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勉言》第34章品格敗壞之由來

2020-09-07 Latter晚雨

 

父母可能撒下敗壞的種子--犯錯的父母正是給兒女施授將來必顯明是對他們有害的教訓,也是為他們自己的前途種下荊棘。……兒女未來的福樂,大半操於父母的手中。那形成兒女品格的重大工作,是落在他們的身上。幼年時代所得的教導,伴隨他們的一生。父母是在撒種,這種子要長大,並結出或善或惡的果子。他們能使兒女配得福樂或遭受禍患。(一)

由於太松或太嚴的管教--孩童往往從幼被父母溺愛,養成了錯誤的習慣。父母們一直在拗折幼樹。孩童的品格是由父母的訓練所養成,或是畸形發展,或是勻稱優美。有許多人犯了溺愛兒女的錯誤,但也有些則趨於另一極端,以鐵杖管教兒女。這兩種人都在執行一種可怕的工作,都沒有實行《聖經》的教訓。他們是在模造兒女的心思,在上帝審判之日,當為他們所作的這等行為交帳。永恆的歲月將顯明今生工作之後果。(二)

由於沒有為上帝訓練他們--父母沒有訓練兒女持守主道,行主所吩咐的事,他們乃是疏忽了一種嚴肅的責任。(三)

有些孩童被容許可以隨意而行;另有些孩童,則被人吹毛求疵,以致垂頭喪氣。他們難得聽到快樂、歡欣,及嘉許的話。(四)

唉,母親們若能賢明行事,用鎮靜而堅決的態度,去訓練和管治兒女肉體的脾氣,則多少的罪惡可以事前及時收斂,而多少的教會審斷也可以免掉啊!……由於父母疏於循循善導兒女,教他們從幼順服長上,許多的生靈將遭永遠沉淪。嬌生慣養,姑息養奸,都非斬除惡根的基本辦法,終必導致千萬生靈的死亡。唉,父母們將如何向上帝辭其可怕失職之咎啊!(五)

由於容縱他們狎玩罪惡--現今應當空前留意管教指導孩童,因為撒但正在爭取控制他們的頭腦和心思及驅退上帝的聖靈。現代青年的可怕情形,已是我們生於末世的最有力兆頭之一,但許多人的死亡,可直接追溯於父母之管教不當所致。反對責備,嘖有煩言的精神,已經生根而結出忤逆之果。父母雖對兒女正在養成的品格不滿,但卻看不出那使他們致此的錯誤何在。……

上帝譴責人忽視狎玩罪惡,及自命為基督徒者的家中麻木忽視此禍害之罪。(六)

由於不加約束--由於父母沒有適當地約束及指導兒女,成千上萬的人長大時有畸形的品格,廢弛的道德,及甚少與人生實際義務有關的教育。他們被容許隨心所欲地運用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光陰,及自己的智力。這些才能被忽略,使上帝的聖工蒙受損失,可說是罪在父母。他們是上帝的管家,受託以神聖的義務,使所負責的人能善用其一切才能來榮耀創造主,他們將要向他怎樣解釋呢?(七)

父母們以為自己在愛兒女,而其實反顯明自己是他們的最壞仇敵。他們讓罪惡橫行無禁。他們隨兒女懷戀罪惡,這情形猶如懷抱及玩弄毒蛇一樣,結果不但傷及懷抱他的人,也是傷及凡與他有關的人們。(八)

由於姑息明顯的錯誤--許多父母不但不與負責的人合作,高舉道德的標準,在敬畏上帝之下盡心竭力矯正兒女的錯誤,反而安慰自己的良心,說道:「我的兒女並不比別人的更壞啊!」他們設法掩飾上帝所憎惡的昭彰錯行,免得兒女們惱羞成怒,採取絕望的行動。如果他們心中已有反抗的精神,與其放任它加強加劇,遠不如當初即予制止之為佳。如果父母們善盡其本分,我們所見的今日情形將大不同。許多這等父母已背棄了上帝。他們沒有從上帝而來的智慧,好察透撒但的詭計及拒絕其網羅。(九)

由於溺愛與放縱--父母們往往溺愛及放縱年輕的兒女,因為這樣似乎是更容易管理他們。聽憑他們隨心所願而行,自是比遏制那在其心中強烈激起的不羈傾向,平順得多了。然而這種辦法是卑怯的。如此躲避責任,實是一件惡事;因為時候將到,那些未受遏制的傾向已加強成極端邪惡的兒女,必使本身及其家屬受辱蒙羞。他們出外參加繁忙的生活時,沒有應付試探的準備,力不足以忍受困惑與艱難;暴躁、傲慢、沒有教養,事事要別人遷就其心意,而且在達不到目的時,便以為自己是被世人欺負,而轉過來反擊別人。(十)

