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何意?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2021-02-08 鄂東三農

導語摘要:農村至今流傳著一句老俗話"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究竟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現在還實用嗎?~~

農村這句老俗話,雖然是古代形成而流傳下來的,但是在目前的是農村社會現實生活中,還是仍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仍然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為農村新時代的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因此這句農村老俗話,仍然在農村廣泛流傳,深得民心,受到人們的喜歡。那麼這句農村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包含著一種什麼樣的意義呢?~~

「不問年齡」,在古代社會,陌生人,是不能隨便問人家的年齡,表示對人家不尊重。特別是女性,更不要隨意的去問,問人家的年齡好像對她有什麼企圖。一般情況下女人的年齡是非常保密的,是不能夠隨便告訴人的。問人家的年齡是最大的忌諱,也是非常不文明的表現。我國素來是禮儀之邦,文明之鄉,因此這種不文明的現象,在古代社會也是不允許發生的。所以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都不要隨意的問人家的年齡。~~「不問家況」,農村俗話說得好「每家有一本難念的經」。古代社會也是一樣,每家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古代農村,由於農業生產力低下,經濟發展緩慢,農村人一般都是貧窮的佔大多數,富有的是非常少見的。古代社會,因此家家戶戶都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若是不知情的人,就隨意的去問人家的家境狀況,就會激發人家對現實的殘酷生活,產生難過的思想情緒,激起心上的傷痛,給人家增添了無限的愁思。這是一般人不應該做的,所以說在古代社會不要隨意的去問人家的家境狀況是怎麼樣。~~

「不問財物」,古代社會由於普遍都存在貧窮落後的社會現實問題,一般農村家庭生活非常艱難。普通家庭本來就沒有什麼值錢的財物,害怕現有的財物被人家盜走。古代農村有一句俗語「饑寒出盜賊」。在那個時候,農村人都是非常貧窮的,社會上就會產生很多的以盜竊為生的人,到處盜取人家的財物。因此,一般人家有一點什麼值錢的財物,都是非常保密的,不能讓人家知道,擔心被人家盜走。當你問起人家家裡財物的時候,人家懷疑你是一個有歹心的人,甚至是一個盜賊。所以問人家家裡的財物的人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是是不文明的表現,是人們非常忌諱的事情。~~

「四不吃」是指不吃狗肉,不吃牛肉,不吃喜雀肉,不吃烏龜肉。為什麼不吃這些動物的肉呢?在古代社會對這4種動物是十分講究的,是絕對不允許隨意地去侵害它們的,是一種不文明不道德的表現,更不用說吃了。狗。狗是人們用來看家保護財產的,因此狗受到古代人的十分尊重。古代人認為狗是人們的好朋友,狗是不允許殺生的,狗肉千萬是不允許吃的。狗老死以後必須埋葬。牛。牛在古代社會是人們用來耕田種地生產糧食的主要畜力即動力。因此牛得在農村社會上,非常受到人們的尊重。古代農村人把牛當做農業的寶貝,牛在古代社會地位非常高的,受到非常大的尊重和愛護。牛是不允許隨意殺生的,更不用說吃牛肉了。~~

喜鵲。是一種喜氣的動物。喜鵲在古代社會人們認為是給人們送喜信的,有靈性的鳥類動物。因此喜鵲成為人們非常喜愛的小動物。儘管喜鵲的肉質細膩鮮嫩,營養豐富,因受到人們的喜歡,但絕對是不允許人去偷捕偷吃的。烏龜。烏龜自古以來就是一種長壽的象徵性動物。人們把人的壽命比做烏龜的壽命,表現出古代人對健康長壽的一種期待和嚮往。烏龜是一種有靈性的動物,因此烏龜也得到了人們的尊重,在農村古代社會裡是不允許捕捉和殺害烏龜的,更不允許吃烏龜的。~~「五不摸」是指不摸男人頭,不摸女人腰,不摸木匠斧,不摸屠夫刀,不摸菩薩身。①不摸男人頭。古代封建社會,男人在社會上比女人的地位要高,男人的頭部是人至高無上的部位。因此男人的頭是絕對不允許人家摸的,是表示人的地位和尊嚴。如果人家摸了你的頭,就說明人家在調戲你,不尊重你。因此男人頭是一種尊嚴和地位的象徵。所以人的頭是一般人不能隨意的去觸摸的。~~

