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陝西13歲少年被毆致死,母失獨;北京失獨家庭和獨居老人慘嗎

2020-12-13 智者觀社會

案例——《13歲少年被毆致死:一個單親媽媽的失獨之殤》

引言

2020年8月底的一天,陝西母親吳改霞的獨子小浩和同學出遊後未歸。5天後,小浩的遺體在山坡上被發現。後經警方調查,事發當天有6名未成年人對小浩進行了近兩個小時的毆打。該案已於11月26日正式移交延安市寶塔區人民檢察院。六名嫌疑人均為未成年學生,其中五名嫌疑人均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另一名嫌疑人因年齡未滿14周歲被交由家長監管。預計檢方將以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起訴上述五名嫌疑人。小浩家是單親家庭而且是低保戶。

北京我近距離接觸過的失獨人孫哥

認識孫哥是在10多年前,當時他40歲,是我們單位的消防領班。孫哥自稱是公安大學畢業,曾在某大型國企地產公司做白領。

我們是一家港資物業公司,我是物業主任所以和孫哥接觸較多,不久成了朋友。一次酒後閒聊談起了家庭,才知道孫哥怎麼由公安大學的高材生變為現在的消防領班。

孫哥39歲那年兒子因病致死,可謂中年喪子。受喪子打擊妻子和他離了婚,之後孫哥選擇離開了原單位,在家修整了1年,每日借酒澆愁。後來家人怕其沉淪,介紹其來物業公司上班。現在的孫哥人前基本看不出來喪子之痛,只是酒後談起才面露痛苦之色。

後來,我離開了那家港資物業公司,但一直和孫哥保持聯繫。1年後孫哥通知我參加了他的婚禮,娶了個29歲外阜未婚姑娘。不久後聽聞他生了個閨女,未去滿月宴,但給以電話祝賀。

人生難免遇到溝溝坎坎,生活中就是有酸甜苦辣,遇到事,儘量自己走出來,畢竟生活還要繼續,每天哭喪著臉沉淪回憶,只能越來越痛苦。家人的幫助關愛,自己的轉變,孫哥最終走出了喪子之痛,開始了新的幸福生活 。

獨居老人李大媽

李阿姨是我的街坊,70歲獨居在院裡的北房。她有1個兒子,但獨居卻20多年了。

她30多歲和愛人離婚獨自帶兒子,兒子很爭氣,本科畢業後留學美國繼續深造,後來就在美國娶妻生子定居了。我和她兒子是同輩,經常幫她做些雜活。也偶爾和她開玩笑「要是當年小亮像我一樣學習不好,您現在就兒孫環繞膝下了」

兒孫環繞膝下就好嗎?15號院老張頭倒是兒孫環繞膝下,可兒子啃老不工作,兒子、孫子都還得他養著。小亮要我去美國定居養老,可我去了半年不就跑回來了,那的治安差,家家幾乎都有槍,我膽小可不敢住。而且感覺個別當地人歧視有色人種,周圍也沒有語言相通的老鄰居幫襯,我才不在那住呢!

李大媽是個要強人,雖然年齡大了可也還耳聰目明,絲毫看不出老態。」那您再過幾年要是行動不便怎麼辦啊?」;」我早掃聽清楚了,社區老年驛站是政府為老年人設立的福利網點,我可以去那吃飯或者讓他們送過來,連碗都不用洗,比自己做還省事。再老了就去養老院,美國我是肯定不去,不用你小子擔心,拖累不了你。」哈哈,大媽,瞧您說的。

筆者感言

失獨並不可怕,要勇敢地走出來,畢竟生活還要繼續,如果年齡不大可以像孫大哥一樣組建新的家庭生養子女。像李大媽一樣的老人也不用擔憂,現今有多種養老方式:居家社區養老,敬老院養老,甚至新興的組團養老。

