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鋼琴該怎麼學?旅美鋼琴家茅為蕙:學琴可以業餘,不能隨便

2020-12-14 媽媽充電屋

《紐約時報》曾經這樣寫道,「在中國的大城市,周六日,走在街上的孩子如果沒有背著小提琴,那他就是在去學鋼琴的路上。」很多人都覺得彈鋼琴能讓孩子更聰明,其實是有道理的。彈鋼琴眼睛要看高音譜號低音譜號,左右手要協調彈奏,還要兼顧踏板,手眼腦耳腳都能得到鍛鍊,對智力開發是有好處的。

我國的琴童數量遠超其他國家,多到什麼程度呢?鋼琴學校一到周末,課從早上八點一直排到晚上8點,我同學家的孩子在學鋼琴,我兒子的同學也都在學鋼琴。

為什麼都讓孩子學鋼琴呢?

通過跟家長和鋼琴老師聊天,原因無外乎以下三種:

1.給孩子培養個愛好現在講究音體美全面發展,孩子總要學個樂器。都說鋼琴是基礎,所以就學鋼琴了。這樣的家長沒想過讓孩子走專業路線,只是想讓孩子有個接觸音樂的通道,算是最無欲無求的了。

2. 考級,給擇校加分有的家長讓孩子學鋼琴的目標很明確,考級,給孩子的簡歷加分,為小升初考特長班增加籌碼。孩子學琴也是直線前進,從一級一直考到十級。

3. 走專業路線小部分的家長從孩子學琴之初就確定了,要讓孩子走專業路線,考音樂附小,上音樂附中,一路音樂學院。有些在二三線城市的家長,還專門帶孩子去北京上海找老師學習,有點像朗朗小時候學琴的經歷。

橋梁專家茅以升的孫女,旅美鋼琴家茅為蕙認為,學鋼琴可以業餘,但不能隨便。即使送孩子學鋼琴只是為了陶冶情操,不走專業道路,家長也不能抱著隨便學學的態度,最起碼要保證,孩子學到的知識是正確的,培養出的習慣和性格是可貴的。

波蘭著名鋼琴家簡·帕德雷夫斯基說過,學習技術必須耐心、刻苦並持之以恆;沒有技術,藝術就不過硬,就沒有風格,沒有特性。練習曲、音階、琶音、和弦都是貨真價實的,不能騙人。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讓孩子學琴,從做決定開始,孩子就和鋼琴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何讓孩子的學琴之路更順暢呢?

讓孩子學琴之路更順暢,三選很重要

現在孩子學鋼琴的機構五花八門,課程設計也是多種多樣,有集體課,也有1對1的小課。茅為蕙認為,低齡的孩子上集體課的好處非常多,在國外,4-6歲的孩子通常選擇音樂集體課。這樣小朋友之間會有互動,有利於記憶和學習,給孩子上課的氛圍,讓孩子更認真,更上進。上過一段時間集體課後,再上一對一的課單獨指導,學習效率會更高。孩子學鋼琴,選好老師、教材和練琴時間至關重要。

第1選:選好老師茅為蕙在《孩子學鋼琴,父母先上課》中指出,給孩子選鋼琴老師,要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也就是啟蒙階段,老師最重要的是耐心、愛心和想像力。這個階段是讓孩子對鋼琴產生興趣,保持熱情,形成練琴習慣的重要階段,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孩子對音樂的態度和看法。

第二個階段,孩子學琴兩三年之後,開始正式彈奏古典曲目。這個階段選老師,要看老師是否有示範能力,對曲目是否熟知,是否清楚孩子的音樂之路要如何走。

第三個階段,是孩子正式計劃走專業道路,準備考音樂學院和參加國際性的鋼琴比賽的階段。這個階段選老師要以專業性為主,看老師以前教過的學生成績如何,性格如何,幸福指數高不高等。

茅為蕙特意指出,在換老師的問題上,家長千萬不要不好意思,要根據孩子所處的階段選擇最適合的老師。

第2選:選好教材在教材選擇上,教材編制的進度不能太快,稍微慢一些淺一些,讓孩子把基本功學紮實;儘量選擇圖畫鮮豔,最好有些互動遊戲的教材,這類教材對孩子更有吸引力;教材中的曲子最好能讓孩子接觸到88個琴鍵,讓孩子對鋼琴有整體的認識。

第3選:選練琴時間在選練琴時間之前,還有鋼琴的選擇。茅為蕙建議初步到位,國內3萬以上的鋼琴能滿足孩子練琴的需求,幾年之後再買價格更昂貴的三角琴。這個需要根據家庭實際情況來看,能買好的自然最好,如果確實沒有能力,有總也聊勝於無,不是嗎?

