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股衝擊需應對——全球抗疫大考之拉美篇

2020-12-13 人民網國際

新華社北京4月6日電 題:三股衝擊需應對——全球抗疫大考之拉美篇

新華社記者黨琦

拉美國家較晚受新冠疫情影響,有更多的經驗教訓可資借鑑,但仍需謹慎應對。作為經濟增長緩慢、貧富差距較大且公共衛生系統相對薄弱的一個地區,拉美稍有不慎,就可能面臨疫情蔓延、經濟衰退和社會動蕩三重衝擊。

拉美是發展中國家集中地區,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壓力很大。新冠疫情考驗著政府應急動員能力和防疫水平。

自2月26日巴西確診首例新冠病例以來,疫情已擴散至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全部33國以及13塊歐洲國家海外領地,並進入社區傳播階段。

面對嚴峻疫情,絕大多數拉美國家已宣布進入公共災難或國家緊急狀態,多國延長宵禁、關閉邊境。

拉美各國公共醫療系統效率較低,面臨疑似病例檢測範圍小、重症病例救治難、防疫設施和醫護人員不足等短板。

此外,一段時間來,拉美多國經濟增長乏力。疫情襲來,拉美國家還要做一道選擇題,就是在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之間艱難抉擇。

作為初級產品主要生產地之一,拉美各國對世界經濟高度依賴。全球新冠疫情帶來經濟活動減少、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全球產業鏈受衝擊、金融市場震蕩、旅遊業受到重創等一系列次生災害,使拉美經濟雪上加霜。

中國社科院拉美所拉美經濟研究室主任嶽雲霞說,在美國、中國、歐盟經濟同時面臨巨大挑戰的情況下,拉美經濟今年極可能出現負增長。在經濟衰退的陰影下,拉美地區去年顯現的政治社會動蕩危機隱患仍未消除。

拉美地區在抗疫時遇到的另一個挑戰是,一些國家各自為戰,防疫措施強弱不一。這可能拉長疫情在拉美的延續時間。

中國社科院拉美所副所長袁東振說,目前來看,拉美主要國家間有效的協調與配合仍有待加強。疫情考驗拉美各國能否採取符合本地公共衛生現狀的措施,聯手避免疫情向不可控方向發展。疫情無國界,新冠疫情這份「考卷」需要拉美國家共同作答。

(責編:賈文婷、楊牧)

