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同侍衛下棋連輸七局,十天後侍衛身亡,康熙感慨說出八字名言

2021-01-15 騰訊網

康熙8歲登基,在還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的時候,就成為了清帝國的皇帝。這樣一位小皇帝坐在皇位上,自然引起權臣們的騷動,懷有不臣之心的人比比皆是。康熙皇帝在走向聖君的路途中,更像是打怪升級,一步步成為了千古一帝。

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面臨的對手一個比一個強大,但是他們都倒在了康熙皇帝面前,磨難是最能鍛鍊人能力的方法。康熙皇帝面臨一個個對手,每擊敗他們,就能獲得豐富的經驗,讓自己迅速成長起來。

一、從龍入關的鰲拜,小康熙的第一個強大對手。

順治皇帝英年早逝,留下四大輔政大臣,索尼雖然資格最老,但是只會和稀泥。四人中只有鰲拜年紀最小,而且身負兵權,漸漸權勢大了起來。鰲拜擊敗蘇克沙哈後,遏必隆也倒向了鰲拜,鰲拜大權在握。

索尼以養病為由,躲在家中,不問世事。鰲拜權勢煊赫,在朝廷各個部門安插自己的親信,開始為非作歹,兼併土地。小康熙看到鰲拜如此猖狂,心中有了剷除鰲拜的念頭。鰲拜這一關,是小康熙面臨的最困難的一關,還好康熙皇帝有外援。

在康熙皇帝最頭痛的時候,他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給了他巨大的支持。孝莊太皇太后給康熙迎娶了索尼的孫女赫舍裡氏,把和事佬索尼拉到皇帝陣營中。鰲拜權勢越來越大,不把小皇帝康熙放在眼中,任何自大帶來的都是滅亡。

擒鰲拜

康熙皇帝秘密訓練布庫,鰲拜認為康熙少不更事,只圖玩樂,對康熙更加放鬆了戒心。康熙八年,小康熙宣鰲拜入宮,就在宮殿上,這些小布庫們一起合力,將鰲拜制服。康熙皇帝制服鰲拜後,當即下達詔書,部分內容為:「鰲拜愚悖無知,誠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戰功,貸其死,籍沒拘禁。」

小康熙闖過了鰲拜這個關卡,獲得了豐富的經驗,正式掌控了整個清帝國。順治皇帝英年早逝,在康熙皇帝的帶領下,清帝國才走向了安定,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打下了清王朝盛世的基礎。

二、戰火燃遍半個清王朝,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亂。

在李自成大順軍和清朝軍隊對峙的時刻,吳三桂因為私人恩怨,迎奉清軍入關,決定了清軍和大順軍的勝敗。山海關大門洞開後,清軍火速入關,佔領了北京。李自成農民軍節節敗退,最終走向了滅亡。

順治皇帝在位時,讓吳三桂鎮守雲南。康熙登基後,吳三桂因功被封為平西王,吳三桂佔據川貴之地,漸漸成尾大不掉之勢。康熙十二年,康熙皇帝下令削藩,吳三桂擔心自己性命不保,於是起兵謀反。

平定三藩之亂

三藩之亂持續了5年時間,戰火燃遍大半個清王朝,最終在康熙皇帝的帶領下,清軍平定了三藩之亂。清軍攻破昆明,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被殺,吳三桂骸骨被挖出,在記載中:「從議政王大臣請,析三桂骸,傳示天下。」

相比較鰲拜,吳三桂這關,康熙皇帝過得輕輕鬆鬆。這時吳三桂造反,雖然範圍較大,但是多是被其裹挾,並不是真正忠心於吳三桂。吳三桂三藩之亂,興起的快,滅亡的同樣快。

三、沙俄支持噶爾丹,康熙三次御駕親徵準噶爾。

噶爾丹是個極具野心的人,他殺死哥哥繼承爵位,開始不斷侵佔臨近部落的土地。在噶爾丹作亂的前期,並沒有引起清王朝的重視。康熙十八年,噶爾丹兩次出兵,佔據了哈密和吐魯番,奏摺被送到康熙皇帝面前。

這時,康熙皇帝才了解到準噶爾部落,已經在同沙俄秘密聯繫,準備進攻清朝。康熙皇帝輕輕鬆鬆平定三藩之亂,但是噶爾丹勾結沙俄,又是難過的關卡。面對這種局面,康熙皇帝思路清晰,分而擊之。

