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始終上不去?現在開始培養這五種能力

2020-09-10 三中有黑馬

想必你一定聽過&34;的道理,意思就是說,當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發現效率很低或者無效,就要馬上停下來想想其他方法來提高效率,這樣才能更快地達成目標。

這種&34;的思維在孩子教育上也一樣通用,當你掌握方法後,就會發現管教孩子這事變得越來越輕鬆。

現實當中,很多家長每天會花幾個小時盯著孩子寫作業,一邊教,一邊幫孩子寫答案,真是苦了父母累了娃。

既然過程很痛苦,為什麼家長還依舊花費這麼大力氣去做這件事呢?

因為這個行為的結果是可視化的,只要付出時間和努力,就能看到孩子完成作業,順利交差。

但是,長期用這種方式去帶領孩子學習,他們將無法獲得正常的學習能力,比如思考能力、專注力等等。整個過程都有一個&34;的家長在旁邊,指揮著他去做這件事情,每個步驟怎麼做,做到哪裡,所有學習方案和答案都是家長腦裡的。

孩子永遠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更不會去想還有沒有更好的答案。

最初你還會發現,在這種&34;的教育方式下,孩子的小學成績還可以名列前茅。

但是到了初中高中,弊端慢慢顯露出來了,成績開始下滑。

缺少了父母的指導,讓這些沒有培養起自主學習能力的孩子,頓時陷入一種迷茫的狀態。要麼繼續保持低效率的學習狀態,要麼注意力開始轉移到其他地方,比如遊戲。

對比發現,孩子班上的一些同學,小學成績可能一般。但是到了中學之後,就好像坐了火箭一樣,成績突飛猛進,平時學習和做作業還不需要他們的家長監督。

這背後的原因就是,這位同學的家長在他小時候,已經把他的能力打磨出來了,這些能力可以幫助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思考,以及如何快速掌握新知識。

這些具備了優秀學習能力的孩子,能夠很快適應新環境,新知識,他們善於思考,自主性非常高,對任何事情抱有好奇心和興趣。

那什麼是學習能力呢?

能力,是一個心理學和生物學概念,有些能力是天生的,比如狗狗靈敏的嗅覺,而有些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培養獲得的,比如記憶能力,歌唱能力。

一個不會遊泳的人,經過訓練能掌握遊泳的能力。一個不會畫畫的人,經過訓練掌握了&34;和&34;的能力。

學習能力是孩子做好事情的基礎。

學習能力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融會貫通。我們大腦的作用是建立知識和知識之間的聯繫,而不是像計算機一樣簡單地把信息存儲在裡面。

只會死記硬背的學生,即使花費大量時間在學習上,學習成績也不會因此得到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在高中階段。

培養能力,不限於任何一個地方或者方式,比如學校。孩子在日常生活,體育項目、遊戲、閱讀等方面都是可以培養能力的。比如,一個人想要培養語言能力,最好的不是從課本學,而是去到對應的語言環境下,大膽和別人去交流。

一旦他掌握了語言學習規律和方法,不管他接下來要學什麼語言,其實都是非常輕鬆的。


那麼,這些優秀的學習能力包含哪些呢?

家長又應該如何培養呢?

1、思考能力。

  • 在孩子們以往的學習和考試過程中,通常都有一個標準答案,只要寫出正確的答案,就能拿到分數,而從來不去想一個公式是怎麼來的,為什麼那些數學家能夠想出這樣一個公式,而我們不能。只有真正站在數學家的角度或者站在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上來思考,才能夠提高思考能力,同時領悟知識的本質。有些孩子善於思考,找到了現象背後的本質,獲得舉一反三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能通過做一道題,就達到其他同學做十道題的效果。
  • 家長要做的就是,不要代替孩子思考,鼓勵他們去摸索,去感受,適當地給他們設置小障礙,而且千萬不要急於告訴他們答案。我們大人過去的經驗沒錯,但是在他們的時代裡不一定通用,適當的犯錯和反思就是培養思考能力最好的方式。

2、善於提問的能力。

  •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找到一個答案更為重要。能提出一個好問題,意味著需要從新的角度來看舊的問題,這會大大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很多發明創造都是從一個好問題開始的。
  • 家長在平時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儘量少提一些封閉性的問題,比如&34;、&34;。而應該提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比如&34;、&34;、&34;等等。在這個過程中,用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孩子思考,同時也要耐心地解答他們的問題,這樣才不會消除他們的提問題的積極性。