於撒播虛榮的種子--無論何往,我們都可見到有些孩童們被嬌生慣養,姑息溺愛,及濫予稱讚。這種情形使他們虛榮、大膽、及自負。那些不聰明的父母及監護人,誇讚及縱容自己負責照顧的年輕人,從未想到後果如何,這樣,便是將虛榮的種子,撒在人的心田上。剛愎及驕傲,曾使天使受害而變成魔鬼,及被拒在天門之外。可惜父母們,竟在不知不覺之中,有計劃地訓練兒女成了撒但的工具。(十一)

由於為兒女作馬牛--現今為兒女作馬牛,鞠躬盡瘁的父母,真是不知凡幾!受了這等教育及訓練的兒女,生在世上專求自己的喜悅、娛樂,及虛榮。父母們在兒女的心田上撒下了自己不願收穫的種子。在此種訓練之下,十歲、十二歲,或十六歲的孩童,都自認聰明過人,想像自己是了不起的人物,甚至以為自己無所不通,不必聽命父母,而且自命崇高,對於日常生活義務,不屑為之。貪愛佚樂之心控制了他們的心思。自私、驕傲、與忤逆,便在他們的人生中造成痛苦的結果。他們接受撒但的暗示,養成不聖潔的野心,要在世上大出鋒頭。(十二)

由於錯誤的溺愛與同情--父母們可能為了放縱和姑息其兒女,而抵消了對上帝聖潔律法的順從。基於這種溺愛,他們容許兒女依從那邪惡的衝動,並對上帝吩咐其所當予的教導與訓練,也避諱不言,因而違背了上帝。當父母們這樣不顧上帝的命令時,他們是危害自己和兒女的靈命。(十三)

人在要求兒女順服上帝優柔寡斷,表現虛偽的愛心和同情--以放任及抑制為上策的錯誤觀念--此種訓練法要使天使擔憂;卻令撒但大悅,因這樣做將引領成千上萬的孩童參與其行列。他使父母們眼瞎、感覺麻木、思想混亂、便是為此。他們看出兒女並不愉快、也不可愛,和不順服、以及使人擔憂;但他們家裡的兒女卻逐年增多,使他們的人生受了毒害,心中充滿了憂慮,而撒但用以引誘生靈滅亡的人數也增多了。

由於沒有要求兒女順從--如果給那忘恩負義的兒女供應衣食而不糾正其錯誤,他們便會大膽繼續行走罪惡的道途。父母或監護人既這樣寵惜他們,那便是在他們的惡行上有份了。象這樣的孩童,與其容讓他們留在基督化的家庭裡以敗壞別人,倒不如任憑他們去與所選擇而要效法的惡人共處還好。在這邪惡世代,每一基督徒都當站穩立場,譴責邪惡及頑童們的撒但化行動。不該象對待善良而順從的青年一樣,乃當視他們為擾亂秩序與敗壞同伴的人。(十五)

由於任憑兒女隨從己意而行--我們今日所處的,對於青年是一個很不幸的時代。社會上所流行的風氣,鼓勵青年隨從自己本性的傾向。(十六)

他們以為滿足兒女的心願,讓他們隨自己的傾向而行,就可博得他們的愛。這是多麼地錯誤!這等溺愛的兒女,自幼長大就不約束自己的心願,不壓服自己的癖性、自私、苛求、及蠻橫,結果就要危害自己及其周圍的人們。(十七)

由於容許錯誤的態度--孩童時期所受的教訓,是好或壞,都不會徒然的。年輕時所養成的品格將使人為善或為惡。在家中也許會聽到虛偽的諂媚和讚美;但在世上卻是人人要憑自己的真功勞而立。那嬌生慣養,在家指揮大家的青年人,到了世上便要每日受人的羞辱,而屈服於人。不少人在受過這樣的人生實際教訓之後,才學會自己的真位置。由於挫折、失意、和上司的直言,往往使他們發現了自己的水準,而虛心了解及接受其當得的職位。然而這是一種嚴酷而不必經歷的折磨,只要在年輕時接受適當的訓練便可避免了。

