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勉言》第三十二章 品格的塑造

2020-09-05 Latter晚雨

由恆切不倦的努力而致--品格並非偶然而成。它也不是由發一次脾氣,行一步錯路而定。一再重複的行為會造成習慣,並塑造或善或惡的品格。正直的品格惟有借著恆切不倦的努力,以及善用受託的每一天賦與才能,以榮耀上帝才得獲致。可惜許多人不但不這樣作,反而容縱自己隨從情感及環境的左右。這不是因為他們缺少良好的資質,而是由於年輕時沒有體悟到上帝期望他們善盡一己之所能。(一)

我們對上帝和對同胞的第一要務就是自我培育。創造主所賦予我們的每一才能,都當培養到至善至美的地步,以便能盡己之所能去成就最大的善工。為要洗鍊我們的品格起見,我們都需要基督所賜的恩典,俾能體悟自己的缺點而加以糾正,及使品格達到最優之境。(二)

培養上帝所賜的才能--大致說來,每個人都是要塑造自己品格的建築師。每日使這建築物接近完成的階段。上帝的聖言警戒我們,當謹慎建造,務使我們的建築物建立於永恆的磐石上。時候將到,我們工程的實質必要顯示出來。現今是眾人當培養上帝所賜的才能之時,以便形成今世有用且為將來更崇高之人生所需的品格。

信靠基督為個人的救主,這將給予品格以堅強的能力。凡對基督誠心信靠的人,都必心思清明,謹記著上帝的慧眼鑑察他們,審判萬人之主正衡量人的道德價值,天庭眾智者也正注視著人所培養之品格的品質如何。(三)

從每項行為所生的影響--人生的每一行為,無論其如何無足輕重,都能影響品格之形成。善良品格之價值比屬世財物之價值更高,而形成這種品格的工作也是世人所能從事的最高貴工作。

環境所形成的品格,會起變化而不和諧--只是一團的矛盾。凡具有這樣品格的人,對於人生沒有高尚之目的或宗旨。他們對於別人的品格不能發揮什麼高貴的影響力。他們是毫無目的與全無能力的。(四)

因順服上帝而得以完全--上帝期望我們按照那擺在面前的模型去建立自己的品格。我們要磚上疊磚,恩上加恩,去發現自己的弱點,而依照所得的指示糾正之。當我們發現一座華廈的牆壁有一裂縫,就知道這房子有了毛病。在我們品格的建築物上,往往也會呈現裂縫。若不補救這些毛病,到試煉的風暴襲擊時,這房子就要倒塌了。(五)

上帝賜我們力量、理性、光明,是要我們可建立那使他能蓋上嘉許之印記的品格。他期望自己的每一兒女都要借清潔高貴之行為以建立完美的品格,最後得以完成一所勻稱的建築物,一座美麗的宮殿,為上帝及世人所尊重。

在建立品格的功夫上,我們務須以基督為基礎。他是那牢靠的根基--永不動搖的基石。試探與試煉的風暴,無法搖撼那連於永恆磐石的建築物。

凡切望為主造成美麗之建築物的人,必須培養自己所具有的每一才能,也只有善用這些天賦的才能,品格才能有勻稱的發展。這樣,我們才能按照《聖經》所表明的,在基礎上用金銀寶石等物建造,能經得起上帝潔淨萬物之烈火的試驗。在建立品格的功夫上,基督是我們的模範。(六)

務要抗拒試探--但以理的人生乃是出自靈感的例證,說明什麼是聖潔的品格。這例子給我們眾人提供教訓,尤其是對一般的青年們。嚴格遵守上帝一切的要求,有利於身心健康。(七)

但以理的父母於他童年期間訓練以嚴格的節制習慣。他們已教導他知道,在各樣的習慣上,必須順服大自然的定律;他的飲食要直接影響到他的體格、智力,與德性,而且他必須為自己的才能向上帝交帳;因為這些是上帝所賜的禮物,不可因自己的任何行動而使其有害或變形。由於這樣的教訓,使他的心意重視上帝的律法。心裡尊之為聖。在被擄的初期,但以理經歷了那使他熟習宮廷權勢、虛偽,以及各種異教風習的磨難。為要訓練他度著一種端莊、殷勤,與忠信的人生,這是一所何等奇異的學校啊!然而他卻毫不沾染其周圍的罪惡氣氛而有所敗壞。