3、精力管理。

  • 經常看到這樣一些學生,他們會把自己一整天的時間都安排地滿滿的,什麼都做,但是最後在各種學科項目上都看不到有什麼出色的表現。很多家長也會認為,一天就24個小時,如果都給孩子排得滿滿的,不就是就比別人有優勢嗎?這看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從大腦的角度來看,其實是不科學的。學習需要消耗大腦能量,當我們進入疲勞狀態後,學習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只有把精力放在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上,其他問題簡單帶過,做到主次分明,才是最符合大腦學習和理解原理的方式。
  • 所以,家長在幫孩子制定計劃的時候,一定要考慮的是孩子精力問題,而不是時間管理。同時還要鼓勵他們多去運動、多聽古典音樂,保證足夠的休息時間,讓孩子身體和大腦處於最佳的狀態。

4、內在驅動力。

  • 內驅力是孩子們進行自我學習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學霸無一例外都具有強大的內驅力,他們沉浸在學習中,幾乎不會覺得累,還能保持源源不斷的激情。內在驅動力有時候可遇不可求,所以很多家長會通過外部的刺激來培養孩子的學習動力,比如獎勵或者懲罰。外部驅動力有時候可以帶來直接的效果,但是不會持久,一旦脫離了父母和學校的約束,孩子們的積極性就可能回到原點。
  • 所以,想辦法培養內驅力就顯得極其重要了。家長們要善於挖掘孩子個性的特點和內心喜好,鼓勵他去做事,並且爭取做到最好,這些成功經驗將會成為他以後做事動力的來源。當一個孩子能夠在一件事情上找到自信和目標,就會迸發出很強的學習力。在平時做作業的過程中,儘量讓孩子去主導,而不是告訴他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樣孩子才能獲得學習的掌控感,進而轉化成學習內驅力。

4、情緒管理。

  • 一個心態平時的孩子,才能做到不被各種誘惑幹擾,專心致志地學習。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困惑就是無法處理情緒問題,比如在家裡鬧情緒,在學校打架鬥毆等等。這個階段的孩子,內心有過多的能量,如果不及時發洩出去,會顯得特別不安分。
  • 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的處理方式,就是一定要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安撫情緒,然後再給出合理的建議。如果一來就批評責備,孩子不但不接受教育,還會產生嚴重的逆反行為。這樣下去,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還可以導致他以後性格上的缺陷。作為孩子的榜樣,家長在教育過程中,也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平和解決問題。還要教會他們在情緒低落的時候,跟父母或朋友傾訴出來,或者通過運動、娛樂等方式轉移注意力。

5、會玩的能力

  • 玩,是孩子探索世界,尋找規律,獲得認知和經驗的重要過程,如果沒有玩,所有知識都來自課本或者別人的經驗,那麼孩子將喪失學習能力、感受能力和創造力。在玩的過程中 ,孩子的思維得到鍛鍊,還能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一些意料之外的信息,世界上有不少偉大的理論和知識都是在無意之中被發現的。
  • 而家長要做的就是,在保護孩子的安全下,不要過多限制,不要給出各種條條框框的規則。讓孩子盡情地玩,只有這樣才能提升他們的專注力和學習興趣。

