權利和自由》。這是他繼發給教育部長的公開信之後,在博客上第二次發文談及自己被開除事件。

  辭退理由之一是很少到校上課

  6月10日,鄒恆甫在給教育部部長的公開信中表示,他於4月6日接到北大光華學院院長張維迎的郵件通知。通知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4月4日院長會議決定,從2007年5月1日起,鄒恆甫將不再享受學院的任何待遇,並開除他在光華管理學院的教授職務,人事檔案移交北京大學人事部。

  鄒恆甫在公開信中稱,這個辭退決定是「院長殘酷對待手下教授」。

  在鄒恆甫公布的張維迎的電子郵件中,提到辭退的理由之一是,鄒恆甫幾年內很少到校上課。對此,鄒恆甫認為,他每年都給光華的學生上課,有的在家中上課張維迎並不知道,而且他還擔負著編輯院裡刊物的任務,這也算在課時裡面。

  學院一同事稱「辭得太晚了」

  昨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董老師表示,他覺得辭退鄒恆甫是院裡的正確決定,「如果說院裡做錯的話,那就是辭得太晚了」。

  董老師說,有些老師對鄒恆甫一直有意見,覺得他基本全年在國外,還要拿全額的工資,對其他老師是不公平的。他說,辭退鄒恆甫是院裡會議共同的決定,不是張維迎一個人的事情。

  他同時表示,鄒恆甫早期確實對光華管理學院作出了不小的貢獻,「但是不能因為以前做了貢獻就不來上課了」。

  另外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教本科經濟學的老師也表示,他兩年來很少看到鄒恆甫。對於鄒恆甫提到的某些教授比他在系裡的時間還少,該老師表示,鄒恆甫並沒有說出名字來,如果說出名字,可以對比一下。

  鄒恆甫提到的官僚治學問題,該老師說,官僚體制他們也能感覺到,但是就鄒恆甫被辭退這件事情上說,是否是官僚治學還值得商量,「總要有一個規則在」。他稱,在規則沒有打破之前,還是應該按照規則辦事。

  校方和學院暫未有相關回應

  在光華管理學院,許多學生認為這件事情,鄒恆甫不應該公開到網絡上。有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學生表示,鄒恆甫應該遵守光華管理學院的規定,「不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而在網絡上,很多網友對鄒恆甫表示支持,認為他是反體制的英雄。

  昨天,北京大學副校長海聞表示,他沒有興趣談此事,「no comments」。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曹鳳岐表示,在這個問題上不接受採訪。光華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則稱,他剛剛從外地回來還不了解此事,不方便談及。

  張維迎昨天的手機和電話都無人接聽,目前暫時難以了解他對此事的態度。北大人事部規劃與調配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稱,還沒有接到關於鄒恆甫事情的通知。

  ■ 對話

「我和張維迎沒有個人恩怨」

鄒恆甫表示,給教育部長寫信是要把官僚治校問題提到桌面上

  昨日,接受本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身在美國的鄒恆甫嗓門很大,語速極快。他說自己是湖南人,脾氣火爆。他在談話中常常哈哈哈大笑三聲,會說某某經濟學家連給他提鞋都不配。說到酣暢淋漓之處,他似乎是對著千百人在演講。

  「教育部長了解我的性格」

  新京報:你為什麼會想到給教育部長寫這封公開信?

  鄒恆甫(以下簡稱「鄒」):我收到張維迎的信很氣憤。他們院長不能這麼欺負中國的教授啊。他們為什麼要來撕中國知識分子的臉面呢。我就要站出來,為中國的教授說話。

  寫信給周濟,他是教育部部長,他了解我的性格。我如果有不當之處,他也一定會原諒我。

  新京報:看到張維迎給你的信中說的是,之所以讓你離開北大,是因為你上課時間不夠,還有在其他學校和機構辦學擔任職務?

  鄒:我比光華很多流動教授在北大呆的時間多多了。我在光華的地下室第五室上完課後,就在我五道口的家裡輔導我的研究生。他沒有看到我,就說明我在北大呆的不夠嗎?

  我在其他學校和機構辦學,他們都是知道的。這是我的自由,而且我辦學是免費的。我把我的才能貢獻出來,有錯嗎?