看了我的文章您還覺得失獨可怕嗎?人生總有一些風風雨雨,既然躲不掉,樂觀面對也不失一種好方法。歡迎評論區共同探討失獨或養老。

關注筆者,有事私信我,每日帶您:看人間冷暖,瞧世態炎涼,品生活百味。

個別照片截取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案例自中國新聞周刊

相關焦點

  • 郭乃碩代表:動態調整失獨老人補助,建立失獨家庭互助平臺
    失獨家庭普遍存在經濟狀況不好、心理健康狀況較差、患病率較高和照顧資源缺乏等特點。目前中國至少有100萬個失獨家庭,且每年以7.5萬個的數量持續增加。其中70%~80%的失獨父母存在精神創傷或心理障礙,近半數患有抑鬱症,慢性病患者超過六成。
  • 百萬失獨家庭自尋養老路 部分入住寺院度晚年(圖)
    有一年,外出跑手續,昌法遭遇車禍,同車人1死4傷,昌法雖說保住了性命,但右腿肌肉萎縮,至今留有13根鋼釘,走路一高一低。2000年春節前,昌法到南京去看望一位老居士,推門進屋,卻見室內汙濁不堪,85歲的傅永慶老太太獨居,其情可憐。再一探問,傅永慶老人竟然是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原本照顧傅永慶的街坊鄰裡,逐漸因城市改造拆遷各奔東西,留下吃齋念佛的老太太孤苦伶仃。
  • 失獨家庭生存狀況調查——我們的晚年何處安放?
    「失獨者的內心很難接近,他們白天可能像正常人一樣,一到晚上會整夜睡不著。」北京失獨老人心理危機求助專線的創辦者徐坤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在接觸過100多個失獨家庭的志願者先鋒眼裡,失獨者更願意自己療傷,或抱團取暖,「他們既渴望社會關心,又怕關心,他們會給自己做一個硬硬的殼,不讓外人觸碰。」先鋒說。
  • 湖南計生幹部出版《中國失獨家庭調查》,呼籲「失獨不失愛」
    來源:澎湃新聞 4月15日,韓生學的報告文學作品《中國失獨家庭調查》在北京出版發布。
  • 怡欣:讓失獨老人發揮餘熱,創造價值
    6月3日下午,記者走訪了位於長沙市開福區的長沙市怡欣心理服務中心,其開展的「微孝天使」失獨老人關愛服務項目正是致力於為失獨老人提供心理介入,協助其重回正常生活的服務項目。(開展集體活動)「我們主要是對開福區望麓園街道的20戶失獨家庭展開服務,滿足他們的需求,解決他們的問題。」
  • 鎮江開心果公益攜手愛心企業組織失獨老人暢遊句容
    失獨老人在11名志願者(3名開心果志願者及為老人提供醫療保健服務的大路鎮衛生院醫療志願服務隊負責人魏玲跟隨旅遊大巴車)護送陪伴呵護下,暢遊句容得撒石磨豆腐村、茅寶葛園,飽覽寶華山景區、拜謁了名揚中外、歷史悠久佛教第一律宗隆昌寺,老人們興致勃勃遊逛了古派建築林立的千華古村景點,觀看了風格各異的民俗表演;旅途中老人們等吃著蜜桔、嘗特色小吃,喝養生茶,真正體驗了一把句容田園山水風情,姚橋鎮仲寶村77歲的孤寡獨居老人仲小馬還興奮地唱起歌來
  • 千萬失獨家庭養老困境如何化解
    文/張貴峰  春節假期結束了,有一些特殊的家庭卻因為永遠等不到子女回家而黯然神傷,他們被叫做「失獨家庭」。人口學家預計,我國失獨家庭未來將達到一千萬。民政部表示,失獨老人將參照三無老人的標準,由政府來供養。
  • 市政協調研我市失獨家庭養老情況
    【本報訊】(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譙喜龍)10月11日,市政協副主席劉懷君帶領部分政協委員,對我市失獨家庭養老情況進行調研。調研組先後來到市老年公寓、城關區虛擬養老院兩家養老服務機構,實地了解我市失獨家庭保障及養老服務工作情況。
  • 困難失獨家庭做試管嬰兒能不能納入醫療救助
    但苑仁玉認為,每月1000多元的扶助金尚不足以保障失獨家庭的醫療和養老需求,更無法驅除失獨家庭的心理陰影和絕望。這100戶失獨家庭中,因身體原因需要長期吃藥的佔到65%以上,但幾乎100%的失獨家庭老人都有過住院經歷,有10%左右的失獨老人需要經常性住院,有個別屬於半失能,需要長期居家養護。擺在他們面前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倒下以後誰來管。
  • 第一批獨生子女還沒變老,100萬失獨家庭已經死去