康熙皇帝先是命人給沙俄送去信件,怒斥了沙俄同準噶爾勾結的行為,讓沙俄不敢再明目張胆的支持準噶爾。接著康熙皇帝三次御駕親徵,均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康熙三十五年,在康熙皇帝最後一次御駕親徵的時候,噶爾丹被殺死,在記載中:「數侵喀爾喀,聖祖三臨朔漠徵之,噶爾丹走死。」

噶爾丹被殺

經過這三個關卡,康熙皇帝被磨練成千古一帝,他在清王朝內部推行利國利民的政策,讓百姓富足,安居樂業。盛世已經展露了曙光,清王朝經濟、文化、軍事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四、千古一帝康熙,從小事見真章。

康熙四十二年,國泰民安,康熙皇帝去往木蘭圍場。在狩獵完成後,康熙皇帝想要同人對弈,棋盤擺好後,康熙連下幾盤,都輕鬆獲勝。康熙皇帝知道近臣都讓著自己,於是下令:「誰贏了自己,賞千金,官升三級。」

下棋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個小侍衛那仁福站了出來,說自己可以同陛下下一盤。康熙皇帝擺了擺手,讓那仁福在自己對面坐下,一番對弈後,那仁福輕鬆獲勝。康熙皇帝還不盡興,又同那仁福下了六盤,可惜是個七連敗。

這時康熙皇帝身邊的太監,告訴康熙皇帝,到打獵的時間了。康熙皇帝看到那仁福棋藝高超,誇讚了那仁福幾句,那仁福當即磕頭謝恩。康熙皇帝說打完獵,對那仁福再行封賞。

康熙皇帝一打獵,忘記了那仁福的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十天。等到康熙皇帝再次返回營帳,只見那仁福還在那裡跪著,已經死去了。康熙皇帝看到這一幕,自感是自己的過錯,對左右說:「君而無信,何以為君?」

那仁福

他命令讓那仁福的兒子接替父親的職位,官升三級,賞賜那仁福家人千金。這就是千古一帝的胸懷,自己犯了錯,就當眾承認。自己當初的諾言,言出必行,通過康熙皇帝對待一個小侍衛的態度,可見康熙皇帝千古一帝的風範。