  新京報:那當時你和北大有沒有這方面的協議,比如說,每年必須達到一定的課時,以及不能夠擔任過多的其他學校的職務?

  鄒:沒有,怎麼可能有這些協議。當年請我過來的時候,張維迎自己在東方時空上說過,我答應到北大的那個晚上,他都高興得睡不著覺。

  光華有些教授四處去做講座,我從來不做那些所謂賺大錢的講座。我給光華的學生講課,而且還負責光華一份雜誌,這份雜誌是要算兩個課時的。

  「我早和張維迎坦誠交底」

  新京報:那你認為你被開除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鄒:這你去問維迎好了。

  新京報:有人說,你發這封信是學術圈的內鬥和個人恩怨?

  鄒:怎麼會是個人恩怨呢?我和張維迎沒有個人恩怨,我早就和他十分坦誠地交了底。這也不是內鬥,我是為了中國的教授能夠有更好的空間。

  新京報:你認為你的問題在中國學術界是不是個案?

  鄒:被領導的教授。我的例子不是單獨的一例。在中國的許多學校裡,領導對教授都是非常不客氣的。現在中國就是官僚治校,不是教授治校。

  說句實話,我個人好辦,我在全世界都能找到飯碗。我今年四十五歲,我的年齡加工齡(18年)已六十三歲。按世界銀行六十歲法則,我可以擁有所有福利和保障地在世界銀行退休。

  但想想處於跟我不一樣地位的全中國的大部分教授,當他們受到領導打壓時,他們到哪兒去找公道啊?所以,我一定要出來發表此公開信。我就不相信中國教育界會一直讓這種現象存在。

  新京報:那你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在哪裡?

  鄒:解決這個問題不是你我能做到的。最重要的就是能夠讓大學同行政脫軌,建立董事會制度。把官僚治校變成教授治校。

  「不要錢也希望回北大上課」

  新京報:你期待這封公開信能夠有怎樣的結果?

  鄒:我對公開信的結果充滿了信心。我想我這封信是教授治校走出的偉大一步。我將為中華民族所有的教授樹一面旗幟,哈,但願此公開信比我的武漢大學校友易中天還厲害。我的這封公開信肯定能為中國的學術體制轉變起到重要作用。

  新京報:你收到回信了嗎?

  鄒:哈哈,收不收到回信有什麼意義嗎?我寫這封信的目的就是要把官僚治校這個問題提到桌面上來,讓大家看到,能做到這一點就夠了。

  新京報:你覺得你還會回北大嗎?你還希望回到北大教課嗎?

  鄒:當然回北大上課。不要錢也上課。

「辭退並不是張維迎一人決定」

光華管理學院一位老師稱,公開信不能單靠說還需要舉證

  昨日,光華管理學院一位自稱教本科經濟學的老師,接受本報記者採訪,談了對「鄒恆甫事件」的看法。

  新京報:你對鄒恆甫發表公開信的事情怎麼看?

  老師:說實在的,我這兩年很少看到鄒恆甫來光華上課。當然了,如果是按照他信裡所說的,有的課是在家裡上,我沒有看到,這是另當別論的。

  取消他在院裡的資格是光華管理學院的決定,並不是張維迎一個人的決定。但是因為我沒有參加這個評定,所以具體怎樣決定的我也並不清楚。

  新京報:鄒恆甫在公開信中說張維迎不喜歡他呆在北大?

  老師:對,他在信中說他被辭退可能是因為張維迎對他有看法。但是,在我們看來,不能單靠說的。如果他說張維迎做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誰提出誰就要舉證。現在僅僅靠電子郵件是看不出什麼來的。如果他能拿出更詳盡的資料,我們才好去判斷。我們老師也想看一看這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是一定要有材料。

  新京報:那你怎麼看待鄒恆甫所說的官僚治學?

