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要具備哪些能力?這「4種能力」不可或缺,及早培養

2021-01-07 文竹媽媽

文|文竹媽媽

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一般在孩子三歲以後,不少父母就把孩子送進了幼兒園,讓他們開始體驗集體生活了。

幼兒園專注於孩子的啟蒙教育,培養孩子適應集體生活的能力,讓孩子為步入小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有的父母把孩子放到幼兒園以後就不需要過多操心,孩子在學校裡過得很順心;但是有的父母卻三天兩頭都要處理孩子在幼兒園出現的問題,忙得人頭都大了。

孩子不是在學校裡和其他小朋友打架,就是哭鬧著要爸爸媽媽,還有不吃飯、不睡覺、不會穿衣上廁所等等,孩子產生的問題多種多樣,天天都有新感覺。

為什麼同樣是孩子,有的孩子讓父母老師省心,有的孩子卻讓老師和父母天天操心呢?

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缺乏了上幼兒園必須具備的4種能力。

01兒子在幼兒園總是一個人,寶媽查看監控後心態崩了

顧女士的兒子說話比較晚,醫生檢查後說語言發育比其他的孩子遲緩一些,建議顧女士把孩子送到專門的培訓機構去學習。

所以顧女士和幼兒園的老師商量之後,每天就讓兒子上半天的課,下午去培訓機構學習。

但是這件事情不知道怎麼就傳到了其他家長的耳朵裡,他們都說自己的兒子是問題兒童,有的家長還讓其他小朋友離自己的兒子遠一些。

有一天顧女士的兒子回家之後和她哭訴,說自己在幼兒園裡總是一個人,不想去幼兒園了。

疑惑的顧女士安慰了兒子,第二天去學校質問老師,並查看了學校的監控。這不看不要緊,看到監控內容的顧女士覺得自己心態都崩了。

原來,在小朋友們做活動的時候,保育員將自己的兒子單獨拉走了,不讓兒子參加活動。

顧女士質問幼兒園的老師,為什麼不讓自己的兒子融入集體生活?

而老師的回覆也沒法讓人挑出錯處。

老師直說了顧女士兒子的情況,適合一對一的輔導教育,不適合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顧女士說,自己的兒子是適應能力比被人差一些,但這是老師應該幫助他的事情。

老師更委屈了,在顧女士兒子上學的這段期間,她們花在孩子身上的心思和精力,遠比顧女士想像的要多得多。

總之,這件事情爆發在網絡上之後,沒有多少人同情這位寶媽的遭遇。

有的網友說,幼兒園老師又不是職業保姆,除了顧女士的孩子,還有其他小孩子要照顧呢。就因為你家孩子特殊,就要給孩子一對一保姆式的服務?就這樣還來上什麼幼兒園,直接在家裡請保姆得了。

還有的網友說,孩子明顯就沒有足夠的能力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家長非但沒有看到孩子的問題,反而把鍋甩到了老師的身上,這種行為真是令人無語。

我個人認為,在孩子沒有足夠的能力進入幼兒園進行集體生活時,還是應該留在父母的身邊培養好之後再送去學校。

否則不僅孩子在學校裡生活得不快樂,更讓老師和父母都感覺難做。

不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孩子的問題,還有可能讓家長和老師的關係變得僵硬。

02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這幾種能力要及早培養

·溝通能力

在上幼兒園之前,孩子的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這樣才能夠準確地和老師、同學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意願。

如果孩子缺少溝通能力的話,他在交流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老師沒有辦法理解孩子的手舞足蹈比劃的意義,就無法幫助孩子解決他遇到的問題。

·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也是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的必備能力之一。

因為幼兒園幫助孩子進行啟蒙教育的地方,老師會幫助孩子發展自己的各項技能,挖掘孩子的興趣。

在這個上課過程中,孩子必須要理解老師的話語和行為,才能跟著老師一起進步。而且缺乏理解能力的孩子,在完成自己的作業或任務時,肯可能會出現烏龍情況。

就比如說之前的一個趣事,老師讓孩子把多肉植物帶去學校展覽,但是孩子卻理解成了把肉帶到幼兒園展覽,鬧出了一個大笑話。

·交際能力

幼兒園是集體生活的地方,孩子勢必要接觸到自己從來沒有認識過的陌生人。

想要在幼兒園裡擁有朋友,那麼交際能力必不可少。如果孩子缺乏交際能力,在幼兒園裡很難找到朋友,而且還可能被其他的小朋友抱團欺負。

所以說,在上幼兒園之前,父母幫助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很重要。

·基礎自理能力

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一天中的大部分活動時間都需要在幼兒園裡度過,其中包括吃飯、睡午覺、上廁所等等。

幼兒園的老師並不是保姆,會像媽媽一樣圍著孩子打轉,孩子缺什麼就給什麼。所以,這就需要孩子具備基礎的自理能力,能夠自行上廁所、睡午覺、穿衣服等等。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而不會感到壓力山大。

03如何培養孩子上幼兒園的必備能力呢?

