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閨蜜跟我說,她終於把孩子送去幼兒園了,終於可以不用每天看孩子了,可以幹點自己想幹的事情了,還約我出去逛街。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她家孩子第一天去學校就出事情了!
當天晚上我陪著閨蜜一同去幼兒園接孩子,結果剛到幼兒園就聽到裡面發出聲嘶力竭的哭聲,閨蜜走近一看,竟然是自己家孩子在哭,跟老師了解才發現,孩子不會自己吃飯,甚至上廁所都不會自己提褲子。不僅如此,還一直哭著要找媽媽。
相信不少父母都遇到過自己家孩子有這樣的情況吧?其實這都是因為孩子在入園之前,父母沒有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能力。
一、掌握獨自吃飯的能力
上幼兒園之前,獨立吃飯是寶寶必須要學會的一項能力,因為幼兒園不像在家,在幼兒園就是孩子不會自己吃飯,是沒有人會餵他的,很可能孩子會在學校裡挨餓。
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入園之前教會孩子獨立吃飯,那麼具體如何才能教會孩子獨立吃飯呢?
剛開始時可以先讓孩子嘗試用手抓飯,漸漸地在改用勺子,最後再用筷子來吃飯。一步一步地教會孩子獨立吃飯。當然父母千萬別心急,小孩子想學會自己吃飯要慢慢來。
二、教會孩子如廁
說起如廁,可能父母們還不太懂這個專業名詞,其實就是讓孩子學會自己上廁所。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務必要教會孩子上廁所,有很多孩子因為不會上廁所在幼兒園「拉褲兜」的案例,所以讓孩子學會上廁所是很有必要的。
美國兒童科學會的一項研究表明:1~2歲時進行如廁訓練的關鍵期,家長只需要稍作引導,孩子就能輕而易舉的學會如廁。
具體如何教孩子如廁呢?父母可以進行一些如廁相關的繪本故事,這樣會有助於孩子自己上廁所,這裡我就推薦給大家一套《0-6歲寶寶如廁訓練大畫書》,在寶寶觀看的時候就能學會如何自己上廁所了。
三、教會寶寶收拾東西
在寶寶入園之前,務必要教會寶寶學會整理自己的東西,不然孩子就會丟三落四的,尤其是在上幼兒園之後,孩子需要在幼兒園管好自己的東西,不然很容易會丟。
就像我家孩子上幼兒園那會,總是找不到自己的東西,一些我給他帶去的東西,不是丟了就是忘記放在哪了,我為此也是花費不少心思,最後才教會孩子收拾管理自己的東西。
四、幫孩子養成時間觀念
一般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在家裡都是自由散漫慣了,偶爾上幼兒園的時候難免會受到拘束,畢竟每天早晨都要按時起床,在幼兒園上課時也要老老實實坐著,難免會感到不適應,所以家長要趁著孩子沒上幼兒園之前,就幫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最好在入園前兩周就每天早晨按時讓孩子起床,吃飯的時候也要規定好時間,平時多跟強調孩子關於時間的問題,比如每天晚上睡覺前,對寶寶說:「寶寶都八點多了該睡覺了……」
五、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
在寶寶入園之前,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一般社交能力差的孩子剛進入幼兒園肯定會感到陌生,不願意在幼兒園呆,甚至總是哭著找媽媽。但是社交能力強的孩子,卻能夠在進入幼兒園之後快速的跟其他小夥伴打成一片,在幼兒園中過得很開心。
其實關於寶寶入園,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準備,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建議父母給孩子看這一套《2-4歲寶寶入園準備》,這是專門為2-4歲孩子而設計的,符合寶寶心理特徵發展特點精心編寫的一套故事、兒歌、遊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