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020-12-16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19年接收推薦免試生擬錄取名單公示

  經嚴格的初審和複試考核程序,我所擬錄取以下37名考生為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19年推薦免試研究生(含直博生),特此公示。 

  擬錄取名單報上級主管部門及教育部批准方為有效。 

序號 

姓名 

所在院校 

擬錄取專業 

推免類型 

朱瓊瑞 

上海海洋大學 

物理海洋學 

碩士生 

鍾卿文 

河海大學 

物理海洋學 

碩士生 

張鍵彬 

上海海洋大學 

物理海洋學 

碩士生 

劉爽 

哈爾濱理工大學 

物理海洋學 

碩士生 

歐陽雅婷 

中國海洋大學 

物理海洋學 

直博生 

周潤潔 

河海大學 

物理海洋學 

碩士生 

魏蘭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物理海洋學 

直博生 

黃宇業 

廣東海洋大學 

物理海洋學 

碩士生 

高廣 

河北農業大學 

海洋生物學 

碩士生 

10 

趙夢冉 

揚州大學 

海洋生物學 

碩士生 

11 

鄒鈺婷 

海南大學 

海洋生物學 

碩士生 

12 

吳巧靈 

廣州中醫藥大學 

海洋生物學 

碩士生 

13 

陳喆 

海南師範大學 

海洋生物學 

直博生 

14 

韋歆 

揚州大學 

海洋生物學 

碩士生 

15 

何茜 

華南農業大學 

海洋生物學 

碩士生 

16 

宋瑩瑩 

海南大學 

海洋生物學 

碩士生 

17 

龍婷 

海南大學 

海洋生物學 

碩士生 

18 

蔡健 

廣東海洋大學 

海洋生物學 

碩士生 

19 

李卓波 

廣東海洋大學 

海洋生物學 

碩士生 

20 

張良奎 

廣西大學 

海洋生物學 

碩士生 

21 

甘健鋒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生物學 

碩士生 

22 

汪靈 

成都理工大學 

海洋地質 

碩士生 

23 

郭建 

成都理工大學 

海洋地質 

碩士生 

24 

李春森 

成都理工大學 

海洋地質 

直博生 

25 

吳蘭軍 

長江大學 

海洋地質 

碩士生 

26 

王培鋒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地質 

碩士生 

27 

韓雪 

西安科技大學 

海洋地質 

碩士生 

28 

朱筱曦 

成都理工大學 

海洋地質 

碩士生 

29 

張成龍 

成都理工大學 

海洋地質 

直博生 

30 

商博文 

河南理工大學 

環境科學 

碩士生 

31 

郭安傑 

西南林業大學 

環境科學 

碩士生 

32 

龔鑫梅 

河北師範大學 

環境科學 

碩士生 

33 

趙靜靜 

河北農業大學 

環境科學 

碩士生 

34 

袁真 

成都理工大學 

環境科學 

碩士生 

35 

方揚 

中山大學 

環境科學 

直博生 

36 

劉大路 

廣東海洋大學 

地質工程 

碩士生 

37 

張喆 

河南農業大學 

環境工程 

碩士生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20年海洋科學暑期夏令營活動報名通知 為引導和激發青年大學生從事科研的興趣和熱情,零距離體驗感知海洋科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將於2020年7月中下旬舉行2020年海洋科學暑期夏令營活動。
  •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承認抄襲,啟動問責程序,退回...
    4月1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發布《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涉嫌抄襲調查處理情況的說明,該文認定涉事報告書部分內容與該所編寫的環評報告《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定性分析部分相同或高度相似,確實存在抄襲,對涉事報告書負責人徐玉芬及相關人員進行處理並啟動問責程序,處理結果後續將對外發布。
  • 獻給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新聞—科學網
    百舸爭流千帆競 乘風破浪正遠航
  •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回應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網站29日發布情況說明稱,對該項目環評工程師在編制報告過程中出現的嚴重錯誤致以誠摯歉意,將對該項目執行情況作進一步深入調查,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並及時公布處理結果。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網站截圖有媒體近日報導稱,據環評顯示,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多處出現湛江字眼,涉嫌抄襲湛江航道疏浚項目環評。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考研...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成立於1950年8月1日,是從事海洋科學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和新技術開發的綜合性海洋科學研究機構。
  • 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研究所招生簡章複試分數報錄真題答案考研經驗
    以我國目前最先進的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為代表的科考船隊,承擔了一系列重要的海洋科學考察航次任務,獲取了一大批有重要影響力的成果,深海探測技術及科學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使我國有能力真正走向深海大洋。同時,依託從近海到深海,從南海到西太平洋再到印度洋的科學考察研究,海洋所與「一帶一路」戰略沿線國家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
  •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調查小組 就深圳灣航道疏浚環評報告涉嫌...
    原標題: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調查小組 就深圳灣航道疏浚環評報告涉嫌抄襲開展調查深圳特區報2020年3月28日訊 3月28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發布《關於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示相關信息情況的說明》,表示已經成立調查小組,就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環評報告涉嫌抄襲進行調查
  • 美國Scripps海洋研究所Farooq Azam教授訪問南海海洋所
    美國Scripps海洋研究所Farooq Azam教授訪問南海海洋所 2014-09-09 南海海洋研究所   9月1至3日,應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
