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下午,教育部部長周濟做客新華網「兩會」訪談,就教育熱點問題與網民在線交。在回答網民的問題時,周濟說,任何一個國家總會有一批高水平大學,總會有一批教學型大學、研究型大學。
主持人: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一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目前我們的高校教育存在明顯的資源分配不公現象。
有網民也指出像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佔用了大量的國家資源,導致一部分學校在應用分配國家教育資源方面更顯得不平衡,而投入不平衡,就不僅不是雪中送炭,反而拉大了差距。請周部長談談您的意見。
周濟:
這位網友可能對情況不太了解。我們國家在過去的十年多中發展高等教育上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我們在高等教育的量上有了很大的發展,使學生人數得到了基本的保證。同時,我們還集中力量,用有限的財力建設了一批高水平的大學。我們的成就是很大的。我們實施了「211」工程、「985」工程。所謂「211」工程,是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高水平大學;所謂「985」工程,是1998年5月份,江澤民總書記在北大百年校慶大會上提出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們必須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我們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啟動了「985」工程。確實,國家的部分經費建設了一批高水平的大學,建設的成效是好的,取得了重大的成績。
現在世界上著名大學的校長我接觸了很多,對我們國家高等教育的發展,特別是對這批學校水平的迅速提高給予了高度評價。這對我們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真正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必須有一批高水平的大學。我們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也必須有一批高水平大學。其實高水平大學和大學有不同的類型,全世界都一樣,任何一個國家總會有一批高水平大學,總會有一批教學型大學、研究型大學。
我們國家還有一批高等職業學院,每個學校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所以這批學校的成就是很大的,一個數據可以看得很清楚。我們國家在十五期間和去年,我們國家的科技成果有三大獎:自然科學獎、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三大獎裡,我們的高等教育都佔到了50%以上。我們實際佔用國家的科研經費只有10%左右,但我們得獎是50%以上,這說明我們高等學校從事的科學研究是投資比較少、效益比較高的。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學校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說我們國家的自主創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是我們國家的利益所在,我相信大家都能夠理解。同時,這批學校的發展也帶動了我國高等教育的提高。我們常說,一馬當先,萬馬奔騰,現在就是這樣的局面。當然,我們希望學校有各自的定位,把學校辦得更好。
我們不要說和世界一流大學,就是和世界二流大學,甚至和國外很一般的大學相比,我們這些大學的投資還是非常少的。我們實際是花了很少的錢,辦了很大的事。在這個問題上,資源的分配我認為總體效果是好的。我們國家現在有2000所高等學校,有2000萬大學生,對這些學校的投入確實還需要進一步加大。但是我認為對這些高水平大學的投入,現在還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繼續增加。
很多人不太了解世界上高等教育發展的情況,實際上每個國家都在抓緊對這些高水平大學加大投資。因為這是一個國家保存科技實力標誌性力量,也是保持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力量。所以成就還是很顯著的。我剛才說一馬當先、萬馬奔騰,這些高水平大學的建設快速推進,把我們整個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水平大大提高了。現在我們這些學校在世界上的地位比以前是呈幾倍的提高,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責任編輯: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