這些未受訓練的人,大多數是與世相忤而終其身;原可成功而卻終歸失敗。因為世人不給他們諂媚安撫,他們卻誤以為世人都在憎恨他們,因而憎恨世人,並予挑戰報復,以宣洩其內心的怨忿。有時環境迫使他們裝出不由衷的謙遜;但這樣的謙遜並不賦予自然的美德,而早晚終必顯露出其真相來。……

父母們為何要給兒女以這樣的教育,致使他們跟凡與其接觸的人常常鬥爭呢?(十八)

由於專注於社交的訓練--不該訓練兒女專注於社交。不可將他們作為獻給摩洛的祭物,乃要使他們成為主大家庭中的成員。父母當滿有基督的慈憐,俾為自己影響範圍下之生靈的救恩服務。他們不應讓其心意專注於世界的習尚與風俗。他們不可教育兒女去參赴派對、音樂會,與跳舞會等,也不可擺設或參與什麼盛宴,因為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行的。(十九)

由於允許尋求自私的佚樂--許多的青年,若起初就有作成功之人的正確觀念,原可造福社會,和榮耀上帝的教會。可惜他們非但沒有服從理智和受正當原則的支配,反而受訓去依從頑強的傾向,單求放縱自私的佚樂以滿足自己,一心想要獲得這樣的快樂。可是他們沒有達到目的,因為依循自私的道路去尋求快樂,所獲得的只是禍患罷了。他們在社會上毫無用處,在上帝的聖工上也是如此。他們今生和來世的展望都是非常黯淡,由於存心愛慕自私的佚樂,便使自己喪失了今世和來生。(二十)

由於家庭中缺少敬虔--在自稱基督化的家庭裡,父母理當是殷勤研究《聖經》的學者,俾能洞悉上帝聖言中所明示的一切命令和限制,而今卻有顯著的忽略,不順從聖言的指示,不遵照主的教訓和警戒去養育家中的兒女。自稱為基督徒的父母們,在家庭裡也沒有實行敬虔。父母們既滿足於所達到的低下標準,又怎能在家庭生活上表現基督的聖德呢?永活上帝的印記,只能印在那些品格上與基督相似之人的身上。(二一)

若父母是順從上帝的--主不會為那治家不善之父母們辯護。今日有成百的孩童們使仇敵的行列壯大,生活和行為都與上帝的旨意遠離。他們是不順服的、不知感恩的、不聖潔的;但這罪要歸於他們的父母。基督徒父母們哪,有逾千的孩童正在罪中滅亡,皆因他們的父母沒有以智慧治理家庭之故。如果父母能順服那位榮耀藏在雲柱中而冥不可見的以色列大軍之元帥,那麼,現今許多家庭裡所存在的不幸也將不見了。(二二)