相關焦點

  • 中國抗疫外交助力全球公共衛生治理
    三是疫情殃及社會民生。民眾生產生活秩序受到衝擊,就業壓力顯著加大,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困難凸顯,金融等領域風險有所積聚,基層財政收支矛盾加劇。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最後一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工作艱苦卓絕,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
  • 特稿:四大要「義」——抗疫大考中面向世界的中國「答卷」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特稿:四大要「義」——抗疫大考中面向世界的中國「答卷」新華社記者謝琳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至今累計確診病例已達2800萬例。14億中國人民進行的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充分詮釋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向世界展示了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的大國形象。
  • 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 全球抗疫大考的中國「答卷」
    來源標題: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 全球抗疫大考的中國「答卷」 白俄羅斯對外友協主席尼娜·伊萬諾娃說,中國積極履行國際義務、參與抗疫國際合作,與各國分享抗疫經驗,這對各國共同應對疫情嚴峻挑戰意義重大。重情義:投桃報李 守望相助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中國在抗擊疫情最困難的時候,100多個國家和數十個國際組織伸出援助之手。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中國以行踐言,與世界各國守望相助。
  • 疫情衝擊下的全球治理困境及其根源
    總體來說,疫情衝擊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公共衛生衝擊。疫情暴發後,受到衝擊最大的是各國的醫療衛生體系和物資保障體系,尤其是隨著感染患者的快速增加,相關醫療資源和物資保障紛紛告急,即便是歐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普遍陷入資源匱乏和物質保障不力的困境。
  • 全球六次金融大危機:起源、導火索、傳導機制、影響及應對(下)
    2020年,疫情全球大流行,一度導致美國流動性危機爆發,全球經濟深度衰退,QE、零利率、MMT、新基建等引發熱議。本文從五大維度分析框架探討全球六次金融大危機,旨在系統研究全球金融危機的內在邏輯、演變機制及應對方式。
  • 「全球投入產出表」視角下全球第二、三波疫情衝擊
    全球疫情的三波衝擊,第一波為我國自身疫情衝擊,第二波為主要發達經濟體(日、韓、美、歐等),第三波為新興市場疫情的衝擊。其中海外疫情的產業鏈衝擊中,我們的方法論基於進口貿易細分產品,以及國內投入產出表行業傳導兩個角度進行分析。本篇報告中,我們試圖轉換視角至海外需求側,並採用全球投入產出表的方法進行研究。
  • 評論:全球抗疫需通力協作 而非以鄰為壑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全球抗疫需通力協作,而非以鄰為壑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目前海外確診及死亡病例均已超過中國境內,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當此之時,國際社會必須攜起手來共渡難關,戰勝疫情,但有些單邊主義的做法卻給這增添了些許不確定因素。近日,某國政要在社交媒體發文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隨即遭到大量網友批評,被認為是種族歧視,對中國汙名。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指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擴散蔓延,當務之急是國際社會積極開展抗疫合作。
  • 2020年拉美形勢主題研討會在京舉行
    十餘位前駐拉美資深外交官、拉美研究領域專家學者與相關單位代表齊聚,分析2020年拉美地區的總體形勢,並展望來年中拉關係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此次年會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拉美中心主任,中國駐玻利維亞、巴哈馬、哥倫比亞原大使吳長勝主持。他認為2020年對全球和拉美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對拉美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究竟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 警惕全球疫情的尾部風險:新興市場動蕩對全球金融經濟的影響
    疫情大概率會跨年度傳播,甚至增加病毒變異和反覆爆發可能性,形成周期性、持續性衝擊。目前,新興市場國家病例數量低於發達經濟體,尚未遭遇真正的挑戰,但存在重大次生風險,可能形成更大規模的疫病大流行,是影響全球抗疫格局的最大變數。
  • 中金:新興市場「四維體檢」 關注新興經濟體疫情發展以及政策應對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期東南亞及南亞、拉美、中東北非、新興歐洲等地區新冠確診上升較快,已成為「第二波」歐美之後的全球「第三波」疫情。在阿根廷因疫情衝擊決定重組其高達662億美元政府債務後,市場關注新興市場內部哪些經濟體風險更高、更可能出風險。
  • 中日殊途同歸:全球抗疫的兩大樣板
    如今,歐美疫情爆發至難以收拾的地步,再加上沙特與俄羅斯博弈導致油價大跌,更刺激全球金融市場如坐過山車,在過去一周裡出現排山倒海式的潰退,美股兩次熔斷,市場波動之大為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所未見。疫情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世界。新冠病毒大流行,從個人傳播迅速擴展到群體爆發,從有限的國家和地區引發了全球淪陷,疫情嚴重拖累了經濟,深刻影響了政治,更將改變動蕩中的國際格局。
  • 全球抗疫的中國公益力量|阿里公益如何高效完成全球捐贈
    首篇專訪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王瑞合,請她介紹如何高效完成全球捐贈。疫情暴發後,作為全球知名電子商務品牌的阿里巴巴發揮了網際網路企業的平臺優勢,充分調動資源,為中國和全球抗疫貢獻了自身力量。澎湃新聞:現在全球對應急物資都有迫切需求,你們如何判斷和應對他們的需求?難道有求必應?王瑞合:有求必應不敢說,我們大原則還是抓「大」放「小」,更希望所在國家衛生部門成體系的來洽談。
  • 伍戈:此次疫情對世界的衝擊不亞於上輪國際金融危機
    對照歷次全球大流行病,疫情對於消費意願和私人投資的打擊往往沉重而深遠。一國經濟要走出疫情,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應對的速度和公共投資的力度。  4.展望未來,不斷升級的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嚴重衝擊還將進一步顯現。我國外需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國內各種複雜的政策目標權衡下,就業作為增長底線的迫切性將更加凸顯。前期以抗疫為著力點的結構性政策或將向總量擴張的逆周期政策加速轉化。
  • 新興經濟體應對疫情衝擊須邁三道坎
    原標題:新興經濟體應對疫情衝擊須邁三道坎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讓世界經濟的增長腳步迅速放慢,新興經濟體也無法置身其外。從目前疫情發展情況來看,美歐等主要發達經濟體今年很可能會出現至少一到兩個季度的經濟衰退,新興經濟體要實現經濟增長,也必須邁過眼前的三道坎。
  • 中銀研究:疫情衝擊下全球貨幣政策應對與前景
    一、全球開啟超寬鬆貨幣政策浪潮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主要央行多措並舉,開啟超寬鬆貨幣浪潮。美聯儲、歐洲央行等推出了一系列貨幣寬鬆工具,既包括利率調控、前瞻性指引等常規選項,重啟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非常規工具,還設立了新的流動性支持機制。
  • 嶽雲霞:拉美形勢與前景:再陷「失去的十年」?
    截至2019年底,拉美的貧困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但仍遠高於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以及歐洲與中亞地區,尤其是海地、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等國的貧困率仍處於相對高位;該地區仍是僅次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世界第二大不平等地區,包括巴西和墨西哥的兩大經濟體在內的地區多數國家仍存在明顯不平等。 三是社會治安有所惡化,安全形勢仍好於多數發展中國家。
  • 全聯併購公會信用專委會舉辦「疫情對個人徵信體系的衝擊與應對」閉門研討會
    新華信用北京8月15日電 8月14日,全聯併購公會信用管理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信用專委會」)個人徵信小組組織國內外徵信專家舉辦專業閉門研討會,探討疫情對個人徵信體系的衝擊與應對問題
  • 央行國際司司長朱雋:疫情衝擊下需警惕全球金融體系三大風險
    其對實體經濟衝擊加劇,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直接衝擊消費和服務業,破壞總需求;二是生產經營停滯,破壞總供給;三是就業壓力快速上升;四是市場預期惡化。隨著全球疫情大爆發,國際組織和市場機構普遍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陷入衰退。IMF表示,2020年全球經濟將現負增長,程度可能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
  •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致敬英雄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命運與共 為全球...
    作為國內首批轉產抗疫物資生產的傳統服裝企業,際華的防護服生產線始終開足馬力,在滿足國內需求的情況下,全力支援全球抗疫。   全球疫情爆發以來,江蘇醫療團隊赴巴基斯坦,桑給巴爾、馬爾他進行援助指導,組織專家與德國、阿根廷、波蘭等15個國家視頻連線,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派出專家組,截至目前仍有數十位醫生在異國他鄉奮戰;與此同時,江蘇還向全球
  • 抗疫神器智能頭盔N901風靡海外 中國高科技助力全球抗疫
    4月8日武漢解封宣告中國大陸境內所有城市已全面解除封鎖,生產、生活都在逐步回復正常,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 2020 年初席捲了全球,中國,作為曾經被病毒肆虐的中心地帶,在70多天裡,以令人側目的戰「疫」成績,給全球抗疫做出表率。從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到幾乎成為最安全的國家,變為相對並為世界疫情阻擊爭取到「機會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