最後,

父母們要永遠記住,知識會過時,但是能力是可以伴隨孩子一生的。

他們現在的成績差,不代表以後的成績也差。

當一個孩子具備上述能力的時候,家長就會發現,孩子的成績會慢慢提高上來,培養孩子這條路也會越來越輕鬆。

相關焦點

  • 小學成績上不去?培養五個好習慣,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效率
    小學成績上不去?培養五個好習慣,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效率上周末,朋友家小孩過生日,朋友邀請我去聚一聚。飯後,朋友把我拉到書房,說她孩子現在三年級,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時候,知識點簡單,孩子學習起來毫無壓力,接受知識的速度也很快,現在上了三年級,學習開始有難度,做作業的速度也很慢,經常晚上十點才能做完作業,甚至十點之後才能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平時考試測驗也只能在90分左右。
  • 在小學階段要培養的五種能力!
    接昨天的一篇文章,我認為在小學必須要培養的五種能力,可能比成績更重要。如果作為父母,對於小孩都是有問必答,這便注長了他們的懶惰,上課不認真聽,做題不看題目,不獨立思考。3.為自己負責從上學的第一天開始,就清楚地知道,每一件事都只為自己負責。在這裡,你可以自己決定怎樣做一件事,承擔它的代價和後果,沒有什麼天生是「必須」的。
  • 如何培養五年級孩子的認真能力?
    家長提問:唐老師好,我兒子今年五年級,學習興趣比較欠缺他的學習成績在班上只有中等水平,您能介紹一下更好的方法嗎?平等書院首席專家解答:我們這兒有一整套培養孩子認真能力的方法,綜合起來分為兩種:一種是家長在生活當中帶著孩子認真,比如在家裡,做任何一件事情,像擇菜、做飯,哪怕玩一個遊戲、買一張電影票等,都要認真對待,帶著孩子每一次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認真做好。
  • 孩子上小學前培養這3種能力,將來容易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其實,這句話也不是全無道理,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掌握基本的社交能力,對孩子以後的生活和學習都有極大影響。幼兒園是孩子人生的起點,同樣也是教育的一個過渡,若是在這個時候培養孩子各項學習能力,對孩子以後的學習都有好處。
  • 李玫瑾:「6-12歲,這個階段培養這幾種能力比成績重要的多!」
    李玫瑾:「6-12歲孩子的教育有多重要?」,小學基礎的好壞直接影響未來幾十年,這個階段培養這幾種能力比成績重要的多!李玫瑾說6歲以前說不,父母的過度的愛讓孩子形成依賴。6-12歲培養忍受挫折能力,吃體力之苦,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學習習慣比成績更重要。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力》告訴我們:閱讀可以提升孩子的五種能力
    現在的高考特別重視語文水平,而語文成績佔最大比重的就是作文,寫作文就需要積累大量的詞彙,如果書讀得少,要想寫出出彩的好文章真的不容易。我隔壁樓道的一個孩子,去年高考就吃虧在語文成績上了,數學124,英語121,理綜256,語文只有85分,雖然也上考上了大學,但是語文拉低了整個考試的成績,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非常遺憾。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力》告訴我們:閱讀可以提升孩子的五種能力
    閱讀,可以提升孩子的詞彙量現在的高考特別重視語文水平,而語文成績佔最大比重的就是作文,寫作文就需要積累大量的詞彙,如果書讀得少,要想寫出出彩的好文章真的不容易。我隔壁樓道的一個孩子,去年高考就吃虧在語文成績上了,數學124,英語121,理綜256,語文只有85分,雖然也上考上了大學,但是語文拉低了整個考試的成績,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非常遺憾。還有位高三學生曾經問我,有沒有什麼好辦法提高語文成績,他說他作文差,基礎知識差,經常寫錯字,快高考了,真不知怎麼辦,刷題也不起作用。
  • 孩子上小學前,家長多培養他這3種能力,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現在明令禁止幼兒園「小學化」,不得教孩子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那麼有很多的家長就會比較焦慮,孩子到了小學之後跟不上怎麼辦?那孩子是不是在起跑線上就輸了呀?那麼即使起跑的的時候孩子可以領先一步,但是身體素質沒有比的孩子好,跑步的途中,很容易就被別的孩子趕超了。在孩子上小學前,家長讓孩子掌握的不應該是是一時的知識,而是可以讓孩子長久擁有的能力。
  • 五年級開始培養精讀,拉開語文成績的差距,讓你贏在中學起跑線上
    同時在五年級語文閱讀的課程標準中,我們學生還需要做到哪些閱讀目標呢?要學會默讀、速讀、體會作者的情感、文學鑑賞、把握文章的中心、具備一定的內容概括能力、還要學會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可見精讀對於小學高年級的同學是一個不太容易做到的學習要求。
  • 孩子上幼兒園要具備哪些能力?這「4種能力」不可或缺,及早培養