相關焦點

  • 《兒童教育勉言》第三十一章 品格之重要
    由此可見在今生品格的培養該是多麼的重要啊!(一)真實的品格乃靈性之特質--智力與天資並非品格,因為許多品格惡劣的人,往往也賦有這些特質。名譽也不是品格。真實的品格,乃是靈性之特質,是在行為上表現出來的。(二)良好的品格是比金銀更有價值的一種資產。它不會為恐慌或失敗而影響其安全。
  • 《兒童教育勉言》第三十二章 品格的塑造
    現今是眾人當培養上帝所賜的才能之時,以便形成今世有用且為將來更崇高之人生所需的品格。信靠基督為個人的救主,這將給予品格以堅強的能力。凡對基督誠心信靠的人,都必心思清明,謹記著上帝的慧眼鑑察他們,審判萬人之主正衡量人的道德價值,天庭眾智者也正注視著人所培養之品格的品質如何。
  • 《兒童教育勉言》第三十五章 為兒女建立健全的品格
    在性格上很少有穩重堅強的表現,因為一般孩童所受的教育和訓練,從搖籃時起便是只重外表。他們的品性乃建立於流動的沙土上。在塑造的品格內並沒有克己自製。他們被溺愛放任,致令實際的人生受敗壞而變為無用。愛好歡樂之心控制了他們的心思,他們也由於受諂媚而被慣壞了。(三)借著禱告和信心來鞏固孩童--你們把孩童生到世上來,他們對自己的生存無發言權。
  • 《兒童教育勉言》第三十三章 塑造品格、父母有責
    (二)父母們哪,這是你們的天職,要遵照《聖經》的教訓培養兒女的品格。當視此為首要之工,因這與永恆之福利有關。建立兒女的品格要比墾殖田地更為重要,比建造房屋或從事任何事業工作更為要緊。(三)家庭乃建立品格之最佳場所--教會小學或大學都不能象家庭那樣有好機會,可以在合適的基礎上為孩童建立品格。
  • 《兒童教育勉言》第41章 訓育之目的
    你們若忽略當盡的本分,可能將他們置身於撒但的行列中,充當其瓜牙去敗壞別的生靈。反之,你們的忠誠管教和虔誠榜樣,也可能引領他們親就基督,和由他們來感化其他的人,這樣,借著你們的貢獻,可能令許多的生靈得救。(五)惟願我們深自省察,以補救已往的缺失。惟願我們盡力攻破仇敵的堅壘。更願我們以慈悲的心腸去糾正所愛之人的錯誤,保守他們脫離仇敵的權勢。不要灰心喪志。
  • 《兒童教育勉言》第43章 家庭中的管教
    (一)若要明智地訓練及教育兒女,這並非容易之事。當父母們竭力要他們遵循敬畏上帝之道而行時,困難不免發生。兒女會顯出心中趨向邪惡。他們表明喜愛愚昧,放縱自由,恨惡約束與管教。他們慣行欺騙,常說謊話。有太多的父母不但不責罰兒女的這些弱點,反而盲目無視真實的情況及辨識這些事情的意義。因此,兒女們繼續其欺騙行為,養成上帝不能嘉納的品格。
  • 《兒童教育勉言》第三十七章 習慣的力量
    (一)借著……行為的重複,習慣便養成,而品格也定了型。(二)建立良好習慣之時--一般說來,品格是在幼年時形成的。那時所養成的習慣,要比任何的天賦有更大的影響力,可令人成為智力的巨人或侏儒;因為人如果養成邪惡的習慣,縱使是超卓的才智,亦將變成脆弱而扭曲。
  • 《兒童教育勉言》第三十章 自立與自尊
    當訓練每個孩童自立--應當盡力之所能,訓練每個孩童自立自賴。由於運用各項才能,他便可明白自己的最大長處是什麼,和自己的弱點何在。一位賢明的教師將特別注意孩童性格較弱之點,而予以培養,使他可養成一種勻稱調和的品格。(一)過分安逸會使人懦弱--父母應在有生之日常助兒女以自助之道,那是比離世時留給他們大量金錢遺產要好得多了。那能奮鬥,自食其力的兒女,會比那依賴先人遺產過活的兒女,更成功而更能適應實際的人生。
  • 《兒童教育勉言》第50章何為真教育?
    第十二篇 智力的發展真教育的博大(彼前4:11;西3:23,24)遵照這些原理而作的服務以及所得的教育,乃是可貴的。但現今所施的大部分教育,卻是如何地與此大異其趣啊!從孩童幼小的時候起,就有競爭好勝之意,因而養成萬惡之根的自私的心。(四)在伊甸園中所賜的模範--太初時所定的教育制度,乃是後世人類永遠的模範。
  • 《兒童教育勉言》第45章
    忽略責任,不智的放任,不予抑制,不去糾正青年人的愚昧,結果必導致不愉快,而終至於敗壞兒女,及使父母沮喪和悲苦。(一)愛心有一個孿生的姊妹,那就是責任。愛心與責任是並肩而立的。單有愛心而忽略了責任,就會使孩童強項、頑固、偏執、自私,及悖逆,但若是只盡嚴厲的責任,而沒有愛心去軟化及博得他們的心,也必有類似的結果。若要適當地訓練孩童,就當以愛與責任兼施並濟。
  • 《兒童教育勉言》第二十五章 簡 樸
    第七篇 培養基督化之美德教導自然的純樸--當教育孩童保有其赤子之真。(彼前3:3,4)(三)真實之美的秘訣--應當教導女孩子們明白,女人的真實之美不單在乎身材或容貌之美,或她們所得的種種成就,而是在乎溫柔安靜的心、忍耐、慷慨、親切、甘心服務,及待人含辛茹苦。應當教導她們學習操勞,從事一些有意義的研究,為一些目標而生活,信靠上帝而敬畏他,及孝敬父母。如此,她們將與年俱長,增加心清品潔、自立自賴,及蒙人神之喜愛。