關於練琴時間,茅為蕙建議,4歲的孩子每天練習20分鐘到半小時;學一年以後孩子的琴譜會增加,練琴時間延長到45分鐘;6歲可能有3-4本琴譜,每增加一本琴譜就增加大約15分鐘的練琴時間。

最好選擇上午給孩子上鋼琴課,因為很多鋼琴老師都是從早到晚一整天的課,時間久了難免有倦怠情緒,選擇老師精力最充沛的時候上課,上課效果才最好。

有人問正在演奏小提琴的音樂人,卡內基音樂廳怎麼去?音樂人回答說,練習,練習,不斷的練習。學一門樂器,堅持練習是取得成就的唯一捷徑,怎樣才能讓孩子堅持學琴呢?

讓孩子堅持學琴,家長要做好萬全準備

經常在網上看到這樣的搞笑視頻:一個成年人問鋼琴老師,我現在學鋼琴還來得及嗎?鋼琴老師一本正經的說,「來不及了,因為你媽已經打不動你了」。雖然是段子,但也說明了家長在孩子學琴過程中的重要性。孩子能堅持學下去的關鍵在於父母的態度。

父母對孩子學琴的態度你計劃讓孩子學琴,或者孩子已經在學琴了,你不妨問問自己,如果孩子在學了十幾年的鋼琴之後,並沒有以鋼琴為業,學琴也沒有給他考試加分,你會不會後悔耗費大量的時間金錢讓孩子學琴,讓孩子學琴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很多父母讓孩子學琴的動力就是考級,孩子過五關斬六將終於過了十級,卻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沒有了更高的目標,孩子也不走專業路線,這麼多年的付出還有意義嗎?

在孩子學琴的過程中,父母應該引導孩子把鋼琴融入生活,讓音樂成為孩子的夥伴,成為孩子放鬆陶冶身心的方式。學習累了,彈兩首喜歡的曲子,心情不好了,通過鋼琴找到心靈的慰藉。讓鋼琴融入生活,才是學琴的終極目標。

孩子學琴日復一日的練習,很容易進入倦怠期。度過倦怠期,孩子談鋼琴的熱情和水平都會邁上新的臺階,但很多家長沒有找到應對孩子倦怠期的方法,孩子就一直處於倦怠期,徹底放棄了鋼琴,

孩子練琴,家長該做到的事情表揚孩子

孩子最初彈琴,很難體會到音樂的美,需要依靠外部動力來維持熱情。父母要做的是表揚和鼓勵孩子,肯定孩子的進步,給孩子堅持的信心和勇氣。茅為蕙說,孩子在學琴的過程中,需要的是90%的鼓勵,10%說哪裡可以做得更好,0%用來批評,鼓勵比批評更有力量。

一首曲子不彈太長時間

如果一首曲子,孩子彈了兩三個月還沒拿下,那就說明這首曲子對孩子來說太難了。建議家長果斷換一首曲子,不要在一首曲子上浪費太多時間,這是在消磨孩子的熱情和信心。

彈孩子喜歡的的曲子

孩子經常練習考級曲目,練習大師的作品會產生倦怠情緒,失去繼續彈琴的動力。這時候可以讓孩子選擇他喜歡的曲目練習,孩子在彈奏中更容易有成就感。

我家孩子有一段時間很排斥練琴,後來我就跟他約定好,把老師留的曲子彈熟之後,可以彈他喜歡的兒歌,比如兩隻老虎、粉刷匠等等。孩子練琴的熱情空前高漲,每天主動練琴,就為了能夠彈奏他熟悉的旋律。