·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父母想要培養孩子上幼兒園的必備能力,在孩子懂事之後就要開始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避免大包大攬,而是讓孩子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在這個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掌故獨立技能,擁有基本的自理能力。

·父母要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父母想要培養孩子的溝通理解能力,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培養孩子對話的基礎,增加孩子的詞彙量,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

這樣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不會因為溝通理解能力差而無法跟上老師的授課進度了。

·父母要教會孩子如何交朋友

幼兒園是集體生活,如果沒有朋友孩子會過得很孤獨。所以,父母要幫助孩子提升及交友能力,讓孩子學會如何交朋友。

父母可以給孩子帶一些糖果或是小玩具拿去幼兒園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這是讓孩子收穫朋友的小妙招哦。

————————————

圖|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怎麼辦?這「4種能力」,父母一定要及早培養
    這個時候,孩子比之前要適應得多,再去幼兒園的時候也不哭不鬧了。所以說,孩子上幼兒園不是非要3歲不可,如果孩子缺乏基礎的能力,年紀再大上幼兒園還是會出現問題。孩子缺乏上幼兒園的基礎能力,會出現哪些問題呢?
  • 不具備這4種能力的寶寶,去幼兒園會很遭罪,爸爸媽媽要提前培養
    因為他們還沒有辦法,準確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在這個時候送寶貝去上學,無疑就是在坑寶貝,寶貝在幼兒園的時候,也會非常遭罪。寶貝容易交不到朋友,被孤立等等,甚至還會讓寶貝造成一定的心理陰影。在寶貝不具備這4種能力的時候,咱們先別急著送寶貝,到幼兒園上學。這會讓寶貝非常的遭罪,咱們判斷寶貝,是否能夠上幼兒園的標準,並不是年齡,而是寶貝的能力。
  • 孩子上幼兒園前應具備的4個基本能力,看你家孩子達標沒
    甚至有的孩子已經到了入園的年紀,午睡還需要哄睡,要知道,幼兒園老師每天要照顧那麼多小學生,不可能一個一個去哄睡的。這種情況到了幼兒園孩子會產生自卑感,面對陌生人也不敢求助,又怕被其他小朋友嘲笑,讓孩子更加排斥去幼兒園。
  • 從教10年幼師強調:孩子不具備這5種能力,上幼兒園等於「活受罪」
    所以導致一些孩子因為在不合適的年紀上幼兒園,生長發育受到了負面影響。一位從教10多年的幼師舉了幾個例子,有的孩子上幼兒園,因為年紀太小,聽不懂老師講的話,每天都很茫然;還有的寶寶因為家長的溺愛,入園後亂發脾氣,被「孤立」了,最後只能無奈轉學。這位幼師不禁感嘆:孩子連基本的這5種能力都沒具備,家長就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孩子就是去「活受罪」。
  • 孩子進入幼兒園,應該具備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哪些?
    相信父母挑選幼兒園也是從家庭狀況、孩子等各個角度反覆思考,也期待孩子能在新的環境展開快樂的學習人生。然而,讓孩子上幼兒園是父母的決定,但試問:孩子準備好了嗎?這樣的準備包括心理建設與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父母或主要照顧者有必要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除了口頭上不時跟孩子說「你長大了,要去學校上課」,還要做到以下事項:找機會接觸新環境及早帶孩子先去即將就讀的幼兒園認識環境、老師,讓孩子知道這是你以後要就讀的學校,而且不只去一次,才能讓孩子漸漸產生熟悉感,去的時候,可在幼兒園戶外的遊樂設施玩一玩,減少對陌生環境的生疏感。
  • 資深老師坦言:上幼兒園前,孩子不具備這3種能力,還是別來了
    孩子對於上幼兒園沒有正確的認知,認為以後再也見不到父母了。這可能是孩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之前,與外面的小朋友接觸比較少,很難接受陌生的環境和人。有些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落後於其他同齡人,都會選擇讓孩子提前上幼兒園。但是,孩子年齡幼小的話,沒有各種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提前上幼兒園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 即將上幼兒園的寶寶,必須具備的幾種自理能力
    眼看9月份入學時間馬上就要到了,寶媽們也各種焦慮,前幾天小編寫了寶媽們擔心自家寶寶在幼兒園被欺負,今天來叭一叭讓自己的寶寶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必須具備的一些自理能力,寶媽們自查一下,哪項自家寶寶不具備呢,可要抓緊鍛鍊啦!
  • 寶寶上幼兒園前,父母堅持培養這6種能力,入園後帶更省心
    現在不少家長在孩子3歲時,就把孩子送進幼兒園了,當然也有父母覺得3歲上幼兒園太早了,這件事到現在還存在爭議,在我看來不管家長是怎樣打算的,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需要讓寶寶掌握基本的生存能力,否則孩子就算到了幼兒園也會遭罪,甚至可能會被勸退。
  • 6歲前孩子應具備5種能力 選對幼兒園很重要!