  • 《兒童教育勉言》第39章意志乃成功要素
    (書24:15)每一個人都可以使自己的意志與上帝的旨意相合,可以選擇順從他,並如此借與神聖之能力聯絡而使自己處在不能被迫作惡的地步。在每一個青年、每一個孩童身上,借著上帝的幫助,都有能力可以造成一種正直的品格,度一種有益的人生。凡依據這種教訓而訓練孩童達到自治的父母或教師,就是最有效而永久成功的。
  • 《兒童教育勉言》第40章以基督化原則為規範
    (四)學校的教師對你們兒女的教育固然要分擔部分的責任,但你們的榜樣所貢獻的,其成就要比其他方法的重要得多。你們的行事為人,處理業務的方式,以及對於喜惡愛憎的表現,都有助於品格的陶冶。兒女自你們身上所見的溫和脾氣、克己自製、自助、禮貌等,都成為他們日常的課程。隨著時日的推移,這教育也不斷地前進,而這家庭學校每日所給予的影響,將必使你們的兒女成為不負所望的人物了。
  • 《兒童教育勉言》第三十六章 幼年的優點
    第九篇 建立品格的基本原理童年乃最重要之時期--童年所受的教育,其重要性是無可比擬的。孩童在一至七歲的年齡中所學習的教訓,對於他品格的形成,要比以後在他終身的年月中所學的更為有關。(一)當從嬰孩時期起,按照那神聖的計劃去模造形成孩童的品格。要在他的心扉初啟時灌輸各樣的美德。(二)父母的工作務須於襁褓時期開始,好使孩童在其心思未受世俗的影響之前,可接受良好品格的模造。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三十一章 青年的問題
    (CG 196.)【1MCP 285.3】閱讀的影響(見第13章《精神糧食》)——許多青年喜愛讀書。他們要閱讀所能得到的任何書。我要求這些孩子的父母控制他們讀書的欲望。--CT 133 (1913). 【1MCP 285.4】人的悟性接受它所熟悉之事物的水準——人的悟性接受它所熟悉之事物的水準。若是人人都以聖經為自己的研究對象(見第11章《聖經研究與心理》),我們就會看到一班更加發展、能進行更深刻的思考、顯出更大智力程度的人,超過十分認真努力地僅僅研究世上的科學和歷史的人。聖經使真心尋求的人得到高級的智力訓練。
  • 《兒童教育勉言》第二章 第一位教師
    (二)在每一步驟上,父母需要過人的智慧,以便明白如何能給兒女最佳的教育,使其今生勝任愉快,並在來世作更高之服務及得更大之喜樂。(三)訓練孩童乃上帝計劃中一個重要部分--訓練兒女,乃是上帝證明基督教能力之大計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父母負有嚴肅的責任,要訓練自己的兒女,及至他們進入社會時,能向所交往的人行善,而非行惡。
  • 《兒童教育勉言》第二十六章 允恭克讓
    教育他們以親切與溫柔彼此相待。不可存自私之心,因為家中是無自私存留之餘地的。(一)青年人在長大時,言語及態度粗魯不檢,適足暴露其家教之不良。父母們不明自己管家責任之重要;以致種什麼便收什麼,自食其果。(二)家中當有天國原理--當以天國的各項原理管理家庭。應當教導每個孩童以禮貌、仁慈、親切、憐憫、文雅及溫柔的心。
  • 《心理.品格與個性》第38章教育的均衡
    --6T 154 (1900).【1MCP 359.1】恢復上帝的形像——教育的真正目的乃是在人心中恢復上帝的形像。起初上帝曾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並賦予他崇高的品質。他的心智是均衡的,他全部身心的一切能力都是勻稱的。但人類的墮落及其後果,已經敗壞了這些天賦。罪惡已經損毀並幾乎消滅了人心中上帝的形像。
  • 《兒童教育勉言》第44章糾正錯誤的教育
    ……然而在沒有著手糾正他們之先,你卻當獨自退到一邊去求主使你兒女的心軟化順服,也求他賜你智慧來對待他們。據我所知,這方法沒有一次失敗過。當心裡為憤怒所衝激時,你是無法使孩童理會屬靈之事物的。(二)當耐心教訓孩童--主要這班孩童的心自嬰孩時期起便獻給他。
  • 《兒童指導》第六章 大自然的課本
    當他們的心充滿喜樂和感恩之愛的時候,就讓他們與小鳥同聲歌頌讚美。{CG 48.3}    要教育兒童和青少年思考那偉大藝術家的作品,以大自然的恩賜為借鑑,來塑造自己的品格。當他們的心為上帝的愛所勝時,就必把聖潔的美,帶進他們的生活中。如此,他們就能用他們的才能,造福別人並尊榮上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