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先輩們傳承下來的豐厚歷史遺產。
它不僅記錄了我們民族演化的歷史,更能讓人們從中悟出一些道理。
其中俗語更是獨樹一幟,它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創造,並經過錘鍊而形成的語言形式。
雖說俗語在當下不被年輕人重視,但是在長輩們看來,俗語卻是知識的來源。
因為這些俗語都是數千年沉澱的精髓,每一個俗語都有它的價值以及來源。
比如,大家常說的「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
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首先是三不問;1,不問壽,2,不問閒俗事,3.不問出處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傳統文化格局是:「三教九流」。
這三教分別是:「道,儒,佛」。
而三不問則說的就是道教的講究。
1,不問壽;
就道教來說,他們追求的是長生,所以對於年齡是非常忌諱的論點。
而同樣的道理,現代很多女性都不願意透露自己的實際年齡,所以不要輕易去問一個人的年齡。
不問閒俗世:
對道家說,這閒俗事,往往都是世間的,閒事,瑣事,不過是過眼雲煙。
如果過度沉侵於此,只會讓人六根不淨,影響修行,純屬浪費時間。
不問出處;
自古便有一句:英雄不問出處。
道士便是如如,他們四海為家,雲遊修道。
世俗之人套近乎,稱兄道弟。而道家卻不分,被道教忌諱。
四不吃:
一是不吃牛:大家都知道,古代人主要是以農耕文明為主。
六畜之中,唯牛最辛苦最辛勞,而耕牛則是家庭的主要生產工具和勞動力。
很多耕牛會伴隨著主人的一生時光,人們對牛充滿了感激之情。
所以,人們一般都不會宰殺牛吃的。
而且在古代的農耕社會,私宰耕牛也是犯法的。
二是不吃狗:大家都知道,狗是人類最忠誠的夥伴。
不僅可以幫助看家護院,還能捕捉獵物。
尤其是那些通靈性的狗,對於主人有時有救命之功。
俗話說:「看家狗算一口」,可以看出,人們早已把狗當成家庭中的
一員了。很多地方都把吃狗肉當成了禁忌。
三是不吃貓:古人養貓,主要是為了捕捉老鼠,畢竟民以食為天。
糧食堆積在一起,如果沒有貓來抓,恐怕一年的糧食都被老鼠糟蹋光了。
另外,古人認為貓性情高冷,是非常有靈性的動物,不敢招惹它,擔心會遭報應。
四不吃雁:
大雁被譽為愛情忠貞的象徵,大雁一旦失偶,不會再尋求配偶,便在孤獨中老死。
這樣忠貞不渝的精神,著實令人感動。
五不摸:分別是指:木匠的斧頭,裁縫的剪刀,剃頭師傅的刀,光棍的行李,和姑娘的腰。
這五不摸主要是,讓人們尊重這些人的職業,或者是尊重一個人的尊嚴,也或者是避免一些意外的傷害。
古代從事手工業的,一般都是靠祖傳技藝吃飯。
而他們的工具,代表著自家的生計,很多都是祖上流傳下來的,是聖神不可侵犯的。
對於木匠的斧頭、裁縫的剪刀、剃頭的剃鬚刀,都是比較鋒利無比。
如果是不注意的話,用手觸了一下就會出現流血的現象。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意外事情的發生,一般人是不會碰這些東西的。
當然這也是對這三個行業的一個尊重,畢竟他們靠這三樣手藝,和這三樣東西來吃飯養家餬口。
在古人眼裡,腦袋是尊嚴的象徵,舉頭三尺有神明,除了長輩,旁人觸碰會拼命。
男人頭是一個男人的尊嚴,男人的頭不能夠低下。
低下來就沒有男子漢的氣概,男人的頭髮受之父母,摸男人的頭是一個非常不尊敬的事情。
光棍的行李:光棍一般指那些生活難堪,邋遢潦倒,甚至無賴之輩。
光棍本來沒啥錢財,全部隨身攜帶,萬一丟啥東西很難說清。
另外光棍的行李一般非常凌亂無序,很多私人生活用品胡亂塞放,不願讓外人窺探。
光棍性情孤僻,他們喜歡獨來獨往,不與外人交流。
做事沒後顧之憂,容易走極端,萬一做一些黑活兒被你窺視到,小心被滅口。
姑娘的要不能摸:腰是女人的禁地,不能隨便亂摸的。
隨意的摸女人的腰,則有調戲的嫌疑。
在古代,傳統觀念更加的嚴重,「男女授受不親」,就是多看一眼,都認為有傷風化。
女人除了跟自己的夫君,與其他的男人有任何接觸,都被認為是不純潔的。
小夥伴: 「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記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