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陳道明,他依舊是那個追求「無用」之人,從容不迫,穩如泰山

2020-12-24 沐輕說

最近,火爆全網的影視劇《慶餘年》大結局了,觀眾們為精彩絕妙的劇情拍手稱讚之餘,也再次驚嘆於陳道明的演技,

那種眉宇間全是戲,舉手投足間彰顯帝王本色的氣質,演技之精湛令人暗暗叫絕。

回首三十餘載的演藝生涯,陳道明在喧喧嚷嚷的演藝圈裡,無疑是一股少有的清流。

他始終保持一身風骨,透著一種寧靜的氣質,無論周遭多浮躁,人心多功利,他依舊是那個追求「無用」之人,從容不迫,穩如泰山。

無用,方得從容

陳道明在業界的知名度和實力有目共睹,但他並沒有像很多明星一樣忙著開公司、拼命接戲,

相反,他熱衷於去做一些「無用之事」。

在不拍戲的時候,陳道明更喜歡待在家裡讀讀書、寫寫字,彈彈琴、下下棋,或者是給妻子女兒做點針線活兒。

他在書裡寫道:

「進入中年後,我迷上了畫畫。」「現在最喜歡抄寫《道德經》之類的古籍。」「我也會做點手工。糖人、面人,木工、裁縫,這幾項手工活我都還算拿手。」

所以有人這樣形容陳道明:他是中國最具貴族氣質的男演員。

不言而喻,恰恰是因為這些「無用之事」,讓他培養出一種獨特的氣質。

這種細緻靜雅的生活曾被馮小剛嘲諷為:「奇技淫巧以悅婦孺。」

可陳道明卻不以為然:「不做無為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深以為然。正是那一件件無用之事凝聚出的斑斕色彩,才得以映照出生活最本真的面貌,化作精神的養分,滋養著生命。

正如陳道明所言:「無用,方得從容。」

正因為無用,所以藏著從容的生活節奏,和抵達遼闊境界的生命哲學。

無用之用,才是大用

莊子在《人世間》裡講了一個故事:

一位木匠帶徒弟們去齊國尋找木材,路上看見一棵碩大的櫟樹,樹身比山還高,估計要一百人手拉手才抱得過來。因為異常的巨大,當地人當作神社供奉,十裡八鄉,前來祭拜的人絡繹不絕。徒弟們也蜂擁過去觀看,但木匠卻連正眼都不瞧地走了,他的徒弟大為不解,追上前問:「如此百年難遇的壯美樹木,為什麼師傅卻視若無睹?」木匠說,「這棵樹的材質,造船易沉,造棺材易爛,做家具易腐,造房子招蛀蟲......沒有任何用處。」到了晚上,這棵大櫟樹給木匠投夢說:「你說的那些有用的樹,都因為有用而被砍伐了。而我之所以能存活萬年,恰恰正是因為我的無用。」

莊子如是說:「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

人們一味的追求「有用之物」的價值,殊不知無用之物也有其價值。

很認同梁文道的一段話:

「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

那些年做過的一樁樁「無用之事」,諸如讀書、樂器、種花,看似無用,實則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人生,

經過時間的醞釀,厚積薄發,終會在某個階段在生命中產出不可思議的力量。

你活得不開心,是因為太有用

有句名言講:「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

在浮躁喧囂的社會裡,有不少人忙於奔命,為了房子、車子、票子、位子,

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閒不下來慢飲一杯淡茶,靜聽一場夜雨,

每天帶著一身的疲憊入睡,卻越發的空虛焦慮,不知快樂為何物。

有時候過得不開心,恰恰是因為活得太「有用」了。

吳曉波分享過一個故事,

他有一次到江蘇出差,遇到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商人。這位女商人,賺了很多錢。但她說:「我過得很不快樂。」吳曉波問:「那你喜歡什麼呢?」聽到這個問題,女商人突然怔住,然後眼淚滑落下來:「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原來,她的人生從小時候就被父母規劃著,不停地做各種卷子,不停地上各種補習班,不停地熟悉家族的生意,她從小到大都在為「正事」忙碌著,「沒有時間思考自己到底喜歡什麼。」

