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最悽婉愁鬱的一首詞,連用十四個疊字,愁緒品之不盡

2020-12-23 冬青讀詩

同為女子,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代社會,李清照這樣一個女子是一個異數,她精通書畫,通曉金石,尤精詩詞,是婉約派的代表詞人。更難能可貴的是,她一個柔弱女子,卻有巾幗不讓鬚眉的豪邁,國破家亡之際,面對不敢抵抗懦弱無能的朝廷,她發出了鏗鏘之音:"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歷經了國破、家敗、夫死、體衰等一系列人生重創,因此李清照的晚期作品已無早期作品的清新秀麗,而是充滿無盡的悽婉愁鬱。而聲聲慢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此詞在其夫亡後所作,是抒發家國身世愁之作。

李清照《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詞的開篇「冷冷清清「奠定了全詞的基調,一連用七組疊詞,既寫出了詞人所處環境的冷清,也寫出了她內心的感受。「乍暖還寒」,剛剛有了一絲的暖意,可是卻又立即消失殆盡,周遭的一切都透出一股晦暗冷清的寒意,獨自一人只會覺得分外悽涼。

「晚來風急」形象地勾勒出秋風的急切,也表達出了詞人身體上的感覺和內心的感受。「雁過也」,秋雨濛濛,天空中陰雲密布,飛過的大雁的顏色也是灰色調的,所以,無論是動態的鴻雁,還是靜態的天空都是黯淡無光的,勾起了詞人對逝去的愛人和離別的故土的思念之情,而在這悽涼慘澹的氛圍之中,詞人內心的愁緒更加厚重了。 「滿地黃花」呈現出了破敗與凋零之感,花瓣散落在風雨之中,給人滿目瘡痍之感,畫面中這僅有的一點色彩,反襯出了場景的冷清與黯淡。

通過描寫「酒」「黃花」「雁」「梧桐」「細雨」等,回憶生活的點點滴滴,咀嚼人生的苦澀味道。詞人所經歷的苦難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無法用字句來表達,因此《聲聲慢》中不著一個苦字,不寫一個難字,卻使人深刻地體會到了詞人心中無盡的苦楚。

曾幾何時,李清照亦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少女,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淘氣機靈的她,宛如飛燕一般,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十七歲的時候跑到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遊玩,忘記了回家,於是她有感而發,一闋《如夢令》如珍珠一般抖落在玉盤上:"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鴛。"

十八歲,她的愛情來臨了。

新郎名叫趙明誠,是當朝宰相趙挺之的公子,同樣的名門望族。他和她,既是青梅竹馬,又是門當戶對,論才學、容貌、家世,他和她不愧是天造地設的一雙。

記得當年冬青的老師在講這首詞時,說到她的丈夫的詞遠沒有李清照的好,可有時他也心高氣傲,不甘自己的才華在妻子之下,有一次,她的丈夫把他作的詞給朋友看,裡面就夾了另一首李清照的詞《醉花陰》,然後拿給好友陸德夫品評。

陸德夫說寫得都不錯。趙明誠硬要他選出一首最好的來,他就說:"只三句絕佳。"趙明誠問是哪三句,他回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闋名為《醉花陰》的詞是李清照寫給在外當官的趙明誠的相思之作,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思念、惆悵躍然紙上。

他是一個收藏家,他對古玩字畫的興趣絕不亞於她對詩詞的興趣。她理解他,於是她對他說:"不如我們寫一本關於古玩研究方面的書吧。"

就在夫婦倆埋頭創作《金石錄》時,"靖康之恥"發生了。舉國都在逃亡,李清照和趙明誠也不得不跟著逃亡。就在逃亡過程中,她最愛的人,趙明誠,染病死在了南京。

整天都在尋覓一切清冷慘澹,詞人不由感到極度的哀傷悽涼。乍暖還寒的秋季最難以調養。抬頭望,不經意間看到一隻南飛的孤雁,它發出的哀鳴劃破天際,這哀鳴也直抵她內心深處最柔軟的一隅,這隻孤雁啊不正是自己嗎?於是,心底的憂傷被一絲一絲的抽出來,越拉越長。

低頭看,黃葉落滿地,那可是凋落的殘菊嗎?院子裡,兩棵梧桐,像一對患難夫妻,可是她,落花人獨立。好不容易捱到黃昏,可是天又淅瀝淅瀝的下起雨來,這無邊的愁緒啊,何處發洩?

