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的四不摸,除了木匠的斧,廚子的刀,你們知道還有什麼嗎

2020-12-16 毛妹日記

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著一種敬業精神,所以每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無論是熱愛也好,不熱愛也罷,總是會抱著一份尊重,而如果我們未經對方允許就擅自動了他們維持生計的工具,顯而易見這是非常容易惹別人生氣的一件事情。

再說,這不小心會打翻別人飯碗的缺德事,我認為還是不做為妙,畢竟這老祖宗也說了 :木匠的斧子、廚子的刀,光棍的行李和大姑娘的腰這四種東西是不能隨便碰的。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老祖宗說這四種東西不能碰呢?

其實上文也說了,這木匠的斧子和廚子的刀這都是人家維持生計的工具,是人家的飯碗,你這隨隨便便就碰了,成何體統?尤其是在古代,廚子跟木匠這兩個行業幾乎都是世代相傳的職業,也就是說他們手中持有的工具,很有可能就是他們的長輩留下來的傳家寶。如果這時候我們去隨意亂動這些東西的話,這就等於是在挑戰人家的底線,如果說再有一個不慎不小心把他們弄壞了的話,那就成了有嘴說不清的「罪人」了。

再加上斧子和刀具,都是比較鋒利的東西,如果你不懂得如何正確的去利用他們的人,就不要隨便去觸碰,因為你不聽勸阻的後果,除了有可能會傷害到人家的利益和信仰之外,更有可能的是傷害到自己,這不就是損人不利己嘛。

那這光棍的行李有為何不能碰呢?首先,我覺得有必要向大家介紹一下光棍這種人,相信大家都知道光棍說的是沒有老婆的人,俗話說得好成家立業,先成家後立業,光棍這是家都沒成何來的業呢?所以,這光棍的行李就是他全部的家當了。而且,行李本來就屬於私人物品,就算現在我們出門,有個人隨便碰了一下你的行李箱,你心裡都會感到不舒服,更何況光棍,他的這一包行李有可能就是他的全部家當,如果被人隨意碰觸的話,自然是心裡非常不爽快的。

再者說,光棍的身邊沒有一個女人照顧,這行李肯定不會整整齊齊,所以行李很有可能就是光棍的最後一塊遮羞布,如果你硬是要打開人家的行李看的話,那就相當於你把他的衣服脫了要看他的身體一樣,這是對別人隱私的一種侵犯。放到現在,侵犯別人的隱私是要犯法的。

這不能碰女人的腰,相信我不說大家也都知道,就是現在,你走在大街上隨便碰了一個女孩子的腰,你看她打不打你。更何況是在古代,古時候的女孩子們都非常的保守,如果說有一個男子不小心看了女子裸露在外面的皮膚,那麼他就要對她負責,更別說,你摸了女子的腰了,對於她們來說,一個女孩子的腰部對她們的清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這四句話每一句都有它的引申意義,但總的意思還是老祖宗想要告訴我們一定要學會尊重別人。都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但多數的精髓還是被古人融入了俗語中。俗話說的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認為這裡所說地老人言指的並不全是家裡長輩的話,更多的寓意是說老祖宗的話,經驗之談總是比自作聰明要好得多

就像是古人所說的「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這句話是何意呢?其實是很耐人尋味的。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有福氣的人不用整天忙碌,好運自然會降臨到他頭上;而沒有福氣的人,就算跑斷了腿,也不能改變命運。這顯然不是它真正的意義,我認為這句話可以真正的理解為一個有福的人,他們會享受生活,他們不管在任何處境之下,都會看得很開,苦中作樂,而無福的人,他們雖然為生活而不辭辛苦,但是這也在享受奔波的過程。

古人說的這句話表達的其實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每個人一生的福氣都是相對平均的,就像老子說的「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福禍很多時候都是相互轉換的。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要正視自己,讓自己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生活中本來就是酸甜苦辣全部都有的,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夠對於自己的人生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和感悟。

說來說去,老祖宗就是要告訴我們,人生活著就要有方向,要有奮鬥的目標,心要平穩,不要急躁,做人少些計較,學會知足常樂與寬容待人。說到這裡,我不得不提到曾國藩這個人物,他曾經對左宗棠有提攜之恩,平叛太平天國運動中,左宗棠能在湘軍中大展才能,後又被清廷任命為四品京堂和浙江巡撫,這背後都少不了曾國藩的助力。