但以理和他的同伴在幼年曾享有適宜的訓練與教育的益處,但單靠著這樣的便利不會使他們成為那樣的人物。時機臨到,他們就必須自決其行動方式--前途如何,也全在乎他自己的行為如何而定。於是他們便決意要忠於幼年時所受的教訓。那為智慧開端的敬畏耶和華之心意,便是他們作偉大人物的基礎。主的靈強化了他們每一真誠的意向,每一高貴的決心。(八)

必須立下崇高目的--今日青年若要象但以理一樣地站立得穩,他們必須用盡每股屬靈的神經和筋肉。主也不願他們長久為初入門的生手。他盼望他們攀登梯子的頂級,以便從那裡跨進上帝的國。(九)

倘若青年們能適度地重視這建立品格的大問題,他們就必體悟到自己從事之工作必須能經得起上帝的鑑察。那最謙卑而最軟弱的人,若恆切努力抗拒試探,並祈求從上頭來的智慧,便能達到現在似是不可能的高峰。然而這種成就,若非本著堅決立志且要忠信地去履行細小的義務,是難望達成的。這必須不斷警醒,免得歪曲的傾向愈久愈強。青年們本當有其道德能力,因耶穌降世便是要作我們的模範,並要將神聖的援助賜予一切青年及其它年齡的人。(十)

須聽從勸告與譴責--那些在品格、行為、習慣、與作風上有毛病的人,務須聽從勸告與譴責。世界乃是上帝的工廠,而每塊用作天上聖殿的石頭,必須經歷切開及磨光,而成為蒙試驗而顯為寶貴的石頭,堪在主的建築物裡承擔所指定的位置。倘若我們拒受教導與鍛鍊,則我們必成為不經切磨的石頭,最後將被視為無用而遭棄絕。(十一)

在你建設品格的事上,或許有不少的工作要作,因為你是一塊頑石,必須先經一番切磋琢磨,然後才可以在上帝的殿中佔有一席地位。當上帝在你身上施以斧斤,削除你品格中的稜角,使你能適合他為你安排的位置時,你毋庸驚奇。因為對於這種工作,世人無能為力;惟獨上帝才能完成。同時也盡可放心,他必不至施以無益的打擊。每一次的擊打,都是本乎愛,也都為了你永生的福樂。他明了你的弱點,並且是從事恢復,而不是從事破壞。(十二)

