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上幼兒園前,父母堅持培養這6種能力,入園後帶更省心

2020-09-04 瓊瓊育兒日記

現在不少家長在孩子3歲時,就把孩子送進幼兒園了,當然也有父母覺得3歲上幼兒園太早了,這件事到現在還存在爭議,在我看來不管家長是怎樣打算的,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需要讓寶寶掌握基本的生存能力,否則孩子就算到了幼兒園也會遭罪,甚至可能會被勸退。

寶寶上幼兒園前,父母堅持培養這6種能力,入園後帶更省心

第一種,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老師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因為人多,難免會有疏忽的地方,這個時候就需要孩子自己提出要求的,比如想喝水、餓了、要尿尿等,不要小看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寶寶在家可能一個動作父母就能理解,但是在幼兒園可沒人會理解寶寶的想法。

想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父母要堅持每天陪著孩子聊天,教會寶寶掌握一些簡單的詞彙和含義,平時在家裡多讓寶寶表達自己的想法。

第二種,掌握基本生活技能

幼兒園老師並非是全職保姆,老師不會給孩子穿衣服,不會餵孩子吃飯,更加不會幫孩子上廁所,這些基本的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來做,所以家長務必要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教會孩子生活自理。

生活能力是一個人生活必須要具備的能力,想要培養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父母需要在孩子具備自我意識開始就進行培養,也就是孩子3歲的時候,就通過自己的行動一點點去引導孩子,教會孩子,自己吃飯、喝水、穿衣服、上廁所。

這裡我分享給大家一套《幼兒行為管理繪本》,這套書的宗旨就是幫助孩子養成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洗手、拉粑粑、睡覺、洗澡、吃飯、刷牙……

第三種,培養孩子安全意識

幼兒園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在這裡不比家中那麼安全,因此家長應該提前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讓孩子明白幼兒園當中很多東西是不能接觸的,如水、電、火,同時也要教會孩子性別意識,不要讓別人碰自己的隱私部位。

安全意識的養成不能夠只靠說,你需要讓孩子理解其中的含義,對於安全意識的培養,我建議父母們給孩子看這樣一套《自我安全意識培養》,樹立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安全行為規範。

第四種,教孩子聽老師的話

在上幼兒園之前,父母務必要教會孩子聽老師的話,就是孩子不聽老師的話,在幼兒園很容易引起老師的反感,而且很多時候老師的要求是對孩子好,如果如果孩子不聽很容易傷到自己,就比如過馬路時老師讓孩子停下,若是孩子不聽話很容易受傷。

第五種,教會孩子交朋友

父母必要教會孩子如何建立友誼,教會孩子與他人分享,這樣孩子在進入幼兒園這個陌生的大環境之後,更容易交到好朋友,這樣孩子才能更加輕易地融入到集體當中,這對孩子以後在幼兒園的學習有很大幫助。

第六種,理解基本的常識問題

什麼是基本的常識性問題呢?對於一個三歲左右的孩子來說,就是明白一個物品的長短、大小、位置、重量,明白超市是幹什麼的;明白幼兒園是做什麼的;明白醫院是幹什麼的。

這些常識性問題,家長一定要在孩子沒有進入幼兒園之前就教會孩子,否則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就會顯得很無知,很難融入到集體當中。