都說:生命是一趟不知道目的地的旅行,我們要做的不僅僅為了生存,還要去生活

泰戈爾說:「功利主義的人生就像一把沒有刀鞘的的刀子,鋒利但是不好看。如果生活這盤菜,用這樣的刀來切,便是一種讓人難以釋懷的悲哀。」

人活一世,不能凡事都那麼功利,生命的豐美,不是以有用和沒用來做判斷標準。

恰恰是無用的事,才讓你變成一個有趣的人,讓你的心靈變得從容、快樂。

生活雖然需要拼搏來獲取物質條件,但也要懂得在閒暇的時候,做一些無用的事,

讓自己恢復了元氣,反而更能提高效率,能更專注、更有活力的工作和生活。

你有多久沒有停下來看看身邊的風景?

你有多久沒試過感受靜下來的力量呢?

你有多久沒試過體驗一段慵懶的時光?

海德格爾說:「人生的本質是詩意的,人應該詩意的棲息在大地上。」

往後餘生,不必活得太「有用」,而是學會把時間放在真正美好的事物上,

在百忙之餘,多去做一些感興趣但無用的事,保持對生活的好奇心,積極探索生命的樂趣,並從中收穫愉快滿足的體驗。

也許你就能發現,那一份趣味,也慢慢有了意義,有了用。到那時,這段生命旅程,一定會因這些無用而更加美好。

相關焦點

  • 64歲陳道明:我勸你做個「無用」的人
    陳道明說,與其一味追求有用之物,不如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無用之物帶來的靜謐和美好。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我家裡有一個很大的房間專門用來放置糖人、面人,木工、裁縫所用的工具,這幾項手工活我都還算拿手。
  • 64歲陳道明偶遇84歲牛犇,不經意的細節,透露了他真正的修養
    陳道明是不折不扣的老戲骨了,前段時間因為拍了《慶餘年》,又大紅了一把,陳道明今天已經64歲了,憑藉自身的演習技巧,將角色刻畫的入木三分,讓人看了不禁拍手叫好。陳道明的角色是慶帝,帶有不怒自威、一代梟雄的氣質,他完完全全的展現出來,在網上也引起了熱議。
  • 陳道明:生活瑣事就是無用的事,餘生,勸你做個無用的人
    這是由他幾十年的實力所獲得的,在我們看來這是一個成功的人,生活處處是精彩。我們可能會認為這樣的人物平時一定很忙碌,對自己要求一定很嚴格,不會看上普通平凡的生活。而現今65歲的他,對大眾表面在往後的日子裡他希望自己是一個無用的人,也勸大家做一個無用的人。他所說的餘生難道是讓大家碌碌無為,直接躺在沙發上無所事事嗎?
  • 陳道明:做有趣的人,做無用的事,讓自己保持自我、本我、真我
    整個劇組,只留下挨了一個大嘴巴子的高田昊, 後來記者採訪陳道明: 「陳老師,你打了人心裡有虧欠嗎?」 陳道明滿臉不屑:「沒有,都為表演需要,他不生氣!」有一回,導演讓他演個匪兵,露半個小臉, 跑過去,躺倒,戲就算完了。 他會像被梅超風打死的小兵嗎?找副導演說:「可不可以讓我擋一下,第二掌再死。」 你想多了,那是周星馳,不是陳道明。 那是香港,不是咱們天津。
  • 陳道明五年拍了一部戲:相比當演員,他更喜歡做一個「無用之人」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詩,酒,哲學,愛情,往往無用。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鍾無用之情,終於成一無用之人,卻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作者:水木君 來源:水木文摘(ID:mweishijie) 陳道明這個演技卓絕的老戲骨,真是太「懶」了。從業30年,30部電視部,很多人出道不過幾年,拍過的戲都夠甩他好幾條街。 最近五年只拍了一部《我的前半生》,還只是客串,打個醬油就撤了。
