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似是而非的民間傳說,「玩火會尿床」,你還記得嗎?

2020-12-23 朝讀夕寫

最近回了一次老家,12月份的廣東天氣真好,走在野外,傍晚的陽光暖暖曬在身上,秋收過後的水稻田,隨處可見形狀各異的稻草垛——這可是我們小時候重要的樂趣源泉之一。

不管生於何年代,小時候的我們,總能從長輩口中聽聞各式似是而非的民間傳說,記憶深刻的一條民間傳說,就與稻草垛有關——玩火會尿床。

小學放學,結伴而行的男生們,經過稻草垛,總會爭先抽取一小捆稻草紮成「火炬」,然後點燃,相互比賽,比誰的「火炬」火焰最旺、燃燒最久……一路狂奔,火星四射。但開心是要付出代價的,一進家門,身上的「煙燻味」就會被媽媽發現,輕則挨罵,重則挨打,還會喋喋不休地重複一個民間傳說:「小孩子不要玩火,不要以為大人們不知道,玩火會尿床的!」

關於長輩們口中的傳說,我們總是半信半疑,以至早上起來會特別注意某些地方,若無,如釋重負(尿床,又得挨罵)。自然會向身邊的小夥伴們打聽,有信誓旦旦信以為真者,言之鑿鑿地訴說早上起床的「經歷」,也有不以為然者,眾說紛紜。

玩火會尿床,後來的我們自然不會相信,那是「謊言」,大人們騙小孩子的!現在,尤其是為人父母者,更清楚那是一種教育方式,以「恐嚇」的方式,引導小孩切勿玩火,尤其風乾物燥的12月,到處是稻草的地方,十分容易引起火災。

一直很喜歡這些最通俗易懂的傳統文化——民間傳說,細細品味,不得不佩服先輩們的智慧,

玩火為什麼不會導致其他情況出現,而是「尿床」?因為「水」克「火」?再者,手指指向月亮會被割掉耳朵,因為平時所見的月亮非全月,形似剪刀?……民間傳說看似「似是而非」,實為巧妙生動、信而有徵!