孩子進入倦怠期,暫時不彈琴

當孩子彈幾年琴之後,可能會陷入真正的倦怠期,覺得自己的水平沒有飛躍,極其反感練琴。這時候可以適當放慢節奏,讓孩子休息一段時間,但不要讓音樂退出孩子的生活。

可以帶孩子去聽聽音樂會,看看音樂劇,等孩子情緒平復下來,就會重新練琴。畢竟已經彈了好幾年,形成了習慣,也有很多情感傾注在鋼琴上。

即使優秀如朗朗,對鋼琴也有過倦怠期。不想彈琴不跟父親說話,但離開鋼琴一段日子之後,他才意識到他已經離不開鋼琴了,又投入了艱苦的訓練中。

孩子學鋼琴,學的不只是彈琴的技術。每天練琴,會讓孩子更自律,有更好的時間管理能力,體會到堅持的力量,養成堅韌不拔的性格。美國的前國務卿賴斯,3歲開始學鋼琴,16歲進入大學學習鋼琴彈奏,她沒有繼續學鋼琴,她從政了,成為美國最著名的國務卿之一。但鋼琴成為了她最好的人生伴侶,也成為讓她工作得心應手的武器。

希望我們家裡的琴童,不管以後是成為鋼琴家,還是數學家,工程師,程式設計師,都能和鋼琴成為好朋友。他回想起學琴的時光時,都能不後悔的說,謝謝我自己,堅持了下來。

相關焦點

  • 鋼琴家,茅為蕙告訴你琴童家長陪練的秘訣
    孩子對音樂的理解,鋼琴是什麼,音樂是什麼,完全是受到周圍大人的影響。孩子學鋼琴,大人應該做些什麼?聽一聽茅為蕙老師帶來的音樂教育分享。茅為蕙茅為蕙,美籍華人鋼琴家、茅以升孫女,「媽媽小時候外婆沒有錢買琴,現在媽媽有錢買琴,媽媽終身的遺憾是沒有學鋼琴,寶寶要替我圓這個夢。」這是你的夢,不是孩子的夢。不要問孩子,你準備學鋼琴了嗎?「這個琴五萬吶,一堂課三百五吶!」孩子沒有這個概念。你要問自己,你準備好了嗎?你的周末可能不再完整。別人去歐洲三個禮拜,你可能只能陪孩子考七級。
  • 鋼琴家劉詩昆:學鋼琴的幾大誤區!
    從自己不到3歲學琴,卻一直把學琴當成最無趣的事情說起,劉詩昆現身說法,指出了目前琴童學琴的幾大誤區:「原來對鋼琴毫無興趣的孩子也有可能成為鋼琴家;總以為家裡能出個郎朗的家長千萬不要做對孩子毫無意義的美夢;即使是大手也不一定能當鋼琴家。」儘管從小就不喜歡彈琴,跟鋼琴打了60多年交道的劉詩昆感悟說,鋼琴不是簡單的娛樂,而是一種美育。
  • 幾歲讓寶貝學鋼琴?孩子真的適合學琴嗎?先問問自己這10個問題!
    學琴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真實的琴童生活,比你想到的還要「艱苦」。所以,在準備帶孩子加入學琴大軍前,你真的想好了嗎?只需看看如今遍地多如牛毛的琴行和鋼琴培訓中心,你就知道,現在「學琴」是件多麼火爆的事情。
  • 關於學鋼琴,你是業餘的還是專業的?
    學鋼琴專業和業餘是靠時間來劃分的嗎?不完全是!專業和業餘的劃分標準也可以依靠學琴狀態和認知來劃分。對照下面這幾天,看看專業和業餘的區別到底是什麼?1、鋼琴的地位業餘:學琴可為任何事讓步。專業:任何事都可以為學琴讓步。練琴應該是每天定時定量,如同一日三餐一樣,是每天必須的安排。而不是把練琴排在最末,只利用閒暇時間,可有可無。
  • 6歲鋼琴神童陳安可一曲震驚國外評委,孩子有沒有天賦就看這幾點
    我在旅美鋼琴家、施坦威藝術家茅為蕙的書——《孩子學鋼琴,父母先上課》中,找到了答案。茅為蕙老師說:一個孩子能成為鋼琴神童,一定有一些與生俱來的特質,如:孩子從小就有節奏感;學東西快,如練幾分鐘就能有進步,而別的孩子練十幾個小時也沒這麼大進步;背譜容易,耳朵好使;還要看性格,給孩子上臺的機會,看他在臺上是不是很自如。
  • 鋼琴家劉詩昆:孩子學鋼琴的目標到底是什麼?應該怎麼做?