  •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仲院士考察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仲院士考察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人民網海口2月14日電 2月13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丁仲院士,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局長王穎,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黨委副書記高隨祥
  • 開設海洋技術專業的學校和研究所
    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聲學所、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國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國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 香港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設立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聯合實驗室
    新華社香港11月30日電 香港大學30日宣布,該校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於11月24日籤署諒解備忘錄,共同為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海洋環境而努力。雙方將成立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聯合實驗室,以促進內地與香港在海洋及環境等領域的科研協作。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大數據全球共享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數據中心新版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運行,面向國內外用戶開放共享數據資源,提供數據共享、匯交、應用及計算服務。中心通過門戶網站首次發布特色數據產品5套,包括:全球海洋溫度格點數據集、全球海洋鹽度數據集、全球海洋層結數據集、全球海洋熱含量數據集、基於廣義回歸神經網絡的全球海洋表層二氧化碳分壓數據集。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舉行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
    8月1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隆重舉行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結合疫情防控要求,海洋所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雲所慶」,紀念活動通過網絡同步在線直播。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院長韓恩厚代表中國科學院向海洋所成立70周年表示祝賀。
  • 南海海洋所特聘研究員林間當選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會士
    南海海洋所特聘研究員林間當選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會士 2020-11-19 南海海洋研究所 海洋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林間榮選。  AGU會士是國際地球與空間科學界的最高榮譽之一,是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地球與空間科學家聯盟,其6萬多名會員來自全球148個國家和地區,涵蓋地球、海洋、大氣與空間科學等領域。
  • 「大數據分析」中國科學院大學聲學研究所複試分數線報錄比分享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聲學所)成立於1964年,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的水聲學研究室、空氣聲學研究室、超聲學研究室和位於海南、上海、青島的3個研究站,是從事聲學和信息處理技術研究的綜合性研究所,總部位於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
  • 南海海洋所等在海洋環流研究中獲進展
    海洋作為氣候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其大尺度海洋環流在全球熱量、淡水平衡中起關鍵作用。那麼,在氣候變化背景下,海洋環流是否已發生顯著改變?海洋垂直結構變化是否與海洋環流變化同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LTO)王春在研究團隊博士付垚,聯合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德國基爾亥姆霍茲海洋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應用觀測數據對以上問題展開研究。
  •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回應環評涉嫌抄襲造假:將嚴肅處理
    對這一「錯得離譜離奇」的環評報告事件,深圳市交通局、深圳航道事務中心、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迅速表態,並表示展開全面深入調查。29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向羊城晚報記者通報了初步調查結果,稱該項目「採用以前完成的報告作為模板,提交了未完成的報告過程稿作為公示材料」,導致存在較多「湛江」字眼等。
  • 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始建於1950年8月,前身為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1959年1月擴建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多學科綜合性海洋研究機構。  海洋研究所主要以物理海洋學、海洋地質學、海洋生物學、海洋化學和海洋環境科學為基本學科,緊密圍繞著海洋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和全球變化這兩大核心問題,在「海洋動力過程及其資源環境效應」和「『藍色農業』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2個重點研究方向下,優先開展實驗海洋生物學與生物技術、海洋生物區系與生態、海洋環流及其相關動力過程、海洋地質動力過程與古環境等4個重點領域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研究。
  • 南海海洋所利用多重穩定同位素示蹤技術解析沉積物
    南海海洋所利用多重穩定同位素示蹤技術解析沉積物對海洋底棲魚類中重金屬鎘累積的貢獻 2018-12-10 南海海洋研究所   近期,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張黎團隊開發了一種多重穩定同位素示蹤方法,在實驗模擬體系中人為添加重金屬鎘同位素110Cd、111Cd和113Cd
  •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實驗6...
    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下水暨命名活動現場(央廣記者 官文清 攝)央廣網廣州7月18日消息(記者鄭澍 廖開迪 官文清)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下水暨命名活動今天(18日)上午在廣州舉行,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命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