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要出國留學的你來說,只要還打算讀書,最逃不開的就是學術寫作,最煩的也是學術寫作,最有價值的還是學術寫作。
這張圖是當初我在加拿大某大學教書時候,我的學生們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後來我就把這張圖掛在了黑板上。
向我提問的學生包括各個國家的各種語言:拉丁語、西班牙語、英語、法語、德語、中文等等。
我的回答就一個:「沒有,一個都沒有,不管你是學數學、藝術、還是音樂,這些統統都不行,沒有任何專業可以完全逃避學術寫作。」
尤其是對於學商科、人文、藝術、歷史、社會學等等,在這些專業裡面,學術寫作的要求會更高。
1
學術寫作的要求
一般來說,大學對於學術寫作的字數要求在200~15000字之間不等,會根據你的學科、水平、還有學習階段(本科或者碩士還是博士)來決定你寫作的字數。
多嘴說一句,200字是某一個特定學術寫作作業的前期Summaries或者Abstracts,可能你這個作業本身是5000字、8000字,這200字只是讓你做一個簡單的Summaries交上去。
老師確認一下你的選題有沒有問題,沒什麼問題,老師就會給你回一封郵件,那你就可以開始寫了。
絕大部分的作業,哪怕是大一的新生,字數也不會少於800~15000字。
當然,也不用太過於擔心這些字數。
只要你學會了一些技巧,梳理清楚知識體系,搭建合格的結構,這些字一點也不多。
沒騙你,這些都是我教書這麼多年以來的經驗,經常有學生問我:「老師,字數太多了,我實在湊不出來了怎麼辦?」
然而,真相是:寫不出來是因為你沒有論點、沒有知識體系、沒有內容。
當你把所有的知識體系、所有的內容、所有的實驗過程全都裝到腦子裡之後,你只會遇到一個問題:
「我想寫的太多了,這些字數不夠怎麼辦?」
不用覺得誇張,如果你真的把哪些知識裝到腦子裡了,這是你100%會遇到的問題。
那時候你就會覺得:想寫的太多了,每一部分都不想刪怎麼辦?
對於你來說,可能也是一種幸福的煩惱。
如果以後,你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到時候我們再來討論。
接下來我們說一說學術寫作要寫什麼樣的內容?
2
學術寫作的內容分類
學術寫作一般分成8大類,包含Summaries在內:
最主要、最常見、學生最深惡痛絕的就是Essays:一般來說Essays的字數1500~3000字左右,而且作業數量非常多。
第二種是研究報告:Research/Lab Reports,這種是工科和科學類的同學寫的比較多的,同樣是1500~3000字左右。
第三種是學術回顧:Reviews,基本上所有學科的學生都要寫,要在本學科或者題目內回顧一下以往的學者做過的學術結論,做一個總結。
第四種是開題報告:Research Papers,這種一般碩士寫的比較多,各個大學本科的三年級和四年級也會有開題報告。
悄悄告訴你們,老師我的本碩全年獎學金就是這麼來的~。
第五種是Scientific Papers:這種就不用多說了哈,本科生一般用不上,當然如果你想往學術方向發展的話,就要注意了,到碩士階段,至少要保證會寫,這樣你以後就可以和你的教授合發一篇論文,這樣一來,基本上全球的學校,除了哈佛、牛津那種級別的,你想去哪就去哪,各種獎學金和獎項就不說了。
第六種是Dissertation and Thesis:這是英國同學的畢業論文,在北美和澳洲絕大部分同學是不用寫Dissertation和Thesis的,不過雖然沒有畢業論文,但是有每個大課都有大課論文,總得來說,壓力可能比英國的同學還要大。
第七種是Journal Articles:如果你的學術能力非常強的話,在本科碩士這是你一定要做的。
第八種Summaries,在前文中說過。
在學術寫作中,論文要會讀你才會寫,你會寫就肯定會讀!
讀和寫是密不可分的,不存在會寫論文但是不會讀論文的同學。
對於絕大部分剛留學的同學來說,上課聽講都比較費勁,更不要說讀文獻了,不是不努力,是真的很努力,但是就算24小時一直讀,都讀不完。
我也教過很多英語是母語的學生,對他們來說,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才能保證讀完這些論文文獻。
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英語不是母語,又沒有知識體系,高中也沒有接觸過論文寫作,想要直接上手學術寫作,實在是太難了。
3
學術寫作在生活中的價值
很多學生在畢業的時候會跟我吐槽:「老師,我受夠了,終於不用再搞這個破玩意了,終於不用寫Essay了,終於不用寫Paper了,真的是寫吐了。」
然而,現實總是和理想不大一樣。
說一個我學生的故事,她讀的是毒理學,碩士學位,後來還去雪梨,讀了一個管理碩士。
她想著未來要去中國最大的醫藥企業,做醫藥代表。
然後,去面試的時候,她直接就崩潰了。
面試官是一個英國畢業的一個藥學博士,是公司的CFO,當時面試她們一組人。
在醫藥行業面試特別簡單,就一張紙拍過去。
上面寫的是一篇關於胃癌研究最前沿的論文。
面試官就直接跟她們說:「給你們半個小時,半個小時後把對這篇論文進行闡述和分析說給我聽。」
然後,我學生是第一個進去的,她後來跟我說:「老師,幸虧以前在國外做過這種東西,每天受學校折磨,每天讀references,我一看那篇論文就看明白了,都沒用半個小時,5分鐘就看明白了,再看看論文的方法論,看看實驗過程balabalabala,進去就非常輕鬆的聊了半個小時」
最後,她的面試過關了,起薪2.5W。
這種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經受過嚴酷的學術寫作訓練。
留學和國內對比,其實,最大的優勢就是你學習過英語的學術寫作訓練,這是需要長時間堅持,加上學習,才能夠練出來的真功夫。
所以,記住,不管是以後在工作崗位,就業,職業發展中過程中,真的就是你們在國外受多少苦,受到多少磨鍊,在國內的就業市場上就會有多少的優勢和能力。
現在的學,就是為了以後面對職場,面對自己的未來而學,而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為了那個成績,那個文憑。
真正考驗你的不是那一紙文憑,你考六十分及格能拿到文憑,你考八十分,也是那一紙文憑。
但是,以後在職場,考驗的都是你的真本事。
為了未來,努力吧,少年少女們。