哪怕在兩人因金陵一事決裂後,左宗棠被委以重任遠赴新疆平叛時,身為兩江總督的曾國藩也是盡心盡力為他籌備軍糧和物資,還派遣自己的得力幹將任由左宗棠調用,從未因為個人恩怨而加害左宗棠。從這一點上我們就能看出曾國藩的寬容與大度

其實曾國藩是一個資質平平的人,起初七次科舉不中,但在那個時代,唯有走上仕途,才能有所成就。於是,心有不甘的曾國藩堅持不懈,十年七遷,連跳十級,官至二品。回看曾國藩的經歷,他從人生的開始就定好了方向,定好了目標,從未急躁,一直堅持,直到他從一個被人嘲笑的鄉下的土包子到朝廷重臣,從一個普普通通的讀書人到手握重兵的大總督。

人們常說,官場就如戰場,旦夕禍福。一不小心就會丟了性命!而曾國藩卻能在官場上站穩腳跟,這全靠他的處世智慧。可能有人會說,曾國藩並不是一個有智謀的聰明人,論智商,曾國藩考了七次才中了個秀才,而且是全縣倒數第二,按現在流行說法,身上沒有一點「天才範兒」。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他能官至高位一定不簡單,說到底,沒有智慧是到不了如此高的地位的。

確實,他這智慧也不是平白無故天生帶來的,他的智慧跟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那就是「三言二拍」中「三言」的作者馮夢龍。這個人和曹雪芹,施耐庵齊名,人們只知道其作品,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馮夢龍曾經寫過一本書,叫《智囊全集》,這本書是跟隨曾國藩一輩的書!曾國藩日夜捧讀,「將此書置於案頭,夜闌人靜時,凝其思,品其味」。我們所看到的曾國藩為人處世的智慧,都是從這一本書學到的!

在古代,千古大帝康熙、乾隆將它稱為「國之利器」,在治國安邦中充分利用其中智慧,倍加珍愛,只準內部傳閱;清代才子紀曉嵐不僅熟讀此書,更是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每每機智過人、妙語連珠。不止前人將它捧讀,現代人更是將他奉為經典。

在現代,王健林將它列入書單,推薦給萬達高層。他說:「《智囊全集》闡述了為人處世應遵循的各種規則,揭示了在職場、商場中處理各種複雜關係的智慧,對加強個人修養,應對職場難題,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生存和發展,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這本書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曆代智慧故事1238則,字字猶如三尺利劍,將種種智慧收攬無遺。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難怪也有人說這套書,學其十中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趨吉避害。

《智囊全集》最開始只是很普通的一本冊子,流傳至今,也出版過很多版本,但是由於古人都是文言文,並且沒有斷句,很多版本人們讀起來非常費勁!再加上有些版本沒有白話文翻譯,更沒有注釋,人們讀起來枯燥乏味。

因此建議大家看一看白話文版的《智囊全集》,將原版故事完完整整收錄進去,還要馮夢龍對每個故事的評價,每一篇故事下面都有白話文翻譯,簡單易讀。

每一個故事都短小精悍,不會枯燥乏味,而是讓你哈哈大笑還能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我常常沉浸於裡面有趣的,神奇的官場故事,還有民間故事中,有時候哈哈大笑,有時候驚嘆餘生,合上書籍,細細回味,原來這等智謀和智慧對於我自己是如此有用!

這一本書看過之後受益終生!從書中學到的智慧,伴隨我們的一生,不管你是買來自己看,還是收藏,亦或是送給朋友,都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因此,閒暇的時間,下班坐車或者睡前,都可以讀一下《智囊全集》,充分的利用好碎片化時間,還能