  • 64歲陳道明一頭白髮突然變老,與四個月前判若兩人
    就是不管你現在多大,或者是怎麼的,小編覺得你們都是會覺得他很帥的,小編很少能夠見到,但是,總是會有那麼一個兩個的,對吧?所以,小編就找到了一個啊,他就是陳道明。小編在看包拯的時候,我就是超級喜歡他的,因為他在裡面演的是八王爺,小編覺得他就是一個非常奶思的存在!
  • 64歲陳道明出演鍾南山:自我約束的人能夠被「看見」
    雖然合作方耀客傳媒之後發布消息,說目前演員選角未定,但是陳道明的好口碑可見一斑。陳道明是德藝雙馨的好演員,如馮小剛所說,是「一個清高得只肯在戲裡低頭的男人」。在《東方時空》的採訪中,他曾說:「我要付出的是約束,對自己的約束!不是什麼話(都可以說)什麼事都可以做。」
  • 陳道明:在學問面前,自己那點名氣連屁都不是
    說到年末的大戲《慶餘年》絕對是匹黑馬,其中最大的驚豔,當屬64歲的老戲骨陳道明說起陳道明,很多人都說他是娛樂圈裡的一股清流,他除了演戲就是學各種學問。陳道明出生於書香世家。他的祖父陳哲甫是中國近代教育家,曾赴日留學,歸國後是北京燕京大學國文系主任兼教授。
  • 64歲陳道明偶遇84歲前輩:不經意的動作,暴露了真正的教養
    《圍城》10集拍了100天,錢鍾書看完寫信給他:你讓我看到了一個活的方鴻漸。前陣子出演的《慶餘年》,給慶帝設計的深V衣服,收穫一大批年輕粉絲,#陳道明太有梗了#衝上熱搜,破4億熱度。事實上,陳道明不光演戲有梗,連說話都帶梗主持人問他做過最自豪的事是什麼,他不誇自己的演技,風趣的說拿過中國麻將冠軍!一查還真是,1998年拿的獎。幫朋友捧場音樂會,主持人問他有什麼話想對現場的人說。他想了一下說:看完音樂會,請把垃圾帶走。
  • 陳道明:人到中年,最高級的活法,是「簡法」
    眾所周知,陳道明一直過著與娛樂圈格格不入的生活。好多年前,陳道明接受過一次採訪。他說:「有段時間心情很浮躁,後來去錢鍾書家後,突然發現自己很可憐。錢老的家裡,滿屋子的書香,沒有任何家電,簡單的家具讓人感到安靜與從容。
  • 65歲陳道明近照再度爆火:一個人越活越年輕的4個跡象
    這幾天,65歲的陳道明又上了熱搜。視頻中的他,西裝筆挺,走起路來風度翩翩。無論是身形和氣質,都絲毫不輸給年輕人。是啊,如今已經65歲的陳道明,看起來就像是40多歲的人。體態勻稱、長相年輕,淡然從容,深沉內斂,讓人羨慕不已。
  • 陳道明最經典的5句話,值得一讀再讀
    船就要被打翻之際,船夫勸他趕緊扔了金子保命,但那人依舊緊緊抱著金子不撒手。最後,他和金子一起沉入河底。有人說,每個人都是欲望的囚徒。有時候,我們想得到越多,反而會失去越多,變得越來越不快樂。02上山的人永遠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為他曾經風光過;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為他們會爬上來,一定要做好自己。這是陳道明參加綜藝節目《一年級》的時候,給後輩的忠告,也是他入行多年的深切體會。
  • 八賢王專業戶化身《慶餘年》梗王慶帝,陳道明鮮為人知的一面!
    這段時間,神劇《慶餘年》依舊是熱度滿滿,如今隨著肖戰的言冰雲上線,更是弄得「滿城風雨」,多次佔領熱搜。陽光菌覺得,該劇不僅贏在劇本巧妙,演員挑選也是一絕,火是必然的,這不,「梗王」陳道明又上了熱搜!老戲骨陳道明的加入,讓這部作品更加受人矚目。畢竟陳老,是出了名的挑本子,被陳道明認可的電視劇,質量一定不會差。
  •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做一個最「無用」的人
