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幼兒園的寶寶,必須具備的幾種自理能力

2020-12-17 謙墨的媽媽

眼看9月份入學時間馬上就要到了,寶媽們也各種焦慮,前幾天小編寫了寶媽們擔心自家寶寶在幼兒園被欺負,今天來叭一叭讓自己的寶寶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必須具備的一些自理能力,寶媽們自查一下,哪項自家寶寶不具備呢,可要抓緊鍛鍊啦!

說之前我們先明確一點,幼兒園以及幼兒園老師,不是自己的家也不是自己孩子的保姆,每個老師都有每個老師的職責和崗位,不可能獨獨對咱們的孩子特殊照顧,也不會像孩子在家被家人那樣照顧得仔細。一個老師面臨的是幾十個孩子和幾十個家長,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些擔心自己寶寶不能適應幼兒園生活、害怕老師照顧不周的寶媽們,這不是擔心就能解決的,只要自家寶寶自理能力夠,老師絕對會照顧到位的。

能自己吃飯

在幼兒園裡,老師不可能給每個寶寶餵飯,老師只能說是照顧一下,教教孩子正確的拿勺,告訴孩子慢慢吃不著急。但是如果連吃飯這麼簡單的基本的事情都不會做,寶寶看著別的小朋友熟練的吃飯,而自己不會,就會引起孩子的緊張情緒,自信心也會受到影響,還會影響寶寶對幼兒園生活的認可。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教會孩子簡單的操作,培養孩子吃飯不挑食專心,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吃完飯,吃不飽要敢於添飯。

能自己如廁

如果在家裡,孩子沒有鍛鍊出自己表達如廁的意願,自己去廁所的能力。到了幼兒園,寶寶會對新的環境產生陌生和恐懼感,更容易憋尿或尿頻、尿褲子、尿在教室活動室。這不僅僅會增加老師的負擔,更會引起寶寶的緊張和羞恥心,會更牴觸上幼兒園。

在家裡,媽媽可以先鍛鍊寶寶的語言表達,能清楚明確地說出自己的如廁需求,循序漸進讓孩子學會自己上廁所,最好能培養出有規律的大便習慣。

能自己穿衣穿鞋

幼兒園一般都是全託,會在幼兒園午休。可以先慢慢培養孩子自己穿鞋的能力,從簡單的鞋子開始,先穿拖鞋教會孩子伸腳進鞋,再教孩子分辨左右。拖鞋會穿了,可以給孩子買那種一腳蹬的鞋子,或者是魔術粘的鞋子,切記學穿鞋子不要先從繫鞋帶的鞋子開始學,孩子的手腦協調、以及手部精細還沒有那麼快的發展。

不僅讓寶寶體會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的滿足感,還要讓寶寶體會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好的成就感。媽媽可以通過遊戲或者是兒歌的形式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穿鞋。掌握了這項自理能力,到了幼兒園不僅會減輕老師的負擔,甚至能得到老師的表揚,讓孩子充滿自豪感。

睡眠和基本衛生習慣

幼兒園每天都會午休,越小的寶寶多睡覺也會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結束了半天的遊戲、學習,午休會直接影響寶寶下午的精力。如果孩子沒有午休習慣,媽媽就要培養孩子安靜地躺在床上休息,可以不睡覺,但是不能發出聲音影響別人。

寶寶們的免疫力都很低,在幼兒園裡小朋友們又多,寶寶自己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這就需要媽媽教會孩子飯前便後要洗手,不能吃手指等等一些基本的衛生習慣。

在這裡還要說一下,有的寶媽說,我家孩子不怎麼生病,為什麼一上幼兒園就總生病。人吃五穀雜糧本來就不是刀槍不入的軀體,如果幼兒園能保證每個孩子都不生病,那幼兒園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了。所以寶媽們不要盲目擔心和過度指責。

能理解簡單的指令,並實施

在幼兒園老師會帶領寶寶進行戶外活動,或者遊戲,老師會下達簡單的指令:排好隊、跳一下、鑽過去、走過去等等。讓寶寶具備聽懂簡單指令並進行實施,寶寶才能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

如果自家寶寶這方面不是很好,家長可以進行鍛鍊。先傳達簡單簡單指令,讓孩子複述,再教孩子按指令行動。

基本的交往用語

要鼓勵寶寶敢於表達自己的情緒,遇到困難要懂得向老師求助,會用「請」、「對不起」、「謝謝你」等基本的禮貌用語,這樣更有利於寶寶融入集體。

寶媽們,請你們看看自己的寶寶哪方面還有不足,抓緊培養啦!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聯刪)