增長見識與智慧,一舉兩得,只要69元,就能得到上下兩側的人生智慧,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老祖宗說的4不摸:木匠的斧子,廚子的刀,剩下那兩條你們知道嗎
    老祖宗們給我們留下了四樣不能摸的東西,可能我們了解的大概只有木匠的斧子,廚子的刀,那麼還有兩樣是什麼東西呢?對於這兩樣,可能大多數的人都少有耳聞,那就是光棍的行李和大姑娘的腰,讀起來還有一些押韻呢!那我們先說一說木匠的斧子和廚子的刀。之所以說不能碰,是因為木匠之斧以及庖廚之刀,乃是他們用以生存之物,立身之本。他們正是有了這二般物品,才得以維持生計,取得錢財。就如隨意就上手去碰這二般事物,那就是極其沒有教養的事情,一點兒也不懂得尊重他人。其次,要是隨意把玩,一不小心對其造成損毀,豈不是壞了別人的大事?
  • 農村老人說的「四不摸」是什麼意思?除了廚子的刀,還有哪三個
    農村老人說的「四不摸」是什麼意思?除了廚子的刀,還有哪三個自古以來,中國的文化就是非常淵博的,而且,中國的歷史經過了這麼多年,其底蘊也是非常深厚的。在中國,就有一個特殊的存在,它就是俗語。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則俗語,農村老人常說「四不摸」,相比大家都知道其中一個是廚子的刀,那剩下三個是什麼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答案吧,剩下三個是木匠的斧子、大姑娘的腰和光棍的行李。那為什麼木匠的斧子不能摸呢?
  • 古人總結的四不摸:「木匠的斧子,廚子的刀」,剩下的是啥?
    古人總結的四不摸:「木匠的斧子,廚子的刀」,剩下的是啥?古時候很多俗語,經過歲月的洗禮至今也沒有被遺忘。一方面是因為它告訴人們為人處世的哲學,另一方面是它蘊含很多科學道理,依然可以指導我們現在的生活。古人曾經就告訴我們有四樣東西摸不得,那就是「木匠的斧子,廚子的刀,光棍的行李,女人的腰」,這四樣東西為什麼不能摸呢?
  • 「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老祖宗說過的這句話,暗藏玄機!
    它不同於唐詩宋詞,有的甚至可以說登上大雅之堂,但是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和引導卻卻要比唐詩宋詞多得多!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又有著什麼警示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句話最早起源於道教學說,三不問具體指的是:不問俗事、不問壽、不問籍貫。這裡的俗事說的是別人的瑣碎閒事,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八卦。常言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論是婆媳,還是夫妻,發生矛盾是誰家都會有的事,有些隱私不便讓外人知道。
  • 農村老話「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何意?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導語摘要:農村至今流傳著一句老俗話"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究竟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現在還實用嗎?若是不知情的人,就隨意的去問人家的家境狀況,就會激發人家對現實的殘酷生活,產生難過的思想情緒,激起心上的傷痛,給人家增添了無限的愁思。這是一般人不應該做的,所以說在古代社會不要隨意的去問人家的家境狀況是怎麼樣。~~「不問財物」,古代社會由於普遍都存在貧窮落後的社會現實問題,一般農村家庭生活非常艱難。普通家庭本來就沒有什麼值錢的財物,害怕現有的財物被人家盜走。
  • 俗語:「4不摸」,木匠的斧子,廚師的刀,還有哪2個不摸
    」,木匠的斧子,廚師的刀,還有哪2個不摸!,不跟現在上學一樣。而且自己的工具就是吃飯的傢伙,斧子就是木匠最珍愛的東西。有點錢的木匠都會找個好點的打鐵師傅做一把最適合自己的斧子。誰要是私自動了他們的斧子,他們是很生氣的,而且對他們來說這也是不尊重他們的表現。所以木匠的斧子摸不得。
  • 農村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何意?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導語:農村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何意?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農村俗語是老祖宗世世代代相承流傳下來的積累經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被農民接受,它雖語句粗糙,但內函深奧,有一定的生活哲理,是祖輩們的智慧結晶,濃縮著他們的聰明才智,對後人的生活和為人處事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就是其中之一,那麼如何理解其語意呢?
  • 古人講:「4不摸」!除了木匠的斧頭、廚師的刀,還有哪兩樣
    例如,24個節氣已經申請成功,雖然實際情況不太一致,但卻是中國祖先智慧的結晶。 另外,還有其他一些我們常說的話,就是古人注意「4不觸摸」。 很多人只知道前兩句話,廚師的刀不能碰,木匠的斧頭也不能摸。 為什麼這兩件東西不能碰觸?這主要與生存方式有關。 在古代,社會職位實際上很少。