    你還敢做無用之事,無用之人嗎?「無用人」是一個磨坊主的兒子,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浪漫主義者。他不願與粗鄙之人有什麼牽連,整天耽於夢幻,喜歡唱歌拉小提琴,他被父親斥為「無用人」。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純真和藝術,最終幸運地找到了那個心愛的人。作家通過表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田園風光,諷刺了一個庸庸碌碌、急功近利的現實。
  • 最高級的人生,是做一個「 無用 」的人
    「不務正業」的陳道明,沒事就喜歡彈彈鋼琴,寫寫詩詞,搞搞收藏,閒下來甚至會為女兒做衣服,幫妻子繡針線活兒,在這大多數人看來很不可思議。他的立場正是:不為無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我想這並不是消極怠惰之論,而是經歷人生起伏才得出的人生哲理。
  • 陳道明:與左小青只是「緋聞」,看他和妻子「勢均力敵」相愛40年
    只有23歲的陳道明處事穩妥,踏實肯幹是杜憲舅舅的忘年摯友。得知這麼好的小夥子看上了外甥女,杜憲的舅舅雙手贊同。可是,他的姐姐姐夫卻一臉不高興,心高氣傲的女兒杜憲與許多高幹子弟相親都不滿意,怎麼就看上了這麼個黑黑瘦瘦的小演員?一股勁兒的埋怨杜憲舅舅不給外甥女操大心。
  • 他們都65歲了,陳道明周潤發都是灰色的,但他看起來像30歲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陳道明在65歲的時候,當時陳道明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精彩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演技非常好,因為他的性情與帝王之相非常一致,他經常被安排扮演皇帝的角色,在我們印象中,他的形象多了一點尊嚴,但現在他老了很多,畢竟已經65歲了,白髮基本佔據了整個頭部。
  • 63歲陳道明也當外公了,33歲女兒喜得千金 孩子已滿月!
    2月19日知名娛樂博主在博客發文稱陳道明已經當上了外公,33歲女兒陳格在幾個月前喜得千金,陳道明有了外孫女。陳道明作為娛樂圈的老戲骨,除了演戲之外,他很少分享自己的私人生活,63歲陳道明已經當上外公,真是一樁大喜事啊!
  • 幸福,就是做些「無用」的事兒
    莊子曰:無用之用,方為大用。陳果說,「要多學一些無用之事,才會讓你快樂。」因為人生不是拿來用的,是拿來享受的。你自己高興,無用也是大用!許多看似無用的大俗之物到了他這兒就變成「大雅」。2003年,荷蘭王子專程到北京為王世襄頒發世界上享有極高聲望的文化獎項——克勞斯親王獎,理由是:如果沒有王世襄,一部分中國文化還會處在被埋沒的狀態。
  • 陳道明:心沒病,身體自然安康,這就是我越活越年輕的「奧秘」
    其實把所有該回家的人都召回家,這個社會就會安定許多。現在有多少不回家的人,不是因為事業,而是在酒桌上、歌廳裡。如果晚上每個家庭的燈都亮了,也是一種時尚。這是陳道明的自述。陳道明對於家庭和婚姻的忠貞及守護有口皆碑。身為著名演員,結婚30多年,他從未傳過緋聞,在這樣一個現代化社會裡,他卻過著一種古典的生活。他最大的樂趣是待在家裡,並始終堅信,男人的時尚就是做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