相關焦點

  • 《兒童教育勉言》第三十三章 塑造品格、父母有責
    給父母們的神聖委託--上帝已給父母們當作的工,要按照神聖之模型塑造其兒女的品格。(四)品格偏陂須予糾正--凡在今世不糾正其品格偏陂的人,則將來的永生他是無份的。唉,青年們之要維持正直的人生是何等重要的事啊。父母們在此負有重大的責任,訓練兒女歸向上帝的神聖義務已加在他們的身上。他們所受託的工作,是幫助兒女塑造那保證他們進入天上宮廷的品格。
  • 《兒童教育勉言》第三十一章 品格之重要
    由此可見在今生品格的培養該是多麼的重要啊!(一)真實的品格乃靈性之特質--智力與天資並非品格,因為許多品格惡劣的人,往往也賦有這些特質。名譽也不是品格。真實的品格,乃是靈性之特質,是在行為上表現出來的。(二)良好的品格是比金銀更有價值的一種資產。它不會為恐慌或失敗而影響其安全。
  • 《兒童教育勉言》第三十五章 為兒女建立健全的品格
    在性格上很少有穩重堅強的表現,因為一般孩童所受的教育和訓練,從搖籃時起便是只重外表。他們的品性乃建立於流動的沙土上。在塑造的品格內並沒有克己自製。他們被溺愛放任,致令實際的人生受敗壞而變為無用。愛好歡樂之心控制了他們的心思,他們也由於受諂媚而被慣壞了。(三)借著禱告和信心來鞏固孩童--你們把孩童生到世上來,他們對自己的生存無發言權。
  • 《兒童教育勉言》第34章品格敗壞之由來
    那形成兒女品格的重大工作,是落在他們的身上。幼年時代所得的教導,伴隨他們的一生。父母是在撒種,這種子要長大,並結出或善或惡的果子。他們能使兒女配得福樂或遭受禍患。(一)由於太松或太嚴的管教--孩童往往從幼被父母溺愛,養成了錯誤的習慣。父母們一直在拗折幼樹。孩童的品格是由父母的訓練所養成,或是畸形發展,或是勻稱優美。
  • 《兒童教育勉言》第三十七章 習慣的力量
    習慣的形成--任何一種行動,無論或善或惡,並不能形成品格;可是那放縱的心意和情緒,卻會為許多類似的行為開路。(一)借著……行為的重複,習慣便養成,而品格也定了型。(二)建立良好習慣之時--一般說來,品格是在幼年時形成的。那時所養成的習慣,要比任何的天賦有更大的影響力,可令人成為智力的巨人或侏儒;因為人如果養成邪惡的習慣,縱使是超卓的才智,亦將變成脆弱而扭曲。
  • 《兒童教育勉言》第二章 第一位教師
    (二)在每一步驟上,父母需要過人的智慧,以便明白如何能給兒女最佳的教育,使其今生勝任愉快,並在來世作更高之服務及得更大之喜樂。(三)訓練孩童乃上帝計劃中一個重要部分--訓練兒女,乃是上帝證明基督教能力之大計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父母負有嚴肅的責任,要訓練自己的兒女,及至他們進入社會時,能向所交往的人行善,而非行惡。
  • 《兒童教育勉言》第40章以基督化原則為規範
    (四)學校的教師對你們兒女的教育固然要分擔部分的責任,但你們的榜樣所貢獻的,其成就要比其他方法的重要得多。你們的行事為人,處理業務的方式,以及對於喜惡愛憎的表現,都有助於品格的陶冶。兒女自你們身上所見的溫和脾氣、克己自製、自助、禮貌等,都成為他們日常的課程。隨著時日的推移,這教育也不斷地前進,而這家庭學校每日所給予的影響,將必使你們的兒女成為不負所望的人物了。
  • 《兒童教育勉言》第三十六章 幼年的優點
    第九篇 建立品格的基本原理童年乃最重要之時期--童年所受的教育,其重要性是無可比擬的。孩童在一至七歲的年齡中所學習的教訓,對於他品格的形成,要比以後在他終身的年月中所學的更為有關。(一)當從嬰孩時期起,按照那神聖的計劃去模造形成孩童的品格。要在他的心扉初啟時灌輸各樣的美德。(二)父母的工作務須於襁褓時期開始,好使孩童在其心思未受世俗的影響之前,可接受良好品格的模造。
  • 《兒童教育勉言》第50章何為真教育?
    (一)適當的教育不僅包括智能訓練,也包括那獲致完善道德與正確行為的訓練。(二)一切教育的首要課題乃為認識並了解上帝的旨意。我們當在每日的生活上努力求得這樣的知識。單憑世人的解釋去研習科學,所獲致的乃是一種虛假的教育,但是學習有關上帝和基督的知識,便是學習屬天的科學。今日教育事業之所以混亂不堪,乃因沒有高舉屬於上帝的智慧與知識所致。
  • 芝麻街英語品格教育公益行啟動,為品格教育之路點亮明燈
    教育始於家庭,父母就是這所家庭學校的老師。在這所學校中,最重要的課程不是智力的開發,而是培養孩子的品格和習慣。良好的品格教育將有助於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未來也有更大的機會成為一個智商、情商兼具的複合型人才。
  • 《兒童教育勉言》第三十章 自立與自尊