②不摸女人腰。女人腰是女人隱私部位緊密相連的地方,是女人最軟弱的地方。觸摸它在古代社會就是體現一個人,在生活上十分不檢點,非常輕浮,在道德上是非常不規範的行為,也是非常不文明的表現。一個女人腰部是不允許任何人隨意的去觸摸的,特別是男子漢更不要去觸摸。如果觸犯了這條規矩,就說明這個人在品德上是受到懷疑的,不是一個正人君子,是不文明的體現。③不摸木匠斧。農村俗話說「功欲其倍,必欲利其器」。在古代社會,木匠做工必須有一把鋒利的斧子,沒有鋒利的斧子,木材是無法順利地加工成家具,使速度慢,家具質量差。因此木匠師傅是最看重自己的斧子等工具。因此木匠師傅的這些工具是不允許人隨意去使用或觸摸的。~~

④不摸屠夫刀。屠戶殺豬使用的尖刀是最重要的一件工具,若是有人隨意觸摸或使用屠夫尖刀的時候,在殺豬的時候,尖刀不鋒利,殺豬是非常危險的。農村古代對殺豬是非常講究的,若是屠夫使用的刀子不鋒利,第一刀不能殺死豬的話,再次使用刀子的時候,是非常不吉利的。因此。屠夫的尖刀是不允許任何人去觸摸和使用的。⑤不摸菩薩身。在古代農村基本上人人都是信奉菩薩的。一般在過節日的時候或者有事情請求菩薩幫忙的時候,必須去朝拜菩薩。在進廟堂以後,在燒香磕頭的過程中,千萬不要隨意地觸摸菩薩的身體。因為菩薩的身體是金身,是最高貴的,最神聖的,是不允許任何人去觸摸和玷汙的。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何意?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導語:農村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何意?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農村俗語是老祖宗世世代代相承流傳下來的積累經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被農民接受,它雖語句粗糙,但內函深奧,有一定的生活哲理,是祖輩們的智慧結晶,濃縮著他們的聰明才智,對後人的生活和為人處事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就是其中之一,那麼如何理解其語意呢?
  • 「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老祖宗說過的這句話,暗藏玄機!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句話最早起源於道教學說,三不問具體指的是:不問俗事、不問壽、不問籍貫。這裡的俗事說的是別人的瑣碎閒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八卦。常言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論是婆媳,還是夫妻,發生矛盾是誰家都會有的事,有些隱私不便讓外人知道。勸說幾句無所謂,但別去追根溯源,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樣只會傷了彼此的和氣。
  • 「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是指啥?老祖宗的處世之道要懂
    比如,大家常說的「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 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首先是三不問;1,不問壽,2,不問閒俗事,3.不問出處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傳統文化格局是:「三教九流」。 這三教分別是:「道,儒,佛」。
  • 農村俗語「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是何意,老人的話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是何意,老人的話有道理嗎?在大城市生活久了,就會想念農村的生活,農村沒有城市的喧鬧,沒有城市的爾虞我詐,簡單是可以稱為是世外桃源。
  • 農村老話「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農村的環境也是越來越好。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有何含義?三和四說的是什麼意思?
    大家都知道,俗語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瑰寶,能夠流傳至今不是沒有道理的,民間老百姓最喜歡的就是俗語,這是老祖宗用自己的實踐經驗積累下來的智慧結晶,而且很多俗語都是數字,就像今天說的:三不問,四不吃,在以前農村人的文化並不高,所以很多俗語都特別的接地氣,這樣才好傳播,比較通俗易懂。
  • 農村老話說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就是以前的人們家家戶戶都有一片自留地,農戶大多都種一些蔬菜和水果,比如西紅柿西瓜啥的,孩子們放學後就去溜達,目的是偷摘兩個吃。二年級的夏天,我放學後背著書包去人家田裡摘西紅柿,結果被裡面一條狗給咬了,我當時哭得驚動了很多人,奶奶趕到後沒有怪人家,拉著我回家,說了一句「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
  • 農村老話「茶三酒四遊玩二」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老話「茶三酒四遊玩二」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裡的許多老話,在今天依然還是經得起考驗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雖然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對於這些都不是太感興趣,但是了解幾句老話,還是很有必要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分享一句和吃喝玩樂相關的老話:茶三酒四遊玩二,你知道是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我們不妨一起來往下看!遊玩二在古代很多的詩人就非常的遊山玩水,而他們遊山玩水的人數普遍都不像今天很多人是呼朋喚友一起去,古人們遊山玩水往往都是兩個人結伴同行。
  • 「一不做,二不休,不三男,不四女」,農村老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事實上,農村的老話蘊藏著大大的智慧,古人通過觀察、經驗總結等方式,運用簡練的語言,總結出了很多老話,這些老話往往朗朗上口,非常容易記憶。其中,不少老話都和數字有關,比如「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三不親,三親,句句戳人心」等。