    「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中國諺語跟西方現代心理學的理論類似,都認為兒童的早期心理特點和性格是長大後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幼年時期的經歷將影響人的一生。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學前教育對孩子今後成長的重要性,孩子剛出生就報名參加早教班,竭盡所能讓孩子上最好的幼兒園,並早早學習各種特長……孩子的早期教育就是要上各種早教課嗎?
  • 蒙臺梭利幼兒教育法,培養孩子哪些能力?
    但是,我們卻不能忽略這一事實,就是大多數家長缺乏對蒙臺梭利教育正確認識。那麼,在蒙臺梭利幼兒園,都會培養孩子哪些能力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蒙臺梭利博士說,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一生,也決定他一生。
  • 寶寶若不具備這3種能力,上了幼兒園之後,可能會被老師討厭
    導讀:寶寶若不具備這3種能力,上了幼兒園之後,可能會被老師討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若不具備這3種能力,上了幼兒園之後,可能會被老師討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什麼時候上幼兒園最合適?關鍵還要看這「3種能力」的掌握
    關鍵還要看這「3種能力」的掌握和許多媽媽一樣,何女士也是一個為了是否要早點送孩子上幼兒園而難以下定決心的媽媽。何女士的兒子今年已經3歲了,身邊大部分同齡的孩子都已經開始讀幼兒園了,但是何女士卻更傾向於讓孩子遲一些再上學。
  • 孩子未來的十大能力之一——"分析力",蒙氏幼兒園該如何培養?
    隨著自動化、智能化的快速發展,未來20年據說將有近50%的傳統工作會消失,那麼未來20年孩子應該具備哪些重要能力呢?當下的學前教育到底應該培養孩子的哪些能力呢?李教授提到:邏輯分析能力是資訊時代的核心,未來要有搜集資料、分析資料、整合事物的能力。發現不同群體的需要,不同群體有不同的需要,找到創業點。分析力屬於邏輯思維的範疇,這對孩子來說是有些抽象。
  • 孩子4歲了還沒去幼兒園,專家:這2種能力肯定沒培養出來
    我家孩子已經到了去幼兒園的年齡了,但是婆婆卻不同意。說孩子不能去幼兒園,家裡又不是沒人看孩子,幹嘛送去啊。那麼,孩子去幼兒園到底是幹什麼呢?孩子在家和在幼兒園有哪些不一樣呢。去幼兒園可以讓孩子多接觸一下外面的世界,現在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讓他多接觸周圍的人,能夠很好的培養他與人溝通和交往的能力。
  • 【理解幼教】幼兒園究竟培養了孩子哪些能力?
    2、在幼兒園,培養孩子交往、合作能力 幼兒園為孩子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社交氛圍,而夥伴關係是幼兒生活中的重要社會關係,它對於幼兒心理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兒在與同伴相處過程中,會認識到他人的優點和需要,學會了解別人,約束自己,學會了付出.接受.同情和友愛,從而培養了孩子的交往能力。
  • 沒有4種能力的孩子,去幼兒園就是「活受罪」,到了三歲也不能送
    可事實上是一些孩子,雖然到了三歲,但他們卻並不適合上幼兒園,因為他們缺少這4種能力。3歲送幼兒園,還是4歲送幼兒園?小睿睿今年剛滿3歲,睿睿媽在考慮送孩子去幼兒園的事情,為此她專門跑了很多幼兒園考察。但她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正常來說幼兒園小班孩子的年齡是3-4歲,但實際上小班卻沒有幾個3歲的小孩。
  • 還有半年就要上小學了,該給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昨天參加了幼兒園的家長會,幼兒園請了一個久負盛名的私立小學校長與學前班家長分享幼兒園最後一學期裡,家長與孩子應該為上小學做哪些準備。我將內容整理一下,並結合家庭教育,形成以下的文章。歡迎各位有經驗的小學生家長,分享更多的入學準備與注意事項。
  • 【幼兒園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就是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有助於孩子形成獨立意識,並順暢融入集體生活。在幼兒園,孩子需要自己吃飯、穿衣、上廁所,這些方面家長鞭長莫及,孩子只能學會自己解決。事實上,孩子在3歲左右已經具備了基本的生活能力,並不需要家長和老師過多介入。培養自理能力能夠增強孩子的責任心,養成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 上幼兒園前,孩子必須掌握的6種自理能力
    我們都知道進入幼兒園的寶寶要學會自己做很多事情所以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孩子成長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哪些自理能力是上幼兒園寶寶必須掌握的呢?老師不可能給每個寶寶餵飯如果孩子不會 「吃飯」這種簡單的事情都會引起寶寶的緊張情緒不僅影響寶寶的健康還會影響寶寶對幼兒園生活的認可自信心也會受到影響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自己學會拿勺吃飯不挑食不偏食吃飯時要專心並且能在規定的時間裡吃完
  • 3歲孩子就該上幼兒園嗎?專家:沒有3種能力,4歲送去也會退學
    其實面臨著同樣問題的父母比比皆是,其實孩子要上幼兒園是一個必然的經歷但是很多父母卻不能把握還走什麼時候,才適合上幼兒園。其實早就有專家提出過:年齡並不是孩子上幼兒園的硬性指標,如果孩子沒有這三種能力,就算4歲送去幼兒園,也會被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