    一位賢明的教師將特別注意孩童性格較弱之點,而予以培養,使他可養成一種勻稱調和的品格。(一)過分安逸會使人懦弱--父母應在有生之日常助兒女以自助之道,那是比離世時留給他們大量金錢遺產要好得多了。那能奮鬥,自食其力的兒女,會比那依賴先人遺產過活的兒女,更成功而更能適應實際的人生。
  • 以品格塑造為基礎的性教育原則
    品格教育是一項非常細緻的工作,它致力於幫助年輕人了解和關心核心的倫理價值並把這些價值觀體現在日常的行為中。品格教育基於以下前提:1、暴力、不誠實、濫用毒品和性濫交之類的有害行為,都是由於缺乏良好的品格而導致的。2、人們並不會自動地發展出良好的品格。
  • 《兒童教育勉言》第二十六章 允恭克讓
    教育他們以親切與溫柔彼此相待。不可存自私之心,因為家中是無自私存留之餘地的。(一)青年人在長大時,言語及態度粗魯不檢,適足暴露其家教之不良。父母們不明自己管家責任之重要;以致種什麼便收什麼,自食其果。(二)家中當有天國原理--當以天國的各項原理管理家庭。應當教導每個孩童以禮貌、仁慈、親切、憐憫、文雅及溫柔的心。
  • 《兒童教育勉言》第43章 家庭中的管教
    (一)若要明智地訓練及教育兒女,這並非容易之事。當父母們竭力要他們遵循敬畏上帝之道而行時,困難不免發生。兒女會顯出心中趨向邪惡。他們表明喜愛愚昧,放縱自由,恨惡約束與管教。他們慣行欺騙,常說謊話。有太多的父母不但不責罰兒女的這些弱點,反而盲目無視真實的情況及辨識這些事情的意義。因此,兒女們繼續其欺騙行為,養成上帝不能嘉納的品格。
  • 《兒童教育勉言》第二十九章 誠實與正直
    (一)上帝所定的標準--上帝要求凡在他旗下為他服務的人,應絕對誠實,品格無疵,口說實話。必須口無虛言,目不邪視,行動完全能蒙上帝嘉許。我們是在聖潔的上帝神明鑑察之下生活,他嚴肅地宣告說:「我知道你的行為。」上帝注視我們。我們的不正行為,無一能逃上帝的慧眼。可惜很少人明白上帝鑑察我們每一行動的這項真理。
  • 《兒童教育勉言》第二十五章 簡 樸
    第七篇 培養基督化之美德教導自然的純樸--當教育孩童保有其赤子之真。那常以品格之真標準和成功之可能性為念的父母或教師,決不能欣賞或鼓勵自滿之精神。他決不鼓勵青年養成一種喜好表現自己本領或逞能的心意。那不看自己而望高處看的人,必然自卑。然而他卻具有一種尊嚴,這種尊嚴是不因世俗的偉大或表面的虛榮,而感到困惱或擾亂的。
  • 10句經文常常教導孩子 塑造兒女蒙神祝福的美好品格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詩篇127章3節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孩子是神所賜的產業,也是蒙神喜悅的。無論是在舊約還是新約聖經裡,都能看到要將神的話語傳給自己後裔子孫的重要性。經上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 《兒童教育勉言》第41章 訓育之目的
    青年人的健康,有賴乎運動、愉快,和周圍有歡樂的氣氛,因為這些才能養成健全的身體和勻稱的品格。(十一)克己自製好過專制統治--有許多家庭的孩童,在受訓練的時候,顯然是教養甚佳;但到了釐定的各項規率制度撤除了,他們似乎是茫然不能自行思想、行動,及決斷。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一章 青年的問題
    (CG 196.)【1MCP 285.3】閱讀的影響(見第13章《精神糧食》)——許多青年喜愛讀書。他們要閱讀所能得到的任何書。我要求這些孩子的父母控制他們讀書的欲望。應當教育他們始終記住所指派給他們的工作。他們既在家中受到勞動習慣的訓練,他們就是在接受履行與他們年齡相稱之職責的教育了。如果兒童在家中接受了合適的訓練,他們就不會蕩街遊路,接受許多人所接受的有害教育了。以明智的方法愛兒女的父母決不會讓他們養成懶惰的習慣,不知道如何做家務。
  • 明道進德 涵育品格 塑造新君子——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高中生品格...
    1959屆校友、原北大校長許智宏回母校秉承校訓,立項研究 2019年,輔仁高中《新君子人格涵育的明道進德行動》被立項為江蘇省中小學生品格提升工程。在育人實踐中,輔仁高中彰顯「仁愛」教育底色,構建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輔仁德育理念架構和實踐模式,不斷豐富完善德育工作路徑和活動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