    「讓孩子學鋼琴到底是為了什麼?現在很多學鋼琴的家庭都想著培養下一個郎朗和李雲迪。」這是很多學琴家庭普遍存在的問題,儼然已經背離了讓孩子學琴的初衷。著名鋼琴家劉詩昆被問及時給出了答案:「把孩子學鋼琴當成一項素質教育來抓,都成為鋼琴家是不可能的。孩子學習鋼琴,不應該把成為鋼琴家作為最終目標,所有的琴童家長不要一提學鋼琴,就要讓孩子立志成為郎朗、李雲迪,而應當把孩子學鋼琴作為一項素質教育來抓,重點是培養孩子的美德、提高孩子的情操,這是德智體之後的第四項教育——美育。」
  • 我不指望孩子成為鋼琴家,為什麼還要花錢讓他學鋼琴?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做好自己才能活出最精彩的人生。孩子自學琴伊始,家長就不該將學琴的目標拔得太高,一上來就說你一定要成為一個鋼琴家。誰都知道,你的孩子成為鋼琴家的機率微乎其微,那為什麼還要讓孩子學琴呢?2看過《奇葩說》的朋友應該都認識羅振宇,他又被人稱作羅胖。
  • 業餘學鋼琴的五大誤區
    這都是有害的誤解,誤解的根源在於把「業餘」二字與彈奏的教學法聯繫起來了。 其實,所謂「業餘」,雖然也有指時間上是業餘時間學習鋼琴這層涵義,但主要還是指職業上,是種不以演奏鋼琴為主要職業目標的鋼琴學習。至於鋼琴的彈法和教法並不能因為是在業餘時間裡進行而有根本性質的改變。
  • 《天才小琴童》明星導師共切磋 寓教於樂破解學琴困惑
    原標題:《天才小琴童》明星導師共切磋 寓教於樂破解學琴困惑   沒想到,「交流大會」一開場卻成了「同學聚會」,「客座導師」之一的著名旅美鋼琴家、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施坦威音樂家茅為蕙(中國橋梁專家茅以升的孫女),居然是李泉、丁薇多年未見的上海音樂學院的老同學。同學相見分外親切,又看到那麼多小琴童,茅為蕙不由回憶起了當年學琴的歲月,她對孩子們動情表示:「我們像你們一樣大的時候,被關在琴房裡天天練琴,那時候看著琴房外面的孩子,心裡多麼羨慕。
  • 孩子適不適合學琴?鋼琴老師不會告訴你的幾個事實!
    對他們來說,好像每一個學琴的孩子都非得表現出像莫扎特那樣的天賦,才適合進入音樂的大門。像孩子的手部條件好不好,對音樂的節奏感準不準什麼的,都是家長們急切想知道的。但要某些鋼琴老師來說,家長與其深究孩子到底適不適合學琴,還不如用其他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學好鋼琴,如合理利用在線音樂教育的方式將學琴滲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裡等。
  • 你的孩子有學鋼琴的天賦嗎?有鋼琴天賦的孩子身上都有這幾個特徵
    大多數琴童家長還是為了培養孩子一個藝術特長,作為業餘的興趣愛好來培養,當然也有一些琴童家長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未來能夠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對於孩子學琴專業度的要求比較高,自然這類的話孩子的天賦就很重要了。有天賦和沒天賦的孩子在學鋼琴的時候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孩子學鋼琴怎麼找到靠譜的鋼琴老師?怎麼從網上找鋼琴老師?
    現在學鋼琴的孩子越來越多,孩子鋼琴學習的效果和老師有著很大的關係,一個好的鋼琴老師才能教出好的學生,但是鋼琴老師怎麼找?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分析這個老師是不是靠譜,可以看看你遇到的鋼琴老師是不是這樣的:1. 現有學員少數是初學者,多是學習程度較深的2. 仔細詢問你的需求,不是隨便問一兩句就開始灌輸他的套路:「不管你想學成啥樣,反正按我的套路來」3.
