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國考將近,相信很多同學已經開始「未雨綢繆」,不知大家是否還在為該如何備考而感到「蕉綠」?不用擔心,中公教育為你指點迷津。通過對近5年的國考題目進行總結髮現,邏輯判斷中的削弱加強題目屬於常考題型,如果同學有參加今年國考的打算,相信在考試中會與「他們」狹路相逢。人常言,狹路相逢「勇者」勝,但只有勇氣顯然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做「智者」。今天,中公教育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該如何做這一類題目。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可能性推理:已知一個前提,從而得出一個結論,得出結論的可能性p小於100%。
例如:小明很幽默,因此小明有女朋友。「幽默」和「有女朋友」之間無必然聯繫,小明可能有女友也可能沒有女朋友。結論的成立不是必然的,我們稱這樣的推理為可能性推理。
而所謂「削弱」,即「通過補充一個信息,以降低題乾結論成立的可能性」,也就是「做槓精」去抬槓。而「加強」則相反,「通過補充一個信息,去加大題乾結論成立的可能性」也就是「拍馬屁」。
那麼我們該如何去專業的「做槓精」和「拍馬屁」呢?
第一步,找到題幹的結論、論據,理清論證主線。
所謂結論,是指最終的觀點和主張。論據,是指得出結論的依據,理由。可以是客觀事實,也可以是道理原理。而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則為論證主線。
如前文所舉示例:
小明 很幽默 (論據)
↓ (論證過程)
小明 有女朋友。(結論)
第二步,根據論證主線進行「削弱加強」
一個標準的可能性推理有論據、結論以及中間的論證過程這樣三個要素,因此我們可以以從這三個角度入手去削弱加強。
「削弱」角度
論據角度:否定論據的真實性。如「小明不會講笑話,並不幽默」;
論證過程:切斷聯繫。如「幽默與是否有女朋友並無必然聯繫」
結論角度:用證據證明結論不成立。如「小明今晚去參加單身party,所以他沒有女朋友」。
「加強」則相反:
論據角度:肯定論據的真實性,如「小明曾獲得講笑話大賽第一名」
論證過程:建立聯繫;如「幽默的人都有女朋友」
結論角度:用證據證明結論成立。如「小明手機壁紙是他和女友的合照」
我們來做一個例題練習一下吧。
【例題】啤酒與人類健康的關係向來受到科學家關注。由於女性的手指骨骼會最先出現骨質疏鬆症狀,研究人員選擇對她們的指骨進行超聲波成像掃描。掃描結果顯示,常喝啤酒的女性和不喝啤酒的女性骨密度有顯著差異,前者的骨密度高於後者。所以,研究人員認為喝啤酒有助於女性預防骨質疏鬆。
以下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結論的是:
A.有喝啤酒習慣的女性大多喜歡參加體育運動,身體健壯,骨骼密度本來就相對較高
B.啤酒中含有的黃豆芽苷元是否能有效防止骨骼老化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C.啤酒中的酒精不利於鈣質的吸收,而缺鈣容易導致骨骼發育不良
D.每天喝200毫升啤酒的女性,其骨骼密度高於每天喝500毫升啤酒的女性
【答案】A
【中公解析】第一步:分析論證主線。
論據:常喝啤酒的女性比不喝啤酒的女性骨密度高。
結論:啤酒有助於女性預防骨質疏鬆。
第二步,分析選項。
A項:告訴我們,常喝啤酒女性大多喜歡參加體育運動,則很有可能是因為運動而不是啤酒引起的骨密度高,是在否定結論,具有削弱作用,保留。B項:告訴我們啤酒與骨骼老化的關係,而題幹討論的是啤酒與骨質疏鬆的關係,話題不一致,屬於無關選項,排除。C項:告訴我們啤酒與骨骼發育不良的關係,而題幹討論的是啤酒與骨質疏鬆的關係,話題不一致,屬於無關選項,排除。D項:告訴我們喝啤酒量多和量少與骨骼密度的關係,而題幹比較的是喝和不喝啤酒的人的骨骼密度,二者話題不一致,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
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