    但對很多失獨家庭來說,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孩子沒了,家也就沒了,家也就散了。失獨,這是一個普通人所能承受的最大不幸。03時代洪流中,其實有千千萬萬個,像耀軍一家這樣的不幸家庭。早在2010年,中國的失獨家庭,已經超過100萬;而到2050年,中國的失獨家庭,將超過1000萬。
  • 新化鎮:關愛失獨家庭,反邪教知識送上門
    新化鎮:關愛失獨家庭,反邪教知識送上門 www.gxbszx.gov.cn  2019-12-30 11:02  閱讀:70110次  作者:黃美應  編輯:楊煜智  來源:新化鎮人民政府
  • 評論丨失獨家庭比高齡產婦更值得關注
    有些特殊的是,這是一位失獨媽媽,她31歲的兒子在6年前意外去世,為了找回生活的希望,夫妻倆在外奔走四年尋求受孕之法,慶幸的是,這位母親藉助試管嬰兒技術懷孕,並成功生子。12月24日晚,湘潭市中心醫院通過官方微信通報了這則消息。以62歲的高齡產婦身份老來得子,堪稱一個醫學奇蹟。在這則新聞的背後,網友紛紛為偉大的母愛送上讚美和祝福。
  • 失獨父母最怕病:獨自就醫悽涼 因醫生問候崩潰
    「失獨者的內心很難接近,他們白天可能像正常人一樣,一到晚上會整夜睡不著。」北京失獨老人心理危機求助專線的創辦者徐坤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在接觸過100多個失獨家庭的志願者先鋒眼裡,失獨者更願意自己療傷,或抱團取暖,「他們既渴望社會關心,又怕關心,他們會給自己做一個硬硬的殼,不讓外人觸碰。」先鋒說。
  • 《中國失獨家庭調查》新書發布在京舉行
    2017年4月15日,由中國人民公安出版社主辦、群眾出版社和《啄木鳥》雜誌社承辦的長篇報告文學《中國失獨家庭調查》新書發布暨籤名售書活動在北京舉行。《中國失獨家庭調查》系作者韓生學經過兩年多時間採訪而寫成的一部全面反映失獨家庭的報告文學作品。
  • 失獨老人享多項「優先」 醫療費用進行二次報銷
    在今年年初的市人代會期間,市人大代表李貞玲提交了「關於加強失獨老人優撫的建議」,呼籲關註失獨老人。李貞玲建議,建立健全失獨老人權益保障機制,設立專項保障基金,定期提供經濟補助,並將醫保政策向失獨老人傾斜,為他們提供必要的醫療保障服務。
  • 湖南懷化失獨者自建協會抱團取暖 官方態度中立
    「逢年過節都在說空巢老人,他們畢竟是有兒有女的,我們的處境誰知道呢?」元禾哀嘆。但這個工作並不容易,她為此多次去懷化計生委,希望提供懷化失獨家庭的名單,但對方總會以各種理由婉言拒絕。中國的失獨群體究竟有多龐大?國家從未公布具體數字。綜合各家媒體的報導,這個數字或超過100萬。
  • 蜀山區鼓勵失獨家庭再生育 做試管嬰兒最高獲萬元補助
    而在33年中不幸失去子女的老人,在經歷過失去唯一骨肉的痛苦後,如何走出失獨陰霾成為困擾他們最大的問題。5月19日,記者從合肥市蜀山區獲悉,該區一項政策將在全省「破冰」,用愛幫失獨老人走出陰霾,走向新生。
  • 拋開300萬房產看上海獨居老人
    這段時間,一位上海88歲的獨居老人將價值300萬元的房產贈送給水果攤主的事情,經媒體報導出來以後,立馬引起網友熱議。水果攤主小遊說,他已經贍養了老人10年,獲得老人贈予的房子也是心安理得。以後自己也會繼續履行贍養義務,也不會拒絕老人親屬前來探望。無論房產歸屬結果最終如何,巨大的養老命題卻是我們無法躲避的。
  • 廣州失獨家庭調查:夫婦住寺廟聽佛經內心才安寧
    「空巢」無人照料,手術無人籤字,領養無以為繼……孤苦老人希望政府能有部門出面,關心他們,讓他們有個依靠  跨越苦難,失獨家庭期盼扶助  嘀嘀嘀嘀嘀嘀凌晨1點,一句話從QQ群裡跳出來,「這麼晚了有人在嗎?」。
  • 「哀傷是愛」:失獨家庭心理重建調查
    一位40多歲的母親脫口而出:「有!已經買好藥了,就等這兩天交代好幾件事就走人。」說這句話時,她沒有哭聲,表現得胸有成竹。更錐心的是,這些數字並不是全貌。我國沒有失獨家庭數量的普查性數據,已有數據主要通過人口學方法進行間接測算。人口學家王廣州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測算,目前,中國失獨家庭數量超過100萬,預計到2050年可達8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