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想到黔東南,我總會想起了吊腳樓、風雨橋、盛裝跳舞的苗族姑娘,環佩叮噹間的眉目流轉,以及苗家阿婆就著溫煦的陽光,一針一線刺繡的安詳模樣,這一刻我的內心是柔軟的。
黔東南是一個神奇的地方,33個民族在這裡和睦相處,在黔東南的深山密林中之中,生活著一群特殊的人,他們被稱為陽光下最後一個槍手部落。
走進芭莎苗寨,走進古老寧靜的氛圍裡,岜沙苗寨是一個文化深厚的地方,這裡以「最後的槍手部落」入選地球上最神秘的21個原生態部落,也是唯一用鐮刀剃頭的地方。來到寨子前,能歌善舞的苗寨姑娘用歡快的舞蹈迎接我們的到來,男人的歡迎儀式就十分特別了,他們會鳴槍歡迎。
看著岜沙漢子一個個扛著槍,威武的樣子,很多人都會覺得好奇,這是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決定的, 岜沙苗族部落位於貴州省從江縣城南6公裡處月亮山麓,這是茫然林海中的5個寨子。岜沙人以打獵為生,持槍獲得了特別批准。
冬日的黔東南,下著雨行走在古樸原始的山寨,更有一番意境,鱗次櫛比的房屋依山而建,深山密林中的岜沙人,依然保持著不緊不慢的生活節奏。
走在岜沙苗寨的時候,會有一個很明顯的感覺,這裡的樹木參天,生長繁茂,在很多樹木上,還寫了消災樹、生命樹的字樣,這跟岜沙人的古老傳統有著莫大的關係,岜沙人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十分感恩大自然,他們認為,他們部落之所以可以平安生活,是因為繁茂的樹林庇佑,對樹木特別崇拜,把樹木當神祭拜。岜沙人說:「人來源於自然,歸於自然;生不帶來一根絲,死不帶走一寸木。」從古到今,岜沙從不濫伐樹木。
岜沙人的命運,也和樹木有著莫大的聯繫,在部落裡有著生也一棵樹,死也一棵樹的說法,每個岜沙人出生的時候,父母就會為他們種下一棵樹,等到他們死去的那一天,再用這棵樹做成棺木,人在樹在,所以說,這棵樹就是他們的生命樹,埋葬的時候,還會在他們的墳墓上種植一棵樹,象徵著生命的延續,這棵樹叫做常青樹。
現在的岜沙,依然遵循著古老的信仰,村民們缺油缺鹽,只是上山修剪杈枝或砍些枯樹,肩挑徒步到縣城去零售。
據歷史記載,岜沙絕無僅有的砍樹「行動」,還是在1976年,北京修建毛主席紀念堂 ,全國各族人民都踴躍投工獻料。懷著對主席無限敬重的岜沙人,毅然決定將寨前小山頭一棵全寨視為林中大神、直徑1.2米的千年香 樟樹 敬獻給毛主席紀念堂。現在岜沙還保留著這棵大樹的樹根,每年都會祭拜。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遊客會翻山越嶺來到深山之中的岜沙苗寨,就為了見識一下這個最後一個 槍手部落的風採。
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時身著自織的無領右開衫銅扣青布衣,直統大筒褲,青布褳,看起來十分像武俠小說中的人物,十分飄逸,他們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槍,上山打獵,下河打魚。爬山上樹如履平地,極擅長爬山打獵,衣食住行均取之於山林河谷,遵循著大自然的規律。
來到岜沙苗寨,蘆笙堂還可以欣賞到精彩的表演,在岜沙,男女婚前的戀愛既自由奔放,又無所顧忌,他們以歌會友,這時候,遊客也可以和岜沙的苗家姑娘互動,體驗一下岜沙苗寨的婚俗。
微雨中欣賞原汁原味的民族表演,吹蘆笙、跳舞,現場用鐮刀剃頭,感受芭莎人傳統的相親儀式,這些都是漫長時光中,沉澱下來的民族風情。最讓人驚嘆的,就是這裡的鐮刀剃頭風俗了。
岜沙每個男孩在7-15歲之間必須舉行一次成年禮,這也包括剃頭環節,由房族中的本家鬼師為他剃頭,梳成「戶棍」,完成祖上傳來的嚴格儀式,背上父親為他打造的獵槍,就標誌著他的人生進入了獨立的階段。
我們看到的岜沙漢子們,髮型都很特別,他們剃光周邊的頭髮,僅留下中部盤發為鬏髻,並終生保持這種髮式。據說,這種裝束是從蚩尤老祖時代傳下來的,也是迄今為止在中國所能見到最古老的男性髮式。因為這個髮型,民間有傳說,認為日本人的祖先是岜沙人,這個只是一種說法,目前還無法考證。
蘆笙堂現場的表演,還包含了鳴槍的環節,這一幕看起來十分壯觀。
岜沙漢子的舞蹈,大開大合,十分有韻律感,岜沙人崇拜太陽神,每次集會踩蘆笙,男女列隊面向太陽升起的地方,後退七步後才吹響蘆笙起舞,十分有儀式感,欣賞他們吹蘆笙、跳舞,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如今的岜沙苗寨共有505戶2548人,因為旅遊業的發展,這裡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演出結束後,我們想要合影,他們也會很配合。
在漫長的時光中,歷經歲月滄桑巨變,岜沙人和大自然和諧相處,讓這裡民風民俗與眾不同,他們鐮刀剃頭、祭拜古樹,遵循著祖先古老而神秘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