口口相傳的民間傳說多不勝數,除了玩火會尿床,飯碗的米粒不吃乾淨,以後要娶臉上長麻子的媳婦;吃西瓜不吐籽,會在肚子裡長出來……對於早已認清民間傳說的本質我們,不但不揭穿,反而一本正經地為自己孩子講述,這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願這些美麗的「謊言」一直延續!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小孩玩火會尿床?不一定,但有可能會闖禍
    本文作者:旺旺作者聲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不知道你小時候是否聽過父母說這麼樣一句話,那就是「小孩玩火會尿床」。還真別說,白天玩火後,晚上尿床的概率很大。
  • 小時候,大人總教育我們:不要玩火,玩火要尿床!
    小時候,大人總教育我們:不要玩火,玩火要尿床……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記憶:小時候,大人經常給我們說,不要玩火,玩火晚上要尿床;不要玩水裡結的冰,玩冰太陽就不出來了;不要去掏鳥窩,掏鳥窩寫字手要抖;不要踐踏字紙,踐踏字紙眼睛要瞎……大人這樣一說,小孩真的規矩了
  • 在尿床中成長,還記得你尿床的感覺嗎
    至於老年像什麼,我還說不清楚,猜想是一本泛黃歷史書吧。記憶繼續,故事繼續,童年的故事很多很多,像夜晚閃亮的星星在童年記憶的天空熠熠閃爍著,它的光芒穿過記憶的長河躍然紙上,串串晶瑩剔透。採擷夜星的一顆,開始今天的記述。「尿床」我想大家不會陌生吧!人人尿過床,它的發生頻率應該比「夢遊」過之而無不及。
  • 尿床也會毀孩子一生?醫生:尿床危害,僅次於父母離婚
    隱隱細聽,原來因為孩子尿床的事情。大半夜的,除了同情小朋友之外,芽芽媽突然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小時候,真的是被各種謠言嚇大的。比如說:西瓜吃完不吐籽,臉上會長雀斑;白天玩火,晚上會尿床……現在當然知道了,玩火不會尿床,但是尿床不是長大了就好了。 五歲以後孩子還總尿床,爸爸媽媽需要注意了。
  • 尿床也會毀孩子一生?醫生:尿床危害,僅次於父母離婚
    隱隱細聽,原來因為孩子尿床的事情。大半夜的,除了同情小朋友之外,芽芽媽突然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時候,真的是被各種謠言嚇大的。比如說:西瓜吃完不吐籽,臉上會長雀斑;白天玩火,晚上會尿床……現在當然知道了,玩火不會尿床,但是尿床不是長大了就好了。
  • 「指月亮會被割耳朵」小時候父母給我們的「套路」,你中招了嗎?
    還記得上小學二年級時和幾個小夥伴一交流,發現大家都是撿的,同病相憐啊,說著說著幾個人坐在操場上默默流淚,最後控制不住了哇哇大哭,然後老師知道了,老師又把這件事告訴了父母,在親朋好友口裡廣泛流傳,到現在回家,還會被長輩們拿來樂呵呢!真是太丟臉了!有趣的是「套路」演變至今天,已變成「你是充話費送的」「買東西送的」,這算不算是緊跟時代的潮流呢。
  • 俗話說「玩火尿床」,可我家孩子三歲了還尿床,愁死人也沒轍
    孩子尿床並不少見,但如果你的寶寶三歲還在尿床,一個月尿床次數超過兩次,就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是疾病引起的。讓我們來看看:孩子為什麼尿床?一、兒童睡覺和尿床的原因如下:1.排尿意識不敏感一般來說,兒童遺尿發生在睡眠期間。孩子睡覺尿尿不容易醒。
  • 民間故事:一個「夢」,解了她「尿床」的原因,悔不當初
    尿床,其實沒什麼好稀奇的,試問哪個人小時候沒尿過床?就我本人而言,12歲的時候,還光榮的在我奶奶床上畫了張「世界地圖」。可是超過12歲後還尿床,那不得不說有問題。更何況像靜靜這樣,一個30多歲的女人,還「尿床」,又不是生病,其中沒什麼問題,誰也不信。只是這件事難以啟齒,可是私下體檢過多少次都說正常。
  • 玩火尿床、吃耳屎變啞巴……別掙扎了,這些邪你小時候都信過
    想想童年那些莫名的說法和奇奇怪怪的蜜汁禁忌吧,誰小時候不是堅定不移的相信並嚴格遵守——什麼吃耳屎變啞巴,蝴蝶的翅膀有毒,玩火晚上睡覺必然尿床之之類類......想必下面的每條都能咔咔射中一片兒人的膝蓋。
  • 寶寶好幾歲了還尿床,這究竟是咋回事?看資深寶媽怎麼說
    青青最近很煩惱,因為自家寶寶六七歲了晚上還總是尿床,怎麼說也改不掉,每次看著寶寶尿床後自責的神情,青青也感到很無奈,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後來也是跟別的寶媽傾訴和交流育兒經驗的時候,青青才知道,原來不光是自家寶寶如此,別的寶寶也是如此,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就沒有什麼解決方法嗎?