於是,她拿來筆墨,一字一淚地寫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又十年,李清照,這樣一位絕世獨立的才女,獨孤終老。

歷經人世浮沉,內心無盡的憂愁輕舟都已載不動。在《聲聲慢》中,李清照通過質樸的語言,細緻的勾畫,將滿腹的愁情傾瀉無遺。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得似往時。

相關焦點

  • 詞壇巾幗,李清照聲聲慢連用14疊字,清朝女詞人用了44個疊字
    前言李清照是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女性詞人,沒有之一。她的詞雖然傳世不多,但是佳作紛呈,處處經典。她的這首聲聲慢,是宋詞中罕見的善用疊字的作品,宋代張端義在《貴耳集》中評價說:此乃公孫大娘舞劍手,本朝非無能詞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疊字者.........
  • 史上最經典的婉約詞之一,開頭14個字足以驚豔萬古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李清照的一首經典婉約詞,這首詞是婉約詞中最經典的神作之一,僅僅開頭十四個字就驚豔了千年,甚至足以驚豔萬古:聲聲慢宋·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宋詞發展至北宋後期已有婉約豪放之分,蘇東坡提出以詩為詞並大力提倡豪放詞風,詞壇多有效仿者,至南宋已風靡當時。而李清照卻是婉約詞最忠實的擁躉,她主張詞應注重協律,講究音律聲調的和諧美,她的詞善於運用錯綜變化的聲調韻律的不同節奏,來表達起伏變化的思想感情。這首《聲聲慢》最能代表李清照的填詞主張和詞作風格。
  • 秦觀很悽婉的一首詞,感嘆時光飛逝,物是人非,最後一句寫盡憂愁
    在宋詞的世界裡,主要分為兩個派別,一個是以蘇軾、辛棄疾等為代表的豪放派;一個是以李清照、柳永、秦觀為主要人物的婉約派。豪放派的詞讀起來氣勢磅礴,詞中多感嘆宇宙間天地萬物,又揭示了許多人生哲學與自然規律。而婉約派則不同,讀起來清新優雅、感情細膩,多敘事抒情。那麼接下來,成奕想為大家分享屬於婉約派詞人秦觀的一首很悽婉的詞,這首詞就是《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 不輸李清照《聲聲慢》,清代最慘才女所作,連用46個疊字令人稱絕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賀雙卿最經典的一首詞,也是她平生悽美之作,全詞連用23組,共46個疊字,句句令人斷腸。《鳳凰臺上憶吹簫》寸寸微雲,絲絲殘照,有無明滅難消。正斷魂魂斷,閃閃搖搖。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隱隱迢迢。從今後,酸酸楚楚,只似今宵。青遙。問天不應,看小小雙卿,嫋嫋無聊。
  • 十首最美的疊字詩詞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七組疊詞朗讀起來,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只覺齒舌音來回反覆吟唱,徘徊低迷,婉轉悽楚,有如聽到一個傷心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然而她還未開口就覺得已能使聽眾感覺到她的憂傷。而等她說完了,那種傷感的情緒還是沒有散去。一種莫名其妙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瀰漫開來,久久不散,餘味無窮。
  • 【文化】疊字出美詞,十首最美疊字詩詞.
    只覺齒舌音來回反覆吟唱,徘徊低迷,婉轉悽楚,有如聽到一個傷心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然而她還未開口就覺得已能使聽眾感覺到她的憂傷。  而等她說完了,那種傷感的情緒還是沒有散去。一種莫名其妙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瀰漫開來,久久不散,餘味無窮。
  • 疊字出美詞,十首最美疊字詩詞
    愁依闌幹,愁依闌乾等。▶古典君:這是極為精彩的一首疊字詞。詞的主題是思婦的秋怨,上片的時間是黃昏,下片的時間是夜晚。上片只寫黃昏的景色,抒情主人公並沒有出場,但她的孤單、寂寞、哀愁,盡在蕭索的景色中。下片寫思婦在夢中與丈夫團聚,好夢的來臨沒有先兆,好夢消散也無緣無故,她只能如往日一樣,愁依闌幹,苦苦等候。
  • 李清照非常大膽新奇的一首詞,開篇就是7個重複字,精華全在此處
    眾所周知,詩歌創作最忌諱用重複字。一首詞作中,詞人總是儘量避免重複使用某一個字或者某一個詞語。如果實在避免不了,也會儘量選用一些意思相近的字或者詞語來代替:如用嬋娟,銀鉤,玉盤,素娥,金輪等等來代指月亮;用長娥,春黛,遠山,翠羽來形容女子的眉毛等。
  • 愁愁愁愁愁愁愁——李清照《聲聲慢》
    愁愁愁愁愁愁愁——李清照《聲聲慢》李清照《聲聲慢》詞意圖