  老師:從張鳴到鄒恆甫,反映了高校體制的一些問題。但是什麼是官僚治學,如果說鄒恆甫認為院長經過院裡的決定讓他走是官僚治學。那麼我們就要問,這件事情怎麼才算不是官僚治學。是讓所有的教授來投票嗎?現在就有一個規則的問題。你進入這個體系,是要遵守一定的規則的。不能規則還存在,你就完全無視它。

  我覺得我們都生活在這個體制內,官僚體制確實存在。但是要怎麼來改變它。鄒恆甫作為體制外的人可以大聲疾呼,那我們是體制內的人,我們要在體制中慢慢來改變。

責編:張健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部長周濟闡述教育理念――
    本報北京3月27日電  教育部部長周濟今天說,現在的學生是充滿希望的一代新人,要努力成為「頂天立地有本事」的人。廣大教師也必須加強自身的建設,只有自身成為「頂天立地有本事」的人,才能培養出「頂天立地有本事」的學生。
  • 676分考上北大的鐘芳蓉成了「團寵」,北大歡迎,樊錦詩寫信鼓勵
    ,選清華還是選北大?受過樊錦詩影響的鐘芳蓉,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樊錦詩以前也是在北大的考古系完成學業,不得不說,偶像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後面還非常俏皮地說,在大學等你。好有愛的大學呀,讓人羨慕。
  • 教育部部長周濟活動報導集 --人民網教育頻道 中國最權威教育網站...
    教育部部長周濟:媒體,你們網絡當然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同時,我們也有一些信息系統,能夠有機會的話,還是要多走到下面去看一看。  人民網記者:您愛看人民網嗎?[詳細] 教育部部長周濟簡介  周濟,男,漢族,1946年8月生,上海市人,1976年7月入黨,1970年3月參加工作,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 周濟:任何國家會都有一批教學型大學研究型大學
    8日下午,教育部部長周濟做客新華網「兩會」訪談,就教育熱點問題與網民在線交。在回答網民的問題時,周濟說,任何一個國家總會有一批高水平大學,總會有一批教學型大學、研究型大學。有網民也指出像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佔用了大量的國家資源,導致一部分學校在應用分配國家教育資源方面更顯得不平衡,而投入不平衡,就不僅不是雪中送炭,反而拉大了差距。請周部長談談您的意見。  周濟:  這位網友可能對情況不太了解。我們國家在過去的十年多中發展高等教育上做了兩件事。
  • 周濟:中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大眾化發展階段
    教育部網站19日刊發教育部部長周濟的署名文章認為,目前我國高等教育規模已先後超過俄羅斯、印度和美國,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發展階段。數據顯示,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540萬人,是1998年108萬的5倍;高校在學人數2500萬人,毛入學率達22%.
  • 現場丨周濟:讓精益思想的光輝照耀中國房地產
    中交房地產集團副總經理周濟表示常態化機制可以理解為科學化、系統化、市場化、保障化。   周濟認為,年輕人的職住平衡的問題,不是通過買房實現,而是通過換房實現,「未來住房產權的獨佔意識一定會被打破,下一步隨著整個配套改革在改變住房投資和居住觀念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辭任港深醫院職位
    袁國勇已辭任港深醫院的職位,10月1日生效。1/2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10月出現離職潮,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一直擔任港深醫院臨床微生物及感染控制科主管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已辭任港深醫院的職位,10月1日已生效。
  • 樊錦詩寫信鼓勵報考北大的留守女生
    (☞ 此前報導)近日,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和北京大學顧春芳教授給即將迎來大學生活的鐘芳蓉同學送去了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的《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一書,圖書記述了樊錦詩在北京大學考古系的青春求學往事
  • 歷史學家耄耋之年請辭資深教授:為了得到自由
    這意味著,章開沅成為人文社科界首位退休的資深教授。章老說,現在的大學就像一座圍城,體制就是圍牆。「我想出去透透氣,所以先拆了自個的圍牆。」他帶頭自我革命,希望能夠打破學術頭銜終身制。他請辭的「資深教授」,是人文社科領域的最高學術頭銜。資深教授由高校自我評選,在教育部統一報備。資深教授享受與院士同等待遇,且同樣終身制。
  • 泉籍教授給毛主席寫信12天收到照片(圖)
    來永春參加養賢小學百年華誕慶典的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教授、博士及博士後導師鄭俊華,千裡迢迢從北京趕來參加校慶。  接受早報記者專訪時,鄭老回憶說,16歲時,他給毛主席寫了封信。沒想到10多天後,中共中央辦公廳就給他回信,並贈送一張毛主席的照片給他作紀念。「54年過去了,回信和毛主席的照片,我一直保存著。」鄭老說道。
  • 周濟:免費師範生服務年限不會縮短 十年都太少