  • 農村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祖宗的話啥意思,為啥老人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祖宗的話啥意思,為啥老人這樣說?在以前的社會中,計劃生育管制的沒有那麼嚴,所以,很多人家裡都有好幾個小孩。不管男孩女孩,都會生下來養大。
  • 農村老話「頭婚軟如棉,二婚硬如鐵」啥意思,老人的話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頭婚軟如棉,二婚硬如鐵」啥意思,老人的話有道理嗎?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離開家鄉很多年了,有些是因為學業,有一些是因為給家裡人更好的生活。
  • 農村老話:「門前不栽竹,屋後不栽樹」,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栽樹是有很多講究的,而農村俗對栽樹也有明確的解釋。比如說農村院子裡就有「前不栽桑,後不栽柳,中間不栽鬼拍手」之說;還有「五樹進宅,人窮家敗」之說;以及「門口有三樹,富貴自然來」等等。而這些關於栽樹的農村俗語寓意是好的,以象徵著家庭能夠和和睦睦、富貴平安。而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下關於房前屋後栽樹的俗語,這句「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農村老話: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有道理嗎?在以前的農村往往流行著很多老話,這些往往是老一輩總結下來的經典語錄,經過代代相傳,後人也能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這些老話說白了就是俗語,古時候由於生產力較低的情況,很多聰慧的農民從生產中得到經驗,就用俗語的方式傳遞下去,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好,不走彎路。這些俗語經過很多年的發展,涵蓋的內容也是方方面面。今天小編就和各位看官聊一聊一些有益的俗語,談談在建造房屋方面老祖宗又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吧。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面生活都會比較寧靜和平淡一些,因為農村並沒有什麼多餘的娛樂和休閒活動。當在農村還是有一個樂趣的,那就是聽農村老人們說一些老話,這些老話就是農村俗語,都朗朗上口沒特別有趣、其中一些俗語還帶著著一些特別有趣的故事,蘊含著一些道理,到現在都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這些農村俗語其實都是農民老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對生活經驗的一個總結,對與生活上遇到的一些事情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俗語其實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
  • 「大房門前小破屋,三年一場哭」這句農村老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這5000多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們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瑰寶。比如說在農村地區流傳著很多的老話,也可以稱為是俗語。這些老話是古代勞動者生活經驗以及智慧的總結,不光是在當時的時候有著重要的意義,即使到了現在也是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和教育意義。不知道大家平時有沒有聽說過「大房門前小破屋, 三年一場哭」 這一句老話呢,或者說大家知道這句話有什麼樣的含義嗎?
  • 為何說「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生活中聽到最多的就是俗語,俗語在某種程度上確實不如文學那般文雅,但是古代的老百姓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是社會交往總結出來的規律,流傳至今,大部分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老祖宗的話太有道理了
    農村俗語:「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什麼意思,你知道嗎?老祖宗的話太有道理了在我國農村,祖輩們流傳下了許許多多的俗語和老話,涉及天文地理的一些生活常識和經驗,是極其寶貴的傳統文化,這些俗語和老話,不但源遠流長,膾炙人口,並且通俗易懂,寓意深刻。比如:「牛無力拉橫耙,人無理說橫話」這句話,就很是經典,它用牛來襯託人的行為,意即貶斥生活中蠻不講理的人。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飽含智慧
    俗語大多經歷了數代人的社會實踐,是古人們通過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教訓總結出來的道理,而很多能夠流傳至今的,大多是真理。而對於古人的俗語如果細細品讀,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飽含智慧!
  •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在古代,老祖宗是很注重養生的。他們自然遵循天道的規律,並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而老祖宗無論是從飲食上,還是睡覺上方面都有一些順應天時的規律,特別是一些有道之人更是如此。
  • 農村老話「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如何理解?
    農村老話:「凳不離三、門不離五、箸不離六、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非常有道理,充滿了古人美好祝願與智慧。但是隨著現代西式的家具的引入,這些富有著美好寓意的文化正在逐漸消失。有些主家不高興,凳子明明可以打成一米麼,木匠非得鋸出那麼20公分的料浪費了,不但給工錢,還好吃好喝伺候他,半句怨言不敢有。木匠看出主家的意思,只是輕蔑的笑了一下,也不解釋。等打完凳子,收完工錢,連吃帶喝完畢後,才告訴主家:「老祖宗傳下的規矩,凳不離三,所以你那一米長的木料,只能打2尺3寸(約77公分)的凳子。凳子離了三,那就不穩了,也不會用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