建議父母教孩子學會上面這6種能力之後,再將孩子送去幼兒園,這樣孩子能少遭些罪。

相關焦點

  • 繪本書單|推薦6本幼兒園繪本,緩解寶寶入園焦慮更快適應幼兒園
    小朋友要接受上了幼兒園就不再是媽媽陪著一起玩的現實。他要學會和小夥伴一起玩。有的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剛入園時允許帶一個玩具或者玩偶的,可以嘗試著培養孩子和玩偶的感情了。至於剛入園就能和不熟悉的小朋友打成一片的孩子,我估計是社交天才,以後可以去社交部上班。如果您家孩子是這種類型,下面的文字請手動忽略。
  • 孩子入園前,父母務必教會他這3項技能,對孩子好父母還省心
    幼兒園階段對於寶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階段,雖然這個階段看起來孩子不用學習,也沒有做不完的家庭作業,但是對於孩子而言這卻是一種巨大的挑戰,因為在此後他們將會接觸到一種新的生活模式,與此同時他們身上的社會性也由此開始發展起來。王女士家的小寶貝上幼兒園了,原本王女士以為自己會輕鬆很多,可是沒想到的是孩子遲遲不能適應新的環境。
  • 娃4歲前,家長要「逼」他學會這四種「能力」,日後帶起來更省心
    因此在這階段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培養這四種能力,在幼兒園裡也會更受歡迎。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個人的日常活動,90%都在不斷重複原來的動作,習慣動作是潛意識,無需大腦思考,無需用意志去控制。
  • 寶寶上幼兒園前,建議提前讓他掌握這5項能力,好處很多
    其實這都是因為孩子在入園之前,父母沒有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能力。寶寶上幼兒園前,建議提前讓他掌握這5項能力,好處很多一、掌握獨自吃飯的能力上幼兒園之前,獨立吃飯是寶寶必須要學會的一項能力,因為幼兒園不像在家,在幼兒園就是孩子不會自己吃飯,是沒有人會餵他的,很可能孩子會在學校裡挨餓。
  • 幼兒園老師坦言:入園前,寶寶不具備這個能力,最好還是別來了
    幼兒園老師坦言:入園前,寶寶不具備這個能力,最好還是別來了成績不是決定一個孩子是否優秀的關鍵因素,但是在當今社會成績是最公平的,只有拿出成績才能讓別人認可你的實力。所以不少家長在娃小的時候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十分的關注。
  • 孩子上幼兒園前,若能具備以下幾種能力,父母將來少操很多心
    執筆:王豔微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在很多父母在心裡都希望自家寶貝能夠早一點上幼兒園,一方面,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後,自己會省心省力不少,另一個方面,也為了不讓自家娃「輸在起跑線上」。其實,孩子的年齡只是入園的一個基本條件,如果寶貝在入園前有些能力達不到,提早把娃送入幼兒園無疑是讓其遭罪。
  • 幼兒園老師坦言:入園前不具備三種能力的孩子,去幼兒園是活受罪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前段時間翻到了一位媽媽在後臺的私信:「孩子到底適不適合幼兒園?」實際上,這並不只是一位媽媽的疑問,留心觀察不難發現,生活中有相當多的父母都在這個問題上犯了嘀咕,明明孩子已經到了入園的年齡,卻遲遲不敢將孩子送到幼兒園,生怕自家的寶寶沒有做好去幼兒園的準備。
  • 寶寶入園前,這5個能力一定要提前培養,對適應園內生活很有幫助
    每個寶寶在即將進入幼兒園時,不僅他們自己會焦慮,父母們也會跟著焦慮,畢竟更換一個新的環境,寶寶到底能不能適應?在幼兒園當中會不會受欺負?能不能吃好睡好?這些問題都是父母們特別關注和擔心的。其實,有這樣的焦慮是很正常的,寶寶們亦是如此,在更換一個新的環境之後,寶寶發生不適應也是很正常的。
  • 上幼兒園前做好這6件事,爸媽減少育兒焦慮,寶寶順利入園少哭鬧
    馬上又到了一批適齡小寶寶們的入園時間了,由於每個孩子的性格和適應能力都不同,有的家長擔心娃內向,粘人甚至沒有午休習慣等等,入園後會很長時間都不適應幼兒園環境。也有些家長會擔心娃不會跟老師和同學溝通交流,擔心娃不合群或者被欺負,甚至有些孩子會不好意思說自己上廁所等而尿褲子。
  • 3歲寶寶即將讀幼兒園,父母需要培養孩子這些能力,越早準備越好
    幼兒園的老師會帶領寶寶玩耍、學習、吃飯、睡覺,所以知識上,寶寶到幼兒園裡會有逐漸學習的過程,父母通常不需要提前教會寶寶什麼東西。2.5~3歲的寶寶即將面臨入園的問題,父母需要有意識地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並教寶寶應用簡單的語言與別人進行交流,為寶寶順利入園打下基礎。
  • 寶寶入園前,父母要做好哪些準備呢?聽聽幼兒園園長怎麼說