相關焦點

  • 康熙下棋輸給侍衛,10天後發現侍衛遺體,康熙說出8字成千古名言
    下棋者,藝也。琴、棋、書、畫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藝術形式,成為一種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化形態。方寸棋盤,還具有磨鍊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振奮民族精神的作用。在中國古代,皇帝也很愛下棋。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便是與棋有關。作為清朝的第四任,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即康熙帝。他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 康熙下棋敗給護衛,10天後發現侍衛不在人世,康熙則道出千古名言
    古代人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下棋就成了大多數人的一種嗜好,而且還出現了許多與之相關的詩句和名言,這些詩都反映了人們對下棋的喜愛程度。古代,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很喜歡下棋,而關於下棋的事也還出現過許多故事,比如康熙曾和侍衛們下過棋,就產生了一個小故事。
  • 康熙和侍衛下象棋,半個月後看到侍衛的屍體,康熙愧疚不已
    下棋看對手,和皇帝下棋,則是一種「特殊」的學問。例如,李世民、朱元璋、康熙等帝王,都曾有和大臣對弈的故事流傳下來。 在眾人走過伊遜河,來到一座大山坡上時,康熙下令安營紮寨,讓大臣們休整休整。正在此時,康熙的棋癮來了,便叫來大臣李光地,二人下了一盤象棋。李光地為官多年,情商極高,連一個卒子都不敢吃康熙的,慘敗收場。
  • 康熙:一個愛好學問的皇帝,連身邊的侍衛都能引經據典_英名
    原標題:康熙:一個愛好學問的皇帝,連身邊的侍衛都能引經據典康熙,名玄燁,愛新覺羅氏。他八歲即位,康熙六年親政,是清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皇帝少有大志,少年時期就智除鰲拜,青壯年時期又平三藩之亂,收復臺灣統一全國,打擊沙俄、準噶爾等邊境勢力。不光武功可稱卓越,康熙文治之功也不可埋沒。
  • 康熙為什麼會把老十三圈禁10年,康熙晚年說出實情!
    老十三胤祥此人文武全才,早年帶兵打戰,兵法韜略非常懂,這個老十三在軍中素有威望,而且一身正氣,康熙對其也是非常喜歡,胤祥的出身不是很高貴,所以他自小和其他阿哥們比起來有點底氣不足,胤祥也從小就沒有爭儲君之心。
  • 雍正皇帝的養母——康熙皇帝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康熙皇帝可謂命硬克妻,一生立了三位皇后,都在青年時崩逝,自從康熙皇帝第三次喪妻後,他再也不立皇后了。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領侍衛內大臣、承恩公、國舅佟國維的女兒,佟國維是康熙的母親佟妃(孝康章皇后)的親弟弟,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康熙生母的親侄女,因此也是康熙帝的親表妹。孝懿仁皇后還有一個妹妹也入宮當康熙皇帝的妃子,她就是愨惠皇貴妃。孝懿仁皇后是什麼時候入宮的,入宮是什麼品級,史料上沒有記載。她是康熙十六年(1677年)被冊封為貴妃,不知道這是否就是她的入宮時間。
  • 最長的宮廷畫卷藝術珍品巜康熙南巡圖》
    晚清傾覆以後,第五、六、八卷由宮中散失下落不明,第二、四卷現在典藏於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第三、七卷現在典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其餘各卷仍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所典藏。第一卷 描繪康熙二十八年正月初八從京師出發的情景車駕從北京外城的永定門到京郊的南苑,畫面開始即為永定門,康熙一行已經出城,送行的文武官員,站在護城河岸邊。
  • 外國人是如何評價康熙皇帝的?
    而其中一位叫做白晉,來自法國,他曾給他的君主路易十四寫過一封關於康熙皇帝的信件,整篇通讀下來,會發現,白晉對康熙皇帝那簡直是心服首肯,推崇備至!也是因為這封信,能夠讓後人在史書以外的地方認識一下真實的康熙皇帝。從信中,我們可以對康熙皇帝的大體相貌有個大概的了解,白晉說他儀表堂堂,身材高大,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鷹鉤鼻,臉頰上有一些天花留下來的痕跡。
  • 康熙三大重臣,接連受到皇帝打壓,為何佟國維可以翻身
    納蘭明珠是滿洲正黃旗人,因為原本是御前侍衛,得到接近皇帝的機會,從而得到康熙重用。加上明珠的堂侄女,又嫁給康熙為妃,就是位列四妃之首的惠妃。有了這一層關係,使得明珠與康熙更為親近。眾所周知,康熙剛剛親政的時候,面臨許多問題要解決。在這種情況下,明珠被委以重任,幫助康熙排憂解難。
  • 九子奪嫡:康熙舅舅擁立八賢王被軟禁,康熙表弟擁立四阿哥被發配
    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時候,康熙皇帝將太子胤礽廢除,斥責他「不把祖宗的德行看在眼裡,不遵守他的訓斥,壞事做盡,不對百姓負責等」各種荒謬的做法,最終將他的宣太子之位廢除。之後,剩下的阿哥們便開始爭相向皇位發起進攻,各個皇子之間那是明爭暗鬥,格外的熱鬧啊,就連那些朝中的大臣們也湊熱鬧似的分化成了無數個陣營,都在暗地裡支持著自己看好的皇子。沒過多久,人人稱讚的賢王八阿哥,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取得了朝中很多大臣們的擁護和支持。