  • 孩子學鋼琴 不能「亂彈琴」
    原標題:孩子學鋼琴 不能「亂彈琴」 據江淮晨報報導,目前正是一年一度的鋼琴考級考試時間,記者走訪發現合肥鋼琴培訓市場不僅考試組織機構眾多,各種考級曲目不同,難度不同,而且各機構在費用方面並沒有統一的標準,這讓許多家長「摸不清頭緒」。
  • 孩子該不該學鋼琴?
    女兒五歲開始學鋼琴,現在已經一年了。最初的老師比較溫和,沒有特別嚴格的要求,我們上課也是斷斷續續,懶懶散散,上課時學一下,回家不願意練琴,經過半年多的學習,也算入了門,但是進步很慢。後來換了一位嚴厲的老師,要求必須連續上課,假期集中授課,還增加了樂理知識課程,進度加快了許多。每節課都布置不少的練習作業,有新的曲子要自己回去彈熟,有樂理知識的作業要寫,有視唱練習要打拍子唱譜。
  • 別再糾結學鋼琴的年齡了!現在,就是學琴的「黃金年齡」!
    很多成人朋友都在想自己到了這個年紀還能不能學鋼琴。很多小朋友的家長也在考慮什麼時候讓小孩子學琴最好。那麼我們今天來聊聊關於學琴年齡這個困擾大家很久的「迷思」。首先我認為不存在一個年齡段學鋼琴是最好的,或者到了某個年紀就不能學琴了。我們每一天都在接受新的知識,甚至是每一秒都有新的知識,那我們從來就不會問什麼時候去看一本書最好,也不會問什麼時候學燒一個新的菜最好。鋼琴知識也是一樣的,他沒有那麼高級。你只要開始學,那就是最好的。學琴永遠不會太遲。
  • 業餘學鋼琴,練多長時間最好
    不少家長當想讓孩子學琴時,一聽說每天要幾個小時的練琴,不少家長望而生畏,放棄了學琴的想法。 那麼,真的學琴是這麼辛苦可怕嗎?每天到底該練多長時間呢? 學琴一般可分為專業和業餘兩種。
  • 鋼琴家鮑蕙蕎:學不好文化課的人,往往也彈不好琴!
    有這樣一種聲音:「孩子學不好文化課,打算讓他去學鋼琴,走藝考 」。 以上是現在社會上很普遍的認知,孩子文化課考不到高分,往往家長會退而求其次,讓他們學藝術。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成年人開始學鋼琴?成年人學琴怎樣更好的入門?
    在瀏覽器上搜索「鋼琴啟蒙」,可以看到都是有關兒童教學的文章,仿佛鋼琴啟蒙的時間早已與年齡掛上了等號。對於琴童而言,學琴就如同一項必須要完成的課業,沒有任何的興趣與動力可言。反而是成年人,對於學鋼琴的初衷更多的是基於興趣,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大的動力,沒有興趣,一切都將是負擔,你的身邊一定會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從小被父母逼迫學琴,無聊和煩躁佔據了他們的內心,恨不得在黑白琴鍵上留下一串串小牙印,逮到機會便停止了學習。
  • 只要想學鋼琴,什麼時候都不晚。成年人也可以學,並且有優勢
    很多人學習鋼琴的道路都是從小由父母來選擇的,也有很多人錯過了從小學習鋼琴的機會。大家都說學鋼琴要趁早,七歲之前是學鋼琴的黃金年齡,錯過就不再有了,這樣的思想束縛住了許多成年了依舊有音樂夢的人,難道成年就不能學鋼琴了嗎?
  • 孩子學琴不用愁 卡羅德·雲上智能鋼琴讓你做躺贏式家長
    音樂,是孩子最好的朋友。學琴的孩子都夢想著可以像鋼琴家們一樣彈出流利又好聽的曲子,在舞臺上享受萬眾矚目的燈光。作為物聯網科技驅動鋼琴教育的頭部企業,卡羅德音樂集團自2013年開始研發物聯網智能真鋼琴,並在全球首創卡羅德·雲上鋼琴,用聰明的連接,人性的科技,為培養孩子好的練琴習慣、更專業的在線督促、指導強勢賦能,最大化解決孩子學琴「路」上的煩惱,讓學琴、練琴更科學、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