    再過兩周就是九月了,一年一度的幼兒園開學季即將到來,又有一批寶寶們將走向人生的新階段,開始幼兒園的生活。這是寶寶們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面對陌生的環境、幼兒園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寶寶一定會感到很焦慮,所以父母一定要幫孩子做好入園準備。
  • 如何讓娃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入園前做幾件事,輕鬆培養乖孩子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眼看著又到了九月開學季,不少父母內心忐忑不安,期待中帶著點擔憂,因為孩子上幼兒園初,又要上演一場難捨難分的戲碼,作為家長的你,是否也會擔心孩子第一次離開自己會不適應,或者娃產生入園
  • 幼兒園入園前做好六大準備 帶孩子先熟悉環境
    新學期開始,許多寶寶要入學了,對於幼兒家長來說,寶寶入園該注意些什麼?入園之後,幼兒園的老師開始教英語,寶寶開始接觸第二門語言,除了幼兒園的「規定動作」外,家長有必要讓寶寶參加校外的少兒英語學習嗎?
  • 資深老師坦言:上幼兒園前,孩子不具備這3種能力,還是別來了
    孩子上幼兒園實際上是孩子第一次真正的離開父母,這對於孩子以後的整體成長、發育中也會產生很重要的影響。每年的幼兒園開學季,比好萊塢大片還要精彩。幼兒園門口總會上演&34;的苦情大戲,可謂是&34;。孩子對於上幼兒園沒有正確的認知,認為以後再也見不到父母了。這可能是孩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之前,與外面的小朋友接觸比較少,很難接受陌生的環境和人。有些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落後於其他同齡人,都會選擇讓孩子提前上幼兒園。但是,孩子年齡幼小的話,沒有各種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提前上幼兒園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 幼兒園老師坦言:入園前,寶寶不具備這個能力,還是別來了
    朋友的妹妹是幼兒園老師,聽小小這麼一說,她接過話頭,「作為幼兒園老師,我有義務提醒各位寶媽,1-3歲的寶媽們,你們一定要注重培養孩子的非認知能力,不具備這個能力的寶寶,我們一般建議先不要入園。」「非認知能力?」其他寶媽齊刷刷地看向朋友的妹妹,看樣子她們不曾了解這個詞,不過未必沒有培養孩子這個能力。
  • 幼兒園入園攻略,需要的父母請收藏
    據我所知以往有些幼兒園在孩子報名或者開學前是有新生入園體驗活動的,父母們可以諮詢幼兒園的老師,關注幼兒園的動態,如果有類似的活動可以帶孩子參加。今年因為疫情,比較特殊,我們所報名的幼兒園沒有帶孩子參觀的活動。幼兒園離我們家不遠,平時散步路過,我會帶她在幼兒園門口看看,告訴她準備要來這裡讀書。
  • 寶寶入園在即,家長學會這6招,搞定分離焦慮,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這一階段是分離的初始階段,對家長是一項煎熬,看著從小捧在掌心裡的孩子這麼傷心難過,家長也會捨不得走,抱著孩子痛哭。孩子一看媽媽哭了,心想幼兒園肯定不是什麼好地方,更想逃離,於是哭得就更厲害了。成長是一項分離的過程,孩子長大後會進入集體,家長就算難過,也要為孩子的以後考慮,多給孩子鼓勵,告訴他幼兒園是優秀孩子的專屬,不要讓孩子覺得上幼兒園是一件令人難過的事。
  • 寶寶幼兒園前準備 竹兜量身定做入園準備百寶箱
    多年來,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那一刻,孩子傷心地哭喊和難分難捨的眼神告訴我們,提前做好入園準備是多麼重要!這也為父母們敲響了警鐘,一個好的父母、一個願意與孩子共同度過入園焦慮的父母以及一份入園準備方案,更是孩子們在入園前的最大渴盼!對於初入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大部分都會表現出入園焦慮的情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 寶寶0-6歲是關鍵,若父母能做到這3點,孩子將來會很省心
    根據專家研究,孩子寶寶0-6歲是很重要的時期,換句話來說,寶寶6歲前父母怎樣培養,決定著孩子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段時間是孩子心理、性格、習慣培養的一個關鍵時期。在寶寶6歲之前,建議父母做到下面這3點,孩子將來會更讓你省心
  • 上幼兒園前,孩子需要掌握哪幾種自理能力?
    九月就要來臨,即使再不想放手,父母們也要把小神獸送到幼兒園開啟新生活了。很多爸爸媽媽都擔心,沒有父母在身邊,孩子的衣食住行會不會被照顧得妥善。雖然,幼兒園裡有老師,但是一個老師要同時照看那麼多小朋友,不可能對每個孩子都面面俱到。所以,在入園之前,培養好孩子的自理能力就變得非常重要。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孩子入園前,應該掌握哪些必備的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