  • 康熙皇帝的景陵為何會埋葬48個妃子?只因他情深義重,打破常規
    康熙皇帝,八歲登基,在位61年,是我國歷代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死後葬於今天河北省遵化縣的清東陵。清東陵是清朝的帝王后妃陵墓群,共建有皇陵五座,有順治帝孝陵、康熙帝景陵、乾隆帝裕陵、鹹豐帝定陵、同治帝惠陵。他的景陵,從空中俯瞰,整體呈半圓形,地位高者靠前居中,地位低下者居後。
  • 康熙皇帝畫像復原圖神似周杰倫
    驚人的科技以及令人驚嘆的容顏,大家知道康熙死後的復原圖是怎樣的嗎?終露真面孔了,300多年前的康熙大帝復活在電腦上。我們一起來看下中國千年古屍 復原照吧。康熙,在古人還原中,主要依據頭顱骨、木乃伊乾屍的面貌,而康熙屍骨找不到,只能選擇康熙多幅密藏的宮廷肖像畫為依據,採用特殊的電腦軟體進行 還原,用繪畫還原這也是首例。
  • 「名人百科」盛世大帝——聖祖仁皇帝康熙(一)
    康熙皇帝的四位貴妃中就有一位是瓜爾加氏(瓜爾加氏是滿人十大姓氏之一,辛亥革命後滿人成滿族,多改漢姓關)。這位貴妃沒有生兒子,盛年時受康熙皇帝之命撫養早孤的孫兒弘曆(即乾隆皇帝),對弘曆—乾隆皇帝有養育之恩。為感念她撫育四子弘曆(即乾隆皇帝)的功勞,雍正繼位後尊其為皇考貴妃。
  • 康熙有97個孫子,為什麼一眼就相中12歲的乾隆?
    康熙六十年,這是歷史上著名的皇帝康熙帝在世的倒數第二年,也是在這年中康熙才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孫子弘曆。有一天還是皇子的雍正邀請自己的皇阿瑪康熙來自己家中賞花,拋開奪嫡之爭,父子兩人賞花倒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在賞花途中兩人相談甚歡,突然雍正就提出自己的孩子都已經虛歲十二了,至今還沒有見過他的皇爺爺,之前一直嚷嚷著要見,但一直沒有這個機會。
  • 歷史上,康熙皇帝一共娶了多少對親姐妹?
    加之,康熙皇帝就在位61年,一生嬪妃眾多,正史記載有名分的,就多達65位,後宮儼然是一個微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出奇的是,其中竟然有四對姐妹:這年康熙帝出於維護太子胤礽的勢力,再次啟任索額圖,任領侍衛內大臣。所以康熙皇帝為了籠絡索額圖,可能再次選擇了與索尼家族聯姻。小赫舍裡生前並未受封,其生育過的胤禨早夭後,便再未生育,於1696年病故。康熙念及是赫舍裡的妹妹,追封其為「平妃」。
  • 專家還原了康熙皇帝中年時期的照片,長相竟有些像這個明星
    康熙皇帝是清朝歷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也被稱為一代聖君,千古一帝。關於他的長相也是眾說紛紜,因為那個年代沒有照相技術,只有畫像。由於皇帝的特殊性,歷史上對於皇帝的長相也不敢多加評判。如今對於古人長相復原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通過古人的屍體進行復原,這種復原方法的準確性是比較強的,但是有的時候找不到屍骨,只能通過畫像用一種特殊的技術在電腦上進行還原,關於康熙皇帝的長相就是以畫像為依據在電腦上進行還原的。
  • 康熙的「福」字
    在街頭各種各樣的「福」字中,康熙御筆的「福」越來越成為百姓首選,相當部分原因是得益於十多年來清宮戲的持續繁榮,連我上小學的侄子談起康熙都能如數家珍地說出許多逸事,了解程度似乎不下於當今偶像明星。康熙「福」字好在哪裡?大多數老百姓說不出個所以然,只是覺得皇上寫的字帶著「龍」氣,當然就吉利了,可見權力崇拜往往比文化崇拜更有市場。
  • 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其文治武功成就很高,經過他的努力,終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康熙是皇帝,他自然是有皇后的,康熙的嫡後髮妻是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索尼的孫女)、孝昭仁皇后鈕鈷祿氏(遏必隆之女)、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國維之女)和孝恭仁皇后烏雅氏(雍正生母)。這裡要說的就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懿仁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她的父親是一等公佟國維。佟國維是清朝外戚大臣,是孝康章皇后(康熙皇帝生母)的弟弟。
  • 僅見過一面乾隆,為何康熙敢定他為隔代接班人?只因乾隆八字太好
    中國人十分講究命理,從生辰八字到姓氏筆畫,從面相到掌紋,都被運用到命理學中以卜算未來。歷史上的乾隆帝弘曆之所以在年僅12歲時就被康熙以一面之緣就定為隔代接班人,就是因為命理。當年,康熙在雍親王胤禛的邀請下,前往圓明園散心,在牡丹園中飲酒作樂、好生開懷。雍親王趁此良機將兒子們帶到康熙面前刷刷存在感。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如果讓康熙皇帝說普通話
    但廣西那時屬煙瘴之地,極其封閉落後,很多少數民族連漢字都不認識,語言不通,用文字也無法溝通,搞得柳宗元常常抓耳撓腮,以頭撞牆。  康熙不說北京話  清代的康熙皇帝無疑是屏幕上最重要的角色。人們熟悉的康熙皇帝完全是一個高大威猛的帝王形象,卻根本想不到,真實的康熙講話很可能同趙本山一樣,是一個操東北口音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