相關焦點

  • 上幼兒園前,孩子必須掌握的6種自理能力
    我們都知道進入幼兒園的寶寶要學會自己做很多事情所以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孩子成長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哪些自理能力是上幼兒園寶寶必須掌握的呢?老師不可能給每個寶寶餵飯如果孩子不會 「吃飯」這種簡單的事情都會引起寶寶的緊張情緒不僅影響寶寶的健康還會影響寶寶對幼兒園生活的認可自信心也會受到影響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自己學會拿勺吃飯不挑食不偏食吃飯時要專心並且能在規定的時間裡吃完
  • 寶寶若不具備這3種能力,上了幼兒園之後,可能會被老師討厭
    導讀:寶寶若不具備這3種能力,上了幼兒園之後,可能會被老師討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若不具備這3種能力,上了幼兒園之後,可能會被老師討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上幼兒園前,若能具備以下幾種能力,父母將來少操很多心
    ,但往往忽略了一個問題:孩子到底幾歲上幼兒園比較合適呢?>1、基本的自理能力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幼兒園裡是一項基本也不可缺少的能力,因為在幼兒園這個小集體中, 小朋友眾多,老師不可能顧忌到每一個孩子。,身體不舒服向老師表達的需求等,如果寶寶還不具備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則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意願和需求,對孩子和老師會造成一定的困擾。
  • 孩子上幼兒園要具備哪些能力?這「4種能力」不可或缺,及早培養
    孩子不是在學校裡和其他小朋友打架,就是哭鬧著要爸爸媽媽,還有不吃飯、不睡覺、不會穿衣上廁所等等,孩子產生的問題多種多樣,天天都有新感覺。為什麼同樣是孩子,有的孩子讓父母老師省心,有的孩子卻讓老師和父母天天操心呢?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缺乏了上幼兒園必須具備的4種能力。
  • 孩子進入幼兒園,應該具備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哪些?
    相信父母挑選幼兒園也是從家庭狀況、孩子等各個角度反覆思考,也期待孩子能在新的環境展開快樂的學習人生。然而,讓孩子上幼兒園是父母的決定,但試問:孩子準備好了嗎?這樣的準備包括心理建設與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建設過去的孩子不一定有上幼兒園,多是年滿6歲直接進入小學就讀,如今因為孩子生得少,加上多為雙薪家庭,不少父母讓孩子從小班開始接受學齡前教育。對於小孩而言,即將離開熟悉的環境,進入陌生的幼兒園並接觸新的人事物,將是一大挑戰!
  • 疫情之後2020年入園的寶寶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再不準備就晚了
    寶寶上幼兒園之前,一般要求具備哪些能力?我們在送寶寶去幼兒園之前該如何提前為寶寶做好入園準備?我家寶寶今年也準備上幼兒園了,因此我也通過各種渠道學習了很多寶寶入園前應該具備哪些能力的相關知識,在這裡分享給寶寶即將入園的家長們,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1、語言表達能力對於即將入園的寶寶,一般幼兒園會要求寶寶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
  • 上幼兒園前,孩子需要掌握哪幾種自理能力?
    九月就要來臨,即使再不想放手,父母們也要把小神獸送到幼兒園開啟新生活了。很多爸爸媽媽都擔心,沒有父母在身邊,孩子的衣食住行會不會被照顧得妥善。雖然,幼兒園裡有老師,但是一個老師要同時照看那麼多小朋友,不可能對每個孩子都面面俱到。所以,在入園之前,培養好孩子的自理能力就變得非常重要。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孩子入園前,應該掌握哪些必備的自理能力。
  • 寶寶上幼兒園前,父母堅持培養這6種能力,入園後帶更省心
    現在不少家長在孩子3歲時,就把孩子送進幼兒園了,當然也有父母覺得3歲上幼兒園太早了,這件事到現在還存在爭議,在我看來不管家長是怎樣打算的,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需要讓寶寶掌握基本的生存能力,否則孩子就算到了幼兒園也會遭罪,甚至可能會被勸退。
  • 寶寶幾歲上幼兒園好?
    寶寶在3歲左右上幼兒園比較好。寶寶上幼兒園過早過晚對他們的身心發展都是不利的。寶寶太早上幼兒園不利於寶寶的身心發育。寶寶三歲前自理能力比較差,自己不能很好的照顧自己。三歲前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太完善,遇到什麼問題還不能很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三歲前寶寶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較脆弱,過早的與父母分離,容易使寶寶缺乏安全感。寶寶太晚上幼兒園,不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 ,但不利於寶寶其他能力的培養。寶寶在上幼兒園的過程中能學到很多知識 ,同時也鍛鍊了寶寶的社交能力 和社會適應能力。
  • 幼兒園老師坦言:入園前,寶寶不具備這個能力,最好還是別來了
    幼兒園老師坦言:入園前,寶寶不具備這個能力,最好還是別來了成績不是決定一個孩子是否優秀的關鍵因素,但是在當今社會成績是最公平的,只有拿出成績才能讓別人認可你的實力。所以不少家長在娃小的時候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十分的關注。
