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12月8日,山東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鄧雲鋒在教育部發布會上透露,今年山東省高職錄取的36.8萬人中,2.4萬人達到本科錄取分數線。
鄧雲鋒稱,山東省建立了「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職教高考制度,職教高考本科錄取比例由6:1提升至4:1,中職學生升學深造比例超過70%。
鄧雲鋒還公布了一組數據:今年,山東全省中職招生錄取44.4萬人,比上年增加10.8%,2.5萬人超過普通高中分數線;高職錄取36.8萬人,2.4萬人達到本科錄取分數線。
「以前,一些地方出現了普職比不斷拉大的情況。通過一系列改革,山東普職比大體相當,職校招收低分生難題開始逐步得到破解。」鄧雲鋒表示,這是這些年來職業教育改革的結果,特別是職教高地建設政策紅利釋放的結果。
為什麼有這樣的結果?鄧雲鋒認為,職業教育中開展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訂單式培養讓學生們看到了希望,有了更高質量的就業。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山東職業院校的就業率仍然保持在90%以上。
「原來的職業教育為什麼不受待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天花板』,學生上到高職就結束了,沒有發展空間。」鄧雲鋒坦承,現在教育部構建起了中職、高職、職教本科相銜接的培養體系,下一步還有專業碩士、專業博士這樣的發展路徑,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大為增強。
此外,記者了解到,為建設充滿活力的「雙師型」隊伍,山東省還改革了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公辦職業院校績效工資水平可達到所在行政區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基準線5倍;學校對外開展技術服務取得的收入結餘,可提取50%以上用於教師勞動報酬,不納入單位績效工資總量管理;專業教師還可在校企合作企業兼職取酬。
鄧雲鋒表示,上半年疫情期間,17萬職校學生返崗支持近千家企業的復工復產;在山東加工製造、現代物流等8大快速發展行業中,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
新京報記者 馮琪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