  • 實話實說:「人有四不摸」,除了木匠斧子、女人的腰,另外兩個是啥?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風水先生告誡孫子:「人有四不摸」,除了木匠斧子、女人的腰,另外兩個是啥?俗語,是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民間文化。
  • 農村老話:「四不摸,四大急,四大快,四大累」!句句在理
    幾千年來,我們老祖宗將歷代的經典故事口口相傳,精簡成句,創造出很多的俗語。有時候,短短十幾個字的俗語就可能蘊藏著千百年傳承的大智慧。老人有言,「四不摸,四大急,四大快,四大累」,男人40歲要牢記,不然白活了四不摸木匠的斧子,廚師的刀,跑腿的行李,大姑娘的腰。
  • 農村說的「木匠的斧子,光棍的行李」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的農村,農民們很少有可供娛樂的基礎設施,大多數人都只能在吃過午餐或晚餐後,到鄰居家嘮嘮嗑兒,於是,他們就在愉悅的交談中得出了很多大道理,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俗語了。大多數的俗語,我們都還是知道它的意思的。但是,有一些俗語,大家可並不一定知道它的意思,比如這句「木匠斧子,廚師刀,光棍行李,大姑娘的腰」,它的意思是什麼你們知道嗎?
  • 「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是指啥?老祖宗的處世之道要懂
    比如,大家常說的「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 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而道家卻不分,被道教忌諱。 四不吃: 一是不吃牛:大家都知道,古代人主要是以農耕文明為主。 六畜之中,唯牛最辛苦最辛勞,而耕牛則是家庭的主要生產工具和勞動力。
  • 農村老話「錛三斧四鋸半年,刨子一輩子學不完」,說的有道理嗎
    以前在農村裡,木匠是很吃香的。由於木匠這門手藝工藝複雜,很多學徒在師傅的教導下需要五六年的時間才有小成。而到成師則需要十年的時間。有的木匠因為天資原因,幹了一輩子也還是那樣,因此就成了「錛三斧四鋸半年,刨子一輩子了學不完」的典故。但是要學木匠這門手藝,也是從入門階段開始學習的。
  • 民間俗語:「錛三斧四鋸半年,刨子一輩子學不完」,啥意思?
    時至今日,俗語依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就比如這句俗語「錛三斧四鋸半年,刨子一輩子學不完」。 其描述的不僅僅是木匠工藝的高深,而要想學會使用這四種工具,一般人需要三五年,而刨子這種工具卻需要一輩子去學習!那麼這句俗話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農村俗語「四不摸,四大急,四大快,四大累」,是什麼意思?
    農村一直流傳著許多有趣的俗語,被世代人所吟誦,只是由於農村發展的速度太快,好多俗語已經逐漸被人模糊,記不得到底是什麼意思了,這些俗語是農民長期社會生活總結的寶貴經驗,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也特別押韻和諧,今天咱們一起說說農村俗語「四不摸,四大急,四大快,四大累」,到底是啥?
  • 農村老俗話說「斧不亂拿,尺不亂跨」,為什麼不能亂跨尺子?
    而所謂尺不亂跨,這裡我們要明白這個跨是什麼意思,也就是人從上面走過去,跨就是邁步走,好比說一個人躺在地上,另一個人從他身上跨了過去。如果從字面意思來看,說的是尺子在地上時,人不能隨便從上面跨過去。有人解釋說,尺子被木匠尊重,他們認為隨便跨過去的話,會帶來黴運,甚至還有人說特別是女人不能跨,那更加有黴運。
  • 「四不摸,四大急,四大快,四大累」,40歲牢記,否則運氣躲著走
    「四不摸,四大急,四大快,四大累」,四十歲銘記,不然運氣躲著走在農村,老人家常說一些民間俗語,有一些漸漸的消逝,而有一些還在流傳,例如,農村的「四大」民間俗語,不但風趣,也體現出了農民生活的場景,令人嘆為觀止!
  • 俗語「光棍行李、姑娘腰」,古人四不摸啥意思?另外兩個是什麼?
    因此古人意識到,有時候,人需要懂得這世界上,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在民間,有所謂的「四不摸」的俗語。所謂「四不摸」,除了「光棍行李」和「姑娘腰」以外還有兩樣東西不能摸。先說前半句:光棍行李、姑娘腰。在獨居這個概念上,當代社會和古代社會不同。
  • 農村老人說,木匠的工具,有兩樣不能隨意碰,你知道是哪兩樣嗎?
    有的人可能聽過這樣的說法:在修建房子的時候,千萬不要去得罪木匠和泥瓦匠,不然在修建房屋的時候隨便動點東西就夠人受的。這是什麼意思呢?據說當時木匠的祖師爺魯班就深諳某種學術,很多木匠都是得到了先輩真傳,具有常人所沒有的能力。由於木匠和泥瓦匠接觸的機會更多,有的泥瓦匠也學了一些。真的是這樣嗎?木匠的底線還是有的。
  • 老木匠俗話:"大木匠的斧,小木匠的鋸"啥意思?大小木匠的區別
    中國的木匠在人們的記憶中一直是一個神奇的職業,他們可以將木頭製作成各種巧妙美觀的樣式,可以把普通的木頭雕刻成不普通的樣子。更神奇的是他們可以不用一根釘子就將木頭的各個部分連起來。在中國更有句老話說:用釘子的木匠不是好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