  • 七歲男孩改不掉尿床習慣,還經常做噩夢,其實這一切是有原因的
    第二天媽媽把小鯢昨晚又尿床的表現告訴了爸爸,小鯢的爸爸嘆了口氣嘴裡不知道說了什麼很失望地看了小鯢一眼再也沒有說話。每天晚上小鯢都忍受著一種煎熬,他害怕夜晚的降臨,也害怕十點響起的手機鬧鐘,更害怕臨睡前母親冷冷的一句:「別再尿床了啊!多大的孩子了,再尿床送你回幼兒園去。」
  • 「多大的人了,怎麼還尿床?」不要讓尿床,成為孩子的噩夢
    事情是這樣子的,黃磊的小女兒晚上尿床了,坦然的問爸爸:「你知道我怎麼尿床的嗎?」黃磊回答道:「你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要尿尿,然後找啊找啊找啊就找到了衛生間,你就尿尿,然後發現涼涼的你就醒了。」絕大部分的家長都會以為孩子是故意氣人所以才尿床。「多大的人了,怎麼還尿床?」這句話是多少人心裡的噩夢。沒有得到溫柔的回應,只有責罵,很多孩子都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陰影。
  • 民間故事:女子夜夜尿床成笑柄,沒想到罪魁禍首是她親生父親
    一個大山深處,一個無名村子,在那個年代誰又會在意呢?畢竟連果腹之物都沒,清朝末年就是這樣,富人酒肉臭,窮人啃樹皮。至於小蓮的事,還得從那天他父親喝醉說漏嘴說起。哪有女子長大後還夜夜尿床,不過讓他們沒想到的是,一夜之間,傳遍附近方圓幾十裡,我想小蓮可能是最早的網紅了吧。
  • 農村這野草,老人說碰了會尿床,如今卻不知真可利尿,卻難尋覓
    小夥伴都知道,要是誰尿床了,特別是大了之後要是尿床的話,會被狠狠的打一頓,因為對於大人來說又要洗洗曬曬了,十分的麻煩,要是誰家的大一些的小孩尿床了,可真不好玩了。在農村,還有一些針對的就是尿床的花花草草,有一些說是碰了之後就會尿床,還有一些說是吃了後會尿床。
  • 會用Yahoo找到英語「尿床」怎麼說嗎?
    「我5歲的孩子還尿床」用英語怎麼說?會用Yahoo找到英語「尿床」怎麼說嗎?我也不知道英語「我5歲孩子還尿床」怎麼說,不過,沒關係:一是我「知道」其它一些英語表達,我會把學過的用起來,二是我有Yahoo呀!1) 我會說的英語My toddler still wets his bed at night能用嗎?到Yahoo上「求證」一下吧。
  • 5歲女孩尿床自殺:孩子尿床時,你第一句話很重要!
    每一個孩子幾乎到了2歲多,就可以自己控制排尿,可有很多孩子,已經會正常排尿,卻突然開始尿床,從而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01那些會正常排尿的孩子為何突然會尿床呢?那些已經學會排尿的孩子,突然之間尿床,就是「兒童夜遺尿」的現象,可為何孩子會出現夜遺尿呢?1遺傳和某些疾病兒童健康專家做過一個調研,最終發現:如果父母雙方或者單方曾習慣尿床,那麼他們的孩子愛尿床的概率會達到77%。
  • 火影中的那些似是而非
    上次預告了說這次要寫《火影中的上忍是什麼水平》,但,小編最後還是決定不專門寫了,因為大家不太可能太會點開來看,所以,我這次將《火影中的上忍是什麼水平》放到了本文的一個小版塊來寫。小編這麼猜測是因為,如果一開始就想讓這個角色有這樣的命運的話,沒有漫畫家會畫得這麼用心吧(吃飽了撐著)。所以,月關疾風的強大成了一個似是而非。
  • 艾葉能避邪的民間傳說,你聽過嗎?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端午節五月初五的時候農村的人會去山裡割艾草掛在門邊,在城裡的人也有些會直接在市場上買來艾草掛在門邊,聽說是為了避邪。懸掛艾草真的能避邪嗎?為什麼艾草可以避邪呢?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民間的傳說。
  • 那些年,老師說過的那些話,你還記得嗎?
    那些年,老師說過的那些話,你還記得嗎?今天跟隨星途來一波回憶殺,向恩師說一聲謝謝:您的教誨,我永遠記得!
  • 小年啦,這些習俗你還記得嗎?
    ,通過這個訂閱號以文字的形式分享給你!假如你選擇與我擦肩而過,祝你早安、午安和晚安!記得兒時,每到小年,各家各戶的炮竹聲就響起,就知道春節來了。如今依舊是過年,但是年味好像淡了許多。其實節日沒變,變得是我們對待節日的態度。重拾那些舊習俗,今年的年味,或許能夠更濃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