  • 兩首風格迥異的疊字詞曲,一首悽美,一首活潑,你更喜歡哪首?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開篇14個字7組疊詞,把情感的基調說得透透的,還有什麼悲苦的詞語能代替「悽悽慘慘戚戚」?
  • 李清照最經典的一首詞,開篇便驚豔千年,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公元1129年,趙明誠因病去世,當時李清照四十六歲,隨後金兵入侵,李清照追隨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東,飽嘗顛沛流離之苦。丈夫去世,境況極為悽涼,一連串的打擊使作者嘗盡了顛沛流離的苦痛,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於是寫下了這首《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 疊字詩詞之美,讀來盪氣迴腸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女詞人李清照的《聲聲慢》就連用十四個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篇末又加四疊字:「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成為填詞中前無古人的創新,歷來為詞學家們所津津樂道。
  • 高考心理輔導:陽光總在風雨後,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李清照
    【作品鑑賞】《聲聲慢·尋尋覓覓》作者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為沉鬱悽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悽涼的景況。此詞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這首詞起句便不尋常,一連用七組疊詞。
  • 品讀93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聲聲慢》是李清照晚年名作,詞作抒發的不是閨怨閒愁,而是在金兵入侵、國土淪喪、人民流離失所、朝政腐敗的社會背景之下產生的。這就使這首詞的感情色彩有了時代依託,有了現實性和社會性。因此,《聲聲慢》堪稱千古絕唱。
  •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在中國古代很少有以文才而名垂青史的女子,而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她是詞中之大家。明代文學大家楊慎在《詞品》中寫道:「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
  • 李清照最難模仿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一次傷心一次
    而今天欣賞的這首詞是李清照人生後期的作品,詞人南渡離開故土,懷有家國情懷的她日漸消瘦,丈夫去世無疑給她雙重打擊。李易安經歷了顛沛流離、國破家亡的悲痛後,在舉目無親的深秋寫下了這首悽涼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短短十四字是詞人感情疊加的表現,李清照獨坐窗前,面對眼前的蕭瑟秋景,不禁發出深深的感嘆。
  • 這是李清照唯一的一首悼亡詞,思念之情連綿不絕,道盡人生孤寂
    悼亡詞是詩歌中常見的題材,大多數是男子思念亡妻所作,《詩經·邶風·綠衣》是中國文學史上傳世最早的悼亡詩:綠兮衣兮,綠衣黃裡。心之憂矣,曷維其已!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絺兮綌兮,悽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 李清照詩詞賞析聲聲慢
    《聲聲慢》這是李清照南渡以後的一首震動詞壇的名作,我們一起看看下面的李清照詩詞賞析吧!李清照詩詞賞析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賞析丨孫紹振:疊字寫清愁——李清照《聲聲慢》品讀
    李清照的《聲聲慢》巧妙地運用疊詞寫出了憂愁的心緒,福建師範大學孫紹振教授認為,詞評家們經常被這首詞疊字的韻律「迷了心竅」,而忘了疊字運用是否成功在於與表達的情感能否高度和諧
  • 疊字詩詞,美的已不止是字
    愁依闌幹,愁依闌乾等。  這是極為精彩的一首疊字詞。詞的主題是思婦的秋怨,上片的時間是黃昏,下片的時間是夜晚。上片只寫黃昏的景色,抒情主人公並沒有出場,但她的孤單、寂寞、哀愁,盡在蕭索的景色中。  下片寫思婦在夢中與丈夫團聚,好夢的來臨沒有先兆,好夢消散也無緣無故,她只能如往日一樣,愁依闌幹,苦苦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