    中新網3月14日電 教育部部長周濟今天接受中外記者集體採訪。有記者提問稱「有不少代表提出建議,希望免費師範生的服務年限時間可以縮短。」對此,周濟表示,十年都太少了,如果不願意從事這項工作,連十年都不想當,那就不要讀這個師範生了,可以讀別的。
  • 周濟:素質教育是「老大難」問題 多難都要推進
    周濟:人民日報的素質教育大討論搞得很好,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的大討論也得到社會特別是教育系統的高度關注。在這場大討論中,我的一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素質教育的確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廣泛共識。這種共識,可以說是實施素質教育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也增強了我們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信心。
  • 周濟:歡迎臺灣學生到大陸交流學習
    周濟:歡迎臺灣學生到大陸交流學習 2008年03月14日 16: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四日電 (記者 黃翔 索有為)中國教育部部長周濟十四日在兩會新聞中心接受記者集體採訪時表示
  • 給彭麗媛寫信的國際碩士研究生們見到了彭教授
    給彭麗媛寫信的國際碩士研究生們見到了彭教授 2019-05-30 2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6歲上北大29歲成博導,憑藉一封信,北大新生無人不認識她
    黃芊芊進入北大後,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她的人生才真正開掛。2010本科畢業後她反覆權衡後留在北大繼續學習,2015博士畢業後繼續在北京大學從事博士後的研究工作,2017年博士後出站留校經歷了助理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至今。
  • 北大院長姦淫傳聞涉事餐廳:我們清者自清
    新京報訊 (記者許路陽  蕭輝 李禹潼 實習生李曉波)昨日,針對北大前經濟學教授鄒恆甫實名認證微博稱北大院長、教授和系主任姦淫餐廳服務員的爆料,北大在官方網站上發表聲明回應稱,已成立專門工作小組,負責處理此事,並責成校紀委監察室立即就鄒恆甫微博中所涉及的內容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認真的調查核實。
  • 周濟要求要不折不扣落實中職生資助政策
    教育部部長周濟在漢強調  要不折不扣落實中職生資助政策  荊楚網消息 (楚天都市報) (記者陳俊旺 實習生鍾衝)今年秋季起,中職生也可享受每生每年1500元的國家助學金。昨日,教育部落實中職國家資助政策及2007年招生任務中部片區座談會在漢召開,教育部部長周濟在會上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財政部門要密切配合,不折不扣地落實國家助學金等資助政策。  周濟介紹,國家很重視中職教育,中職生國家助學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以中央財政為主。資助對象包括所有農村戶籍的學生和縣鎮非農業戶口的學生,以及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 北大法律人工智慧實驗室、北大法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第一屆北大法律與人工智慧論壇 | 學術會議
    )主持人介紹與會嘉賓致開幕辭張守文(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北京大學法律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法律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究中心建立的基本情況介紹楊曉雷(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法律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領導、嘉賓致辭葉靜漪(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祁國晟(國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曉海(北大英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北京大學法律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究中心副主任)
  • 她25歲是北大的學生,30歲是北大的教授,50歲是北大的校長!
    她25歲是北大的學生,30歲是北大的教授,50歲是北大的校長!一名學生,能留校任教,再當上校長,這樣的經歷可以說是相當少見,但也不是沒有,中國頂尖高校北大就存在這樣的情況,沒錯,可能有人已經猜到了,我們今天要聊的就是北大現任副校長——黃如。1969年11月,黃如出生在江蘇省南京市,祖籍在泉州南安。
  • 提出精緻利己主義者的81歲北大教授,曾考上北大卻拿到人大畢業證
    錢理群教授如今已經81歲,9歲的時候已經在當時民國的重要媒體中發表了人生第一篇作品《假若我有一雙翅膀》,他12歲的時候考入了南師大附中,在這裡讀完了初中和高中度過了人生中十分寶貴的6年時光,在17歲那年錢理群教授以高分成績考入到了北大,而且就讀的是北大最牛的新聞專業(中文系),改革開放後再次考入到了北大的研究生在我國著名的文史專家王瑤老師那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