  • 想要寶寶有自理能力,先把這4種「裝備」準備好,寶寶才能學得快
    寶寶3歲後,就要開始學習自己打理自己了,為幼兒園入園做準備,這個時候家長要注意引導和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想讓寶寶快速學會幼兒園入園必備技能,就要給寶寶準備好用的「裝備」。比如下面這4件「裝備」,能讓寶寶增加學習的熱情哦!
  • 寶寶上幼兒園的最佳年齡
    因此適合早送寶寶去幼兒園。有的家庭是全職媽媽帶寶寶,家庭成員比較簡單,寶寶缺乏必要的交往,比較孤獨,這樣的家庭也適合讓寶寶上幼兒園。4、從寶寶的角度來考慮:寶寶的生理及心理條件都具備寶寶到了2歲,開始出現自我意識的萌芽,他開始喜歡社會交往,同時寶寶也能獨立行走,語言能力也有很大提高,能聽明白日常用語。他的控制能力具備,協調性也非常好。
  • 3歲孩子就該上幼兒園嗎?專家:沒有3種能力,4歲送去也會退學
    ,小劉心裡還是有些顧慮,孩子自身還沒有基本的自理能力,上了幼兒園後,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啊。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應具備哪3種能力?所以家長想要將孩子送去幼兒園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環境適應能力,這樣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也能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節奏,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
  • 資深老師坦言:上幼兒園前,孩子不具備這3種能力,還是別來了
    孩子對於上幼兒園沒有正確的認知,認為以後再也見不到父母了。這可能是孩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之前,與外面的小朋友接觸比較少,很難接受陌生的環境和人。有些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落後於其他同齡人,都會選擇讓孩子提前上幼兒園。但是,孩子年齡幼小的話,沒有各種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提前上幼兒園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 從教10年幼師強調:孩子不具備這5種能力,上幼兒園等於「活受罪」
    所以導致一些孩子因為在不合適的年紀上幼兒園,生長發育受到了負面影響。一位從教10多年的幼師舉了幾個例子,有的孩子上幼兒園,因為年紀太小,聽不懂老師講的話,每天都很茫然;還有的寶寶因為家長的溺愛,入園後亂發脾氣,被「孤立」了,最後只能無奈轉學。這位幼師不禁感嘆:孩子連基本的這5種能力都沒具備,家長就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孩子就是去「活受罪」。
  • 馬雅舒女兒被幼兒園勸退,具備這幾項能力的孩子,老師沒法不喜歡
    其實,很多時候焦慮都是父母傳染給孩子的,只要在入園之前,孩子具備了這幾項能力,就會受到老師的青睞。★自理能力像米雅這樣的孩子,老師是不歡迎的。進入幼兒園之前,最起碼的自理能力是基本要求,孩子應該會自己吃飯、自己會穿脫衣服,會上廁所。
  • 寶寶上幼兒園前要學會這些能力,別把「白板」寶寶送進幼兒園受罪
    文丨C媽學堂9月是幼兒園的開學旺季,小區裡面很多的家庭,都在籌備寶寶上幼兒園的事情。於是,彬彬媽媽就聯想到,是不是幼兒園有什麼活動,自己沒注意錯過了呢?感覺到自己可能會出現疏漏,彬彬媽媽立馬給相熟的一個鄰居打電話過去,詢問是不是幼兒園有什麼活動,但是得到的答覆是,對方也沒有接到幼兒園的通知,看來並不是幼兒園有活動。彬彬媽媽的心情放鬆下來,就和鄰居閒聊起寶寶上幼兒園的事情了,在閒聊中,彬彬媽媽無意中問鄰居,為什麼今天不帶寶寶來廣場上玩耍了。
  • 在孩子具備這幾項能力之前,千萬別送他去幼兒園
    雖然教育專家一般認為孩子上幼兒園的最佳年齡是2歲半到3歲,但主要還是看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如果孩子沒有具備這幾項能力,就千萬別著急送他去幼兒園。雖然說幼兒園的管理比較嚴格,相對來說比較安全。但家長也需要教育孩子,什麼東西是危險的、不能碰的,陌生人和你講話或者給你東西吃一定不要理會。具備了這些基本的安全意識,孩子就能夠更健康、快樂的度過幼兒園的這幾年。
  • 寶媽經驗談,3歲寶寶應該培養哪些自理能力
    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孩子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孩子的手指靈活性、動作的協調性,手眼協調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從而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不僅如此,孩子自理能力的形成,還有助於孩子責任感、自信心的建立。
  •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馬雅舒女兒被幼兒園勸退引發的思考
    隨著成長,孩子必須掌握一定的自理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生活。而幼兒園,就是孩子自理能力面臨挑戰的第一站。馬雅舒女兒被幼兒園退學馬雅舒有兩段婚姻,第一段婚姻丈夫是吳奇隆,夫妻倆結婚3年聚少離多,最後還是分開了。離婚後兩人有了各自的生活,也分別遇到了各自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