    一般在孩子三歲以後,不少父母就把孩子送進了幼兒園,讓他們開始體驗集體生活了。幼兒園專注於孩子的啟蒙教育,培養孩子適應集體生活的能力,讓孩子為步入小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有的父母把孩子放到幼兒園以後就不需要過多操心,孩子在學校裡過得很順心;但是有的父母卻三天兩頭都要處理孩子在幼兒園出現的問題,忙得人頭都大了。
  • 小聰明不代表智商高,缺乏這五個維度的訓練,孩子成績還是上不去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小時候被大家誇聰明的孩子,上學之後成績未必特別高。這是為什麼呢?這些能力沒有經過後天培養和引導,呈現一種更初始的狀態。比如你讓孩子背一首四句的詩,他可能比別人背的快、背得好。但是你讓他背一首幾百字的詞,他就感覺難度很大,背不下來。
  • 做好幼小銜接,培養這4種能力是關鍵,從現在開始準備一點不晚
    自從孩子開始上幼兒園,時間就會過得特別快。不經意間馬上就即將去上小學,三年的幼兒園生活由此告一段落,邁向小學的路,而這兩者之間的銜接之路尤為重要,做好幼小銜接,對孩子的成長是很關鍵的,如果沒有很好的做好兩個階段的銜接,就會影響孩子適應和學習的能力。
  • 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的這4種能力
    【豆芽芊芊專欄】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的這4種能力原創作者|豆芽芊芊01昨天在十字路口等紅綠燈的時候,身旁有兩名小學生在討論考試成績偶爾考試考砸了,他就要承受父母的諷刺挖苦以及變本加厲的懲罰,那些不如意的成績,讓他感覺自己的人生就像染上了無法去除的汙點。小鍾說,不知從何時起,他開始焦慮和恐懼,他害怕學習,害怕父母。他長大後發覺,和父母之間已產生了無法逾越的鴻溝。現在的他,維持著一份贍養而不親近的關係。
  • 孩子上小學前,培養他這3種能力,將來容易成為學霸
    我朋友就是一個小學教師,她曾提醒過我:「很多孩子剛上小學都缺乏以下3種能力分別是記憶力、專注力、自制力」。根據我朋友的提示,我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在孩子上小學之前,培養孩子以下3種能力,孩子更容易成為學霸
  • 要想孩子有出息,這3種能力培養迫在眉睫
    所以,我們家長盡最大努力買好的學區房,便於孩子上一所好學校;我們關注N多育兒大V號,只是為了科學育兒,育兒路上走偏;我們早早的給小孩報各類早教培訓班,上學後又是各類輔導班,只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0-6歲是孩子建立世界觀的關鍵期,那麼在該時間段到底哪些能力的培養是最關鍵的?
  • 學生成績與這個能力有關,可惜家長卻忽略了對孩子這個能力的培養
    學生成績不好,令很多家長失望,失望之餘,家長又不知道怎麼去幫助孩子提高成績。學生成績與天生智力有關外,其實與後天的智力開發習慣的養成也相輔相成,這其中一個最基礎的能力----閱讀能力是起關鍵作用的能力。閱讀能力,直接影響孩子的成績,本文將一步步的揭開閱讀與學習成績的關係。 閱讀能力是一種什麼樣的能力?
  • 如何培養出「得體」的孩子,注重培養孩子這8種重要的能力
    ,其中8種都是因為父母不會好好說話造成的:孩子沒有主見,是因為父母喜歡在公共場合批評孩子;孩子不懂得尊重別人的感受,是因為父母總喜歡發號施令,不在意他們的感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能影響他們最重要的方式是「對話」,如果家長不能很好利用這種方式,會直接導致孩子教育的失敗。
  • 一名優秀的男生,應當具備這3種能力,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能力呢
    要想一名成為一名優秀的男生,應當具有這3種能力,那麼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這三種能力呢?隨著一次一次的考試,他成績沒升反降,這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挫折。但也有一些男生會選擇自暴自棄不再努力學習,這一種就是挫折能力較差的一種男生了。所以家長一定要培養孩子這種抗挫折能力。
  • 一名優秀的男生,應當具備這3種能力,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能力呢
    要想一名成為一名優秀的男生,應當具有這3種能力,那麼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這三種能力呢? 例如:在學習過程中,一直順風順水的男生,突然考了不好的成績。隨著一次一次的考試,他成績沒升反降,這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挫折。
  • 孩子培養;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挫折教育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現在的孩子生活環境優越,從小生活在長輩的千寵萬愛中。長輩們對他們的需求有求必應。不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都會給與滿足。即使是一句批評的重話都捨不得說。家庭不當的教育方式是孩子缺乏較弱抵抗能力的根源。下面幾種家庭教育方式會導致孩子心靈脆弱,遇到挫折不知道怎麼面對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